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詩人徐志摩,人們常常想到的是他獨樹一幟的詩歌風格以及他與才女林徽因或是陸小曼的愛恨往事。然而卻常常忽視徐志摩的原配妻子張幼儀,她與林徽因和陸小曼不同,她沒有過人的才華,沒有驚豔的外表,只是個傳統賢惠的女性。
愛恨情仇,終得幸福
張幼儀與徐志摩的往事不值一提,無非就是沒有感情基礎的包辦婚姻,在徐志摩的眼中她更是個令人討厭的無知婦女。甚至在張幼儀身懷有孕時,徐志摩為了追求所謂的自由而將她獨自一人拋棄在異國他鄉,其間心酸苦楚只有張幼儀自己默默承受著。
慘澹的婚姻就這樣結束了,但或許這對張幼儀來說也是一種解脫,至少她再也不用忍受著婚姻中不平等的待遇,也不需要去關照徐志摩的任性與壞脾氣。風雨過後總能見彩虹,雖然張幼儀只是個平平無奇的女性,但她終究還是會找到自己的幸福。
離婚後,張幼儀獨自撫養孩子,創業成功富甲一方,遇見了值得託付一生的男人——蘇紀之。善良又通情達理的張幼儀成為了蘇紀之的堅實後盾,不僅毫無怨言地支持著蘇紀之的工作,使他成為醫術精湛的名醫,而且還養育了四個繼子繼女。
張幼儀與蘇紀之同甘共苦,相互支持,歷經歲月滄桑終究還是白頭到老,這才是真正幸福的婚姻。即使到了老年,張幼儀依舊容光煥發,一改當初讓徐志摩嫌棄吐槽的傳統落後模樣,成為洋氣出彩的摩登女性。
包辦婚姻,不幸遭遇
張幼儀前前後後的蛻變堪比醜小鴨到白天鵝的完美變身,自成一段傳奇。當然或許沒有經歷與徐志摩的婚姻傷痛,也不會造就與眾不同的張幼儀。
雖然已到思想漸漸解放的民國時期,但當時的大部分婚姻依舊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辦婚姻,徐志摩與張幼儀便是如此。彼此沒有感情基礎,只是各自盡著丈夫與妻子的義務。
徐志摩出生於富商世家,更是小小年紀就憑藉著天賦異稟的文學創作成為了公認的大才子,絢爛而奪目。而且徐志摩作為家裡的獨子,被家人寄予厚望,上門說親的人自然不少。
當然,張幼儀的出身也不差,雖然沒有接受過先進開明的教育,但也是個與徐志摩門當戶對的大家閨秀,氣質也是出眾的。
經過兩家人的商議,便悄悄定下來兩人的婚事。自第一眼見到張幼儀時,徐志摩的心中就對她十分嫌棄,但礙於家裡人都迫切希望二人能成婚,徐志摩還是勉強接受了這段婚姻。
雖然沒有感情,但張幼儀卻是個稱職的好妻子,不僅將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而且還深受公公婆婆的喜愛,唯獨不受徐志摩待見。
孕中被棄,默默隱忍
即使後來張幼儀為徐志摩生育了一個兒子,也沒能改變徐志摩對她的冷漠態度。更慘的是在徐志摩出國留學時,張幼儀漂洋過海不辭辛勞地趕去照顧徐志摩,迎來的卻是在身懷有孕時被徐志摩拋棄的慘境。
對此她卻沒有絲毫怨言,只是默默接受著。即使面對別人的閒言碎語,她卻依舊以積極的態度面對新的生活。
離婚後的張幼儀投靠了哥哥,決定獨自撫養長子阿歡與剛出生的幼子彼得。她跟隨哥哥到了德國,一邊學習深造,一邊還得照顧兩個孩子,日子過得十分艱難。讓她備受打擊的是幼子彼得在3歲時便不幸夭折,這無疑是極大的傷痛。
重獲新生,事業有成
回國後,張幼儀找到了教職工作 ,因為原本就家庭富裕而且徐家也依舊對她十分關照,所以她在國內的生活也算衣食無憂。徐志摩的父親徐申如深感愧對張幼儀母子,便把自家一處房產送給張幼儀;雖然她只是個女子,但卻憑藉著過人的管理能力成為了一家商業銀行的副總裁。
