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的門徒要做接地氣的信仰踐行者

2020-12-18 zy以便以謝

信仰如何活出來,如何被上帝悅納,這是我們人類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如何體現信仰的本質生活,出現了不同的模式。逃離塵世,深入簡出,成為修行的獨行俠,或大隱於市,依舊在人間,經歷人世間的是是非非,感同身受,卻流淌出信仰的理念。

一、借探討永生之道——給耶穌設置陷阱提問

聖經記載律法師不懷好意來試探耶穌。路加所用的「試探」,是一個非常強烈的動詞。這也是一個別有用心的問題。「我該做什麼才可以承受永生?」 永生不只是一個長遠活下去的生命,而是經歷神同在的、一個豐富、完全、圓滿的生命,一個真正活出生命本質的人生。律法師期待耶穌這樣回答:「你只要接受我作你的個人救主。你不需要遵守律法,你可以進入神的國了。」 這樣他們就可以定罪給耶穌,不守摩西的律法的異端分子的帽子。

耶穌問他:「律法上寫的是什麼」,又問,「你念的是什麼!」正統的猶太人會在他們的腰間會繫著一個小皮袋,叫做佩經,當中盛放著經文──出埃及記13章至10節,「你要愛主你的上帝」是從申命記六章四節和十一章十三節而來的。因此,你打開你腰間佩戴的經文,就可以找到答案了。』律法師又加上了利末記19章18節「愛鄰舍如同愛己」。每個認識舊約聖經的人都知道他可以把律法上的一切要求總結成一些提綱。律法師指出律法的總綱:「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耶穌說:「你回答的是;你這樣行,就是順服神,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神,又愛鄰舍如同自己,就必得永生。」 你以為自己能遵守律法,但我想讓你知道,你根本無法做到。」耶穌的答覆有些讓這個人失望。

律法的原本目的是什麼?答案是,要讓人知罪。你要全心全意全力愛神,把注意力和時間完全集中去愛神。你也要全力去愛你的鄰舍,懷著恩慈、甘心樂意和熱切的心去愛鄰舍,竭力滿足鄰舍的需要,好像滿足自己的需要一樣。耶穌試圖引導律法師說什麼話呢?律法師本該這樣回答耶穌:「你說得對!我要得救就必須這樣行。但我無法遵行律法,那麼我怎能得救呢?」每當人們來到基督跟前,基督總是這樣對待他們。讓你自己察覺你無法靠自己的努力、表現而蒙神接納。舊約的獻祭讓人們可以顯現他們對神的信心和愛,用生命的計劃就是全人地愛神,用心、情感上、靈、身體、思想來愛神。

此輪的對話律法師沒有找到耶穌的把柄,也沒有思考耶穌對他的提醒,因為他本不是真心來求教。而是充滿惡意的設置陷阱。所以他馬上轉移話題,從永生話題轉移到,「誰是我的鄰舍呢?」

耶穌用一個故事來回答他,耶穌沒有正面回答律法師的問題,而是通過這個故事讓他繼續思考。耶穌回答的重點在,這個外邦人撒瑪利亞人做了鄰舍當做的事,他走過去探視這受傷的人,為他包裹傷處,扶他騎上自己的牲口,帶他到店裡去照應他。祭司與利未人卻沒有當回事,走開了。

耶穌在提醒他,你若盡了本分,你若真正愛神,你就會愛人,你會在那些需要你的人中找到鄰舍,你若不愛神,就根本不會看他們一眼。祭司和利未人繞開而去,因為他們心中沒有憐憫,因為他們不愛神,因此一看見這個被強盜打傷的人,他們就從另一邊走掉了。這位律法師承認,那個撒瑪利亞人才是這人的鄰舍。耶穌說,你去照樣行吧!注意這個故事中所出現的「行」。那人說,我該怎樣行?

