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文學評論家王堯在河西學院賈植芳講堂暢談莫言

2020-12-14 每日甘肅網

  9月23日,賈植芳講堂第十九講開講。應李輝先生之約,第七屆魯迅文學獎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蘇州大學博士生導師王堯先生做客賈植芳講堂,以「我讀莫言」為題做專場學術報告。河西學院文學院、教師教育學院、信息傳媒學院等近1000名師生現場聆聽了學術講座。賈植芳講堂特邀主持人李輝先生主持了本次講座。

  河西學院校長張漢燚教授向王堯先生頒發了河西學院兼職教授聘書,王堯先生同時表示將會在明年適宜的時候來學校講學授課。

  作為著名的文學評論家和學者型作家,王堯先生主要從事中國當代文學與思想文化、中國現當代散文等多個領域的研究與寫作,成果與著作頗豐,並多次獲得文學評論領域的各種獎項。在剛剛結束的2018年魯迅文學獎頒獎典禮上,王堯先生憑藉《重讀汪曾祺兼論當代文學相關問題》獲得第七屆魯迅文學獎文學理論評論獎。

  多年的文學評論生涯,讓王堯先生對莫言、賈平凹、閻連科、汪曾祺等知名作家有著持續性的關注與研究。此次做客賈植芳講堂,王堯先生所講述的就是如何看待和理解莫言的話題。憑藉與莫言先生多年的深厚交往,早在2003年就有《莫言王堯對話錄》專著的出版,此書被稱為是莫言的「精神自敘傳」。2012年莫言榮獲諾貝爾文學獎,「莫言獲獎現象」成為一個廣泛的熱點話題,針對眾說紛紜的各種社會評論,王堯先生提出不要被諾獎這一光環所迷惑,理解莫言還需「回到文學的莫言」,這也成為王堯先生本次做客賈植芳講堂所講述的核心議題。

  王堯先生的講座從兩個層面展開。第一個層面是如何理解莫言,通過講述作家軼事的方式談到了與莫言多年的交往,真實形象的回顧了自己是如何走上莫言研究之路的經歷,具體談到了他眼中的莫言是怎樣的一個人。娓娓自如的講述為聽眾還原了一個凡人的莫言和作家的莫言。王堯先生提出,要理解莫言,還是需要從深入的閱讀莫言作品入手。在第二個層面的話題中,王堯先生具體就莫言的創作和作品本身做出了評析,通過品評《透明的胡蘿蔔》、《豐乳肥臀》、《生死疲勞》、《蛙》等莫言創作的有影響力的作品,談到了作家的創作動因,創作特色,作品主題,社會影響,藝術價值等多方面的問題,最終就如何閱讀莫言,理解莫言,評價莫言,「回到文學的莫言」提出了研究性的解讀與建議。

  報告會最後,王堯先生就現場學生聽眾提出的關於當代作家與莫言的對比,當下考大學的選擇及中外文化比較等問題作出了詳細的解答,他鼓勵河西學院的學生們多閱讀、多思考;開拓視野,關注文化發展;調整心態,自立自強,為未來成為河西學院值得驕傲的一員而努力學習。

  王堯先生的講座思維敏捷,侃侃道來。一個多小時的講座常常因王堯先生蘇州味普通話的自我調侃與幽默風趣的表述而引起陣陣歡笑,為講座的學術格調增添了喜悅輕鬆的氣氛。時值中秋,王堯先生、李輝先生也向河西學院的師生們致以「中秋快樂,花好月圓」美好祝願和節日祝福。(王建文)

