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徐志摩拋棄的原配張幼儀,離婚後變女強人,助力二婚丈夫成名醫

2021-01-08 寧文山

提及詩人徐志摩,人們常常想到的是他獨樹一幟的詩歌風格以及他與才女林徽因或是陸小曼的愛恨往事。然而卻常常忽視徐志摩的原配妻子張幼儀,她與林徽因和陸小曼不同,她沒有過人的才華,沒有驚豔的外表,只是個傳統賢惠的女性。

愛恨情仇,終得幸福

張幼儀與徐志摩的往事不值一提,無非就是沒有感情基礎的包辦婚姻,在徐志摩的眼中她更是個令人討厭的無知婦女。甚至在張幼儀身懷有孕時,徐志摩為了追求所謂的自由而將她獨自一人拋棄在異國他鄉,其間心酸苦楚只有張幼儀自己默默承受著。

慘澹的婚姻就這樣結束了,但或許這對張幼儀來說也是一種解脫,至少她再也不用忍受著婚姻中不平等的待遇,也不需要去關照徐志摩的任性與壞脾氣。風雨過後總能見彩虹,雖然張幼儀只是個平平無奇的女性,但她終究還是會找到自己的幸福。

離婚後,張幼儀獨自撫養孩子,創業成功富甲一方,遇見了值得託付一生的男人——蘇紀之。善良又通情達理的張幼儀成為了蘇紀之的堅實後盾,不僅毫無怨言地支持著蘇紀之的工作,使他成為醫術精湛的名醫,而且還養育了四個繼子繼女。

張幼儀與蘇紀之同甘共苦,相互支持,歷經歲月滄桑終究還是白頭到老,這才是真正幸福的婚姻。即使到了老年,張幼儀依舊容光煥發,一改當初讓徐志摩嫌棄吐槽的傳統落後模樣,成為洋氣出彩的摩登女性。

包辦婚姻,不幸遭遇

張幼儀前前後後的蛻變堪比醜小鴨到白天鵝的完美變身,自成一段傳奇。當然或許沒有經歷與徐志摩的婚姻傷痛,也不會造就與眾不同的張幼儀。

雖然已到思想漸漸解放的民國時期,但當時的大部分婚姻依舊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辦婚姻,徐志摩與張幼儀便是如此。彼此沒有感情基礎,只是各自盡著丈夫與妻子的義務。

徐志摩出生於富商世家,更是小小年紀就憑藉著天賦異稟的文學創作成為了公認的大才子,絢爛而奪目。而且徐志摩作為家裡的獨子,被家人寄予厚望,上門說親的人自然不少。

當然,張幼儀的出身也不差,雖然沒有接受過先進開明的教育,但也是個與徐志摩門當戶對的大家閨秀,氣質也是出眾的。

經過兩家人的商議,便悄悄定下來兩人的婚事。自第一眼見到張幼儀時,徐志摩的心中就對她十分嫌棄,但礙於家裡人都迫切希望二人能成婚,徐志摩還是勉強接受了這段婚姻。

雖然沒有感情,但張幼儀卻是個稱職的好妻子,不僅將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而且還深受公公婆婆的喜愛,唯獨不受徐志摩待見。

孕中被棄,默默隱忍

即使後來張幼儀為徐志摩生育了一個兒子,也沒能改變徐志摩對她的冷漠態度。更慘的是在徐志摩出國留學時,張幼儀漂洋過海不辭辛勞地趕去照顧徐志摩,迎來的卻是在身懷有孕時被徐志摩拋棄的慘境。

對此她卻沒有絲毫怨言,只是默默接受著。即使面對別人的閒言碎語,她卻依舊以積極的態度面對新的生活。

離婚後的張幼儀投靠了哥哥,決定獨自撫養長子阿歡與剛出生的幼子彼得。她跟隨哥哥到了德國,一邊學習深造,一邊還得照顧兩個孩子,日子過得十分艱難。讓她備受打擊的是幼子彼得在3歲時便不幸夭折,這無疑是極大的傷痛。

