一顆敬仰心,孔廟裡學習為政之道

2020-11-26 濟寧新聞網

萬仞宮牆、孔廟、孔府……這一處處歷史古蹟,都是濟寧人耳熟能詳的景點,也已成為濟寧幹部政德教育基地現場教學點。近年來,濟寧利用孔孟故裡獨特的文化資源,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黨員幹部教育培訓中。

採訪團成員們正在聆聽現場教員的講解。孫逢輝 攝

幹部政德教育 景區成現場教學點

19日,在曲阜萬仞宮牆前,「弘揚傳統文化 聚焦動能轉換」濟寧行媒體採風活動採訪團成員們聆聽著現場教員的講解,感悟儒家仁愛思想,接受廉政教育。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擔任現場解說員的蘇哲,是濟寧幹部政德教育學院一名講師,2017年他選擇了現在的工作崗位,立志在幹部政德教育的平臺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每次講解都有不同的感受,儒家思想的精髓不斷深入,教學點的解說內容也需要與時俱進,才能讓學員更好地接受、消化、吸收。」蘇哲告訴記者,學員都是黨員幹部,職務各不相同,但都抱著一顆敬仰的心態來到這裡學習,其精神值得年輕人學習。

聽完現場教學的授課,採訪團成員不僅從傳統儒家文化與現實案例間汲取了儒學智慧,被這種新穎生動的幹部政德教育創新方式所震撼。「能夠有幸在孔廟,感受濟寧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加強政德教育,這是一種非常好的教育形式,對我今後的工作和生活都將起到引導作用。」現場一位代表團成員說。

濟寧幹部政德教育學院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為主線,培育提升幹部為政之德,初步形成了課堂教學、現場教學、體驗教學、禮樂教學「四位一體」的教學體系,在全市打造現場教學點近30處。2016年以來,已承接各類培訓班次1100餘期,培訓學員6.1萬人。

引入互動式教學 政德教育更鮮活

在儒風浩蕩的孔子研究院,「弘揚傳統文化 聚焦動能轉換」濟寧行媒體採風團成員,聽講解人員介紹了孔子研究院貫穿禮樂文明建築群中軸線的地理坐標,家國同構、山水比德、中庸思想、九宮格等規劃設計理念,成員們紛紛感嘆於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看到這些建築,以及它們背後所蘊含的道理,能讓人感受到孔子研究院在儒家經典研究方面做出的貢獻。」來自北京的一名參觀者告訴記者。

同時,隨著孔子學院總部體驗基地的建設,也帶來了越來越多的儒家經典文化體驗。「作為政德教育體驗基地,孔子學院總部體驗基地通過情景結合的體驗式教育,使體驗者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個概貌性的感知與了解。」山東新思域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運營總監張利說,場館內每個區域均設置了課堂,由專業老師進行現場教學。

孔子研究院院長楊朝明介紹,目前正在試運行的體驗區,重點是要展示生活中的儒學,「如何能夠更好地展現生活中的儒學,尤其是如何通過體驗基地,吸引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是體驗基地發展的重點。」楊朝明介紹,體驗基地很快就將對外開放,屆時,濟寧市民和來曲阜進行研學遊的遊客,都有機會走進這裡,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治國理政思想,也有著很多涵養政德的智慧,在很多方面為當今領導幹部加強政德修養提供借鑑。」濟寧幹部政德教育學院院長李敬學說。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網所轉載稿件、圖片、視頻等內容僅出於向公眾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公司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jnxww@163.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焦點

