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前供水,注意這3點,功德無量!

2020-12-10 明月天心

佛門裡的任何一種供養行為都是在表法,就像佛前供花、供果,代表種善因、結善果一樣,佛前供水也有其深刻含義。水代表人內心的一種清淨,洗去心中的煩惱雜塵、汙垢,令身心潔淨不染。「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代表人內心的平和、慈悲與淡泊。佛前供水,既代表自己對佛菩薩的恭敬和虔誠,也時刻提醒自己修行先要修好己心。佛前供水,注意這3點,功德無量!

一、不要用自來水、不淨水供佛

供佛用的水最好是可以直接飲用的礦泉水或者純淨水,最好不用自來水,更不能用不乾淨的水供佛,不衛生,一是對佛不恭敬,二者表法不好。尤其是不淨水,我們自己都不願意喝,更何況拿來供佛?不淨水不利於清淨我們的內心,容易讓人聞之厭棄。而純淨的水猶如甘露,令人身清氣潔、災病祛除。

二、不可用空杯供佛

供水之前,應將水杯擦洗乾淨,往杯中添水時,要內心恭敬,用雙手持水壺,倒七分滿即可,不可過滿,也不可過少。過滿容易撒出來,把供桌弄溼,太少的話更不圓滿,都不如法。另外,杯與杯之間不要緊挨著,最好留有手指寬那樣的間距。最重要的是,千萬不可拿空杯敬佛,空杯寓意不好,就像不能拿壞果供佛一樣,不利於人生起精進心,是不好的表達,一定要切記。

三、供過佛的水該如何處理?

供佛的水一般是早上上供、下午撤供,在此期間,如果水杯裡的水遭到汙染,一定要及時更換。那供過佛的水該如何處置呢?因為水裡非常潔淨的,還有佛菩薩的加持力,故而自己飲用是很好的福報和選擇。當然,也可以用來澆花草樹木,將此殊勝功德布施給無量眾生。但是要切忌倒入廁所水溝等不潔淨之地。收供之後,將水杯擦拭乾淨收好。

佛前供水,一般供1杯、3杯或者7杯,隨緣發心。佛教僧眾上晚課的時候,最後要放蒙山施食,出家人會念相應的咒語,並持相關的手勢儀軌來加持佛前供的清水,然後再到殿堂外倒掉,以布施無量餓鬼道眾生,幫助他們解脫饑渴,離苦得樂。在佛教裡,供過佛的水,我們習慣稱其為「大悲水」,它有無量的功德利益。

