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經典小說舞臺首度呈現 「全男班」演員演繹《二馬》

2020-12-16 江蘇頻道

由方旭改編並導演、演出的話劇《二馬》,是這部老舍小說在舞臺上的首度呈現,也是方旭自《我這一輩子》《貓城記》《離婚》之後,與老舍作品第四次結緣。話劇《二馬》將於6月23/24日在南京保利大劇院連演兩場,請到舒乙、舒濟擔任文學顧問,由斯琴高娃擔任藝術顧問。

本劇劇中的人物男女皆有,但方旭卻採取了「全男班」的形式來演繹。例如劇中的重頭角色溫都太太,就是由男演員飾演。「全男班」並非噱頭,劇中的九個具名人物,五個「全男班」演員將輪流扮演甲乙丙丁戊幾個串場角色。演員的選擇,讓這部戲成為一部十足的男人戲,而這也是該劇的一大看點。

改編自老舍同名小說「京味兒」在戲劇舞臺煥發光彩

老舍小說《二馬》講述了1926年一對中國父子在英國倫敦的遭遇和經歷。小說以從中國前往倫敦的老馬和小馬為主要人物,講述了「二馬」與溫都太太和小姐的愛情,以及華人在倫敦的境遇。老舍用充滿幽默的筆墨描繪了老馬和小馬這兩個獨特的人物。

話劇《二馬》是方旭自《我這一輩子》《貓城記》《離婚》之後,與老舍作品第四次結緣。

在故事的主題上,方旭再次獨闢蹊徑,「現在的觀眾已經不像老舍先生那個年代,會對英美國家感到好奇了,所以小說中文化差異的主題已經不太適用了,我們重新找到了一個切入點,就是族群之間的偏見和排斥,人的這種感情是永遠都會存在的。」而這樣一個全新呈現的「傲慢與偏見」的故事,無疑將令老舍的「京味兒」在戲劇舞臺上煥發別樣的生機和光彩。

「老舍專業戶」方旭身兼數職領銜「全男班」演員

話劇《二馬》由舒乙、舒濟任文學顧問,擔任藝術顧問的著名表演藝術家斯琴高娃則表示:「如果老舍先生看了,一定會樂出聲兒。」劇中,方旭身兼導演、編劇、演員數職,領銜一班具有個性的「全男班」演員。

在引人關注的溫都母女的選擇上,方旭出人意料地選擇了兩名男演員反串出演。其中被媒體譽為「姿才冠世最美男旦」的青年乾旦演員劉欣然,將出演溫都太太,與方旭本人飾演的老馬上演對手戲。除了劇中的九個具名人物,五個「全男班」演員將輪流扮演甲乙丙丁戊幾個串場角色。演員的選擇,讓這部戲成為一部十足的男人戲,而這也是這部話劇的一大看點。

英倫元素中透出老舍「京味兒」 舞臺呈現寫意風格

老舍的作品中,最不容忽視的就是「京味兒」。一部英國戲中的「京味兒」如何來體現?方旭從原作中的幽默出發,進行二度創作。老舍筆下的喝茶、遛狗、買帽子、晚餐、逛街,都融為了英文報紙前後的交談對話,於英倫元素中透出讓人備感親切的老舍「京味兒」。

在整體呈現上,全劇可謂一部形式感極強的成人漫畫喜劇,它以英文報紙為貫穿始終的元素,二維漫畫與表演的結合使所有故事都發生在這張各種奇妙變化的報紙裡。此外,道具、舞美和造型都契合全劇的風格,整體上偏寫意而非寫實,除帽子、雨傘等必要道具外,全劇並沒有太多實物道具。《二馬》邀請到當今炙手可熱的獨立服裝設計師蘇廣宇擔任服裝設計,為該劇打造兼具英倫風情與「京味兒」的服裝。與此同時,老濃、秦奇、傑力三位樂手助陣演出,為這部話劇帶來別具一格的現場配樂。

老舍作品·方旭主演話劇《二馬》

時間:2018年6月23/24日(星期六/日)19:30

地點:南京保利大劇院·大劇場

票價:80/180/280/380/580元

提示:本場演出謝絕1.2米以下兒童入場

【免責聲明】本文為企業宣傳商業資訊,僅供用戶參考,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鳳凰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