  • 孔子之道|君子為政
    《論語》為政篇在講如何治理,可以是治理家庭、企業、國家。古時候君主治理國家,一定需要有官員輔佐,上到中央,下到地方,於是產生各層級的官僚機構。古時候不管是國家的治理,還是地方的治理,治理的情況取決於領導人。
  • 學習《論語》「為政篇」——為政以德,是一種「王道」
    咱們之前學習完了《論語》的第一大篇章「學而篇」,今天開始學習「為政篇」。為政篇講得主要是治理國家的道理和方法,但是所謂「家是最小國」,這裡面的道理也可以用在治家以及對公司的管理上。整個「為政篇」分為二十四章節,也是非常簡短,但是言簡意賅,裡面蘊藏的道理,非常值得我們深入咀嚼。
  • 孔子之道|為政以德
    《論語》為政第二,主要是孔子在講如何為政。為政的內容,適用於家庭、企業、國家中。為政,管理的還是人,政事也是人事。而家庭、企業、國家也是各種人所構成的組織。當對於人道有所感悟,也就可以良好地管理人所構成的組織。2.1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 《論語為政》:孔子看來,學習孝道君子等,都是為政的前提和基本
    《為政》是《論語》二十篇的第二篇,共24章,內容雖然不全是論述政治治理,也包含學習、孝道、君子等內容,但是在孔子看來,學習、孝道、君子等,都是為政的前提和基本,特別是有很多內容是直接關於德治仁政的論述,所以,可以說《為政》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思想的原則。
  • 梁治平︱為政之道
    自然,先秦諸子百家,持這種倫理政治觀的主要是儒家,法家諸子論政,除了早期的管子,皆不屑於仁義之說、道德之教,而是以法律政令威勢權謀為務,後者當然也屬於「政」。孔子言政,並不排斥政刑之類狹義的「政」,只不過要把它放在一種從屬的位置上,故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 探秘孔廟兩處不為人知的牌坊——「道冠古今」坊與「德侔天地」坊
    當我們走進孔廟,在孔廟的第一進院落內的東西兩側,各有一架牌坊,兩座牌坊匾額題字分別為「道冠古今」與「德侔天地」,盛讚孔子的學說、思想與品德。孔廟東西兩個牌匾從「道」與「德」兩個方面高度概括了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說的深刻內涵和孔子的崇高品德及在歷史上的地位。此二坊建於明永樂十三年(1415年),清雍正七年(1729年)重修,三間四柱,上面是牌樓,六重四拱,坊下各飾有8隻石雕神獸,居中的4隻天祿,披麟甩尾,頸長爪利;兩旁的4個闢邪,怒目扭頸,形象怪異。
  • 孔子故裡:用優秀傳統文化涵養幹部為政之德
    培訓班學員在孔廟聽取儒家思想講解。受訪者供圖新華社濟南8月17日電(記者孫曉輝)「這幅《戒貪圖》中,貌似麒麟但生性貪婪的『貪』獸,已經佔有八仙寶物,還妄圖將太陽吞入腹中,最終落得葬身大海的下場,寓意貪念之害。」
  • 孔子故裡:用優秀傳統文化涵養幹部為政之德
    培訓班學員在孔廟聽取儒家思想講解。受訪者供圖新華社濟南8月17日電(記者孫曉輝)「這幅《戒貪圖》中,貌似麒麟但生性貪婪的『貪』獸,已經佔有八仙寶物,還妄圖將太陽吞入腹中,最終落得葬身大海的下場,寓意貪念之害。」
  • 為政之道,修身為本
    【光明論壇】2019年3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指出,為政之道,修身為本;幹部的黨性修養、道德水平,不會隨著黨齡工齡的增長而自然提高,也不會隨著職務的升遷而自然提高,必須強化自我修煉、自我約束、自我改造。
  • 孔子之道|以「孝道」為政
    在《論語》為政篇,有四段連著的對話是關於「孝」的。孝道與管理是相通的,能夠孝敬父母,也就能理解如何為政。2.5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孟懿子問孝,孔子回答說,不違背禮是孝順。父母與子女之間,也是存在著相互的禮數的,子女以父母之禮對待父母,不違背禮數,這樣是孝順的表現。以此來看,為政,也應該是不違背禮。2.6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 孔子談為政之道
