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從零學草書 | 草書千字文「024」——有虞陶唐

2020-11-19 仡夫愛寫字

這是"帶你從零學草書"系列文章的第24篇,今天我們來學習《草書千字文》的"有虞陶唐"四個字:(左邊為草書,右邊為真書)

首先看"有"字:

寫法點撥:

"有"字是常用字,它的草書寫法大致有兩種,一種是延用了其章草寫法,如

鄧文原章草:有

孫過庭草書:有

趙孟俯草書:有

另一種則是像這裡智永的寫法,這種寫法是最常用的,也比較簡單:

智永草書:有

懷素草書:有

下面看"虞"字:

寫法點撥:

"虞"字上面的虎字頭"虍"的草書寫法跟以前講過的"雨"字頭寫法完全相同;下面的"吳"字草書寫法是:"口"字寫成左右兩點,下面的"天"字通常在第一橫起筆處加一短豎,如

智永草書:虞

張弼草書:虞

有時為了簡化,"吳"字上面的"口"也可以省略不寫,如

啟功草書:虞

懷素草書:虞

接下來看"陶"字:

寫法點撥:

古人寫的"陶"字,右邊結構稍有不同,除了上面智永的真書寫法,大致還有以下幾種:

趙孟俯楷書:陶

趙孟俯楷書:陶

柳公權楷書:陶

"陶"字的草書寫法,左邊的"阝"以前講過,這裡不再贅述;右邊部分"匋"的草書寫法,外框"勹"的短撇可以省略不寫,如下面孫過庭的寫法:

孫過庭草書:陶

"勹"裡面的部分通常寫成一個像"乇"字的形狀,如下面智永和懷素的寫法:

智永草書:陶

懷素草書:陶

還有的寫成像"長"字的形狀,如

沈粲草書:陶

乾隆草書:陶


最後來看"唐"字:

寫法點撥:

"唐"字草書最常見的寫法就是這裡智永這種寫法,"廣"字框沒什麼變化,中間的"肀"寫成一個右旋的圓,中間的豎畫通常省略,下面的"口"字省略為兩點,通常連寫,也有分開寫的,如下面米芾的寫法:

智永草書:唐

董其昌草書:唐

米芾草書:唐


以上就是本期《草書千字文:有虞陶唐》的全部內容,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點讚、轉發,也請關注我的頭條號"仡夫愛寫字",我會繼續發布相關文章。

