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功的草書,你見過嗎?他的草書《千字文》,美的一塌糊塗

2020-12-13 沐石陪您學書法
上圖為啟功先生在創作

提到啟功,大家首先想起的肯定是他那一手瀟灑飄逸、骨力內含的「啟功體」,作為近代知名的書法家,他對現代的書風有著深遠的影響。那麼,啟功的草書你見過嗎?他的草書《千字文》,美的一塌糊塗。

上圖為啟功先生草書《千字文》局部一

《千字文》全篇共計250句,每四字成一組,共計1000字,文章構思極為巧妙,沒有一個重複的字,且句句合轍押韻,主要介紹了天文、自然、歷史、地理、乃至起居飲食等各個方面。《千字文》憑藉其優美的文筆和華麗的辭藻成為歷代知名書法家創作書法的經典文本,智永、懷素、歐陽詢、趙孟、文徵明等大家都有極為優美的《千字文》法帖傳世。其他名家在這裡不多介紹,今天我們主要來領略一下啟功先生的草書「千字文」的獨特魅力。

上圖為啟功先生草書《千字文》局部二

啟功先生的書法作品以行楷書居多,草書作品少之又少,這也使得這篇草書《千字文》異常的珍貴,實屬精品中的精品。通過這篇洋洋灑灑的草書,我們可以充分的領略到啟功先生對運筆的把控能力。和他擅長的行楷書作品相比,這篇《千字文》瀟灑華麗,給人一種令人愉悅的美感。

上圖為啟功先生草書《千字文》局部三

可以想像,啟功先生在書寫此篇《千字文》時,心情也是十分的歡快,整篇行筆洋洋灑灑、一氣呵成、沒有半點停頓頓挫之感。都說書為心畫,此篇佳作的完成,也是佔盡天時地利人和,不可多得。

上圖為智永《真草千字文》局部一

具體到文中的細節,啟功先生的行筆風格還是延續他「啟功體」的特色,線條的質感仍然是一貫的高水平,不同的是,這篇《千字文》的行文更加的流暢,筆法也較行楷更加的靈活生動,少了刻意的安排,整篇下來順其自然,不疾不徐,娓娓道來。

上圖為智永《真草千字文》局部二

有人看到這就說了,啟功寫啥都一樣,風格基本都一樣,並無太多的新意。我不知道這個新意到底是什麼意思,但如果說是為了新意而刻意去做作,那肯定是不可取的。啟功的書風是獨特的,是融入骨子裡的,那種外柔內剛的質感是值得我們去好好研究的。

上圖為啟功先生楹聯作品

有人還說,啟功臨帖不像臨帖,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抄寫古人的東西,其實這是對啟功最大的誤解。啟功自己就說過,臨帖要寫的像,但更重要的是取其神,比如他臨摹柳公權的《玄秘塔碑》,雖然外形上看去並無太多的相像,可是啟功對其骨力的把控可以說已經遠遠超過了照葫蘆畫瓢的臨摹範疇。

上圖為啟功先生五言聯作品

啟功先生在不停的取法古人,啟功先生更是始終的堅持著自己,就像他的草書《千字文》,在自己的外形下面,不斷的注入古人的精髓,才使得他的書法值得推敲。這也正是我們書法愛好者需要好好學習的地方,我們面對古人聖賢,既要深入研習,得其筆法,同時也要向啟功老師一樣,始終堅持著自己的東西,這樣才能不被古人束縛,融會貫通,得到屬於自己的全新面貌。