《阿彌陀經》中記載,在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有七寶池,池中充滿了八功德水。八功德水,又稱「八定水」,有八種功德,一者溫涼,即溫暖涼爽;二者潔淨;三者甘美;四者輕柔;五者潤澤;六者安和;七者除饑渴;八者長養諸根。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教:佛前供水,注意這三點,功德無量!
    除了在經典中常常見到有關「水」的開示,佛門內日常修行,也離不開水,在佛前供養清水就是其中之一。供水與供養香、花、燈、燭一樣,同屬供養法門,也是佛家接引眾生的善巧之法。若能注意以下三點,即便供養一杯「清水」,所得功德也遠超你的想像。其一,克服慳吝。
  • 佛前供水時,做到這三點,功德無量!
    供佛的方法很多,其實最簡單的供佛方式就是用水來供佛,用水供佛的好處非常多,第一、水的成本很低。第二、上善若水,水代表了慈悲和智慧。第三、經常在佛前供水,可以起到淨化心靈的作用。第四、供水供佛,功德無量。佛經上記載,供水有八種功德:水有八德,供養十方,濯諸惡業,六道清涼。
  • 佛前供水,注意這幾點,功德無量!
    在佛教裡,眾生對佛菩薩的供養有很多種,比如供水、供花、供果、供香、供燈、供食等等,種種供養皆是利益眾生的善巧方便法。我們需要明白,這供養不是做給佛看的,佛福慧兩足尊,根本不需要眾生的供養。本篇文章,小編要和大家談談的便是這諸多供養中的水供養。佛前供水,注意這幾點,功德無量!佛經中記載,水有八種不可思議之功德。一者清涼,表戒德清淨;二者味甘,表得享百味食;三者性輕,表身心壯健;四者質軟,表意念柔順;五者清澈,表意念清明;六者無臭,表障礙消除;七者益喉,表成就妙語;八者養胃,表健康無病。這八種利益,各有其表義和吉祥的緣起。
  • 佛教:佛前供水,注意這幾點,功德無量!
    比如佛前供花果,「花」代表善因,「果」代表善果,這意在告誡眾生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斷一切惡習、修一切善法。佛前供香,香為「戒定真香」,香支一燃,三界受益,佛法之利益傳遍虛空法界,令一切眾生燻修。佛前點燈,寓意照破世間無明黑暗,點亮智慧心燈。那麼,佛前供水又是何表法呢?如何供水才如理如法呢?本篇文章,小編為您解答。佛前供水,注意這幾點,功德無量!
  • 佛教:如何能圓滿的在佛前供水?做到這幾點,功德無量!
    佛教:如何能圓滿的在佛前供水?做到這幾點,功德無量在佛教中,常常會在佛前供水。那麼對佛的供養有好多種,供花,供香,供燈,供食品,為何要單單供水呢?所以,在佛前供水,是方便且簡單的供養法門。那麼如何才能在佛前圓滿的供水呢?做到這幾點,功德無量!佛前供水要注意的第一點:供水的杯子要乾淨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供水的杯子一定要乾淨。比如我們家裡來了客人,肯定會給客人拿乾淨的杯子倒水喝。
  • 佛教:佛前供水,牢記這兩個字,功德無量!
    許多信眾都有到寺院燒香拜佛做供養的習慣,佛前供養,法緣殊勝、功德無量。佛門裡主要有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香、供樂等等供養方式,但是我們要明白的是,每種供養都不是為了和佛菩薩做「交易」而做給佛菩薩看的,佛菩薩不缺世人的任何物質供養,佛菩薩更不會以此區別對待眾生。
  • 佛前擺放供果,牢記這3點,功德無量
    一說到供養佛菩薩,我們就會想到,給佛供花,供水果,供水,供燈什麼的。在寺院裡,最常見的就是供燈和供水了,因為供燈就代表光明,代表智慧。還有就是供水,因為供養水的功德也很大,供養水,水代表清靜。其實佛菩薩,並不是真正要吃這個果,只是供養的一種表法,表示我們的恭敬心。那說到佛前給佛菩薩供水果,我們到底需要注意些什麼呢?佛前給佛菩薩供果,心裡牢記這3點,功德無量。
  • 佛教:佛前供水,牢記這3點,功德更圓滿!
    佛菩薩什麼都不缺,待一切眾生平等,不會因誰供養多寡而有偏私。不論我們在佛前供養什麼,只要發心是真誠恭敬的,沒有功利心,自然功不唐捐。但若心有雜念,發心不純,做再多形式上的東西也是自欺欺人。佛前供養的任何東西,都代表著一種法義,比如佛前供花果,代表「因果報應」,警示眾生要斷惡修善。佛前供香,是點心靈之香,是「戒定慧」真香,也是對「佛法僧」三寶的虔誠皈依。
  • 佛前供水,這3件事若做不到,等於白供!
    就是讓自己通過佛前供水來提示自己的修行,來告誡自己早日能夠擁有一顆「清淨心」能夠自在,能夠離苦。給佛菩薩供水,這3件事要注意,功德無量!No1、選用乾淨、清澈之水;供水乃是佛教諸供養之中,最為簡單的一個方法,也是人人皆可行持的一個供養之法。無論是家中佛堂,還是去往寺院之中,皆可行持,無有區別。
  • 佛前擺放水果,注意這4點,功德無量!
    本篇文章,小編就和大家談談佛前擺放水果,它的含義和4點注意事項,希望大家能從中受益。一、注意上供前用清水清洗新買來或摘來的水果,表皮有泥垢,是比較髒的,如果不清洗就直接上供,是不如法的,不利於清淨自己及他人的內心,也對佛菩薩不恭敬,說明自己供佛的心不夠真誠。
  • 佛前擺放供果,謹記這5點,功德無量!