重獲新生,事業有成

回國後,張幼儀找到了教職工作 ,因為原本就家庭富裕而且徐家也依舊對她十分關照,所以她在國內的生活也算衣食無憂。徐志摩的父親徐申如深感愧對張幼儀母子,便把自家一處房產送給張幼儀;雖然她只是個女子,但卻憑藉著過人的管理能力成為了一家商業銀行的副總裁。

此外,她還與朋友一起創業開設服裝公司,因為經營有方而成為了商業巨頭,毫無疑問的是,這讓張幼儀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傳統女性一舉蛻變為業內聞名的女強人。

憑藉著自己多年的努力,開闊了張幼儀的眼界,而長子也學業有成,擁有美滿的家庭。轉眼幾十年過去了,年近半百的張幼儀事業有成,堂前子孫承歡膝下。

邂逅愛情,命中注定

由於兒媳隨著兒子出國留學了,便由張幼儀獨自帶著孫子孫女在國內生活。原本被徐志摩傷透了心的張幼儀也麼沒打算再結婚,卻不知這把年紀的她卻邂逅了她的命中注定。因為年幼的孫子孫女常常患病,便少不了與醫生打交道,她便認識了醫生蘇紀之。

張幼儀與蘇紀之是鄰居,同張幼儀一樣,蘇紀之也是孤身一人,還帶著四個孩子,生活十分艱難。這樣一來二去,兩人的交往日益密切起來,很快便成為了交心的好友,而蘇紀之更是被溫柔善良的張幼儀深深吸引著,早就對張幼儀懷著一顆愛戀之心。

不管張幼儀遇到什麼困難,蘇紀之總是第一個站出來幫助她的人。張幼儀也不傻,她當然也明白蘇紀之的心思,只是她有種種顧忌,尤其是怕自己的兒子心生想法,便一直與蘇紀之保持著朋友的關係。

直到蘇紀之向她求婚時,她又驚又喜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並沒有直接答應,而是寫信尋求長子與哥哥的意見。

勇敢追愛,相伴餘生

出乎意料的是,長子和哥哥都十分支持她的選擇,尤其是長子更鼓勵他尋找一個值得託付終身的人。就這樣,張幼儀排除了所有顧忌,終於能夠毫無顧忌地去追尋她想要的幸福。不久,張幼儀便與蘇紀之結為夫妻,婚禮很簡單,卻是餘生相伴的溫暖承諾。

在結婚後,張幼儀便幫助蘇紀之打理家中生活瑣事,對四個繼子繼女更是視如己出。有了張幼儀的幫助,蘇紀之便得以安安心心地投身到自己的醫學事業當中,白天診治病人,晚上便鑽研醫書。

就這樣,蘇紀之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醫生,在事業上取得了極大成就,而家裡面多了張幼儀的幫助,與所愛之人朝夕相處,無疑是巨大的幸福。

這樣的相守相伴讓張幼儀無比幸福,只是相見恨晚的兩人不能共同經歷更多的風花雪月,但有餘生的共同陪伴卻已知足。人到老年,他們沒有像年輕人那樣愛得死去活來,反而只是平平淡淡的共同扶持,相互鼓勵,卻也出雙入對令人羨慕。

對於張幼儀的默默付出,蘇紀之自然心懷感激,對她萬般呵護,張幼儀無疑遇到了對的人。1972年,蘇紀之身患重病,張幼儀在病房日夜守護,彌留之際兩人相互許諾來生依舊要陪伴彼此。

蘇紀之就這樣離開了,因為有了張幼儀的溫暖陪伴,他的晚年並沒有留下任何遺憾,張幼儀也同樣如此。

安穩晚年,摩登出彩

此後,長子害怕張幼儀孤身一人沒人照顧,便將她接到美國生活。雖然張幼儀已是白髮蒼蒼,但卻依舊容光煥發,宛如洋氣時尚的摩登女性。平日裡,張幼儀十分注意養生,一日三餐都分外講究,同時還藉助一些營養素來保養身體。

