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聲甘州
《八聲甘州》是詞牌名,也是曲牌名。其之所以叫「八聲」,因為全詞共有八韻。《八聲甘州》也簡稱《甘州》,以邊塞地甘州取名。 古甘州歷史悠久。西魏初,張掖改名西涼州,西魏廢帝元欽元年(552),改西涼州為甘州。至隋代,甘州已成為東西方經濟貿易的重要商業基地。元朝設甘肅行中書省,省會設在甘州。
-
眾創 八聲甘州
>1】依據北宋柳永的《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的正格體一詞格規範,填寫一闋:一是【情詠—緬懷紀念】、二是【物詠—壯物銘志】、三是【境詠—紀遊懷古】為自選其一主題的《八聲甘州》習作。三、例詞八聲甘州 雙調九十七字,前後段各九句、四平韻 柳永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渺,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長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幹處,正恁凝愁。
-
八聲甘州~天山
八聲甘州~天山村夫醒玉龍玉柱抵蒼穹,正霞蔚雲驄。瞰三山五嶽,江河瀚海,談笑聲中。澹澹千年如夢,馭雪醉長風。一攬雄關盡,日落懷中。《八聲甘州》,簡稱《甘州》,源於唐代的邊塞曲。唐玄宗時教坊大曲有《甘州》,雜曲有《甘州子》,是唐邊塞曲,因以邊塞地甘州為名。
-
八聲甘州~鄉行
八聲甘州~鄉行村夫任秋風細雨亂飄零,綠野墜清新。看山峰一線,幽幽碧色,薄霧輕沉。漫步山村小路,楓葉暖秋林,更有泥香送,洗我風塵。註:《八聲甘州》,簡稱《甘州》,源於唐代的邊塞曲。唐玄宗時教坊大曲有《甘州》,雜曲有《甘州子》,是唐邊塞曲,因以邊塞地甘州為名。
-
宋詞排行榜·八聲甘州
八聲甘州,詞牌名,又名「甘州」、「瀟瀟雨」、「宴瑤池」。源於唐代邊塞曲,《八聲甘州》是在唐大曲《甘州》的基礎上改制而成。以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為正體,此體雙調九十七字,前後段各九句、四平韻。
-
分享八聲甘州的創作心得
【八聲甘州】研習初作八聲甘州,源於詩友千尋君的一闕,寫得蠻生動的,細節處雖然需要打磨,但該詞牌鮮明的特色深入吾眼心,故對此進行了學習並創作。先來學習【八聲甘州】幾個經典例詞。〔一〕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宋 ·柳永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
-
歷史上誰的《八聲甘州》最為慷慨激昂?
詞牌介紹八聲甘州,詞牌名,又名「甘州」「瀟瀟雨」「宴瑤池」,源於唐代邊塞曲。《詞譜》以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為正體,此體雙調九十七字,前後段各九句、四平韻,另有變體六種。代表作品有蘇軾《八聲甘州·寄參寥子》、辛棄疾《八聲甘州·故將軍飲罷夜歸來》等。《八聲甘州》,簡稱《甘州》,源於唐代的邊塞曲。唐玄宗時教坊大曲有《甘州》,雜曲有《甘州子》,是唐邊塞曲,因以邊塞地甘州為名。
-
【宋詞賞析】《八聲甘州》柳永
怎麼知道我,倚著欄杆的時候,正這樣的愁思深重。背景:柳永出身士族家庭,從小接受儒家思想,有求仕用世之志。因天性浪漫和有音樂才能,適逢北宋安定統一,城市繁華,首都歌樓妓館林林總總被流行歌曲吸引,樂與伶工、歌妓為伍,初入世竟因譜寫俗曲歌詞,遭致當權者挫辱而不得伸其志。他於是浪跡天涯,用詞抒寫羈旅之志和懷才不遇的痛苦憤懣。《八聲甘州》即此類詞的代表作。
-
寂寞清秋,帶你去領略八聲甘州
甘州就是張掖。其實張掖的名字要比甘州早六百多年。也就是說,張掖這個地理名詞使用六百多年之後,甘州才出現。張掖而甘州,中間還有過一段「西涼州」的歲月,那是北魏到西魏時期。北魏消滅了北涼,北涼都城涼州的大戶、世族、學人、工匠近三萬人遷往平城(今大同),涼州幾乎成了一座空城。於是,治所遷往張掖。張掖在涼州以西,所以叫西涼州。
-
《八聲甘州·對西行客散冷離杯》
——玉臨君覽《晉書·王羲之傳》雜感,依《八聲甘州》詞牌正格,填於己亥年甲子月己卯日 王羲之將這些詩賦輯成一集,並作序一篇,記述流觴曲水一事,並抒寫由此而引發的內心感慨,是為《蘭亭集序》(後來被《古文觀止》所收錄,成為古文之典範)。並揮毫《蘭亭集序》,亦稱《蘭亭序》、《臨河序》、《禊帖》、《三月三日蘭亭詩序》等,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5.勞生,出自《莊子》中的《大宗師》:「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俟我以老,息我以死。」