祭司、利未人都不能作到,律法師如何作到呢?得永生是籍著信心。承認我是罪人,我無法成為義,我只是必死的罪人。認識這一點,就是信心的第一步。其次,我相信耶穌基督十字架寶血的恩典能拯救我,相信耶穌用寶血洗淨我的罪,使我得著赦免,並接納我。最後求主賜給聖靈,我相信可以完全按照主的話語去生活。

二、不接地氣的信仰者——高大上的宗教職業者

從耶路撒冷往耶利哥是危險的旅途。耶路撒冷在海拔700多米;而耶利哥附近的死海是地球上最低的水域水面,低於海平面約430米。在短短二十裡之內,兩地高度的相差卻有1000多米。由於路途險窄,怪石嶙峋,彎角出沒無常,此地使成為盜賊的樂園。

耶穌講述一個人從耶路撒冷下耶利哥發生的事情。這個人顯然有點魯莽。一般帶有貴重財貨,很少會單槍匹馬走這條路的,會結隊而行。然而他卻如此,不明此理,最後陷身於這種悲慘的境況,落在強盜手中,他們剝去他的衣裳,把他打個半死,就丟下他走了。這個人顯然期待有人及時幫助,可以脫離困境,他遇到三個人。

首先是祭司,但顧忌職責怕出意外。他可能看到一個身穿長袍的人,一個聖殿中很有職份的。這個人就是祭司,他也許到耶路撒冷有要緊的公務,履行獻祭儀式,協助人宰殺祭物等等,他擔心這個要是發生意外,他就不能承擔這個儀式。律法書規定:「碰了死人,他七天不得潔淨(民19:11)。恐怕這人是死的;一碰觸他,便喪失了在聖殿執事的機會;而他不願冒這風險。他把禮節、儀文放在救人之上。對他來說,聖殿和其中的禮節要比人的痛苦重要得多。

後來是利未人,擔心有詐承擔後果。利未人可能他想上前救援,擔心是當地的強盜是慣用的手法,他們當中一人會扮成受傷的旅客,進行碰瓷。當有人走上前來,其它的便會蜂湧而出,合力把他制服。這個利未人的座右銘是「安全第一」,他不會冒險助人。

現實中很多類似的情形,會讓人卻步。2011年10月13日傍晚,一名2歲女童在廣東佛山的五金城內被一輛汽車撞倒,司機肇事逃逸,後又被另一輛汽車碾過。而之後將近7分鐘裡,尚有呼吸的悅悅一直孤零零地躺在路邊,18個路人先後經過,但都當沒看見,沒人報警。最終,悅悅被第19名路人——一名撿破爛的陳阿姨抱到路邊,隨後被送往醫院急救。

此事曾引發國人的思考。一方面是冷漠,另一方面是勇敢的行動。有人解讀為,冷漠是源於一種旁觀者效應。他會意識到他負有00%的救濟責任,這種心理責任感會促使他立刻採取相應的行動,至少會去報警。但是,當有100個旁觀者時,他所負的責任就只有1%,其所承擔的心理救濟責任就大大減少,心理學家約翰·達利把這稱之為「責任擴散」。

三、接地氣的信仰者——好撒瑪利亞人的見證

在約翰福音8章中,猶太人稱耶穌為撒瑪利亞人。這個名號有時是用來稱呼那些破壞了宗教儀文的人,與猶太傳統格格不入,在正統人士的眼中,他是受鄙視的,祭司、利未人、律法師看不起的。

故事中的撒瑪利亞人可能是一位旅行的商人。看見這個躺在路上的人,他就動了慈心,他沒有視而不見,沒有逃避,反而顯出他的恩慈;然後用酒擦洗,用油膏抹,用布包裹傷處,顯出他的良善仁愛之心的行動;接著扶他騎上牲口,盡職,堅持到底,他自己寧可步行;最後撒瑪利亞人留下來照應那人,給他友誼、保護和醫療上的支持,也扶他騎上自己的牲口。對一個需要社會和醫療支持的人來說,這都是非常實際的幫助。那個人需要朋友、保護、治療,也需要食物和水。他需要一個安身之處,也需要金錢。撒瑪利亞人都一個一個解決了他的問題。

