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前供水,這3件事若做不到,等於白供!

2020-12-10 凡心問禪

廣結善緣,感恩有您點點「關注」吧!此文字數「一千一百餘字」閱讀時長預計需要4分鐘!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十法界一切眾生!

在佛教之中,供水可謂是最簡單的供養之法。為何呢?因為水家家都有,戶戶都有,它並不像水果、燈燭或其他物品,需要花錢去購買。所以,供水亦被稱之為「佛前最簡單的一個供養之法」。

佛前供水,不僅僅是為了得到諸佛菩薩攝受,更多的還是為了警示自己。何為警示自己呢?就是讓自己通過佛前供水來提示自己的修行,來告誡自己早日能夠擁有一顆「清淨心」能夠自在,能夠離苦。給佛菩薩供水,這3件事要注意,功德無量!

No1、選用乾淨、清澈之水;

供水乃是佛教諸供養之中,最為簡單的一個方法,也是人人皆可行持的一個供養之法。無論是家中佛堂,還是去往寺院之中,皆可行持,無有區別。佛前供水,雖然簡單,但這第一件事,也是需要注意的。

我們都知道,佛前供水的含義是「清淨心、平常心、包容心」。因此在選水方面,請注意一定要選用乾淨、清澈之水。為何呢?因為供水本來就是讓我們心中清淨,能夠如水一樣包容萬物,就算遇到再大的困難也能一一包容。若選用不乾淨,不清澈的渾濁之水,那麼如何能夠讓心清淨呢?

No2、保持無求,歡喜之心;

佛前供水,是時時告誡我們讓心清淨,不能被煩惱左右。所以佛前供水的第二件事,就是「保持一顆無求、歡喜之心」。佛前的種種供養,切記都需用這樣一顆心去做,如此才能功德無量。

佛前供水,也並不是與諸佛菩薩做交易。而是通過供佛來提醒自己,還沒成佛,心也還沒清淨。因此需要更加精進刻苦的修行,讓自己的內心清淨自在。所以這有求之心、抱怨之心切記不能帶過去。所以,在行持任何供養之時,都理應保持一顆「無求、歡喜之心」去做,如此才能得到諸佛菩薩攝受,讓我們清淨無礙。

No3、早供晚收,一天一次;

佛前供水,它並不像其他供養一樣,只有在特別的節日之中,才需注意,而是天天需要注意的一件事。因此在一般情況下,無論是家中佛堂供水,還是寺院供水,都是早收晚供,並不會讓水在佛前供養超過二十四小時。

因此這第三件事,請務必注意,特別是忙碌之人。為何忙碌之人要特別注意呢?就是因為過於忙碌,從而匆匆供水,回到家中卻忘記收了,導致早上供水之時,發現水還在供杯之中。為何要早供晚收呢?其實這是一種修行的行為,一種規律。就如夢參長老所言「無論你修哪一法門,不要間斷。相續就是修行,相續才能增上。」

以上三件事,若能做到必然功德無量。若做不到,等於白供!為何呢?如供養不了清澈、乾淨之水而言,就代表著「沒有下定決心,也不想讓自己的心變清淨。」如此供養,如何能夠得到警示自己的好處呢?

人本是塵間物,有不甘而頓悟。

緣能有幾分福,來禪去皆是空。

歡迎分享、評論、收藏!南無阿彌陀佛!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只是臨時作為文字輔助作用,絕對不會用於商業用途。