相關焦點

  • 《二馬》又雙叒登上海舞臺 演繹老舍筆下的傲慢與偏見
    《二馬》將又一次登上東方藝術中心的舞臺,為上海的觀眾帶來這部由著名戲劇人方旭編劇、導演並主演的老舍經典戲劇作品。 和《茶館》《駱駝祥子》《四世同堂》這些經典老舍作品相比,《二馬》可能是個稍顯陌生的名字。1929年,老舍置身於英國,創作了這篇小說,這也是他回國前的最後一部作品。《二馬》與《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一起,奠定了老舍作為新文學開創者之一的地位。
  • 話劇《二馬》根據老舍同名小說改編 京味風趣混搭英式幽默
    《二馬》劇照 攝影:彭凱劍   作為廣州藝術節·戲劇2017的參演項目,根據老舍同名小說改編的話劇《二馬》將於8月18日、19日在廣州大劇院上演。身挑導演、編劇、演員三職的方旭被稱為「老舍專業戶」,由他帶領的全男班陣容,延續了老舍風趣的語言,於「京味兒」和「英倫範」的配搭之間,讓觀眾在爆笑之餘回味無窮。   2017年,老舍這部小說在舞臺上首度呈現,這也是方旭自《我這一輩子》《貓城記》《離婚》之後,與老舍作品第四次結緣。
  • 老舍小說改編話劇《二馬》來穗
    話劇《二馬》本周末在廣州上演。    南都訊 記者朱蓉婷 《二馬》是老舍早期創作的一部作品,故事發生在距今90多年前的1926年的英國,源於老舍早年的旅英生活。2017年,老舍筆下這個令人啼笑皆非的愛情故事被搬上舞臺,由同名小說改編話劇《二馬》將於8月18日至19日在廣州大劇院上演。    據悉,這是《二馬》首度在話劇舞臺上呈現,老舍之女舒濟擔任本劇文學顧問。身挑導演、編劇、演員三職的方旭帶領全男班陣容,延續老舍風趣的語言,於「京味兒」和「英倫範」的配搭之間,幽默反映一代華人在倫敦的際遇,透視一個舊國度與新世界的碰撞。
  • 老舍經典《二馬》首登舞臺 斯琴高娃大讚幽默詼諧
    本報記者 徐顥哲  一篇北平與倫敦的嬉笑故事,一出傲慢與偏見的中西演繹,1929年身處英國的老舍,創作了小說《二馬》。87年後,這部老舍早期的經典首次被改編成話劇,將於11月16日至17日在首都劇場首演。《二馬》文學顧問、老舍長女舒濟,該劇的編劇兼導演方旭等主創人員,前天共同亮相正乙祠戲院,披露了這部融合英式幽默和老北京味道的小說搬上話劇舞臺的因緣。
  • 8月中,觀《二馬》感受老舍
    《二馬》劇照。大劇院供圖    南都訊 記者許曉蕾 通訊員 姚惠 一個北平與倫敦的嬉笑故事,一出傲慢與偏見的中西演繹。8月18日- 19日,老舍同名小說改編話劇《二馬》將登陸廣州大劇院,重現老舍經典幽默。《二馬》是老舍先生早期創作的一部作品,描寫了二馬父子在英國的生活經歷。    20 17年,老舍筆下這個令人啼笑皆非的愛情故事被搬上舞臺,身兼導演、編劇、演員三職的方旭更憑該劇奪下2017年「壹戲劇大賞」最佳男演員,加冕「戲劇帝」。
  • 老舍女兒看好話劇人改編《二馬》
    16年後,由北京市演出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嘉會本末文化藝術創作有限公司、北京樸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的根據老舍先生小說改編的話劇《二馬》,11月16日至17日在首都劇場首演。昨日,老舍先生的女兒、《二馬》文學顧問舒濟(右圖),劇本策劃關紀新,該劇的導演、編劇、主演方旭等主創人員共同亮相正乙祠,娓娓道來這部融合了英式幽默和老北京韻味的小說首度搬上話劇舞臺的因緣故事。
  • 老舍小說《二馬》首次改編話劇 用幽默筆墨寫人間百態
    ▲由陳道明主演的電視劇《二馬》也是經典。 老舍的小說《二馬》講述了1926年一對中國父子在英國倫敦的遭遇和經歷。今年,它將首次被搬上話劇舞臺,於11月16-17日在首都劇場首演,12月3日-4日亮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 10月9日下午,小說原作者老舍先生的女兒、《二馬》文學顧問舒濟,劇本策劃關紀新,該劇導演、編劇兼主演方旭偕全體主創和演員在北京正乙祠戲樓亮相,講述將這部融合了英式幽默和老北京韻味的小說搬上話劇舞臺的因緣故事。
  • 老舍《二馬》再現江城舞臺
    本報訊(記者王娟 實習生王珊 通訊員滑凌雲)《二馬》是老舍先生早期創作的一部作品,描寫了一對中國父子在英國的生活經歷。8月30日,根據這部作品改編的同名話劇將在武漢劇院亮相,帶領觀眾在嬉笑怒罵中洞見兩個民族的碰撞。
  • 老舍小說《二馬》首次改編成話劇,11月亮相首都劇場
