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為何在《詞論》中對蘇軾大肆批評?暗懟蘇軾卻成就千古名作

2020-12-05 縱筆畫江山

宋朝誕生了無數影響深遠的偉大詞人,諸如:柳永、晏殊、歐陽修、蘇軾、王安石、晏幾道、秦觀、黃庭堅……除此之外,在才子輩出的兩宋期間還有一位才女,李清照。李清照不僅是宋朝著名女詞人,同時也是公認的「千古第一才女」。

北宋文壇有兩位最傑出的代表,蘇軾和李清照。但令人奇怪的卻是兩個人老死不相往來。李清照比蘇軾小47歲,當年年僅十幾歲的李清照憑藉一首《如夢令》,在北宋文壇獲得了滿堂彩。

而一向耳聽八方的蘇軾卻對這位才女隻字不提。李清照更是如此,雖然父親李格非號稱是「後蘇門四學士」之一,但她當對這位爸爸的師父是個透明人。

原因就在於他的丈夫趙明誠身上。作為蘇軾死對頭左僕射趙挺之的兒子,李清照嫁給了趙明誠也就表明了他們不是一個陣營的人。而父親李格非在知道的情況下孩子將女兒嫁進趙家,也就表明了他的立場,所以蘇軾對李清照自然沒有好感。

李格非去世後,閱歷不深的李清照更是氣恨不休,認為這一切的遭遇都和蘇軾有關,所以在《詞論》中大發私憤,對蘇軾乃至蘇門學生的詞作水平大加批評。

李清照在《詞論》中是這樣批評蘇軾的:

至晏元獻、歐陽永叔、蘇子瞻,學際天人,作為小歌詞,直如酌蠡水於大海,然皆句讀不葺之詩爾。

李清照認為在學問方面,晏殊、歐陽修、蘇軾是可以的,但是否認他們的詞是亂打標點符號的詩。

除了批判他的徒弟之外,李清照還暗懟過蘇軾。這一年47歲的蘇軾與好友登上登蔡景繁西閣,作了一首《菩薩蠻·溼雲不動溪橋冷》贈給佳人。

菩薩蠻 蘇軾溼雲不動溪橋冷。嫩寒初透東風影。橋下水聲長。一枝和月香。人憐花似舊。花比人應瘦。莫憑小欄幹。夜深花正寒。

在詞中寫道「人憐花似舊。花比人應瘦。莫憑小欄幹。夜深花正寒。」引得一眾名家叫好。

為此李清照專門寫了一首詞,來和蘇軾叫板。這一寫竟寫出了千古絕唱《醉花陰》。紙巾收錄在課本中成為我們的必學詩詞。

《醉花陰》【宋】李清照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兩首詞中,同是寫涼寫寒,蘇軾寫「嫩寒初透東風影」,有一分溫度;李清照卻寫「半夜涼初透」,突出人感覺之深,受涼之久。同是寫花寫瘦,蘇軾寫「人」憐花,人於花外,月感花香、人感花瘦、花因人瘦。而李清照寫風催人瘦、花催人瘦、香催人瘦,花人同景,人花共情,李清照此句比蘇東坡寫的更情婉深至。

蘇軾和李清照同為兩宋的頂級詞人,兩種不同的人生感悟。不管蘇軾和李清照到底有什麼恩怨糾葛,他們留下來的詩詞都是我們傳統文化的瑰寶。

葉嘉瑩教授說:「其實詩的好處,你是終身受用的。你想我們中國這麼千百年來,能夠流傳到現在的詩詞,像李白、蘇軾的、李清照的,一定是在萬千人中最好的。那些不夠好的早就淘汰了。所以我們讀的古詩詞,是經過了千百年的篩選、淘汰……

如果大家想要領略蘇軾和李清照舉世無雙的辭賦風採,那麼我推薦大家讀一讀《李清照詞傳》和《蘇軾詞傳》。

《李清照詞傳》這本書介紹了一代「婉約詞宗」——李清照跌宕起伏的傳奇人生,作者文筆優美,將李清照天真爛漫的少女時代、相夫治學的少婦時代、顛沛流離的老年時代都作出描述,中間穿插了她在不同時期的詞作,詞人形象躍然紙上。

