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功先生的草書,我們了解的啟功太片面,這才是真水平

2020-12-12 不二齋孫賓旭

啟功先生的草書作品,我們了解的啟功太片面,不少人唱衰啟功書法,殊不知這才是真水平。

啟功(1912——2005), 字元白,也作元伯,號苑北居士, 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孫,當代著名書法家、教育家、鑑定家、古文獻學家、紅學家、國學大師。

我們印象中的啟功先生書法往往過於刻板和固定,簡潔乾淨的筆畫,瘦長的結構,明快的書法用筆,寫一幅「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然後配上「啟功」兩個字,就是一幅啟功書法了,其實,啟功先生的書法也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他有著深厚傳統帖學臨摹功底,對於書法、繪畫的人文和藝術內涵有著深刻的理解,能榮登書壇泰鬥,靠的可不僅僅是他的行楷書法。

啟功先生在書法臨摹上所下的功夫,也不是一般書法家可比的,加上他文化以及書法家協會等部門任職,還同時從事著鑑定工作,能夠看到的古代書法真跡、名品,更不是平常人所能及的,這些都為他書法風格的形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作為清代皇室後裔,啟功先生從小經歷了正統的書法教育,啟功先生6歲入私塾,初學唐代歐陽詢楷書《九成宮》,11歲開始學習顏真卿楷書《多寶塔碑》,20歲得到一本趙孟《膽巴碑》,學習了一段時間,由於當時啟功先生主攻中國畫,很多人對他的畫十分讚賞,但是繪畫上落款的書法水平卻一般。

於是,啟功先生開始練習書法,接著又選擇學習了明代書法家董其昌、唐代智永的楷書《千字文》,晚年的啟功先生十分珍愛唐代書法家柳公權的楷書,據啟功先生自己描述,是為了增強自己書法字體的筆力,因為唐代柳公權的楷書以「骨力」見長,被譽為「顏筋柳骨」。

啟功先生曾寫過一首絕句來描述自己學習書法的過程:「 初學趙董後歐陽,晚愛誠懸競體芳偶作擘窠釘壁看,旁人多說似成王。」從這首詩可以大概看出啟功先生學書歷程,人認為他的書法是學習成親王,啟功自己則說:我一次也沒有臨過。

除了這些啟功先生提到的書法家,其實啟功先生臨摹的範圍是很廣的,遠遠不限於這些字帖,我有他的一本臨摹作品集,裡面基本囊括了啟功先生主流的臨摹作品,不僅包括他一直推崇的「二王」一路的帖學書法,比如:王羲之、王獻之、張旭、懷素、顏真卿、米芾、趙孟、董其昌等等,還包括一些和啟功先生書法風格並不相符的作品如《張猛龍碑》、《大字瘞鶴銘》等等。

啟功先生草書《臨皇帝內景經》

雖然在主題風格上,啟功先生選擇了清朝末年以來的柔美的帖學書風,這是和他的出身以及學習歷程分不開的,但他還是很包容的,也能夠去碑學書法中去汲取營養。

在書體的選擇上,啟功先生展示給大眾的是行楷書、行書為主,但是在平時的臨摹訓練中,他所涉及的範圍遠遠不止於行書和行楷書,草書、狂草、篆書、隸書都有涉及,書法臨摹的兩個要素,深度和廣度,啟功先生都做到了。

而我們日常了解的啟功太片面,他給我們呈現出來的書法的精彩,遠遠不是網絡上幾幅高仿作品所能比的,他要高明的多,比如如上面這幅啟功先生草書《臨皇帝內景經》、《自敘帖》,就給我們呈現出不一樣的啟功書法,有內涵、有功夫也有性情,這才是他的真水平,這才是真正的啟功書法。

