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魯迅文學獎獲得者王堯:我是一個普通的讀書人

2020-12-14 中國江蘇網

王堯是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蘇州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江蘇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蘇州市文聯主席兼作協主席。多年來,王堯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與思想文化研究,學術論著有《作為問題的八十年代》《中國當代散文史》《「思想事件」的修辭》《莫言王堯對話錄》等,主編《中國當代文學批評大系》、「新人文對話錄」叢書和「海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譯叢」等,曾獲華語文學傳媒大獎之文學評論家獎、江蘇省紫金山文學獎。另出版散文隨筆集《錯落的時空》《詢問美文》《脫去文化的外套》等。

12日上午,雨後的蘇州大學本部校區靜謐秀美。剛剛獲得第七屆魯迅文學獎的王堯接受本報記者專訪。

王堯出現在校園裡,一如往昔般儒雅、謙和,他說,得了魯迅文學「獎,我仍然是一個普通的讀書人。」

在王堯看來,從某種意義上說,魯迅讓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成長起來的一代知識分子有了參照,而理想、抱負、責任等則是這一代人的關鍵詞。他始終認為,一個人對社會的責任感與獲得什麼榮譽沒有太大的關係。獲獎了,來自「外界的期待可能會多些,我想,我會一直努力。」王堯說。

獲獎文章創作時間長達兩年,重讀汪曾祺就是想進行新的闡釋

在《重讀汪曾祺兼論當代文學相關問題》一文中,王堯這樣寫道:「如果從宏觀著眼,我以為汪曾祺的意義,首先在以自己的方式銜接了文學的『舊傳統』和『新傳統』,於『斷裂』之處聯繫了『文學遺產』,汪曾祺在語言、問題等方面的建樹,與現實語境、文學潮流形成了一定的反差,從而和其他當代作家相區別;汪曾祺保留了已經離我們遠去的『士大夫』特質,其個人生活方式對創作亦產生了重要影響;汪曾祺對傳統的理解、選擇和轉換,對如何建立當代文學的『文化自信』仍然具有啟示性。我想在這樣的思路和方法中重讀汪曾祺,並討論涉及的當代文學的相關問題。」這段文字足可見獲獎文章視角獨特、筆力豐厚、學術價值高,王堯透露,《重讀汪曾祺兼論當代文學相關問題》他前後的創作時間長達兩年。

王堯介紹,他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開始研究當代文學史,也做文學批評。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寫《中國當代散文史》時,他第一次把汪曾祺作為散文家看待,專門寫了一章。那時大家對汪曾祺界定的主要身份是小說家。最近這幾年,王堯對一些大家很熟悉的作家進行了再解讀,汪曾祺是他重讀的作家之一。關於汪曾祺的研究有許多優秀的成果,但在王堯的閱讀和研究中,他覺得汪曾祺的創作還有很大的闡釋空間。「所謂重讀,就是想作出新的闡釋,試圖更貼近汪曾祺和汪曾祺的文本。我的基本思路是,將汪曾祺和汪曾祺的創作置於中國文化和文學的內在脈絡中加以考察。」王堯表示。去年下半年,這篇獲獎的文章在王堯赴國外參加學術會議期間就定稿了,而為了精益求精,王堯帶了10多本書跟著自己飛行,一有空當就對文章進行修訂。

當代蘇州的成就不僅在經濟也在文化,文化建設要無愧後人和時代

王堯是卓有成績的學者,在學校也長期擔任行政職務,同時還擔任不少社會職務,是江蘇省作協副主席、蘇州市文聯主席、作家協會主席。在他看來,在校外也一直兼任一些職務,雖然辛苦但讓他有機會在學校圍牆外看社會、看世界。在王堯心中,蘇州是一個文化蘇州,在幾千年的累積、發展、回退、修復中鑄就,物質的、制度的和心理的各個層面的文化逐漸凝固成文化蘇州。

「許多年前,我負笈南下進入蘇州城時,我瞬間的感覺和後來很長時間內的認識是,這座傳說中的古城,就像幾個拼貼在一起的小鎮,但在逐漸融入這座城市後,我才體會到它的博大精深。」王堯說。對於博大精深,王堯這樣解讀:所謂博大,不僅指蘇州時間上的連續性在國內罕見,而且它在有限的空間中騰挪出無限的天空,在狹小中獲得了遼闊。所謂精深,既是底蘊深厚的文化、精雕細琢的藝術,也是日復一日的生活方式,這種方式包含了人性的特點、世俗的炊煙、語言的修辭、小橋的堆砌、牆瓦的顏色、衣服的邊款、頭巾的顏色、麵湯的紅白、菜場的叫賣、戲臺的唱腔、書店的新舊和文人的秉性等。王堯認為,滲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才是根深蒂固的文化。蘇州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在「現代」與「傳統」之間往返而呈現新的氣象,蘇州是傳統與現代的「雙面繡」已經成為經典的表述。當這樣的比喻生成時,「文化蘇州」便躍然於一城兩翼之上。王堯認為,當代蘇州的成就不僅在經濟,也在文化。以文學藝術而言,有一批優秀的文藝家。文化建設是需要累積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要無愧與古人和時代。