此外,她還與朋友一起創業開設服裝公司,因為經營有方而成為了商業巨頭,毫無疑問的是,這讓張幼儀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傳統女性一舉蛻變為業內聞名的女強人。
憑藉著自己多年的努力,開闊了張幼儀的眼界,而長子也學業有成,擁有美滿的家庭。轉眼幾十年過去了,年近半百的張幼儀事業有成,堂前子孫承歡膝下。
邂逅愛情,命中注定
由於兒媳隨著兒子出國留學了,便由張幼儀獨自帶著孫子孫女在國內生活。原本被徐志摩傷透了心的張幼儀也麼沒打算再結婚,卻不知這把年紀的她卻邂逅了她的命中注定。因為年幼的孫子孫女常常患病,便少不了與醫生打交道,她便認識了醫生蘇紀之。
張幼儀與蘇紀之是鄰居,同張幼儀一樣,蘇紀之也是孤身一人,還帶著四個孩子,生活十分艱難。這樣一來二去,兩人的交往日益密切起來,很快便成為了交心的好友,而蘇紀之更是被溫柔善良的張幼儀深深吸引著,早就對張幼儀懷著一顆愛戀之心。
不管張幼儀遇到什麼困難,蘇紀之總是第一個站出來幫助她的人。張幼儀也不傻,她當然也明白蘇紀之的心思,只是她有種種顧忌,尤其是怕自己的兒子心生想法,便一直與蘇紀之保持著朋友的關係。
直到蘇紀之向她求婚時,她又驚又喜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並沒有直接答應,而是寫信尋求長子與哥哥的意見。
勇敢追愛,相伴餘生
出乎意料的是,長子和哥哥都十分支持她的選擇,尤其是長子更鼓勵他尋找一個值得託付終身的人。就這樣,張幼儀排除了所有顧忌,終於能夠毫無顧忌地去追尋她想要的幸福。不久,張幼儀便與蘇紀之結為夫妻,婚禮很簡單,卻是餘生相伴的溫暖承諾。
在結婚後,張幼儀便幫助蘇紀之打理家中生活瑣事,對四個繼子繼女更是視如己出。有了張幼儀的幫助,蘇紀之便得以安安心心地投身到自己的醫學事業當中,白天診治病人,晚上便鑽研醫書。
就這樣,蘇紀之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醫生,在事業上取得了極大成就,而家裡面多了張幼儀的幫助,與所愛之人朝夕相處,無疑是巨大的幸福。
這樣的相守相伴讓張幼儀無比幸福,只是相見恨晚的兩人不能共同經歷更多的風花雪月,但有餘生的共同陪伴卻已知足。人到老年,他們沒有像年輕人那樣愛得死去活來,反而只是平平淡淡的共同扶持,相互鼓勵,卻也出雙入對令人羨慕。
對於張幼儀的默默付出,蘇紀之自然心懷感激,對她萬般呵護,張幼儀無疑遇到了對的人。1972年,蘇紀之身患重病,張幼儀在病房日夜守護,彌留之際兩人相互許諾來生依舊要陪伴彼此。
蘇紀之就這樣離開了,因為有了張幼儀的溫暖陪伴,他的晚年並沒有留下任何遺憾,張幼儀也同樣如此。
安穩晚年,摩登出彩
此後,長子害怕張幼儀孤身一人沒人照顧,便將她接到美國生活。雖然張幼儀已是白髮蒼蒼,但卻依舊容光煥發,宛如洋氣時尚的摩登女性。平日裡,張幼儀十分注意養生,一日三餐都分外講究,同時還藉助一些營養素來保養身體。
張幼儀還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滿滿當當,學習外語、練習體操,偶爾還約上三五好友打打麻將,過得好生愜意。同時張幼儀也十分注重自己的穿著打扮,起初是洋氣西裝,後來便是氣質旗袍,所有的衣服都是獨家定製,讓老年的張幼儀也依舊閃閃發光。
張幼儀的傳統婚姻是不幸的,然而她卻並沒有在悲苦當中迷失自己。反而依舊溫婉可人,以積極寬容的去面對生活,終究還是迎來自己的幸福。與蘇紀之相伴餘生,嘗遍柴米油鹽的人生滋味,晚年依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