啟功先生臨摹唐懷素《自敘帖》

現在很多人唱衰啟功書法,其實可能也是不了解造成的,關於此你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啟功的草書,你見過嗎?他的草書《千字文》,美的一塌糊塗
    其他名家在這裡不多介紹,今天我們主要來領略一下啟功先生的草書「千字文」的獨特魅力。上圖為啟功先生草書《千字文》局部二啟功先生的書法作品以行楷書居多,草書作品少之又少,這也使得這篇草書《千字文》異常的珍貴,實屬精品中的精品。
  • 「當代草聖」林散之,草書行雲流水,啟功先生也稱讚!
    林散之先生出生於1898年,但是在書法的道路上一直沒有什麼名氣,但是林散之並沒有為了出名而練習書法,反而踏踏實實的學習著中國傳統書法,直到1972年的時候林散之的書法才得到當時書法名家的認可,特別是啟功先生更是對林散之的書法給出了很高的評價,認為林散之的書法完全可以稱得上是當代的「草聖」,草書無人能超越。
  • 啟功的草書也很驚豔,跌宕起伏,略帶「啟功體」痩勁,自成一體
    在當今書壇,啟功先生可以說是數一數二的書法大家,無論是從人品上看,還是從他的書法修養上看,都不愧為大家稱號,尤其是他的「啟功體」獨步書壇,自成一體,只因為「啟功體」的存在,很多人也曾經有過這樣的質疑,啟功先生只會寫「啟功體」,不擅長楷書和草書,這種印象似乎也是根深蒂固的,其實,是我們淺薄了
  • 啟功先生存世極少的草書作品——《草書千字文》欣賞
    啟功先生的書法以行書居多,楷書少一些,草書存世極少。 啟功草書千字文是書法長卷及出版物。啟功先生一九七七年應收藏者金煜之邀書寫。
  • 來看啟功先生臨的十七帖,書聖王羲之的神韻,再現幾何
    雖然在主流媒體,都趨於對啟功先生報以讚頌的態度,但還是有很多人質疑啟功先生的書法水平。比較偏激的認為先生徒有虛名,其書法水平大致介於民國時代帳房先生的水平。當然這樣的觀點不過是譁眾取寵,博人眼球而已,不值一駁。
  • 經典賞讀:啟功《溥儒草書自作詩卷》
    《溥儒草書自作詩卷》為啟功先生所作長跋,不僅敘述詳而多珍聞,書法也同樣妙不可言。……啟功,一位睿智勤勉的大書法家,一個年少多磨的末代皇族,一位和藹寬容的慈祥老人,一位擁有眾多粉絲的文博大家。不過從人品之高尚、學識之淵博、作風之平民來看,他應當是真正的,我們理想中的「文化貴族」的形象。 徐偉先生有曰:啟功是開心人,他常拿自己開涮;他的樂觀就像一盞燈,照亮很多人的心胸。有一次,徐偉拜訪求字,他恭維啟功為國寶,啟功詼諧地說:「什麼國寶,一個活寶!」
  • 啟功先生手稿欣賞,漢字寫出自己風格,「啟功體」真好看!
    今天小七也搜集了一些啟功先生的手稿,看到這些手稿以後小七被上面的字體所吸引,真的是太漂亮了,接下來我們細細的品味一下。 我們看到上面的這張照片以後你是不是被上面的字變所吸引呢?
  • 如何客觀評價啟功書法?田蘊章先生直言不諱:只是一般水平
    專業書法家是如何客觀評價啟功先生的書法呢?大多數的書法家對啟功先生的書法評價都十分客氣,畢竟人家是大書法家,就算自己有點看法,也不好直言不諱,所以啟功的書法在書法界幾乎也是零差評。但是田蘊章先生卻在一個節目中對啟功書法進行了一個客觀評價,認為啟功的書法也就一般水平,這樣的評價聽起來似乎有點刺耳,但是收聽的觀眾卻非常贊同,這是怎麼回事呢?
  • 張志和:師承啟功先生,曾為人民大會堂題字,水平到底如何?
    雖是兩門學科,但平日裡,啟功先生是將這兩科融為一體,在講書法藝術時會穿插古典文獻,講古典文獻時也會拿書法藝術舉例。張志和離校工作後,也常常找啟功先生解惑。在啟功先生長達13年的教誨中,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思想境界和學問都傳授給了張志和。有這樣一位大師是自己的老師,張志和的眼界和境界自然是普通書法家不可比擬的。但啟功先生從不對外承認張志和是自己的書法弟子。張志和一度為此苦惱,他暗自猜想是不是自己水平不夠,所以啟功先生不願認自己做徒弟。
  • 啟功用廢紙寫的字,才是他的最高水平
    提到啟功這個名號,我們自然而然地聯想到「啟功體」,啟功先生獨出心裁所開創的書體「啟功體」,獨步書壇,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我們看慣了「啟功體」,也會有一種疲勞感,而啟功先生在廢舊紙張上的練字作品,才是他書法的最高水平,也是最為真實的水平
  • 大師一出手,就知道有沒有,啟功的草書《千字文》,您喜歡嗎?