李清照在那個男子主導文壇的時代,她把酒賞花,將她的風骨訴諸文字。她愛花、愛酒、敢飲敢醉,既有巾幗之淑嫻,又有男子的豪氣。

《蘇軾詞傳》結合蘇軾人生經歷,對其詞進行情感化解讀,蘇軾一生仕途坎坷,經歷太多別離,他卻用自己獨有的豁達開朗面對這些磨難,該書帶著豐富的情感去解讀每首詞背後耐人尋味的故事和那些細枝末微的情緒。

除此之外,這套書還有《辛棄疾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讀史書使人明智,讀詩詞使人靈秀。"學習古詩詞不僅能使人靈秀,更重要的是使人脫離庸俗和低級趣味,更加文明和高雅。一首好詩詞就是一位良師益友。

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開闊自己的視野、求得心靈上的升華。不妨來看看這套書吧,只需要一頓飯錢就能將6本書帶回家。

點擊下方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與蘇軾老死不相往來的李清照,專門寫詞暗懟蘇軾,成一首千古名作
    而這一切,與蘇軾這一派脫不了干係。到了晚年李清照更是憤憤不平,寫了篇名為《詞論》的詞學專論。在這篇文章中,李清照痛批了秦觀、黃庭堅,而這二位都是蘇軾的得意弟子。可見這北宋詞壇一哥和一姐,早就勢不兩立了。
  • 李清照批評蘇軾的作詞技巧,那麼,蘇、李二人誰的詞學成就更高?
    但是,蘇、李二人在創作詞的主張方面有一個根本性的分歧,為此,李清照還在《詞論》中批評過蘇軾:至晏元獻、歐陽永叔、蘇子瞻,學際天人,作為小歌詞,直如酌蠡水於大海,然皆句讀不葺之詩爾,又往往不協音律者。簡單來說,李清照這段話就是認為蘇軾等人雖然學究天人,然而所作的詞只是沒有經過標點符號修剪過的詩罷了,而且還不諧音律,換句話說就是「不得要領」。02蘇軾:以詩為詞其實,從蘇軾的作詞風格來看,李清照的這一批評還真不冤。
  • 李清照為何批評歐陽修、蘇軾、柳永等詩詞大家?
    李清照作為千古第一才女,詩大氣縱橫,詞婉約精奇。第一個是「當世不論」,另一個是李清照夫家與周邦彥政治上的不合,導致《詞論》沒有討論周邦彥的作品,實際上把掌管「大晟府」的「詞中老杜」周清真排除在外,整個《詞論》的格局是差了一點的。李清照確實是對歐陽修、蘇軾、柳永做出了批評。不單只這幾位名家,基本上沒有詞人躲開了她的批評。
  • 李清照罵蘇軾「不通音律」,寫首詞與他較勁,一哥蘇軾輸在哪兒?
    歐陽修、蘇軾在《詞論》中,李清照是一同評論的:至晏元獻、歐陽永叔、蘇子瞻,學際天人,作為小歌詞,直如酌蠡水於大海,然皆句讀不葺之詩爾。又往往不協音律,何耶?晏元獻,就是晏殊。歐陽永叔,就是歐陽修。蘇子瞻,說的就是蘇軾。
  • 李清照為何那麼狂?一篇《詞論》罵遍詞壇,柳永蘇軾均在鄙夷之列
    (李清照畫像)李清照曾寫了一篇關於詞的專論文章,題曰《詞論》,寥寥不足千字,其中提到的宋朝詞人有柳永、張先、宋祁、宋庠、沈唐、元絳、晁次、晏殊、歐陽修、蘇軾、王安石、曾鞏、晏幾道、賀鑄、秦觀、黃庭堅,共16人,數量之巨、咖位之高,幾乎涵蓋了整個北宋詞壇巨星。
  • 李清照曾批評過蘇軾的詞,那麼她和蘇軾到底誰的詞藝術水平更高?
    蘇軾作詞,因為才學太高,以詩入詞,他寫的很多詞讀起來就像是詩,只不過是形式換了而已。但是對此,李清照卻持批評態度,她在自己作的一部詞學專論《詞論》裡曾經批評蘇軾等人:「至晏元獻、歐陽永叔、蘇子瞻,學際天人,作為小歌詞,直如酌蠡水於大海,然皆句讀不葺之詩爾,又往往不協音律者。