相關焦點

  • 河西學院2020年「賈植芳講堂」正式開講
    中國張掖網訊(本網記者 楊興)11月3日晚,2020年「賈植芳講堂」在河西學院的河西講堂正式開講。邀請原中國研究會副會長、浙江電視臺臺長、高級編輯鍾桂松先生為該院500餘名師生做了演講。  河西學院文學院學生王凱也是一名文學發燒友。
  • 著名媒體人、時事評論家曹景行先生做客河西學院賈植芳講堂作演講
    著名媒體人、時事評論家曹景行先生做客河西學院賈植芳講堂作演講  12月18日下午,應河西學院賈植芳講堂特邀主持人,著名作家,人民日報高級編輯李輝先生的邀請,著名媒體人、時事評論家曹景行先生做客河西學院賈植芳講堂,講述「我所經歷的美國總統競選」。
  • 馮驥才應邀做客河西學院賈植芳講堂
    每日甘肅網張掖訊(記者楊紅麗)9月17日上午,中國當代著名作家馮驥才先生應邀做客河西學院,在賈植芳講堂作了題為「非虛構寫作與非虛構文學」的學術演講,河西學院師生1000餘人聆聽演講  演講中,馮驥才先生從張掖古代著名畫家史小玉談起,風趣地指出「張掖莫忘史小玉」,讚譽河西學院是中國最美的大學之一;接著馮驥才先生談了「非虛構」的國內概況,以及非虛構與文化記憶的密切關係,圍繞「什麼是非虛構」談了非虛構寫作中的「口述史」方法,以及非虛構文學與虛構文學的不同之處,並重點講了文學的三個基本要素:一是形象,二是細節,三是語言。
  • 懷念知名學者賈植芳:在河西走廊為先生找到另一個家
    人民網蘭州7月13日電(郭頌霞)對於在北京工作和生活的人民日報社高級編輯、著名作家李輝來說,7月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去張掖。對於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陳思和來說,也是這樣。因為,紀念他們共同的老師——著名學者賈植芳誕辰100周年的活動要在河西學院舉行。 河西學院,是從蘭州到烏魯木齊近兩千公裡的絲綢之路黃金段上唯一的一所綜合類本科院校。
  • 著名作家莫言香港暢談文學與鄉土
    (原標題:著名作家莫言香港暢談文學與鄉土)
  • 學者王堯:卸下「評論家」標籤,做個有趣的人
    除了年輕時候文學青年的欲望以外,我還意識到另外一個問題,我要做批評家,做一個文學史家,要保持比較好的審美感受和藝術感悟力。如果你自己能夠寫作比較好的散文小說,可能有助於理解別人的文本。   記者團:您最開始嘗試的一些小說和劇本,是關於什麼主題的?   王堯:當然是寫現實的題材,比如怎麼圍湖造田,怎麼走集體主義道路這一類的題材。
  • 王堯:我們的故事是什麼?
    我今年發表的《關於莫言和莫言研究》也是在解讀莫言。」  2  文學批評,除了重讀,也需要現場感。王堯也嘗試著在與當代作家的對話中,構建動態的在場的文學批評。  2001年7月,王堯受《當代作家評論》主編林建法的邀請,到大連與莫言聚會。那是他第一次見莫言,兩人做了一個談話錄。當時,他滿腔熱情希望改變大學的文學教育。
  • 甘肅中醫學院黨委書記李應東一行來河西學院考察
    12月月26日,甘肅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李應東、副校長汪永峰及相關部門負責人來河西學院考察交流。河西學院黨委書記黎志強、副校長張漢燚等接待了來訪一行。  李應東一行在黎志強、張漢燚陪同下,參觀了藝術創意中、校史館、賈植芳藏書陳列館、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和復旦大學對口支援展板。
  • 專訪魯迅文學獎獲得者王堯:我們現在缺乏自己的故事
    8月11日,第七屆魯迅文學獎評選結果揭曉,蘇州大學文學院教授、文學評論家王堯您的這篇獲獎作品從對汪曾祺先生作品的解讀出發,對當代文學創作和發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您可否介紹一下這篇作品的寫作背景和初心?   王堯:二十幾年前我寫過一本書叫做《中國當代散文史》,其中我在國內第一次把汪曾祺作為散文家來談論他。那個時候大家比較多討論的是汪曾祺的小說。我個人以為,汪曾祺是一個有自己故事的人,他創造了自己的東西,將自己的人格、語言與他所理解的生活、人性結合在一起。
  • 王堯:一個人不能放大自己,縮小世界