    在看了啟功先生的作品後,也能直白地感覺到其中的美感。這麼說吧,啟功的書法,可以算得上是老少皆宜,人見人愛。啟功的書法比較有辨識度,特別是在用筆線條和結體安排上,都有其獨到的地方。特別是他提出的「黃金分割率」結體方法,很多書法愛好者都在取法效仿。在線條表現力上,啟功的表現是安靜的,同時也是堅定的,猶如暗流湧動,表面不漏聲色,深層卻激昂澎湃,令人嘆為觀止。
  • 【翰墨流芳】啟功臨《十七帖》,草書也可愛
    王羲之《十七帖》,可以說是「草書聖經」。這本重要的法帖,歷代名家大都有臨習。 今天,我們發現一本近代書法大家 啟功先生臨《十七帖》 一起來欣賞一下 作品尺寸(長870*寬200mm)
  • 李洪海拜師啟功先生,書法終得啟功精髓,漢字行雲流水真漂亮
    李洪海從小就非常的喜歡中國的書法文化,從小練習書法,後來拜師啟功先生,我們都知道啟功先生是我國文化界的代表,特別是書法更是寫出了藝術美,因此啟功先生雖然去世多年,但是啟功先生的書法作品得到了很多書法愛好者的收藏和學習,而李洪海能成為啟功先生的親傳弟子,那足以說明李洪海在書法方面的造詣也是非常的高,今天小七也為大家找到了一些李洪海的書法作品,下面我們一起欣賞一下!
  • 啟功:想學草書?有這3本字帖就夠了
    寫得好不好暫且不說,如果你沒弄明白到底什麼是草書的話,寫出錯別字來,可能自己都不知道。既然草書那麼難寫,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入手呢?啟功先生曾說過:想學草書,有這3本字帖就夠了。啟功先生雖然不擅長草書,但是他老人家對草書的認識還是不同凡人的。再說了,啟功也下功夫臨寫過王羲之的《十七帖》,功力同樣不一般。
  • 啟功先生的趣事
    啟先生的曾祖頗有作為,他辭去了朝廷封爵,科場登第,入了翰林。啟先生的爺爺也隨乃父,18歲中舉,20歲為翰林,從此這一族就變成書香門第了。啟先生誕生於民國元年,因近代歷史及家族的一些原因,啟先生辭去了愛新覺羅皇家大姓,自小就是「姓啟名功,字元白」。啟功先生曾這樣說:我既然叫啟功,當然就是姓啟名功。有的人說您不是姓愛新覺羅嗎?
  • 《書法問集》253、啟功先生為何推薦智永楷書《千字文》?
    智永《真草千字文》當然是非常優秀的書法範本。【智永《真草千字文》是書法學習中最重要的範本,啟功先生並且直接參與智永《真草千字文》真跡鑑定工作。】有些時候要較真一下,智永《真草千字文》,不是智永楷書《千字文》。
  • 王立民著:《啟功先生》
    「不知道這個人……不過我們系有一名老師寫書法,叫啟功。」「噢、噢……啟功老師住在學校裡嗎?」「住在學校裡!」那位女老師站起身,用手比劃著說:「就在那面的小紅樓。」我記得好象她告訴我是住在2層樓。我順著這位老師的指引,很輕易地就找到啟功老師家。小紅樓裡很靜,我上樓,敲門。見啟功老師開了門,「您好呀?」「啟老師您好!」「您找誰呀?」
  • 閱讀啟功這本大書——從啟功先生與中華書局的因緣講起
    照片中專家名字為啟功先生注寫。資料圖片啟功先生晚年修訂《詩文聲律論稿》的手稿。資料圖片我的老師啟功先生(1912—2005)出生前七個多月的1912年元旦,中華書局在上海創辦,所以我們稱啟功先生是「中華書局的『同齡人』」。又因為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因緣際會,啟功先生常說:「中華書局是我的『第二個家』。」我師從啟功先生,在閱讀他這本大書的過程中感慨頗多。
  • 啟功先生誕辰105周年,憶啟功何以不贊成設書法碩士、博士
    後來這女記者出了一本書叫《啟功雜憶》。藝術評論:那啟老當時同意出這本書嗎?趙仁珪:沒同意,她就是根據當時啟先生說的那些內容,又增加了很多想當然的東西,連寫帶編,所以啟先生也不太滿意,就更不太願意了。趙仁珪:對,我們就聊聊天、談談學問,談談學習上的一些感受,有什麼問題就問問啟先生,做了什麼詩詞就給他看一看。這樣一來二去就接觸得更多了,他也就對我更了解了。
  • 啟功:瞎掰,寫成啥樣算博士?那王羲之算啥學歷?
    帶著一顆好奇心,小編又在網上查閱了相關資料,這才發現,國內現在已經有20多所招收書法專業博士生的專業院校,輔導老師不乏曹寶麟、陳振濂、黃惇等當代書法名家。有的網友會問了:以這種方式培養書法人才是不是有效呢?獲得博士學位以後是否就能達到書法家的標準了呢?針對這個問題,啟功先生在很早以前就表過態:瞎掰,寫成啥樣算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