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提問:仿寫古體詩要嚴守平仄格律嗎?句式整齊基本押韻可以嗎?
我們先把這個問題捋一捋啊,什麼叫做「仿寫古體詩」?什麼叫做「嚴守平仄格律」?什麼叫做「句式整齊基本押韻」?
回答問題,很重要的一點是搞清楚提問者問什麼。但是從這個提問表述來看,前後矛盾得很,很顯然在這些名詞概念上認識混亂。如果按照正確理解,這個問題是沒有辦法回答的。我們只能猜他到底要問什麼。
因為所謂「古體詩」本身就是中國古詩中不需要遵守平仄格律的詩體。中國古詩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在唐朝發明平仄格律之後,嚴格遵守平仄格律的就是「近體詩」,而唐朝之前的作品和格律出來之後,不遵守格律創作的詩歌作品,我們就統稱為「古體詩」。
所謂「仿寫」,就是亦步亦趨地學著寫,必須要有模仿對象。比如你模仿《詩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進行創作,那麼就得四字一句,字正腔圓。如果你模仿李白的《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那麼你的字數、節奏感甚至韻腳都要學得惟妙惟肖才好——要不然就不叫仿寫,就是再創作。
其實詩詞的仿寫是沒有什麼意義的。相同格式下的寫作,在詩而言,是自由的——因為近體詩的格式有限(絕句、律詩、排律、五言、七言),而古體詩實際上是自由無格式的。寫詞牌才算真正地仿寫,除了韻腳,每個字的平仄都限定,格式掐得死死的——但是這也不叫仿寫,這叫做「填詞」。
那麼提問者的意思應該就是指創作古體詩,用「仿寫」可能是覺得古詩的體式需要模仿。
這是對古詩常識的缺乏。
而對「古體詩」是否需要遵守平仄的問題本身是錯誤的,我們也忽略掉——也許他真正想問的是:
寫古詩要嚴格遵守平仄格律嗎,句式整齊基本押韻可以嗎?
很顯然題目就是答案。寫古詩嚴格遵守平仄格律,那麼你寫出來的就是近體詩,當然是可以的,但不是必要條件。而「句式整齊基本押韻」很明顯就是相對於「嚴格遵守平仄格律」這句話來的。
也就是說要不就是近體詩,放寬就是古體詩。而古體詩和近體詩就組成了古詩。
那麼這個問題不就是答案了?
寫古詩嚴格遵守平仄格律的是近體詩,句式整齊(包括不整齊的)基本押韻的就是古體詩。
只要對古詩詞有近體詩、古體詩分類的概念,這個問題就是不存在的,而這篇答案就都是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