如果對作家的作品沒有感覺就不會寫文章,優秀的作家也不喜歡別人庸俗地吹捧他

王堯在文化評論界享有盛譽。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時候,國內知名媒體請文學評論家對此發聲的時候就採訪了他。對此,王堯表示,由於專業的特點和自己的性情脾氣,他和很多作家有比較多的交往,而與作家有一定的、適度的交往也是當代文學評論的一個特點。文學評論家是研究作家文本的,知人論世或許更有利於對文本的理解,但在對文本作價值判斷時,則需要超出友誼。否則,文學批評就庸俗化了。「我如果對作品沒有感覺,我就不會寫文章。一個優秀的作家也不喜歡別人庸俗地吹捧他。如果說批評家和作家是一種對話關係,那麼這種關係是建立在對文字、文學敬畏和信仰的基礎上的。」王堯說。此外,他還透露,自己從這些作家朋友身上也學到許多東西。作家們讀書都很多,對文學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斷,而優秀的作家一定有自己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這對文學評論家而言是一個參照。

「就像所有人那樣,我們也經常在一起聚會,抽菸喝茶小酌,海闊天空。個人遇到什麼難題,也會徵求朋友的意見。」王堯說。他表示,在交流中比較多的會說到寫作中的困惑,說到存在的問題。即使是那些優秀的作家,也是常人,一樣有酸甜苦辣,有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問題。王堯介紹,和作家朋友的往來最早是從他主持「小說家講壇」開始的,後來他又主編了「新人文對話錄」叢書,包括《莫言王堯對話錄》等。最近,王堯寫了一個小的系列叫「文壇邊緣記」,專門談他和一些作家的交往。

說起莫言,王堯表示有一件事令他很感動。某次開會時,莫言想起王堯曾經請他題字「三槐堂」,便說回家寫好後讓女兒笑笑送過來。隔天王堯就拿到了這幅字。王堯和閻連科也時常見面,經常聊天。去年11月,閻連科從香港回到北京,王堯給他發了自己準備在2018年《收穫》上刊發的專欄文章第一篇。隔了一天,閻連科發來微信說:「你要把這次寫作看成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寫作之一。」

業餘時間愛寫字、愛做菜,寫字是文人的存在方式而做菜則是生活美學

王堯在業餘時間愛寫字也愛做菜。受父親的影響,王堯從小就喜歡寫毛筆字,上大學之前,村莊的多數人家的春聯都是王堯寫的。上大學後王堯幾乎不怎麼用毛筆了。在他看來,書法是一種文化,寫字是文人的存在方式,寫字是理解世界表達世界的一種方式。由字體可以看出一個人的修養、心境、趣味。雖然在網絡時代,書寫方式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但王堯不太贊成文科老師講課時完全使用PPT,他認為用筆書寫太重要了。「我喜歡在黑板上板書。」王堯說。王堯還比較喜歡做菜,也喜歡別人誇他菜做得好。「做菜是生活美學。我熟悉的很多文人朋友都有這樣的愛好。我非常尊敬的一位前輩跟我說,不喜歡美食,就不能寫好美文。當然這不能一概而論。」王堯表示。

在蘇州大學,王堯授課多年,聽他講過課的學生都感覺這個老師文採斐然、詼諧幽默。對此,王堯透露,自己是個比較放鬆的人。以前住集體宿舍,大家都在盥洗室洗菜、洗衣服什麼的,如果沒有什麼笑聲,就會有人問王堯是不是出差了。王堯說,林語堂談幽默的文章大家都讀過,幽默是一種智慧,而不是刻意地修辭。「我最近在寫上個世紀四十年代的文人,我們的文字表達和語言表達和他們相去太遠。我沒有想過詼諧幽默是不是理想文人的特質,但可以肯定的是,很多有個性的文人都詼諧幽默。我在談論汪曾祺的這篇文章中,有一節就是談文人的個人生活的。文人要有性情、趣味、好玩,現在我們缺失些。」王堯表示。

獲魯迅文學獎,在王堯看來當然很榮幸,同時,他又覺得自己對文學和文化的貢獻太微薄了。「在這個時候,我更加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意識到自己作為文學研究工作者的責任。我要重複我曾經說過的一句話:一個人不能放大自己,縮小世界。」王堯說。