相關焦點

  • 帶你從零學草書 | 草書千字文「031」——遐邇壹體
    這是"帶你從零學草書"系列文章的第31篇,今天我們來學習《草書千字文》的"遐邇壹體"四個字:(左邊為草書,右邊為真書)寫法點撥:"邇、邇"古人這兩種寫法都有,
  • 帶你從零學草書 | 草書千字文「023」——推位讓國
    這是"帶你從零學草書"系列文章的第23篇,今天我們來學習"推位讓國"四個字:(左邊為草書,右邊為真書),這裡主要說一下右邊的"隹"字草書寫法,"隹"在草書中經常先寫一個"撇折"(也有的連寫兩個"撇折"),再寫一豎(穿過撇折的橫畫),最後連寫兩短橫,如
  • 帶你從零學草書|草書千字文「002」——宇宙洪荒
    今天我們要學的是「宇宙洪荒」四個字的草書,先來看一下智永的寫法:(由於墨跡本有些殘損不清,特將摹拓本貼在旁邊作為對比)首先看「宇」字:寫法點撥:①「宇」是上下結構的字,上面「宀」頭的寫法是:寫完首點直接寫橫鉤,省略左邊的一點,這是「宀」頭在草書中唯一的寫法
  • 草書「列」、「別」如何區分?「張」字草書的標準寫法!
    懷素草書:辰下面看「宿」字:寫法點撥:①"宿"字上面的"宀"頭草書寫法我們在學"宇"字時已經學過了,詳見《帶你從零學草書|草書千字文「002」——宇宙洪荒》②"宀"頭下面的筆順跟我們現在不一樣,古人是先寫一橫,下面左邊一個"亻"旁,右邊一個"白"
  • 帶你從零學草書|草書千字文「001」——天地玄黃
    從今天開始,我們就正式進入草書的學習了!這一筆在草書中非常普遍,如寫「夫」、「去」等字,大家一定要練熟。 「地」是左右結構的字,在草書中也可以左右分開來看:左邊的提土旁的寫法跟行書沒有任何區別,可2筆寫成,即短橫+豎提,也可連成1筆來寫;右旁的「也」字在草書中可省略中間的短豎,即寫成「乜」字,可分2筆寫,也可連成1筆,第2筆豎彎鉤可以出鉤也可以不出鉤;最後當左右兩部分連成「地」字時,左邊的提和右旁的橫方向一致,所以可連接成1筆來寫。
  • 草書"金"字的3種寫法,"麗"字的2種寫法|草書千字文—金生麗水
    智永《真草千字文》局部首先看這個&34;字:王羲之草書:念② &34;字下面的部分大致有三種寫法寫法點撥:&34;字草書有兩種寫法:第一種如這裡智永的寫法,上面像寫一個&34;字,下面寫一個&34;(注意,這裡的&34;字不同書法家的寫法略有不同,其中最簡單的一種是簡化為三個點,如懷素的&34;字);第二種寫法比較抽象,筆畫穿插顯得比較亂,如孫過庭和董其昌的寫法(兩者也略有不同):
  • 千字文——推位讓國,有虞陶唐
    上圖是草書拙作《千字文》裡面的「推位讓國,有虞陶唐寫得怎麼樣,大家有何改進建議?歡迎指正。這兩句的意思,並不難理解。說的是上古史中的「禪讓」傳說。有虞:中國上古時代有一個部落,居住在虞地,在今商丘市虞城縣,因地名為氏,稱有虞氏。就是史書上說的虞舜。
  • 008帶你從零學草書 - 律召調陽
    在開始今天的草書講解之前,想先跟大家說明一個問題:在現代通行版本的《千字文》中,並沒有「律召調陽」這一句(這是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內容),而是「律呂調陽」,那麼到底哪個才是正確的,以及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其實早在2012年我國當代紅學泰鬥周汝昌先生就曾經公開發表過專門的論述,另外我也根據周先生的講解深入研究過這個問題
  • 宋舒耕硬筆草書《千字文》
    宋舒耕老師的硬筆草書《千字文》就透著王羲之的草意,賞心悅目。推位讓國,有虞陶唐。 弔民伐罪,周發殷湯。 坐朝問道,垂拱平章。 愛育黎首,臣伏戎羌。 遐邇一體,率賓歸王。 鳴鳳在竹,白駒食場。 化被草木,賴及萬方。 蓋此身發,四大五常。 恭惟鞠養,豈敢毀傷。
  • 草書「門」有兩種寫法,其中一種竟被日文抄襲?
    大家都知道,日語中保留了很多我們中國的漢字,但是你知道嗎,其實日文中的平假名也跟漢字有關,那就是平假名的寫法都是借用的中國書法中的草書符號,比如今天我們要學的「門」字就是其中一個,你知道它的一種草書寫法跟哪個平假名相似嗎?
  • 學習草書的好工具,智永《真草千字文》
    學習草書,筆畫難記,推薦大家《真草千字文》,真草二體,是智永傳世代表作,也是我國書法史上的留傳千古名跡。《真草千字文》法度謹嚴,一筆不茍, 其草書則各字分立,運筆精熟,飄逸之中猶存古意,其書溫潤秀勁兼而有之。真草二體兩兩對照,是學習草書的很好的工具貼。