    許多善信到寺院禮佛大多都會選擇買一些供品在佛前上供,以表自己的誠心和恭敬。有些信眾自己家裡設的也有佛堂,會選擇每天或隔一段時間,在佛前禮拜上供。佛前上供,供品主要有供花、供果、供食、供水、供燈、供香、供塗、供樂等等。
  • 佛前上供水果,這3點「禁忌」,不可不知!
    佛前供養,功德無量。許多信眾到寺院裡禮佛,為了表示對佛菩薩更深的敬意和感恩,會選擇佛前供養。佛前供養主要有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油、供樂等等。佛前供養,並不是佛菩薩缺眾生的這些供養,供養也不是做給佛菩薩看的,這些只是佛教度化世人的方便法,每一種供養都代表佛教教導世人的一種利益,都在表法,都在利益眾生。比如佛前供燈,寓意破除人內心的無明黑暗,點亮人的智慧心燈。佛前供水,以水的乾淨澄澈寓意修行人要去染成淨、不生邪念,等等。那麼,佛前供養水果又有什麼深刻含義呢?佛前供養水果有沒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
  • 佛教:佛前供燈,牢記這3點,功德無量!
    也看到了佛前快要熄滅的燈,於是就用手中的劍將燈柱挑正,使佛燈恢復光明。而這些燈光也非常明亮,直接照到了佛像的面容。當這個小偷看到了莊嚴的佛像之後,感到毛骨悚然,就想「這些東西都別人拿錢財來供養的,我怎麼能夠私自盜取。」就發願從今以後不再偷盜,洗心革面。而就是這一念清淨,令他累劫的罪障逐漸消除,福報也越來越大。而他就是佛陀時期「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
  • 佛教:佛前供「水果」,牢記這3點「禁忌」,功德無量!
    一般信眾到寺院拜佛,都會選擇在佛前做些供養,以積攢功德。那麼佛前供養都有哪幾種呢?主要包括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香、供食、供樂等等。每一種供養不論多寡,發心真誠即是功德。佛前供養,並非佛菩薩需要我們的東西,佛菩薩不缺世人的任何供養,所作一切供養只是為了培養大眾的布施心,戒掉自私自利的貪心。佛門裡每一種供養方式都代表著一定的法義,比如佛前供花,花清香美好,意在提醒大眾要廣種善因。佛前供果,「果」既代表因果,提醒大眾敬畏因果、不作惡業,也指佛門裡的三種無上果位。佛前供水,水代表清淨平等,告誡大眾要修平等慈悲心。
  • 佛前供水,牢記這3點,功德會更圓滿!
    許多信眾會常常到寺院燒香拜佛祈福許願,為了深表恭敬和虔誠,大多人都會選擇到佛前做各種供養,不是對佛菩薩的「賄賂」,而是培養自己的利他心和慈悲心,廣作功德。在佛門裡,供養主要有供花、供果、供燈、供水、供樂、供食等。不論供養什麼,重在用心,而非供養數量的多寡。
  • 佛前供水注意事項
    在佛教裡,眾生對佛菩薩的供養有很多種,種種供養皆是利益眾生的善巧方便法 今天和大家談談佛前供水,注意以下這幾點: 1.供養用的水杯,必須是供佛專用的杯子。我們不可以用供佛杯子喝水,更不可用於其他用途。要保持杯子的清淨。 3. 杯子的數量,一般是一杯、三杯、七杯皆可。杯中水不要太滿,九分滿即可。水中不用放茶葉、糖、花瓣之類,清水即可。 4. 供水時間上,一般是早晨供上一杯清水,傍晚倒在無人踐踏的土地或房頂上。
  • 佛前供「水」,注意這幾點,功德無量!
    佛門裡有多種供養方式,比如佛前供花、供果、供燈、供香、供水、供樂等等,每一種供養都是信眾對佛菩薩深深的恭敬和感恩。當然,佛菩薩不缺世人的供養,佛菩薩不會吃這些東西,佛菩薩更不會因這些外在供養而對世人區別對待。我們做供養不是做給佛菩薩看的,我們也不要妄想著以此與佛菩薩「做交易」。
  • 佛前擺放供果,牢記這3點,功德無量!
    無論是到寺院,還是自家供奉的佛堂,不少信眾都會常常在佛前上供,尤其是初一十五,寺院裡總是香客不斷,人們燒香拜佛,在佛前供奉各種食物,廣作供養,培植福報功德。我們都知道,佛門裡有多種供養方式,最常見的就是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香,任何一種供養都不是在和佛菩薩交易,不是說我們供養越多,功德就越大。佛菩薩不缺眾生的供養,任何供養都不是做給佛菩薩看的,佛菩薩視一切眾生平等,不會因此而優待誰。它是一種表法,以提醒修行者應達到的境界。
  • 佛教:佛前供水,這4條「禁忌」,一定要知道!
    如果以「交易」的想法去供養佛,就失去了供養的真正意義,一切功德,都會散掉。通常說來,你供養給佛的一切,佛都不會要你的。甚至連供養所得的一切功德,都會通過各種方式,「回向」給你。比如佛前供水,佛教中稱之為「大悲水」。水利萬物,告誡我們的要修大悲心,要有利他的心。除此之外,佛前供水,這4條「禁忌」,一定要知道!
  • 佛教:佛前供水時,別忽視了這三大禁忌,智慧禮佛,功德無量
    我國許多的信眾去寺廟裡的時候,不僅燒香拜佛,誠心者還會在佛前供水,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佛前供水有三大禁忌,不可不重視,看看你曾做過幾個?心懷恭敬往杯中添水時,要以雙手持壺,懷著一顆虔誠恭敬的無垢之心。一定要注意的是,杯中水不要過滿,水滿則溢,容易濺溼供桌,當然也不要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