  • 溫庭筠寫了個千古名句,蘇軾和李清照都來模仿,蘇軾終不敵李清照
    兩宋文壇,在很多人看來,男詞人蘇軾當屬第一,女詞人則以李清照為首。這兩位,一生沒什麼交集,畢竟李清照紅起來時,蘇軾已經離世了。但這二位卻又有不小的淵源,李清照的爹李格非曾受學於蘇軾,是「後蘇門四學士」之一。
  • 嬌滴滴的李清照嘴很「毒」,懟的蘇軾寫的不是詞,後人:霸氣
    李清照懟蘇軾寫的不是詞,罵柳永難登大雅之堂,人送外號「李懟懟」 題記: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 提到李清照,我們腦海中不禁會浮現一個溫婉端莊,多愁善感的書香門第大小姐的形象吧。
  • 罵柳永的詞低俗,順便批評蘇軾歐陽修,李清照年輕時到底有多狂?
    而李清照也正是婉約詞派的代表,有著「千古第一才女」之稱,這就更印實了讀者們的猜想,李清照的詞總以悠閒的生活和身世的悲傷為主。但是你知道嗎?李清照年輕的時候性格可不是一個狂字了得。讓我們看看李清照在《詞論》中是如何評價柳永的:始有柳屯田永者,變舊聲作新聲,出《樂章集》,大得聲稱於世;雖協音律,而詞語塵下。在前半部分總結了一下柳永的成就,在結尾的時候先肯定了柳永的音律優美、情感表達豐富,但是又接著當頭一棒:歌詞太過於低俗!
  • 李清照一篇《詞論》罵遍詞壇,蘇軾晏殊均在批評名單
    說到婉約派我們就不得不提一下李清照了。她有一篇文章叫《詞論》,文章中,李清照對北宋大佬一個個點名批評。李清照在她的《詞論》裡面指名道姓地指出:"至晏元獻(晏殊)、歐陽永叔(歐陽修)、蘇子瞻(蘇軾),學際天人,作為小歌詞,直如酌蠡水於大海,然皆句讀不葺之詩爾。又往往不協音律,何耶?"意思是說:晏殊、歐陽修、蘇軾這樣的大文豪學問自不用說,填詞更是猶如在大海裡面取水一樣容易,但是,所填的詞都像詩,缺乏真正的詞那樣的韻律。
  • 李清照如何從「知音」的角度,批評蘇軾等十九位前輩詞人?
    很顯然李清照是個通曉音律的人,因為她的《詞論》對蘇軾等豪放詞人的批評正基於「音律不協」。但是否能說她和這些先輩詞人就是知音呢?從她整篇《詞論》只說「詞別是一家」,沒有看出詞牌在北宋時期已經開始走向詩化來講,可能是「知音」不「知心」。不過當時天下詞牌還是以婉約為主,看不透未來詩詞合流的走向也怪不得她。正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
  • 李清照有多狂?寫篇詠梅詞自稱千古第一,直言蘇軾王安石都比不過
    李清照有多狂?寫篇詠梅詞自稱千古第一,直言蘇軾王安石都比不過李清照,1個才華橫溢的女子,她的琴響,她的淚聲,穿越了大千時空,趟過了倥傯歲月,依舊鼓譟著我們的耳膜,撞擊之音猶在耳畔。作為天底下名聲最響的女詞人,李清照稱得上任何誇張的形容詞,她也有理由頑頑皮,搞搞怪,發發狂。
  • 自負的李清照:瞧不上別人的詠梅詞,自己寫了一首,成為千古名作
    李清照是宋代女詞人,被譽為「千古第一才女」。「技高人膽大」的她認為自己的才華可以與歷史上的名流之士相媲美。在《詞論》一文中,她直接批評了歐陽修、蘇軾等人,提出了「詞別是一家」的主張,對後世有很大的影響。
  • 自負的李清照:瞧不上別人的詠梅詞,自己寫了一首,成為千古名作
    李清照是宋代女詞人,被譽為「千古第一才女」。「技高人膽大」的她認為自己的才華可以與歷史上的名流之士相媲美。在《詞論》一文中,她直接批評了歐陽修、蘇軾等人,提出了「詞別是一家」的主張,對後世有很大的影響。丈夫趙明誠離世後,悲傷不已的李清照平日便用看書寫詞打發時間。李清照喜歡梅花,但卻「瞧不上」前人寫的詠梅之作,於是自己寫了一首《孤雁兒》,沒想到成為千古名作。
