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秘的面孔·貴州戲劇面具展」開展
「神秘的面孔·貴州戲劇面具展」開展 2020-07-21 13: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貴州戲劇面具展舉行,400件神秘面具「訴說」貴州文化
7月18日,由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貴州省文化藝術研究院(貴州省戲劇創作中心)承辦的 「神秘的面孔·貴州戲劇面具展」 在貴州省美術館舉行,400餘件幽深神秘的面具,以及背後所隱含的貴州文化符號,吸引了眾多觀眾前往參觀。
-
貴州戲劇面具展舉行,400件神秘面具「訴說」貴州文化
7月18日,由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貴州省文化藝術研究院(貴州省戲劇創作中心)承辦的 「神秘的面孔·貴州戲劇面具展」 在貴州省美術館舉行,400餘件幽深神秘的面具,以及背後所隱含的貴州文化符號,吸引了眾多觀眾前往參觀。
-
「神秘的面孔·貴州戲劇面具展」將在貴州美術館展出
貴陽網訊 近日,記者從貴州省美術館獲悉,為弘揚優秀地域文化,由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貴州省文化藝術研究院(貴州省戲劇創作中心)承辦的「神秘的面孔·貴州戲劇面具展」即將於2020年7月18日至8月10日在貴州省美術館舉行。
-
展覽預告|「神秘的面孔·貴州戲劇面具展」將在貴州美術館展出
貴陽網訊近日,記者從貴州省美術館獲悉,為弘揚優秀地域文化,由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貴州省文化藝術研究院(貴州省戲劇創作中心)承辦的「神秘的面孔·貴州戲劇面具展」即將於2020年7月18日至8月10日在貴州省美術館舉行。
-
「神秘的面孔·貴州戲劇面具展」在貴州美術館展出|展至8月10日
7月18日,由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貴州省文化藝術研究院(貴州省戲劇創作中心)承辦的「神秘的面孔·貴州戲劇面具展」在貴州美術館開幕。省內有關專家學者、藝術家及美術愛好者近百人參加觀展。「貴州的戲劇面具保存數量大、品種類型多,幾乎遍及全省所有地區和漢、苗、彝、布依、土家、仡佬等多個民族。希望通過本次展覽弘揚我省優秀的傳統民族民間戲劇文化,促進貴州民族民間戲劇和戲劇面具製作技藝的傳承發展。」開幕上,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袁偉介紹了展覽背後的文化背景和舉辦此次展覽的初心。如何將傳統戲劇文化弘揚傳承開來?
-
「面具王」攜400餘件貴州戲劇面具亮相貴州美術館 部分面具歷史可追溯至清朝
貴陽網訊7月18日上午,「神秘的面孔·貴州戲劇面具展」在貴州美術館開幕,展出400餘件儺戲、陽戲、地戲、撮泰吉精品面具。該面具集貴州地戲面具和儺戲面具造型風格於一體,工藝精湛、造型奇罕、構思 巧妙、氣勢宏大。面部處理誇張,表情奇幻,似笑非笑、似怒非怒、似顰似戚、似嗔似喜,洞察世事、善惡 立判、清濁皆明;面具上附生的各種臉相表情各異,齜牙咧嘴、喜怒哀樂,盡顯其中;雙耳盤的飛龍呼嘯直上,爭鬥纏繞,直撲額頂,嬉戲搶奪額頂鳳凰尾翅上的熠熠寶珠,為中國古今面具所僅見。
-
400餘件貴州戲劇面具亮相貴州美術館 部分可追溯至清朝
7 月 18 日上午," 神秘的面孔 · 貴州戲劇面具展 " 在貴州美術館開幕,展出 400 餘件儺戲、陽戲、地戲、撮泰吉精品面具。據了解,此次亮相的 " 面具王 " 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大整木雕刻儺面具,淨高 2.5 米、寬 1.3 米,千年古槐整雕而成,系原貴州省文化廳謝彬如先生於 1993 年收藏。雕刻者是安順著名老藝人張德安。該面具集貴州地戲面具和儺戲面具造型風格於一體,工藝精湛、造型奇罕、構思巧妙、氣勢宏大。
-
貴州6旬手藝人雕刻戲劇面具
貴州文化 【貴州6旬手藝人雕刻戲劇面具】在地戲的表演過程中,演員需要全程佩戴面具。整個表演中,最直觀、最顯眼、最能體現人物性格的道具,就是面具。貴州安順的楊正經今年66歲,已經雕刻了38年「地戲」面具。30多年前,當地的80多位面具雕刻藝人,如今只剩下五六位。不過,這幾年老楊開始在網上賣面具,銷路打開,緩解了手藝失傳的壓力。
-
「雍有——劉雍藏品展」在貴州美術館開展
