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紀60年代,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北歐五國)出現了大量優秀的家具設計大師,當時北歐設計幾乎統治了整個世界。今天我們要討論的維爾納·潘頓,他是丹麥極富盛名的家具設計大師。
潘頓曾在丹麥皇家藝術學院學習設計,後來曾在雅格布森的事務所工作過一段時間,似乎大部分著名的丹麥設計大師都有類似的履歷,潘頓在1955年自立門戶,開辦了自己的設計室,致力於家具的設計。

錐形椅設計於1958年,內部填充物採用的玻璃鋼材質,表面罩上一層色彩鮮豔的羊毛或珍珠絨布,玻璃鋼與絨布之間填充了一層海綿,增加人體接觸面的柔軟度。底座用鋁或不鏽鋼設計成穩定的十字造型,椅子可以360度自由旋轉,不僅增添了生活趣味,也方便人們溝通時調整方向。總而言之,這是個集舒適、美感與趣味於一身的好作品。

潘頓在1959年對錐形椅進行輕微地改造,誕生了心形錐形椅,明顯可以看出在風格和造型上是一脈相承的,它繼承了錐形椅所就具備的所有優點,唯一區別就是其靠背被改造成了心形,造型和視覺上顯得可愛有趣。

弗納椎形鐵絲椅也承襲自錐形椅的設計,潘頓把椅身的填充部分換成鐵絲骨架,鐵絲編織成穩固的錐形骨架作為椅身的支撐部分,坐墊依然採用套絨的玻璃鋼。鏤空的鐵絲骨架大大減輕了椅子的整體重量,降低了製造成型的難度,也體現出設計師對不同工藝手法的探索。

潘頓椅是潘頓一生中最得意的作品,敢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可見他自己對這個作品的滿意度是非同一般的。潘頓椅整體採用玻璃鋼/ABS材料材料,一次壓模成型,這在製造工藝上也是個歷史性的突破。不管是整體的柔美曲線還是細部的處理都為人稱道,「美人椅」是業界同行給予的最高認可。
人們一天中大部分時間都要和椅打交道,椅子的舒適與否影響著我們的心情,進而影響到我們的生活或工作狀態。潘頓的椅子可以看出他對人機以及有機設計方面的考量,當然他對鮮豔顏色的大膽使用使得他的設計更加時尚大方,從一點上來看晚他幾年出道的阿尼奧與他似乎存在一些共性。面對這些椅子,哪一個會讓你心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