相關焦點

  • 佛前供花、供果、供水的功德
    「以諸最勝妙華鬘,伎樂塗香及傘蓋;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這是佛門裡著名的供養偈。我們信眾到寺院或者在念佛堂禮佛的時候,都會發心供養佛法僧三寶。佛門裡有多種供養,主要有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香、供樂、供塗等等。
  • 佛教:供再多的佛,也不如做這件事,功德更大!
    很多信仰佛教的人,都認為拜佛、供佛的功德非常大,但卻忽略了另外一件事,佛曾告訴過我們,做這件事的功德,勝過你拜再多的佛。佛曾開示眾生:「當世上沒有佛時,要好好侍奉父母,因為侍奉父母就是在供養佛。」我們現在所處的階段,剛好是釋迦牟尼佛寂滅後,未來佛還為降世前的一個階段,這個階段我們可以去供佛,但也要明白這樣一件事,那就是供佛的同時,不要忽略了家中的父母,此時家中的父母才是我們最需要供養的兩尊佛。
  • 佛教:佛前「供聖水」,這三件事不能弄錯,一定要提前知道
    那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看一下在佛像前"供水",你一定要提前知道的這三條"禁忌"。1、 切忌誤把葷酒做素酒用和素酒相對的就是葷酒,供佛的"水"只能是素酒,把葷酒放上了供臺,無疑就是觸犯了禁忌!千千萬萬人來供佛,佛就會品嘗千千萬萬人供上酒,素酒濃度極低,佛品嘗了不會醉,但倘若你一不小心供上了葷酒,此酒可謂烈酒,佛要是醉了就是破戒!因為你這一 "不小心" 而破了佛的戒律,相信佛是不會承認有你這樣的信仰者的。所以千萬要記住,供給佛的酒,只能是素酒,這件事情不能馬虎對待,你的用心與否佛都會看在眼裡。
  • 因果報應,佛前供水,這四點需知曉,真實不虛!切記
    佛前供養一杯水,是培植福報最簡單的方法之一。在當下很多人都以為「培福」之事,都需花錢。但佛前供水,就是屬於那種不用花錢,也能培福的方法。水代表心,其意就是讓我們的心像水一樣乾淨、平等,正所謂「心清淨、平等」就是功德。近期收到一位師兄的留言說;家中剛請了一尊佛像,對於供水有什麼要求?
  • 佛教:佛前供燈,牢記這3點,功德無量!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知曉「供燈」的功德乃是無量無邊。但也有些許條件,什麼條件呢?其一就是發願、其二就是清淨心。所以佛前供燈,若想功德無量,就必須如同供花、供水、供果等等一樣,有著清淨心、慈悲心和歡喜心。佛前供燈,牢記這幾點「禁忌」,諸佛歡喜!No1、對於供燈,不能執著相上。
  • 佛教:佛前供水,牢記這3點,功德更圓滿!
    我們都知道,在佛門裡有多種供養方式,比較常見的,比如佛前供花、供水果、供燈、供香、供水、供樂等等。佛門裡的每一種供養,都不是「賄賂」佛菩薩,以換取佛菩薩加持。佛菩薩什麼都不缺,待一切眾生平等,不會因誰供養多寡而有偏私。不論我們在佛前供養什麼,只要發心是真誠恭敬的,沒有功利心,自然功不唐捐。但若心有雜念,發心不純,做再多形式上的東西也是自欺欺人。佛前供養的任何東西,都代表著一種法義,比如佛前供花果,代表「因果報應」,警示眾生要斷惡修善。佛前供香,是點心靈之香,是「戒定慧」真香,也是對「佛法僧」三寶的虔誠皈依。
  • 佛前供水,注意這3點,功德無量!
    佛門裡的任何一種供養行為都是在表法,就像佛前供花、供果,代表種善因、結善果一樣,佛前供水也有其深刻含義。水代表人內心的一種清淨,洗去心中的煩惱雜塵、汙垢,令身心潔淨不染。「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代表人內心的平和、慈悲與淡泊。
  • 佛教:佛前供水,這3條「禁忌」,一定要知道!
    佛前供養,不是與佛菩薩的交易,不是世俗間的「賄賂」。不是佛菩薩需要我們的供奉,佛菩薩福慧圓滿,什麼都不缺,佛菩薩待眾生一視同仁,不會因為我們供養與否、或者供養的多寡而區別對待我們。佛菩薩不吃我們所供之物,佛前做供養是為了培養大眾的布施心、利他心、平等心,捨棄內心的自私慳貪等惡習,如此即是利益。
  • 佛前供水,牢記這3點,功德會更圓滿!
    許多信眾會常常到寺院燒香拜佛祈福許願,為了深表恭敬和虔誠,大多人都會選擇到佛前做各種供養,不是對佛菩薩的「賄賂」,而是培養自己的利他心和慈悲心,廣作功德。在佛門裡,供養主要有供花、供果、供燈、供水、供樂、供食等。不論供養什麼,重在用心,而非供養數量的多寡。
  • 佛教:佛前供水,牢記這兩個字,功德無量!