  • 草書「月」字為啥斜著寫?|草書千字文「003」——日月盈仄
    今天我們要學的是"日月盈仄"四個字的草書,先來看一下智永的寫法:(由於墨跡本有殘缺,特將摹拓本貼於墨跡本兩側方便對照)首先看「日」字:寫法點撥:①「日」可看作全包圍結構,像這種帶「囗」的字,小到「日」字,大到「國」字,都是先寫外框再寫裡面的部分,上次講過
  • 啟功的草書,你見過嗎?他的草書《千字文》,美的一塌糊塗
    那麼,啟功的草書你見過嗎?他的草書《千字文》,美的一塌糊塗。上圖為啟功先生草書《千字文》局部一《千字文》全篇共計250句,每四字成一組,共計1000字,文章構思極為巧妙《千字文》憑藉其優美的文筆和華麗的辭藻成為歷代知名書法家創作書法的經典文本,智永、懷素、歐陽詢、趙孟、文徵明等大家都有極為優美的《千字文》法帖傳世。其他名家在這裡不多介紹,今天我們主要來領略一下啟功先生的草書「千字文」的獨特魅力。
  • 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草書篇)04——認識草書4
    在草書中組織使轉,左邊是「子」字形飛帶勢,右旁「刀」單獨寫起來是轉動,鉤裹勢。這兩個筆勢一加,出來了一個草字,你馬上會發現右邊的「刀」少了一筆,簡化了。所以說,草書的裹束不是簡單的相加,在裹束時,它會再次組織使轉。那怎樣理解《急就章》這寫法是什麼筆勢呢?
  • 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草書篇)33-草書釋讀27
    這是行書作品,王羲之「書」字有各種變化,讀帖時可以留心,但行書寫法未必可以用到草書,草書「書」字是這樣的,前面已經講過。「日」字有四個,《初月帖》有兩個,智永《真草千字文》有一個,孫過庭《書譜》也有兩個。
  • "短撇"在草書中的地位太低了,動不動就被省略,不信看看這些字
    這是"帶你從零學草書"系列文章的第22篇,今天我們來學習"乃服衣裳"四個字:(左邊為草書,右邊為真書)智永《真草千字文》局部首先看"乃"字:(參見《 》),右邊的草書寫法是把豎寫成豎撇,然後順勢寫反捺(把短撇省略):智永草書:服
  • 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草書篇)03——認識草書3
    說到這裡,我們既知道了草字「天」的來源,又知道了草書「天」的取勢。接下來看看草書「天」的演變。在草書中,撇捺寫快了就是一折,改交爭勢為豎筆勢,單獨的「人」字很少這樣寫,但作為一個字中的部件就很常見。你看居延漢簡上這三個「天」字,後兩個把捺筆放平了寫,本來的撇捺撇捺,變成了兩折,速度自然快了。
  • 于右任標準草書千字文
    于右任精書法,早在20年代便有「北於南鄭」之稱,「南鄭」指鄭孝胥。尤擅草書,首創「標準草書」,被譽為「當代草聖」。于右任1932在上海創辦標準草書社,以易識、易寫、準確、美麗為原則,整理、研究與推廣草書,整理成系統的草書代表符號,集字編成《標準草書千字文》(1936年由上海文正楷印書局初版),影響深遠,至今仍在重印。有「近代書聖」之譽。著作《右任詩存》、《右任文存》、《右任墨存》、《標準草書》等。
  • 智永《草書千字文》與于右任《標準草書草聖千文》,誰更勝一籌?
    圖一 智永《真草千字文》趙子昂生活在宋元年代,有極大可能見過智永的《真草千字文》八百本中的真跡。大家對照一下智永、趙子昂與于右任先生的草書千字文,可以發現一個明顯的不同:於先生的更加簡潔明了,更具時代氣息,大氣磅礴,個性鮮明。加之於先生「朝寫石門銘,暮臨二是品。竟夜集詩聯,不知淚溼枕」的深厚碑學功底,這些標準草書千字文,字字標準,筆筆皆活,都已經成為書法寶庫中的珍寶,惠及眾多學書者(見圖五)。
  • 高閒《草書千字文》
    唐代是我國書法發展史上一個重要時期,佛教在唐代也備受青睞,僧人善長書法者益多,最為著名者當推懷素、高閒,二人皆以草書而聞名於世。高閒是唐代後期的一位僧人書家,他的書法作品主要特徵是,既有張旭「變動泣鬼神,不可端倪」的筆意,又有懷素「深窮開張」的體勢,即用筆嫻熟痛快淋漓,又結體豐厚富有內含,可謂法則俱備。這在唐代書家中極其難得。  高閒,生卒年不詳,烏程(今浙江湖州)人,出家於湖州開元寺,後入長安,酷愛書法,尤善草書,學張旭、懷素,並與當時的名詩人張祜、陳陶以及著名文學家韓愈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