張幼儀還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滿滿當當,學習外語、練習體操,偶爾還約上三五好友打打麻將,過得好生愜意。同時張幼儀也十分注重自己的穿著打扮,起初是洋氣西裝,後來便是氣質旗袍,所有的衣服都是獨家定製,讓老年的張幼儀也依舊閃閃發光。

張幼儀的傳統婚姻是不幸的,然而她卻並沒有在悲苦當中迷失自己。反而依舊溫婉可人,以積極寬容的去面對生活,終究還是迎來自己的幸福。與蘇紀之相伴餘生,嘗遍柴米油鹽的人生滋味,晚年依舊精彩。

相關焦點

  • 徐志摩去世36年後,張幼儀帶著丈夫到訪康橋,卻並非為紀念徐志摩
    徐志摩自己也曾言: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慾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可見徐志摩對康橋的情,以及康橋對他的影響,然而在他離去36年後。他的原配夫人張幼儀來到了康橋,卻並非為悼念徐志摩,而是因著另一個原因。 張幼儀也是民國時期的一位奇女子,一個被徐志摩傷透心,卻依然樂觀生活的女人。
  • 徐志摩一句話,不僅當場侮辱張幼儀,也證實了他後來的「報應」
    有很多現實中離婚的女子逆襲的故事,很多時候就是這樣,遇到一個人隨之成長。但提前要經歷磨難,經歷曲折。關注民國歷史的讀者們,在為徐志摩的詩著迷的時候,也有人注意到徐志摩的多情、「浪漫」。有人可惜徐志摩和林徽因的相遇相識,有人深深了解徐志摩和陸小曼的愛而曲折,但也有人注意到徐志摩的原配妻子張幼儀,張幼儀是個深受中國封建思想殘害的女子,她不得不接受家中的包辦婚姻,即使新婚之際受到辱罵。
  • 徐志摩的三個女人,最幸福的是被拋棄的原配
    「我要為離婚感謝徐志摩,若不是離婚,我可能永遠沒辦法找到自己。」被徐志摩拋棄的張幼儀,她的人生才不失敗。徐志摩的三個女人,最幸福的其實是被遺棄的原配。她做的,只不過是為自己而活 本文全長3800字,大約佔用您6分鐘
  • 張幼儀:我要為離婚感謝徐志摩
    徐志摩的侄子徐炎說張幼儀「很有主見,也很有主張,且相當主動,既不會哭,也不會笑,是一個三主俱全的女強人」。這話聽上去似乎張幼儀是一個相當強勢的女人,而張幼儀的公婆愛護張幼儀至極,如果她做媳婦的時候真的強勢到不知進退,是不可能得到婆家的垂青的。
  • 曾愛徐志摩到不顧一切,是如何擺脫悲慘婚姻,浴火重生成為女強人
    徐志摩作為一個詩人肯定是沒話說的,但是他作為一個丈夫,卻是應該受到批判的。張幼儀作為徐志摩的原配妻子,在這一段婚姻之中受了太多的苦,但是不要小瞧了女人的力量。正是由於這一段悲慘的婚姻,讓張幼儀更加堅強地站了起來。在動蕩的民國時期成為了一個商業女強人。
  • 1967年,張幼儀與丈夫到訪康橋,卻並非為悼念徐志摩
    ——徐志摩。世人看到的大多是徐志摩這位大詩人的浪漫多情,他的愛而不得,他的才華橫溢,但忽視了溫潤如玉的他,對待原配妻子張幼儀是何其殘忍冷酷。也許無法說清誰對誰錯,只是張幼儀遇到徐志摩是她的不幸。歲月如歌,多少年後再回首從前,只覺恍然隔世。