相關焦點

  • 大師一出手,就知道有沒有,啟功的草書《千字文》,您喜歡嗎?
    在看了啟功先生的作品後,也能直白地感覺到其中的美感。這麼說吧,啟功的書法,可以算得上是老少皆宜,人見人愛。啟功的書法比較有辨識度,特別是在用筆線條和結體安排上,都有其獨到的地方。特別是他提出的「黃金分割率」結體方法,很多書法愛好者都在取法效仿。在線條表現力上,啟功的表現是安靜的,同時也是堅定的,猶如暗流湧動,表面不漏聲色,深層卻激昂澎湃,令人嘆為觀止。
  • 啟功先生存世極少的草書作品——《草書千字文》欣賞
    啟功先生的書法以行書居多,楷書少一些,草書存世極少。 啟功草書千字文是書法長卷及出版物。啟功先生一九七七年應收藏者金煜之邀書寫。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金煜封面題字。
  • 帶你從零學草書 | 草書千字文「024」——有虞陶唐
    這是"帶你從零學草書"系列文章的第24篇,今天我們來學習《草書千字文》的"有虞陶唐"四個字:(左邊為草書,右邊為真書)寫法點撥:"有"字是常用字,它的草書寫法大致有兩種
  • 啟功草書千字文,其靈動飛揚,是件難得的精品
    啟功草書千字文 啟功著作等身,主要代表作有《啟功叢稿》、《啟功韻語》、《古代字體論稿》等。歷任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中國政協常務委員、中國書法協會名譽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故宮博物院顧問等要職。
  • 智永《草書千字文》與于右任《標準草書草聖千文》,誰更勝一籌?
    他的《真草千字文》,是學習書法者的必讀法帖之一,影響深遠(見圖一)。圖一 智永《真草千字文》趙子昂生活在宋元年代,有極大可能見過智永的《真草千字文》八百本中的真跡。于右任先生的《標準楷書草書草聖千文》,是集字本,又叫「百衲本」。所謂「百衲本」,是說它的文字,就像和尚的衣服,一塊一塊縫合而成,之間行氣不連貫。範字全部來源於歷代草聖,智永的字選入不多,僅僅「途、踐」等字(見圖三)。趙子昂則一字未選,這跟子昂不善草書有關,可能也與他的人生經歷也有關係吧。
  • 歐陽詢草書《千字文》難得一見,是真跡嗎?
    歐陽詢草書《千字文》,難得一見,歐陽詢是唐代的著名書法家,楷書四大家、初唐四家之一,也是王羲之書法最忠實的粉絲之一,我們平時見到他的最多的作品就是楷書,尤其是他的楷書《九成宮》最為常見,他的行書作品偶然也能見到,比如他的行書《千字文》、《夢奠帖》,但是他的草書《千字文》還真是難得一見
  • "間"與"官"的草書如何區分?|草書千字文——鳥官人皇
    今天我們來學習&34;四個字的草書:(左邊為草書,右邊為真書)首先看&34;字:&34;字草書寫法也是一種抽象的寫意:智永草書:鳥智永草書:官孫過庭草書:官>寫法點撥:&34;字草書跟行書寫法相同,即把楷書的捺畫變成反捺(長點):智永草書:人
  • 于右任標準草書千字文
    尤擅草書,首創「標準草書」,被譽為「當代草聖」。于右任1932在上海創辦標準草書社,以易識、易寫、準確、美麗為原則,整理、研究與推廣草書,整理成系統的草書代表符號,集字編成《標準草書千字文》(1936年由上海文正楷印書局初版),影響深遠,至今仍在重印。有「近代書聖」之譽。著作《右任詩存》、《右任文存》、《右任墨存》、《標準草書》等。
  • 大家 | 啟功草書:豆黃燈下美人來
    世人見慣了啟功先生鐵畫銀鉤似的書法,雖然纖柔但美不勝收,似乎總覺得少了些氣勢。此《黃庭內景經》草書冊頁有點宋徽宗趙佶狂草《千字文》的味道,除了一慣的書法風格之外,似乎多了一點金戈鐵馬似的狂野和遊龍入海的氣勢,令人賞心悅目。啟功的書作,整體印象,有一種振振公子之氣質,兼有一股舊時文士的情調。
  • 啟功先生的草書,我們了解的啟功太片面,這才是真水平
    於是,啟功先生開始練習書法,接著又選擇學習了明代書法家董其昌、唐代智永的楷書《千字文》,晚年的啟功先生十分珍愛唐代書法家柳公權的楷書,據啟功先生自己描述,是為了增強自己書法字體的筆力,因為唐代柳公權的楷書以「骨力」見長,被譽為「顏筋柳骨」。
  • 「當代草聖」林散之,草書行雲流水,啟功先生也稱讚!