    著名作家、評論家、蘇州大學博導王堯以《重讀汪曾祺兼論當代文學相關問題》一文摘得文學理論評論獎。魯迅文學獎是位列中國最高榮譽的文學獎,王堯此次獲獎,展示了蘇州文學的高度和實力。昨天,王堯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 歌劇《檀香刑》即將登臺國家大劇院 作家莫言暢談原著構思[組圖]
    著名作家莫言先生,山東藝術學院黨委書記馬東驊等領導,歌劇《檀香刑》主創團隊成員、部分主要演員以及首都文化界知名人士,多家新聞媒體出席了該次新聞發布會。國家大劇院供圖 王小京攝影著名作家莫言先生在發布會現場暢談原著的構思以及編劇和修改過程中的想法。
  • 第七屆魯迅文學獎獲得者王堯:我是一個普通的讀書人
    多年來,王堯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與思想文化研究,學術論著有《作為問題的八十年代》《中國當代散文史》《「思想事件」的修辭》《莫言王堯對話錄》等,主編《中國當代文學批評大系》、「新人文對話錄」叢書和「海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譯叢」等,曾獲華語文學傳媒大獎之文學評論家獎、江蘇省紫金山文學獎。另出版散文隨筆集《錯落的時空》《詢問美文》《脫去文化的外套》等。
  • 莊河走出去的「中國學者」周立民 參加《莫言演講全編》新書分享
    9月20日下午,浙江文藝出版社及旗下KEY-可以文化邀請到復旦大學資深教授陳思和、蘇州大學著名教授王堯、著名評論家周立民,將結合最新出版的《莫言演講全編》、莫言的文學道路和觀念,莫言的演講藝術以及莫言的寫作給我們當下讀者帶來的啟示展開對談。
  • ​甘肅河西學院文學院副院長——黨萬生
    黨萬生,河西學院文學院副院長、教授,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博士,甘肅省古代文學學會理事,甘肅省先秦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會員
  • 王堯個人簡介
    [摘要]王堯2013年新著《走進藏傳佛教》為你講解藏傳佛教的歷史和現狀,講解藏傳佛教的主要特點和精神內核,帶你走近藏傳佛教。資料圖:王堯【提名理由】王堯先生重新鉤沉、梳理了關於「八十年代」文學的種種見解和觀念,並將他們重新問題化。
  • 「文學需要生活,生活需要文學」——著名作家莫言赴港暢談文學創作
    團結香港基金旗下中華學社邀請著名作家莫言來港進行主題為「黃土地幻覺世界與中國文學契機」的講座。  講座一開始,莫言通過對自己筆名「莫言」的有趣解讀引得現場觀眾陣陣掌聲。莫言說,「叫『莫言』是為了提醒自己少說話,多寫作;少說話,多幹事。少說多幹,這也是中國人非常寶貴的人生態度。」
  • 評論家:莫言的最大價值,是創造了自己的文體
    關於新晉諾獎得主莫言的話題,已然成為全國熱點。眾聲喧譁之外,市民也許需要一些來自專業角度的解讀。近日,著名評論家、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部副主任付豔霞做客中心書城「深圳晚八點」,與深圳作家南翔一起暢談「莫言的小說世界」。  付豔霞的書《莫言的小說世界》於2011年出版,它其實是付豔霞的一篇博士論文。
  • 閻連科與王堯兩位大咖來漢講學,十餘場活動開啟文學之秋
    楚天都市報11月12日訊(記者徐穎 通訊員王均江)一年一度的華中科技大學中國當代寫作研究中心「春季講學」「秋季講學」,因為著名作家和評論家的到來而備受矚目,此前賈平凹、遲子建、餘華、戴錦華等都曾在喻家山開講。
  • 莫言獲獎引文學界思考:文學創作應土洋結合
    在一片熱鬧的現象背後,文學領域究竟應該藉此做出怎樣的審視和思考?昨天上午,「祝賀莫言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河北文學界座談會」在河北省作家協會召開,文學評論家郭寶亮,詩人大解,青年作家劉建東、李浩等來自河北文學界的作家、學者從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一事出發,結合各自的研究以及河北文學的實際,各抒己見,暢談對文學創作、河北文學未來發展的冷靜思考。
  • 文學院程光煒教授獲第二屆「當代中國文學批評家獎」
    文學院程光煒教授獲第二屆「當代中國文學批評家獎」 來源:文學院 編輯:人大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