聖經中多處提到耶穌基督如何分辨那些擁有真正信仰的人和喊口號的人。擁有真正信仰的人不只是談論愛,而是透過實際行動去幫助窮乏的人來表達愛。

上個世紀撒瑪利亞的現代版真實再現。1912年 4月11日鐵達尼號上共有1308名旅客和 898名船員,最後有1517人喪生。不料啟航後第四天,就在大西洋的黑夜裡誤碰冰山。當時建造該船的工程師也在船上,經他詳細的檢查後,失望的告訴船長,船艙損毀嚴重,不久船將下沉。由於船上人多而救生艇不足,立刻秩序大亂。這時,一位乘客約翰.哈普爾牧師( Rev. John Harper),應邀到美國芝加哥慕迪教會布道。當泰坦尼克那巨大的軀體開始傾斜時,人們看見他衝上前去,喊道:讓婦女、兒童和沒有得救的人(指尚未得基督救恩的人―譯者)上救生船! 」兩個月後一位年輕人來到了慕迪教會,代替哈普爾牧師講道。他在船沉的時候還沒有信主,當他坐上救生船的的時候看到牧師的這一幕,深為這一幕所震撼,最後他得救後馬上找到一本《聖經》開始學習。來到慕迪教會,雖然他不會講道,但當他把哈普爾牧師的見證宣講出來的時候,引領數千人信主。

我們向人分享信仰和幫助有需要的人,要尋找明智和有效的方法去運用這些能力,走出教堂,分享上帝的愛,採取主動。要讓神的恩典成為你的動力,驅使你關顧窮人的主要原因。早期的教會有很美好的見證。

朱利安 (331-363年 )是羅馬帝國的君王,他在位時試圖重振羅馬的傳統宗教,他建造太陽神的殿,把殿裝修得美輪美奐,說: 「來太陽神的殿敬拜吧。」那時人們都上基督的教會敬拜。朱利安一度感到很氣憤,於是寫信給一個朋友講述這事,這個朋友是一個異教祭司。朱利安說: 「這些基督徒的迷信思想得以廣傳,全因為他們向陌生人樂善好施。這些耶穌的門徒不僅照顧他們中間的窮人,也照顧我們的窮人。」你觀察到什麼嗎?基督信仰不斷廣傳,給羅馬帝國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這位世上最重要的政治人物對基督信仰做深入研究,並說:「到底是什麼令基督信仰這樣興旺呢?」結果,這些基督徒散發出無比的吸引力。他們的服事和充滿愛心的行動給羅馬帝國的文化帶來重大影響,沒有什麼可與此相比。