    ,他的草書也是無人能超越。林散之先生出生於1898年,但是在書法的道路上一直沒有什麼名氣,但是林散之並沒有為了出名而練習書法,反而踏踏實實的學習著中國傳統書法,直到1972年的時候林散之的書法才得到當時書法名家的認可,特別是啟功先生更是對林散之的書法給出了很高的評價,認為林散之的書法完全可以稱得上是當代的「草聖」,草書無人能超越。
  • 帶你從零學草書 | 草書千字文「031」——遐邇壹體
    這是"帶你從零學草書"系列文章的第31篇,今天我們來學習《草書千字文》的"遐邇壹體"四個字:(左邊為草書,右邊為真書),右邊的"殳"字跟"攵"的草書寫法相同,如王羲之草書:段
  • 他是唐代草書大家,書法理論家,38歲所書《草書千字文》功力不凡
    說起孫過庭,學習過草書的應該沒有不熟悉的。孫過庭是唐朝時著名書法大家,書學理論家。孫過庭自幼就好古博雅,天賦異稟,書法學習王羲之、王獻之父子,並深得二王精髓,擅長楷書、行書和草書,在草書方面尤其成就卓著。
  • 唐_孫過庭_草書千字文(長圖)
    孫過庭正、行、草三體皆通,尤擅草書, 後人評價其草書咄咄逼羲獻,俊拔剛斷,既得二王筆法的真諦,又有所發揚創新,他運筆一畫一筆之間,起伏鋒杪,衄挫毫芒,字之形意出於天材,非功用積習所能至。孫過庭《草書千字文》時值三十八歲所作,通篇以草書為主上下連接,用筆含蓄不露,沉著飄逸,勁健婀娜,筆致俱存甚為精熟。
  • 啟功的草書也很驚豔,跌宕起伏,略帶「啟功體」痩勁,自成一體
    在當今書壇,啟功先生可以說是數一數二的書法大家,無論是從人品上看,還是從他的書法修養上看,都不愧為大家稱號,尤其是他的「啟功體」獨步書壇,自成一體,只因為「啟功體」的存在,很多人也曾經有過這樣的質疑,啟功先生只會寫「啟功體」,不擅長楷書和草書,這種印象似乎也是根深蒂固的,其實,是我們淺薄了
  • 高閒《草書千字文》
    唐代是我國書法發展史上一個重要時期,佛教在唐代也備受青睞,僧人善長書法者益多,最為著名者當推懷素、高閒,二人皆以草書而聞名於世。高閒是唐代後期的一位僧人書家,他的書法作品主要特徵是,既有張旭「變動泣鬼神,不可端倪」的筆意,又有懷素「深窮開張」的體勢,即用筆嫻熟痛快淋漓,又結體豐厚富有內含,可謂法則俱備。這在唐代書家中極其難得。  高閒,生卒年不詳,烏程(今浙江湖州)人,出家於湖州開元寺,後入長安,酷愛書法,尤善草書,學張旭、懷素,並與當時的名詩人張祜、陳陶以及著名文學家韓愈友善。
  • 藝術皇帝宋徽宗的《草書千字文》
    還記載他十六七歲的時候,藝術名聲就已經很大了。藝術皇帝宋徽宗的書法以瘦金書聞名。結體嚴謹精緻,書寫起來遒勁有力,筆力非常剛勁。除了世人皆知的瘦金書之外,宋徽宗的草書也非常的精彩,目前傳世作品有一大一小兩件,上海博物館珍藏的《草書七言詩紈扇》以及今天著重給大家介紹的遼寧省博物館收藏的《草書千字文》。
  • 帶你從零學草書 | 草書千字文「023」——推位讓國
    這是"帶你從零學草書"系列文章的第23篇,今天我們來學習"推位讓國"四個字:(左邊為草書,右邊為真書),這裡主要說一下右邊的"隹"字草書寫法,"隹"在草書中經常先寫一個"撇折"(也有的連寫兩個"撇折"),再寫一豎(穿過撇折的橫畫),最後連寫兩短橫,如
  • 劉寶華草書千字文和正氣歌書法集出版
    本報10月12日訊 近日,章丘著名實力派書法家劉寶華草書千字文、正氣歌書法集出版,成為該市書法文化的又一精品力作和響亮品牌。他從王羲之到當代啟功,從古今十五位名家中吸取精華,下大力氣為我所用,創造了既有傳統優勢、又有時代精神、更富有個性特點的「大氣莊重、風範高雅、中鋒靈動雄健、嫻熟瀟灑自然」的書法藝術風格。  劉寶華書改後的作品以各種渠道不斷傳到北京和國外各大書法研究單位,很快引起了轟動性的效應。
  • 宋徽宗《草書千字文卷》
    宋徽宗趙佶草書千字文卷(局部)  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鎮館之寶|正在浙江博物館展出的「守望千年:唐宋元書畫珍品特展」的多數書畫珍品均可謂遼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而其中有一件10年裡只被拿出庫房3次的一級國寶——宋徽宗的《草書千字文卷》。宋徽宗趙佶(1082-1135),北宋最後一位皇帝,在位24年。宋徽宗在治國上雖不具文韜武略,但在藝術上卻卓有成就,他在宋代皇帝中書畫造詣最深,工真、行、草書,並創立「瘦金體」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