本報訊 9月18日下午,「雍有——劉雍藏品展」在貴州美術館開幕。展覽展出了我省著名藝術家劉雍先生數十年收藏的貴州民族民間藝術品250件,另有劉雍先生創作的包括陶藝、雕塑等在內的49件作品。 劉雍,中國美協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第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金屬工藝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
你不知道的貴州 | 貴州這個戲劇有意思,一演就是十天半個月
你不知道的貴州00:00 / -地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貴州許多地區廣為流傳,在安順一帶較為集中。「地戲」顧名思義,是田間地頭表演的戲劇。其實,地戲是屯堡軍隊進入貴州時帶來的。據考證,它源自古時軍隊振奮軍威,恐嚇敵人,保證出師勝利的軍中儺儀,又被稱作「軍儺」。「儺」是一個假借字,也是一個多義字。人們常說的「儺」,其實是一種驅鬼除疫的儀式,它起源於我國的殷商時期,到了周朝盛行一時。之後歷經演變,由祭儺的儀式發展為儺舞和儺戲,大體上可分為宮廷儺、鄉人儺、軍儺和寺院儺。
-
「儺魂神韻——中國儺戲·儺面具藝術展」廣州開展
從跳神到人生禮儀,從鎮宅到節祭,再到戲劇,幾乎每一種人類文化都經歷了神性消減,人性滋蔓的過程……今天(30日)起,「儺魂神韻——中國儺戲·儺面具藝術展」在南越王宮博物館正式開展,141件來自貴州省民俗博物館館藏10個種類儺面具,出自漢族、藏族、苗族、彝族、壯族、瑤族、土家族、水族、毛南族、朝鮮族、布依族等十幾個民族。
-
中國美術館收藏的一組貴州地戲面具,隋唐演義人物
近日在中國美術館拍到了一組貴州安順地戲面具,人物都是《隋唐演義》中的。感覺製作非常精緻,色彩鮮豔,很有點意思。摘自網絡上關於貴州安順地戲的介紹:安順地戲,貴州省安順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
貴州發現「變臉」儺戲面具(組圖)
4月23日,貴陽市收藏愛好者方天然展示儺戲面具的 貴陽市收藏愛好者方天然在收集藏品過程中發現了12個會「變臉」的儺戲面具。這一系列面具全部為木質,每個面具分為上下兩層,用細繩連結,上層表情猙獰,下層面容慈善。據貴州西南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庹修明介紹,此類儺戲面具在貴州尚屬首次發現。
-
儺與中國少數民族面具(圖)
跳神面具包括新疆、內蒙古、黑龍江、遼寧、吉林信仰薩滿教民族的薩滿面具;廣西、廣東的少數民族的師公面具和貴州、湖南、四川、湖北、雲南的少數民族的儺堂、端公面具等等,可謂洋洋大觀。 二. 生命禮儀面具 用於人自身的各個生命歷程,包括誕生禮、命名禮、成年禮、婚禮、喪禮等各種儀式。
-
原來貴州戲劇是這些
原來貴州戲劇是這些中國戲劇是中國的傳統藝術,集中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全部精粹和龐雜,作為中華文化主體的一部分而生生繁衍。那麼貴州都有哪些戲劇呢?儺戲中國戲曲劇種之一儺戲,中國戲曲劇種,是在民間祭祀儀式基礎上吸取民間歌舞、戲劇而形成的一種戲曲形式。儺戲起源於商周時期的方相氏驅儺活動。
-
「晚鐘大音:楊祖愷、陳福桐先生書法作品展」在貴州美術館開展|展...
8月24日,由省文史館主辦的「晚鐘大音:楊祖愷、陳福桐先生書法作品展」在貴州美術館開展,120件書法作品、70件手札、39件詩文稿、40餘冊日記,以及10餘件遺物,向觀眾展示了楊、陳二位先生高潔的人品和書法造詣。
-
「晚鐘大音」貴州書法家作品展開展
「晚鐘大音」貴州書法家作品展開展 2020-08-30 20: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貴州民族民間手工藝術精品展即將開展
央廣網貴陽10月20日消息(記者王珩)記者10月20日獲悉,2019年中國(貴州)國際民族民間工藝品·文化產品博覽會將於10月25-27日在貴陽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由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組織的貴州民族民間手工藝術精品展作為本屆博覽會將同步在展覽中心2號館進行展出。
-
洋面具進屯堡
(原標題:洋面具進屯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