相關焦點

  • 做基督的門徒當具備的心志:舍己跟從
    「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越讀《門徒之道》,越感到自己太不體貼主的心意,不知作門徒,不會作門徒。門徒要受造就,受對付,做精兵,有普世異象,傳福音,而非關起門來讀經、禱告、靈修。信徒要作門徒,聚會也是為了散會,萬民福音化,教會屬靈化,家庭基督化,信徒民徒化,信仰生活化。
  • 門徒會」褻瀆耶穌基督 基督教不能容忍
    「門徒會」所崇拜的對象是季三保,他自稱為「三贖基督」,用他自己來替代耶穌的救贖,這個就完全是邪教了。因為基督教只相信基督耶穌為救主,不能相信是別的人來救贖的,季三保自稱「三贖基督」,這完全是對耶穌基督的一個褻瀆,是基督教不能夠容忍的。
  • 恩典之聲:你是否真正明白基督「門徒」的意義
    「門徒」,也有「學生」、「跟隨者」的意思。然而做門徒又不是簡單的肉體跟著基督,而是要在思想、言語、行為上去效仿基督,走基督所走過的道路,背基督所背過的十字架,遵從主的吩咐與誡命,完成主交託的使命。然而做門徒容易嗎?並不容易。
  • 《聖經》基督信仰的行為手冊
    咱們就聊聊基督信仰者他們的特性。全世界範圍內基督信仰的人已經達到將近30億。那麼如此眾多的信徒的三觀如何呢?咱們今兒就從這兒開始聊起。1·基督信仰者的世界觀:基督信仰者如何看待世界的呢 ?在基督信仰者的眼裡,整個世界乃至有形無形的東西都是出自一個神,《聖經》稱為耶和華。話說耶和華用了六天創造萬物,其中包括我們人類。
  • 遊冠輝談三種「殉道」 基督的門徒也應該成為殉道者
    最近在聖山網上,遊冠輝發表了一篇題為,「三種殉道:白色殉道、綠色殉道和紅色殉道」,他分別解釋三種殉道的意義,同時分享,在白色殉道的意義上,每一個基督的門徒都應該是殉道者。
  • 基督徒當走進人群,將信仰生活化
    主耶穌基督在世時不同於施洗約翰,他又吃又喝。如果說吃、喝代表著生活,那麼,主耶穌基督所做的就是在生活中傳講真理,為真理作見證,而他本身就是真理。效法耶穌基督,我們也當走進人群,走進生活,活出信仰,將信仰生活化。
  • 基督教丨耶穌基督向門徒啟示得救的真理
    主基督向以色列民眾啟示得救和滅亡的真理,祂以兩種門、兩條道、兩樣的人和兩種基礎為比喻,啟示門徒得救和滅亡的兩種結局,從而使他們明白真道!在這裡,主基督耶穌用比喻論述的意義很明顯,就是「引到永生」的路是難找的、難走的,要付出很大的代價,主耶穌基督第一次到世上來是拯救以色列民進天國,主在此告誡門徒不要效法那些目光短淺、眼睛近視的世人去走那「引到滅亡」的寬門和大路,同時向教會肢體暗示,走十字架的道路註定要遭受苦難!約翰福音是專門寫給教會的福音書,「耶穌說,我實實在在地告你們,你們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就沒有生命在你們裡面。
  • 做門徒的代價 | 主日傳講
    這群人歡天喜地地跟隨耶穌,最大的盼望就是和他一同榮入聖城,一同做王。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主耶穌卻轉過來對他們說了充滿挑戰的話。基督和彼列(「彼列」就是撒但的別名)有什麼相和呢?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什麼相干呢? 神的殿和偶像有什麼相同呢?因為我們是永生 神的殿,就如神曾說:我要在他們中間居住,在他們中間來往。我要作他們的 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又說:『你們務要從他們中間出來,與他們分別,不要沾不潔淨的物,我就收納你們。我要作你們的父,你們要作我的兒女。』」
  • 愛神愛人丨基督引用舊約律法,向門徒啟示的精義
    主耶穌基督警誡教訓門徒「什麼誓都不可起」,摩西律法容許人起誓乃是因為人心不誠實,通過起誓達到一定的約束、保障作用。神的大能要改變人心的詭詐不誠實,只要內心誠實端正,如同行在白晝,則無需起誓。神測透萬人的心,知道人心裡所存的,所以不要向神起誓,更不要指著神起誓!
  • [ 自省 ] 夠犀利,顛覆信仰舊思維.《非死不可的門徒》線上試讀
    校園書房出版社從中精選出40篇文章,於5月出版《非死不可的門徒》,期待幫助基督徒走出信仰框架,從裡到外煥然一新!驚覺網路力量 「非死不可」也值得!一年多前,紐西蘭基督城地震,催生劉曉亭在臉書上「發文」,沒想到大獲好評,按讚數與日俱增,每天有上百人主動加好友,讓他按滑鼠按到手軟。
  • 【信仰問答】為何基督信仰強調十字架吃苦道路,不能輕鬆走嗎?
    然而,基督信仰就是強調「吃苦」,走十字架犧牲、倒空、卑微的道路。因著在這個世上生活的習慣,在我們的信仰生活中,總是想要走一條更加容易的道路,因為人的本性裡面是不想吃苦的,對苦難有莫名的懼怕和想要躲避的心。所以一些基督徒即便在信仰,但也沒有帶著絕對的吃苦犧牲的心服侍和生活,所以常常感覺心靈枯乾疲憊,因為不是靠著神的能力在做。