  • 陶醉在倉央嘉措、納蘭容若、李煜、李清照、蘇軾、辛棄疾的詞中
    是蘇軾還是李清照?是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還是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是倉央嘉措還是納蘭容若呢?這些詞,這幾位詞人,都給我們留下了太多詩句,隨手拈來,都是千古名句。這首詞的作者是李煜,南唐後主。他的詞有豐富的感情,含義深沉,這和他的經歷是分不開的。他不是好君王,卻是好詞人。他坎坷的一生都寫進了詞中。
  • 李清照多狂?寫了篇詠梅詞自稱千古第一,王安石蘇軾都不放在眼裡
    作為公認的「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才華是毋庸置疑的,與此同時,她的狂傲也是有目共睹的。比如,李清照曾寫了一篇《詞論》,用寥寥不足千字,將包括李煜、柳永、蘇軾在內的諸多前輩詞人批評了個遍,咖位之大,範圍之廣,幾乎涵蓋了她之前的所有詞壇巨星,言下之意就是:你們寫得都不行。
  • 李清照化身鍵盤俠,一篇文章噴遍北宋詞壇16人,蘇軾也未能倖免
    家族沒落,夫妻離別,李清照過上了顛沛流離的生活,陪伴她的唯有詩詞和文化。在流離的生涯裡,她不僅寫下了「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還在南渡之前寫下了噴遍北宋詞人的《詞論》。 犀利點評不留情作為享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的李清照,她自有她的傲氣,很多北宋詞人根本入不了她的法眼,就連千古名家她都要點評一二,她化身鍵盤俠,寫了一篇文章叫《詞論》,用極其犀利的語言點評了16位詞人的作品,指出了他們作品中的不足。
  • 李清照多狂?一篇《詞論》罵遍詞壇16位,王安石蘇軾都不放在眼裡
    一提起李清照,我們首先想到她"千古第一才女"的稱號,然後一個柔弱女子的形象就呈現在我們的腦海中,世人恨不得將所有溢美之詞都用在她的身上。她即是男人眼裡的女神,也是女人心中的偶像。記憶中的李清照,應該是那位極具東方韻味與才情卻命運悲悲切切的柔弱女子。然而,現實卻與這個印象大相逕庭。她不僅愛打牌、愛喝酒,而且還非常的狂,她究竟狂到什麼程度?
  • 李清照轟動京師的詞,短短28個字豪氣沖天,才女當真不簡單
    當時出名的有陸遊、蘇軾、黃庭堅、王安石,司馬光、歐陽修、辛棄疾等等,要想在京師內聞名,當然是要靠自己的才氣才能獲得影響力。在宋代,有著這樣一位姑娘,喝酒、秀恩愛、開玩笑,樣樣精通;有一個姑娘,懟人、填詞、搞收藏 ,文人喜歡的事情,她一樣不落。
  • 李清照瞧不起前人的詠梅作,自己提筆寫一首,竟成千古名作
    世人皆知李清照論才氣是千古第一女詞人,卻很少有人知道,若論狂傲她更是首屈一指,烏江臨畔,一首《夏日絕句》diss全大宋的男人貪生怕死。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當時金兵大舉來犯,擄走欽、徽二帝,趙佶第九子趙構南下應天府,建立南宋偏安一隅,眾多北宋遺民紛紛南下避難,卻不思收復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