    許多信眾都有到寺院燒香拜佛做供養的習慣,佛前供養,法緣殊勝、功德無量。佛門裡主要有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香、供樂等等供養方式,但是我們要明白的是,每種供養都不是為了和佛菩薩做「交易」而做給佛菩薩看的,佛菩薩不缺世人的任何物質供養,佛菩薩更不會以此區別對待眾生。
  • 佛教:佛前「供水」,這3大常識,一定要清楚!
    不論是去寺廟,還是在自家佛堂,為了表示對佛菩薩的無限恭敬與感恩,我們往往都會非常虔誠地在佛前做些供養,以精進修行、培福修慧。佛前可供哪些物品呢?主要有花、果、水、燈、香、樂等等,這些都是非常常見的供養。
  • 佛前供水時,做到這三點,功德無量!
    供佛的方法很多,其實最簡單的供佛方式就是用水來供佛,用水供佛的好處非常多,第一、水的成本很低。第二、上善若水,水代表了慈悲和智慧。第三、經常在佛前供水,可以起到淨化心靈的作用。第四、供水供佛,功德無量。佛經上記載,供水有八種功德:水有八德,供養十方,濯諸惡業,六道清涼。
  • 佛教:佛前供水,注意這三點,功德無量!
    除了在經典中常常見到有關「水」的開示,佛門內日常修行,也離不開水,在佛前供養清水就是其中之一。供水與供養香、花、燈、燭一樣,同屬供養法門,也是佛家接引眾生的善巧之法。若能注意以下三點,即便供養一杯「清水」,所得功德也遠超你的想像。其一,克服慳吝。
  • 佛前為什麼要供水?供什麼水?有什麼意義?
    佛前為什麼要供水?我們對諸佛所作的供養,可以有很多種,例如水、花、燃香、塗香、食品、明燈等等。其實佛前所有的供品都是表法的,都有一定的教育含義,是高度的藝術的教育方法。佛前供品最重要的是:供品的來源清淨及供養時的心清淨。「供養清淨」是說不要在供養時生慳吝心或在供上貴重供品後又後悔。「供養來源清淨」是指不可以是經由殺生、邪淫、妄語等不善業而換取的供品供養,僧眾又不能以由妄言有大神通等不正的方法吸引施主而得來之物品作供。
  • 佛前供水,注意這幾點,功德無量!
    在佛教裡,眾生對佛菩薩的供養有很多種,比如供水、供花、供果、供香、供燈、供食等等,種種供養皆是利益眾生的善巧方便法。我們需要明白,這供養不是做給佛看的,佛福慧兩足尊,根本不需要眾生的供養。本篇文章,小編要和大家談談的便是這諸多供養中的水供養。佛前供水,注意這幾點,功德無量!佛經中記載,水有八種不可思議之功德。一者清涼,表戒德清淨;二者味甘,表得享百味食;三者性輕,表身心壯健;四者質軟,表意念柔順;五者清澈,表意念清明;六者無臭,表障礙消除;七者益喉,表成就妙語;八者養胃,表健康無病。這八種利益,各有其表義和吉祥的緣起。
  • 寺廟修佛人:佛前「供茶」,這2件事千萬注意,否則影響效果
    導語近幾年來,去寺廟燒香拜佛似乎成為了一種潮流,不少人都將拜佛作為自己的日常一事。大多人對於供品其實還是有很多疑惑的,比如要供什麼水果、什麼花等,都沒有一個很清晰的界定。也有些人認為,只要貢品多、香燒得多,就是在表示自己的誠心,其實不是的。
  • 佛教:佛前供水,這4條「禁忌」,一定要知道!
    如果以「交易」的想法去供養佛,就失去了供養的真正意義,一切功德,都會散掉。通常說來,你供養給佛的一切,佛都不會要你的。甚至連供養所得的一切功德,都會通過各種方式,「回向」給你。比如佛前供水,佛教中稱之為「大悲水」。水利萬物,告誡我們的要修大悲心,要有利他的心。除此之外,佛前供水,這4條「禁忌」,一定要知道!
  • 佛前供水注意事項
    今天和大家談談佛前供水,注意以下這幾點: 1.供養時的心念,一定不能應付了事。即便是供養清水,心中也要滿懷恭敬。一分恭敬,一分功德。十分恭敬,十分功德。 2. 供養用的水杯,必須是供佛專用的杯子。我們不可以用供佛杯子喝水,更不可用於其他用途。要保持杯子的清淨。 3.
  • 在佛前供水,牢記這三點,功德更圓滿!
    在這裡要分享的就是佛前供水,這一方便但功德殊勝的修行法門。也許有人會問,世間的美好之物,可謂數不勝數,比如香花、瓜果、燈燭,為何要用「水」來供佛。簡單來講,原因有三點,牢記它們,供養的功德會更加圓滿。其一,廉價易得。
  • 佛教:佛前供水,注意這幾點,功德無量!
    比如佛前供花果,「花」代表善因,「果」代表善果,這意在告誡眾生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斷一切惡習、修一切善法。佛前供香,香為「戒定真香」,香支一燃,三界受益,佛法之利益傳遍虛空法界,令一切眾生燻修。佛前點燈,寓意照破世間無明黑暗,點亮智慧心燈。那麼,佛前供水又是何表法呢?如何供水才如理如法呢?本篇文章,小編為您解答。佛前供水,注意這幾點,功德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