  • 基督教丨門徒只有紮根在基督的靈磐石上,才能不斷地生根結果
    在馬太福音五章至七章,講論天國的宣章和基督的律法,以及對照摩西律法論述天國時代,門徒當有的生命品質。律法的屬靈原則也是主耶穌對教會的教導,適用於歷代的基督徒!12章的結尾,主耶穌借猶太宗教領的試探,宣布暫時斷絕與猶太人的血緣親屬關係,並向門徒宣布恩典時代的新篇章!13章開始,主耶穌基督開始用比喻向門徒啟示恩典時代教會在地上的發展!
  • 耶穌基督丨門徒到曠野看什麼?風吹動的蘆葦還是穿細軟衣服的人
    他親自給基督施洗,親眼見證天父和聖靈給主耶穌作的見證,又親自指證他是神的羔羊,卻依然差門徒去見主!當約翰的門徒走後,耶穌就對眾人講論他的先鋒。許多人以為這裡的蘆葦是指施洗約翰,理由是施洗約翰經歷那麼多見證,還猶豫懷疑,沒有定見,這種解經就大錯了!約翰是因為不明白神的計劃,所以懷疑,差門徒去問主,這在人看是很正常的!他如果是蘆葦,那今天你我的狀況恐怕就找不到詞語來形容了!
  • 從門徒的生活思考:如何操練敬虔的生活?
    所以我們還需要再思敬虔生活的意義,用起初門徒的生活對比當下時代門徒的生活之間有何不同,並從中找到門徒該有的模樣。起初門徒們的生活是聚集的生活,是凡物功用的生活,更是以祈禱傳道為念的生活,他們的信心來源於基督的恩賜,動力來源於對大使命的負擔。縱然面對任何因敬虔生活所帶來的逼迫,依然坦然面對,繼續門徒該有的操練。
  • 本來只是猶太人的家務事,基督如何變成了世界性的信仰的?
    一個人遵循律法未必能成為好人, 但是他如果信仰了上帝和 基督, 就一定能成為好人。這種觀念的變化, 超越了民族的界限, 使它更易於普遍化。 《羅馬書》更是通篇論述對神的信仰和愛。如果只有符合義人的行為,而沒有對神的愛,仍然不是基督教所承 認的義人, 「我若將所有的周濟窮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燒,卻沒有 愛,仍然與我無益」。
  • 啟航:基要真理 第十九課︱門徒與跟隨
    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他們就立刻舍了網,跟從了他。耶穌稍往前走,又見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在船上補網。耶穌隨即招呼他們,他們就把父親西庇太和僱工人留在船上,跟從耶穌去了。」(可1:16–20)2. 「從此,他門徒中多有退去的,不再和他同行。耶穌就對那十二個門徒說:『你們也要去嗎?』西門彼得回答說:『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們還歸從誰呢?』」
  • 啟航【#104】基要真理 第十九課︱門徒與跟隨
    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他們就立刻舍了網,跟從了他。耶穌稍往前走,又見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在船上補網。耶穌隨即招呼他們,他們就把父親西庇太和僱工人留在船上,跟從耶穌去了。」(可1:16–20)2. 「從此,他門徒中多有退去的,不再和他同行。耶穌就對那十二個門徒說:『你們也要去嗎?』西門彼得回答說:『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們還歸從誰呢?』」
  • 十二門徒—奮銳黨的西門
    結果,這兩位使徒雖然在瘋狂的迫害和凌辱下,仍然繼續的講解福音,終於在那廟宇中殉道而死,西門甘心為主耶穌犧牲生命。 三、今天基督徒之學習雖然聖經所提供有關西門的生平事跡相當稀少,但是根據前面的兩點的描述,足以使我們欽佩他、敬重他,研讀他生平之後,應該效法他,做一個肯委身信仰,超越自己的基督徒。
  • 曹聖潔牧師:「門徒會」完全是邪教
    訪談:門徒會——假基督 真邪教  【凱風網2016年9月28日消息,記者:厲潔】近日,凱風網專訪了全國政協原常委、中國基督教協會原會長曹聖潔牧師,請她對邪教「門徒會」打著基督教旗號欺騙民眾發表看法。  曹聖潔牧師指出,「門徒會」關於「三贖基督」的說法是對基督教的褻瀆。基督教所敬拜的是三位一體的獨一的真神——耶穌。
  • 真假耶穌門徒
    真假耶穌門徒教會歷史進展到今天,信耶穌的人成千上萬,宗派林立,這現象更是證明,耶穌基督的信仰是何等的真實與寶貴!但是,信徒中總是出現真假耶穌的門徒。但願這篇信息幫助親愛的弟兄姐妹,成為耶穌真實門徒,也求上帝的靈開啟弟兄姊妹的靈眼,在下面的分享中,明白與識別真假耶穌的門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