    這裡強調為政的根本是取信於民。孔子在《論語》中談到的為政之道,就有很多精闢的見解。他的這些觀點和主張直到今天在治國理政、管理團隊等方面都仍然有著借鑑的意義。一、要有清晰的思路一個為政者如何治國,一個領導者如何管理,很重要的就是要有清晰的思路。思路不清,隨意性就很大。據《論語·子路》記載,孔子在週遊各國時,有一次來到了衛國,替他趕車的是弟子冉有。
  • 孔子之道|以禮為政
    《論語》為政篇是在講如何為政,最後兩段則是在講以禮為政。為政篇前面是在講領導人要能夠以德為政,思無邪,以孝為政,溫故知新,做君子,實事求是,以身作則,能夠做到這些,可以使得國家是有和諧的秩序。但這樣治理的結果主要是取決於領導人的。
  • 臺北孔廟雅樂舞團曲阜孔廟展演佾舞祭祀孔子
    李欣 攝 4月3日,臺北孔廟雅樂舞團在孔子故裡曲阜孔廟大成殿前展演臺北孔廟祭孔雅樂舞,祭奠至聖先師孔子。 李欣 攝  中新網曲阜4月3日電 (李欣 梅花)臺北孔廟雅樂舞團3日在孔子故裡曲阜孔廟大成殿前展演臺北孔廟祭孔雅樂舞,祭奠至聖先師孔子,並與曲阜交流祭孔大典和祭禮佾舞。
  • 《論語》第二章中的為政之道,道之以德,齊之以禮
    原文: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原文: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從起初的蒙昧,再到有了自己的學術主張,再到明白世間之事發生的內在機理,再到懂得天地萬物和人類社會運行的規律,再到能夠博採眾長,不固執己見,最後達到無招勝有招,不被一家一言所限制的的境界。原文:子遊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 論語為政篇之三 道之以德 齊之以禮
    學而篇的十六章我們已經都分享完了,現在我們分享下一篇----為政篇為政篇 之三原文: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簡單注釋:道:引導,治理齊:整齊,約束免:避免,躲避恥:羞恥之心格:正
  • 論語為政篇裡的處世思想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簡單的學習一下論語為政篇的幾句話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大意為,孔子說:詩經三百篇,用其中一句話來概括它,就是思想純正。在孔子的時代,可供學生閱讀的書還不是很多,詩經經過孔子的整理加工以後,被用作教材。孔子對詩經有深入的研究,所以他用「思無邪」來概括它。論語中接世詩經的話,都是按照思無邪這個原則而提出來的。
  • 北京孔廟與國子監,中國最早的大學,中國三大孔廟之一
    國子監網絡配圖 來到北京怎能不去孔廟和國子監看看,帶著一顆赤誠的心緩緩進入。先師門網絡配圖 【大成門】 大成門是孔廟的第二道大門,門前有孔子的立像,以漢白玉為臺基。
  • 為政之道,修身為本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光明論壇】2019年3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指出,為政之道,修身為本;幹部的黨性修養、道德水平,不會隨著黨齡工齡的增長而自然提高,也不會隨著職務的升遷而自然提高,必須強化自我修煉、自我約束、自我改造。
  • 商聖範蠡的為政為商之道
    他集老子、孔子、孫子思想之大成,在政治、經濟、哲學、軍事、外交等重大領域均有建樹。他經商致富有術,不留戀高官厚祿,被後人尊為商業鼻祖,在治國治家上都達到雙重輝煌。今天,範蠡的這種愛國愛民,以天下為己任,以匡世濟民為抱負的人生追求,是領導幹部、工商業經營者學習的楷模。近日,記者採訪了範蠡研究會秘書長蘇鈺洋,他向記者再現了商聖範蠡的為政為商之德。
  • 為政篇2.5 治國之道必先齊家 齊家則自孝起
    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這裡的孟懿子就是三桓之亂中的一位。事發生在魯。孔子也因此被趕出魯國。孟懿子問孝,孔子答了倆字。無違。挺有意思的。不違背什麼,自己猜去。這其中的語氣挺微妙的。個人猜測則是,你都不把魯國國君放在眼裡,問我孝有啥子意義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