  • 張幼儀千裡尋夫,等來的卻是「徐志摩不要你了」,無情且無恥!
    當她終於明白過來,已經到了被志摩拋棄的時候了。徐志摩和幼儀的二哥張君勵、四哥張公權,包括後來與其弟張禹九等人,都是摯友。幼儀心裡很痛苦,她不明白,為什麼丈夫對自己的娘家很滿意,對自己卻如此冷淡呢?志摩為了追隨林徽因,迫不及待地要和幼儀離婚,但他們離婚的導火索,卻不是林徽因。一天,徐志摩帶回來一個女學生做客,張幼儀不知就裡,以為此人就是丈夫的新歡。她內心酸楚,但不吵不鬧,而是始終保持著「原配」的氣度。這就是大家閨秀的教養。
  • 離婚四年後,新婚徐志摩給張幼儀寫信,信裡滿是醋意
    徐志摩這一生,既熱烈追求過林徽因,又不惜得罪好友及家人娶了陸小曼,卻唯獨對張幼儀冷酷決絕。 張幼儀與徐志摩的媒妁婚姻維持了七年,最終徐志摩以「小腳」「西服」不匹配的理由提出離婚。在徐志摩眼中,張幼儀是「鄉下土包子「,娶她只是為了應付長輩傳宗接代的要求。
  • 徐志摩離婚後寫給張幼儀一首詩,其中兩句成為爆紅網絡的渣男語錄
    民國新月派詩人徐志摩才華橫溢、感情豐富,短暫一生經歷過多次愛恨糾葛,主要涉及三個重要女子,分別是:結髮原配張幼儀、夢中情人林徽因以及二婚妻子陸小曼。三人之中,徐志摩曾用真心愛過林徽因和陸小曼,唯獨張幼儀不受待見,自始至終不被徐志摩放在眼裡。
  • 拋棄原配,勾搭朋友妻,情場浪子徐志摩的風流情史
    這個時候張幼儀發現自己懷孕了,徐志摩知道後,卻毫不留情地讓她把孩子打掉。徐志摩滿腦子想著要和林徽因在一起,於是無情地和張幼儀提出了離婚。此時懷著孩子的張幼儀想著肚子裡的孩子,就不同意離婚,惱羞成怒的徐志摩就直接拋棄了張幼儀,不辭而別了。而第一次出國的張幼儀,不會說英文,懷著孕,一個人在英國特別的孤立無援。
  • 徐志摩死狀:頭上有個洞,四肢燒成焦炭,原配張幼儀輓聯意味深長
    這是一架運送郵件的飛機,飛機上除了兩名機師和郵件外,乘客只有徐志摩一人。飛行前半程都很順利,可到了山東濟南党家莊一帶時,遭遇大霧天氣,駕駛員只能降低飛行高度,未曾想撞上了濟南長清的開山山頂,機毀人亡。當時通信比較落後,梁思成在北苑機場等到傍晚4點半,還沒有等到徐志摩。梁思成詢問航空公司,告知濟南上空有大霧。梁思成萬萬沒想到,徐志摩失事了。
  • 是徐志摩第二任妻子,為愛情拋棄前夫,再婚五年後又變單身
    是徐志摩第二任妻子,為愛情拋棄前夫,再婚五年後又變單身風流浪子徐志摩,雖然有才,但是為人真的不怎麼樣。他鍾情林徽因的時候,便要與張幼儀離婚,不過林徽因急流勇退,離開了徐志摩。但徐志摩和張幼儀的婚姻是很難再繼續下去了。
  • 新婚之夜,被徐志摩嫌棄土包子,帶著喪子之痛,張幼儀浴火重生
    面對這樣的徐志摩,張幼儀害怕又絕望,她是一位母親,自然不想殺死自己的兒子,於是獨自一人前往柏林,答應了徐志摩的離婚要求,籤下了離婚書,生下了次子彼得,成為了近代第一位被離婚的女人。淨身出戶的張幼儀投靠了二哥張君勱,在他的幫助下,張幼儀開始自學德語,在裴斯塔洛齊學院,攻讀幼兒教育。
  • 她是徐志摩原配夫人,離婚後充實自我,走上人生巔峰