-
蒼涼悲壯的詞牌——六州歌頭、八聲甘州
將六州的軍歌放在一起演奏就是非凡的大曲,《六州歌頭》便是《六州》曲中的一段。正體(加粗的為韻腳,中 表示 平仄皆可):少年俠氣,交結五都雄。肝膽洞,毛髮聳。立談中,死生同,一諾千金重。推翹勇,矜豪縱,輕蓋擁,聯飛鞚,鬥城東。轟飲酒壚,春色浮寒甕,吸海垂虹。
-
八聲甘州·悲秋:看秋風落葉舞荒原,蒹葭老沙洲
《八聲甘州 詞牌簡介: 八聲甘州,又名「宴瑤池」、「甘州」、「瀟瀟雨」,源於唐代邊塞曲。
-
原創詩詞|八聲甘州·秋草秋霜秋風冷,秋雁秋聲惹秋愁
八聲甘州·秋愁文/喬平看排排雁陣掠長空,猶有五車書。鏡中人、寒霜染鬢,想餘生、步步是歸途。殘年事,兩行清淚,空念浮圖。註:八聲甘州,詞牌名,又名「甘州」「瀟瀟雨」「宴瑤池」,源於唐代邊塞曲。《詞譜》以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為正體,此體雙調九十七字,前後段各九句、四平韻,另有變體六種。代表作品有蘇軾《八聲甘州·寄參寥子》、辛棄疾《八聲甘州·故將軍飲罷夜歸來》等。八聲甘州·故將軍飲罷夜歸來辛棄疾 (宋)故將軍飲罷夜歸來,長亭解雕鞍。
-
八聲甘州·秋塘滴雨
八聲甘州·秋塘滴雨(詞林正韻)山野文香念芙蕖眷眷渡秋塘,翩翩碧波光。怕霜聲臨近,葉緣初卷,枝蔓如槍。昨日瀟瀟暮雨,點點滴殘裳。惟願白蓮藕,不染泥漿。風緊頻吹葉落,望山川峰崮,思緒蒼茫。過康乾盛世,強國夢安邦。
-
【詩詞賞析】唐宋詞:柳永《八聲甘州》
東南大學中文系教授、清華大學外聘兼職教授,江蘇省中華詩學研究會顧問,全國大學語文研究會副會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幹處,正恁凝愁!這首詞是柳永另一種類型的代表作。
-
八聲甘州【朱闌曲曲】
八聲甘州【朱闌曲曲】文/風雨染塵埃正鷓鴣啼斷暮天雲,
-
下列《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的詞句中,借景抒情的是( )
下列《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的詞句中,借景抒情的是( ) A. 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 B.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 C. 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 D.
-
楊輝謀《八聲甘州 喜武漢開封》淺析
楊輝謀《八聲甘州 喜武漢開封》淺析雲峰詩詞原創我們先看看全詞——八聲甘州 喜武漢開封楊輝謀 望春風綠透楚城門,舉國共歡欣。鶴樓明月照,彩燈映日,霞舞祥雲。「綠(透)」「照」「映」「舞」「迎」「送」「洗」等動詞錘鍊到位,頗見功力! 下片詞以「猶記」領起,回顧了新冠疫情給武漢帶來的災難與傷痛。然後回顧了武漢抗擊疫情的歷程。「嘆」「謝」「盼」這些動詞也各領一拍,思路明晰,情感豐富。下片結構合理,感情由悲痛至傷嘆、感謝,而至期盼展望,漸至高潮。「四海同春」的意蘊豐富,胸襟眼界難得!
-
下列柳永《八聲甘州》詞句中,言外有意,寄託青春不再、人生如寄...
下列柳永《八聲甘州》詞句中,言外有意,寄託青春不再、人生如寄感傷的是( )。 A.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B. 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 C. 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D.
-
聊柳永《八聲甘州》‖文學渣渣眼中的「不減唐人高處」
《八聲甘州》(對瀟瀟)一詞主要通過對詩人途中所見所聞景象的描寫,表達了詩人羈旅行役的思鄉之苦。整首詞從章法結構上來看,鋪陳敘述,結構緊密,寫景與抒情很好地融為一體。同時詞中還大量運用了白描手法,語言通俗,但意緒複雜,將遊子思鄉懷人的情感展現得淋漓盡致。柳永的《八聲甘州》(對瀟瀟)也因此被傳為詞壇史上的佳話,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