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誕生了無數影響深遠的偉大詞人,諸如:柳永、晏殊、歐陽修、蘇軾、王安石、晏幾道、秦觀、黃庭堅……除此之外,在才子輩出的兩宋期間還有一位才女,李清照。李清照不僅是宋朝著名女詞人,同時也是公認的「千古第一才女」。
北宋文壇有兩位最傑出的代表,蘇軾和李清照。但令人奇怪的卻是兩個人老死不相往來。李清照比蘇軾小47歲,當年年僅十幾歲的李清照憑藉一首《如夢令》,在北宋文壇獲得了滿堂彩。
而一向耳聽八方的蘇軾卻對這位才女隻字不提。李清照更是如此,雖然父親李格非號稱是「後蘇門四學士」之一,但她當對這位爸爸的師父是個透明人。
原因就在於他的丈夫趙明誠身上。作為蘇軾死對頭左僕射趙挺之的兒子,李清照嫁給了趙明誠也就表明了他們不是一個陣營的人。而父親李格非在知道的情況下孩子將女兒嫁進趙家,也就表明了他的立場,所以蘇軾對李清照自然沒有好感。
李格非去世後,閱歷不深的李清照更是氣恨不休,認為這一切的遭遇都和蘇軾有關,所以在《詞論》中大發私憤,對蘇軾乃至蘇門學生的詞作水平大加批評。
李清照在《詞論》中是這樣批評蘇軾的:
至晏元獻、歐陽永叔、蘇子瞻,學際天人,作為小歌詞,直如酌蠡水於大海,然皆句讀不葺之詩爾。
李清照認為在學問方面,晏殊、歐陽修、蘇軾是可以的,但是否認他們的詞是亂打標點符號的詩。
除了批判他的徒弟之外,李清照還暗懟過蘇軾。這一年47歲的蘇軾與好友登上登蔡景繁西閣,作了一首《菩薩蠻·溼雲不動溪橋冷》贈給佳人。
菩薩蠻 蘇軾溼雲不動溪橋冷。嫩寒初透東風影。橋下水聲長。一枝和月香。人憐花似舊。花比人應瘦。莫憑小欄幹。夜深花正寒。
在詞中寫道「人憐花似舊。花比人應瘦。莫憑小欄幹。夜深花正寒。」引得一眾名家叫好。
為此李清照專門寫了一首詞,來和蘇軾叫板。這一寫竟寫出了千古絕唱《醉花陰》。紙巾收錄在課本中成為我們的必學詩詞。
《醉花陰》【宋】李清照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兩首詞中,同是寫涼寫寒,蘇軾寫「嫩寒初透東風影」,有一分溫度;李清照卻寫「半夜涼初透」,突出人感覺之深,受涼之久。同是寫花寫瘦,蘇軾寫「人」憐花,人於花外,月感花香、人感花瘦、花因人瘦。而李清照寫風催人瘦、花催人瘦、香催人瘦,花人同景,人花共情,李清照此句比蘇東坡寫的更情婉深至。
蘇軾和李清照同為兩宋的頂級詞人,兩種不同的人生感悟。不管蘇軾和李清照到底有什麼恩怨糾葛,他們留下來的詩詞都是我們傳統文化的瑰寶。
葉嘉瑩教授說:「其實詩的好處,你是終身受用的。你想我們中國這麼千百年來,能夠流傳到現在的詩詞,像李白、蘇軾的、李清照的,一定是在萬千人中最好的。那些不夠好的早就淘汰了。所以我們讀的古詩詞,是經過了千百年的篩選、淘汰……
如果大家想要領略蘇軾和李清照舉世無雙的辭賦風採,那麼我推薦大家讀一讀《李清照詞傳》和《蘇軾詞傳》。
《李清照詞傳》這本書介紹了一代「婉約詞宗」——李清照跌宕起伏的傳奇人生,作者文筆優美,將李清照天真爛漫的少女時代、相夫治學的少婦時代、顛沛流離的老年時代都作出描述,中間穿插了她在不同時期的詞作,詞人形象躍然紙上。
李清照在那個男子主導文壇的時代,她把酒賞花,將她的風骨訴諸文字。她愛花、愛酒、敢飲敢醉,既有巾幗之淑嫻,又有男子的豪氣。
《蘇軾詞傳》結合蘇軾人生經歷,對其詞進行情感化解讀,蘇軾一生仕途坎坷,經歷太多別離,他卻用自己獨有的豁達開朗面對這些磨難,該書帶著豐富的情感去解讀每首詞背後耐人尋味的故事和那些細枝末微的情緒。
除此之外,這套書還有《辛棄疾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讀史書使人明智,讀詩詞使人靈秀。"學習古詩詞不僅能使人靈秀,更重要的是使人脫離庸俗和低級趣味,更加文明和高雅。一首好詩詞就是一位良師益友。
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開闊自己的視野、求得心靈上的升華。不妨來看看這套書吧,只需要一頓飯錢就能將6本書帶回家。
點擊下方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