相關焦點

  • 專訪魯迅文學獎獲得者王堯:我們現在缺乏自己的故事
    8月11日,第七屆魯迅文學獎評選結果揭曉,蘇州大學文學院教授、文學評論家王堯,憑藉《重讀汪曾祺兼論當代文學相關問題》獲得第七屆魯迅文學獎文學理論獎,同時獲獎的還有江蘇作家朱輝、胡弦,他們的作品分別獲得短篇小說獎和詩歌獎,展示了江蘇文學的新高度。
  • 這些泰州籍作家榮獲江蘇省第七屆紫金山文學獎
    今天   江蘇省第七屆紫金山文學獎   獲獎名單公布
  • 第七屆魯迅文學獎揭曉,安徽詩人陳先發詩集《九章》獲詩歌獎
    據中國作家網消息 第七屆魯迅文學獎評獎辦公室公告【2018年】第3號第七屆魯迅文學獎各評獎委員會對經過公示的提名作品進行了認真評審,於2018年8月11日分別投票表決,產生了七個獎項的獲獎作品。現將獲獎作品名單和各評獎委員會、紀律監察組及評獎辦公室名單予以公布。特此公告。
  • 大獎揭曉 | 江蘇省第七屆紫金山文學獎獲獎公告
    現將各獎項獲獎名單和各評審組評委名單予以公布,江蘇省第七屆紫金山文學獎榮譽獎獲獎名單一併公布。《七層寶塔》(作者:朱輝)(榮獲中國作家協會第七屆魯迅文學獎)2.《沙漏》(作者:胡弦)(榮獲中國作家協會第七屆魯迅文學獎)3.
  • 第七屆江蘇省紫金山文學獎頒出,一半給了「後浪」
    原標題:第七屆江蘇省紫金山文學獎頒出,一半給了「後浪」12月29日,江蘇省作家協會第九次代表大會開幕式當晚,第七屆江蘇省紫金山文學獎頒獎典禮在南京舉行。趙本夫的《天漏邑》、周梅森的《人民的名義》等47部作品,李靜等6位文學編輯和文學新人獲第七屆江蘇省紫金山文學獎,另有朱輝的《七層寶塔》、胡弦的《沙漏》、王堯的《重讀汪曾祺兼論當代文學相關問題》、韓青辰的《因為爸爸》和鐘山雜誌社獲第七屆紫金山文學獎榮譽獎。
  • 第七屆魯迅文學獎獲獎名單出爐(附完整書單)
    今天,第七屆魯迅文學獎各評獎委員會對經過公示的提名作品進行投票表決,產生了七個獎項的獲獎作品。獲獎作品名單如下:第七屆(2014—2017)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品名單(以發表或出版時間先後為序)中篇小說獎《世間已無陳金芳》 石一楓《十月》 2014年第5期
  • 著名文學評論家王堯在河西學院賈植芳講堂暢談莫言
    應李輝先生之約,第七屆魯迅文學獎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蘇州大學博士生導師王堯先生做客賈植芳講堂,以「我讀莫言」為題做專場學術報告。河西學院文學院、教師教育學院、信息傳媒學院等近1000名師生現場聆聽了學術講座。賈植芳講堂特邀主持人李輝先生主持了本次講座。  河西學院校長張漢燚教授向王堯先生頒發了河西學院兼職教授聘書,王堯先生同時表示將會在明年適宜的時候來學校講學授課。
  • 第七屆魯迅文學獎提名作品名單公示 70部作品入圍
    原標題:第七屆魯迅文學獎評獎辦公室公告 第七屆魯迅文學獎各評獎委員會經過認真閱讀討論,於2018年8月7日分別投票表決產生了提名作品。現將提名作品目錄予以公示。公示期截止於8月10日,在此期間,如發現提名作品有不符合《魯迅文學獎評獎條例》的情況,請向評獎辦公室提出。
  • 2018第七屆魯迅文學獎獲獎名單 阿來《蘑菇圈》獲獎
    中國作家網微信公號今日中午發布公告稱:第七屆魯迅文學獎各評獎委員會對經過公示的提名作品進行了認真評審,於今日上午分別投票表決,產生了七個獎項的獲獎作品。現將獲獎作品名單和各評獎委員會、紀律監察組及評獎辦公室名單予以公布。
  • 第七屆魯迅文學獎提名作品產生 上海作家小白陳思和郜元寶榜上有名
    第七屆魯迅文學獎於今晚由評委投票表決產生了提名作品,上海有小白、陳思和、郜元寶榜上有名。作品目錄從現在截止到8月10日予以公示,在此期間,如發現提名作品有不符合《魯迅文學獎評獎條例》的情況,可以向評獎辦公室提出。
  • 第七屆魯迅文學獎獲得者馮驥才:我與讀者又有了心靈的交流
    原標題:我與讀者又有了心靈的交流 前幾天第七屆魯迅文學獎提名作品名單公示時,許多朋友就表示,馮驥才的《俗世奇人》肯定斬獲短篇小說獎,昨天獲獎名單正式公布,果然榜上有名。
  • 第七屆魯迅文學獎揭曉 浙江女作家黃詠梅獲短篇小說獎