    《二馬》海報老舍小說《二馬》講述了1926年一對中國父子在英國倫敦的遭遇和經歷。今年,它將首次被搬上話劇舞臺,於11月16-17日在首都劇場首演,12月3日-4日亮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10月9日下午,小說原作者老舍先生的女兒、《二馬》文學顧問舒濟,劇本策劃關紀新,該劇導演、編劇兼主演方旭攜全體主創和演員在北京正乙祠戲樓亮相,講述將這部融合了英式幽默和老北京韻味的小說搬上話劇舞臺的因緣故事。
  • 老舍話劇《二馬》將登國家大劇院
    攝影:彭凱劍    由北演出品、根據老舍同名小說改編的話劇《二馬》繼去年在北京、上海兩地火爆上演之後,今年將再度登臺亮相,並開啟2017年全國巡演,第一站將登陸國家大劇院,作為國家大劇院夏季演出季的開幕大戲,於4月7日至4月9日與首都觀眾見面。
  • 老舍經典作品話劇「二馬」,當京味兒風趣遇見英式幽默
    《小說月報》上正登著老舍的《二馬》,雜誌每月寄到了,我母親坐在抽水馬桶上看,一面笑,一面讀出來,我靠在門框上笑。所以到現在我還是喜歡《二馬》。  方旭導演表示:「京味兒和老舍式幽默,是自己改編老舍先生文學作品的最大吸引力。」  3  全男班演出,成為一大亮點  小說中,二馬和英國的一對母女,產生了愛情。
  • 英式幽默 北京味兒 伺候《二馬》進劇場
    既是北平與倫敦的嬉笑故事,又是傲慢與偏見的中西演繹——老舍先生的小說《二馬》講述了1926年一對中國父子在英國倫敦的遭遇故事。2016年,這則民國與英倫遭遇的故事,將首度被搬上話劇舞臺,由以改編老舍先生作品見常的方旭擔任編劇、導演及主演,11月16日起,該劇將亮相首都劇場,用英式幽默和老北京韻味講故事。  作為2016年首都劇場精品劇目邀請展演劇目,話劇《二馬》以從中國前往英國倫敦的老馬和小馬為主要人物,講述了二馬與溫都太太和小姐的愛情,以及華人在倫敦的境遇。
  • 老舍《二馬》改編成話劇:迴避東西方文化碰撞,選擇人與人的隔膜
    近日,小說原作者老舍先生的女兒、《二馬》文學顧問舒濟,劇本策劃關紀新,該劇導演、編劇兼主演方旭偕全體主創和演員在北京正乙祠戲樓亮相,講述將這部融合了英式幽默和老北京韻味的小說搬上話劇舞臺的因緣故事。舞美造型偏寫意嘗試「全男班」在整體呈現上,方旭從原作中的幽默出發,以遊戲的態度進行二度創作。他以英文報紙為貫穿全劇的元素, 二維漫畫與表演的結合,讓所有的故事發生在一張英文報紙裡。
  • 老舍《二馬》改編話劇 京城風味和英式幽默相映成趣
    這部作品,就是老舍早期作品小說 《二馬》。小說寫於1929年,當時的老舍正置身於英國。小說以從中國前往英國倫敦的「老馬」和「小馬」為主要人物,講述了「二馬」與房東溫都太太和小姐的愛情,華人在倫敦的境遇。
  • 話劇《二馬》:演繹京味風趣與英式幽默
    這是該劇繼去年在北京、上海兩地火爆上演之後,今年在國內舞臺上的首度亮相。   幽默反映中西文化衝撞   老舍小說《二馬》講述了1926年一對中國父子在英國倫敦的遭遇和經歷。這部小說以從中國前往英國倫敦的老馬和小馬為主要人物,講述了「二馬」與溫都太太和小姐的愛情以及華人在倫敦的境遇,於「京味兒」和「英倫範兒」的配搭之間,演繹一出令人啼笑皆非的異國故事。
  • 方旭談話劇《二馬》:喜劇捧腹後,要有些可琢磨的東西
    「《二馬》小說我之前就看過,陳道明主演的電視劇我也看了,陣容挺強大的。我改編過幾部老舍的作品,慢慢發現老舍先生絕對是大家,但是先生的作品出人物,卻不講故事,矛盾衝突比較淡,搬上舞臺不好改。例如《茶館》,大家都耳熟能詳,可是要讓你提煉出《茶館》到底說了一個什麼故事,卻很難說清楚。然而,舞臺是講究故事的,要有起承轉合,這樣要把《二馬》搬上舞臺就很有難度。」
  • 話劇《二馬》:在愛情和玩笑背後,老舍還有不甘
    《二馬》  劇照  張睿 圖在散文《私語》裡,張愛玲曾這樣寫道:「《小說月報》上正登著老舍的《二馬》,雜誌每月寄到了,我母親坐在抽水馬桶上看,一面笑,一面讀出來,我靠在門框上笑。所以到現在我還是喜歡《二馬》。」老舍用充滿幽默的筆墨描繪了老馬和小馬兩個標題人物。
  • 老舍早年小說《二馬》將首登話劇舞臺
    新華社北京10月15日專電(記者白瀛)1999年,老舍的小說《二馬》曾被搬上電視螢屏,由陳道明、梁冠華主演;17年後,它將被搬上舞臺,將於11月16日在首都劇場開啟京滬巡演。該劇通過老馬和小馬父子與溫都太太和小姐的愛情,展現了上世紀20年代華人在倫敦的境遇。
  • 老舍名著改編話劇《二馬》將來深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孟迷)根據老舍同名小說改編的英倫範兒漫畫幽默劇《二馬》,去年在北京和上海上演,不僅獲得了文化圈和普通觀眾的一致好評,還出現了一票難求的火爆局面。8月22—23日,《二馬》將在深圳南山文體中心劇院與鵬城觀眾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