    張幼儀回憶在這四個月裡,「徐志摩從沒有正眼瞧過我,他的眼光只是從我身上掠過,好像我不存在似的」後來,張幼儀也追隨丈夫到了歐洲。抵達時,是徐志摩去接的她。據張幼儀回憶,她當時一眼就在人群中看到了丈夫,因為他是那堆人裡唯一露出不想到那兒的表情的人。因為嫌棄張幼儀土氣,徐志摩帶她到巴黎買了洋裝。
  • 徐志摩原配張幼儀:見到陸小曼第一眼,我就知道自己輸在了哪裡
    越是了解徐志摩,越發現徐志摩感情往事比他的才華還要複雜,其中的兩段婚姻,三段戀情最為人津津樂道,人們說張幼儀是苦命的原配,陸小曼是奢侈的夫人,而林徽因是成功的「綠茶」。
  • 徐志摩和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之間的感情糾葛
    接下來,我們簡單回顧徐志摩與張幼儀、林徽因和陸小曼這三個民國著名女子的愛恨糾葛。 張幼儀是徐志摩的原配妻子,她出身名門,父親張祖澤在嘉定當地頗有影響力。儘管徐志摩不是很贊成這樁婚事,但經過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他還是和張幼儀結為了夫妻,婚後便出洋留學了。
  • 張幼儀寫了一首小詩,諷刺林徽因是插足婚姻的第三者,手法高超
    徐志摩評價張幼儀為「鄉下的土/包/子」,在人們的刻板印象中,張幼儀與朱安(魯迅原配)、盧慕貞(孫中山原配)、張瓊華(郭沫若原配)一樣,都是封建大家庭中的舊式女子,沒文化、沒思想,註定要被丈夫嫌棄、被時代拋棄。
  • 徐志摩前妻張幼儀晚年:二婚後曾攜夫再訪康橋,88歲時睡夢中離世
    ————李大釗 這是1967年,年已67歲的張幼儀再訪英國沙士頓時對二婚丈夫、醫生張紀之說的一句話。說這話時,她正和丈夫站在她曾和前夫徐志摩一起租住過的小屋外。 此時,距離徐志摩與張幼儀租住在這間小屋已經過去了整整46年,此時距離詩人徐志摩遭遇飛機失事辭世也已經過去了36年。
  • 徐志摩原配張幼儀:從民國第一棄婦到女銀行家,彪悍人生需要解釋
    這就是徐志摩,是四哥為她挑選的丈夫。四哥從日本留學歸來後就做了浙江都督的秘書,在視察當地學校時,看到了《論小說與社會之關係》文章,文筆酷似梁啓超,書法氣宇軒昂。但是她的聰明、能幹和賢惠,在徐志摩眼裡蕩然無存。她是公婆最好的兒媳,卻是丈夫眼裡不存在的妻子。兩人會履行夫妻義務,因為父母想抱孫子。徐志摩在結婚幾周後,就離開張幼儀開始外出求學,說白了就是要逃遠點,但其他再怎麼逃,也不能改變既成婚姻的事實。
  • 1967年張幼儀重遊英國,脫口而出一句話,卻是對徐志摩無情的嘲諷
    像武則天這樣的強人也差點被唐高宗廢掉,她根本不會哭,反而當機立斷,殺死了草擬廢后詔書的上官儀,殺雞儆猴,嚇得包括自己的丈夫在內的其他人都不敢再提廢后的事;到了民國時期,女人的婚姻比古代自由了一些,但也免不了好女人遭辜負,比如被徐志摩拋棄的張幼儀。在西方教育中,徐志摩是個才子,在傳統教育中,張幼儀是個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