    浙江在線8月11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劉慧)8月11日,第七屆魯迅文學獎揭曉,浙江女作家黃詠梅的《父親的後視鏡》獲短篇小說獎。  本屆魯迅文學獎共設有中篇小說獎、短篇小說獎、報告文學獎、詩歌獎、散文雜文獎、文學理論評論獎和文學翻譯獎7個獎項,獲獎作品有石一楓《世間已無陳金芳》、黃詠梅《父親的後視鏡》、李春雷《朋友:習近平與賈大山交往紀事》、湯養宗《去人間》 、李修文《山河袈裟》、黃髮有《中國當代文學傳媒研究》、路燕萍翻譯的《火的記憶 I:創世紀》等34部作品獲獎。
  • 王堯:一個人不能放大自己,縮小世界
    11日,第七屆魯迅文學獎正式揭曉。著名作家、評論家、蘇州大學博導王堯以《重讀汪曾祺兼論當代文學相關問題》一文摘得文學理論評論獎。魯迅文學獎是位列中國最高榮譽的文學獎,王堯此次獲獎,展示了蘇州文學的高度和實力。昨天,王堯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 承包你的2018書單,第七屆魯迅文學獎獲獎名單出爐
    點擊進入「文藝星青年」>> 第七屆魯迅文學獎各評獎委員會對經過公示的提名作品進行了認真評審,於2018年8月11日分別投票表決,產生了七個獎項的獲獎作品。
  • 第七屆魯迅文學獎揭曉,70後杭州作家黃詠梅短篇小說獲獎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馬黎8月11日,第七屆魯迅文學獎評獎辦公室在中國作協官網中國作家網,發布獲獎作品名單。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時年41歲的阿來憑藉長篇小說《塵埃落定》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成為茅獎史上最年輕的獲獎者。如今以中篇小說獲得魯迅文學獎,成為四川文學首位「雙冠王」。現居杭州的70後女作家黃詠梅則憑《父親的後視鏡》,獲得短篇小說獎。
  • 喜訊| 我省作家李春雷榮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
    2018年8月11日,第七屆魯迅文學獎揭曉。河北作家李春雷以《朋友:習近平與賈大山交往紀事》摘得報告文學獎。這是李春雷憑藉長篇報告文學《寶山》榮獲第三屆魯迅文學獎之後又一次獲此殊榮。李春雷為河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創作室主任。
  • 34位作家獲七大獎項 第七屆魯迅文學獎頒獎典禮舉行
    34位作家獲七大獎項 第七屆魯迅文學獎頒獎典禮舉行 新聞頻道來源:央視網 2018年09月21日 12:09 A-A+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第七屆魯迅文學獎頒獎典禮昨晚
  • 文訊 |3位 青春文學人才計劃籤約作家獲「江蘇省第七屆紫金山文學獎」
    現將各獎項獲獎名單和各評審組評委名單予以公布,江蘇省第七屆紫金山文學獎榮譽獎獲獎名單一併公布。曹敬輝READING/江蘇省第七屆紫金山文學獎《七層寶塔》(作者:朱輝)(榮獲中國作家協會第七屆魯迅文學獎)2.《沙漏》(作者:胡弦)(榮獲中國作家協會第七屆魯迅文學獎)3.《重讀汪曾祺兼論當代文學相關問題》 (作者:王堯)(榮獲中國作家協會第七屆魯迅文學獎)4.
  • 第七屆魯迅文學獎揭曉 34部作品獲獎
    原標題:第七屆魯迅文學獎評獎辦公室公告[2018年]第3號 第七屆魯迅文學獎評獎辦公室公告 [2018年]第3號   第七屆魯迅文學獎各評獎委員會對經過公示的提名作品進行了認真評審,於2018年8月11日分別投票表決,產生了七個獎項的獲獎作品。
  • 魯迅文學獎詩歌獎獲得者湯養宗:對個人創作是肯定也是鞭策
    魯迅文學獎詩歌獎獲得者湯養宗:對個人創作是肯定也是鞭策 2018-葉茂 攝   中新網寧德11月23日電 (記者 葉茂)「生長在(閩東)這片土地上,她給予了我很多的文學涵養,是父老鄉親的生活場景,在我生命中留下了種種的印記,我心懷感激。」詩人湯養宗22日在「閩東詩群」創作座談會上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