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秋說起,探秘「嫦娥奔月」「玉兔搗藥」的文化源頭?

2020-12-04 珣玗琪

中國傳統文化說到中秋節,就想到明月、嫦娥、吳剛和玉兔這些人物、角色,和他們傳世的故事。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月宮鏡」

唐朝有一種精湛的「月宮鏡」,融合傳統中秋節日的民俗故事於工藝鑄造中,既實用又精美,代代傳說中秋故事。「月宮鏡」是盛唐時期的人物故事鏡的典型品項。鏡子是生活中端正、整飾儀容的必需品,鏡子的鑄造和鏡上的裝飾畫又是工藝科技和文化內涵的表現。傳統故事傳說被鑄入銅鏡背面裝飾畫中,「月宮鏡」傳播著中秋月亮的故事。


「月宮鏡」有著圓形或類似圓形的外型,光照似明月,造型大氣,充滿泱泱活力,文飾風格洋溢大唐盛世的風採,盛唐氣象萬千「溢於鏡表」。大家閨秀,「開匣見明月,持照如嫦娥」。

千秋鏡「雖大小而殊,致必規圓而相似」,象徵著一輪圓月。製作考究,而且都是最好的工匠鑄造。

千秋銅鏡瑤池有月

在唐玄宗之朝,君臣間賜鏡、獻千秋鏡形成宮中風流韻事。君臣士子「鑑之以明節」,明達古今鑑善惡。唐玄宗的誕辰八月初五日稱「千秋節」。宋人《文苑英華》卷一○五紀,八月五日花蕚樓賜百官明鏡,並錄鏡賦多首。

「千秋鏡」中就有「月宮鏡」。玄宗遊月宮故事流傳極廣,唐代多部筆記小說都有記載,到了後世以戲曲的形式搬演流傳。

千秋鏡「雖大小而殊,致必規圓而相似」,象徵著一輪圓月。製作考究,而且都是最好的工匠鑄造,「考工垂典,匠人有作,或鑄或鎔,是磨是削」,閃閃監光。賦云:「提握見重,光芒未歇,若清潭之無比,類瑤池之有月」。

西安蓮湖區電容器廠出土月宮鏡,畫面中央是一棵桂樹、枝繁葉茂;樹的右側上方,嫦娥凌空,衣帶飄舞,輕盈舒展,其下方有一隻蟾蜍伸肢跳躍;玉兔在樹的左側,雙手握杵搗藥。也有的月宮鏡,嫦娥是在桂樹的左方,玉兔在右方。

也有圓盤外圍飾以八瓣花形或是八瓣菱花型的月宮鏡。比如,一面上海博物館所藏的月宮鏡,八出菱花形鏡面,中心是一株桂樹,左側為玉兔、蟾蜍,右側為衣帶飄舞的嫦娥,背緣有流雲環繞。

一面西安西郊小土門出土的月宮鏡,為八瓣菱花型,畫面中央兩棵桂樹交纏在一起,兩側祥雲上各有一位仙人跪坐,左側應是吳剛,雙手捧盤置一酒壺,樹右側是嫦娥,手上捧著盤子盛著仙桃。

從唐代「月宮鏡」的文飾可以一應對照到中秋節的傳說故事的角色。可見,中秋節傳說神話故事,應該早在唐代之前就已經流傳。

中秋節傳說故事的起源

中國從商代就有秋天的祭月大典了。《周禮》云:「天子常春分朝日,秋分夕月」;史書《國語》云:「古者,先王既有天下,又崇立上帝、明神而敬事之,於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古代祭月是君王敬事天地,以行教化的文化表現,古代社會的政治教化源自對天地常理的體悟。

到了唐代,已經將「中秋節」定為節日,唐代文學「詠月詩」中也有許多月宮、桂、蟾蜍、玉兔、嫦娥的元素。那麼,中秋節傳統故事起源於何時呢?

一、嫦娥奔月

唐代李善《文選・祭顏光祿文》中,寫月中嫦娥:「涼陰掩軒,娥月寢耀。」《文選注》云:「姮娥(嫦娥)掩月,故曰娥月。周易、歸藏曰:昔常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藥服之,遂奔月,為月精。」從上文看來,《周易》、《歸藏》就有「嫦娥奔月」的傳說,也就是早在三代就有了。

西漢劉向編著《淮南子・覽冥訓》中,同時出現后羿和嫦娥(姮娥),以及嫦娥奔月的故事敘述:「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


二、吳剛伐桂

吳剛伐桂,一般多認為是唐代流傳下來的故事。而說到月中有桂樹最早的記載在西漢時代就有。

《太平御覽》引西漢《淮南子》記載:「月中有桂樹」。晉代的著作中也流傳著月中仙人桂樹的傳說,如晉代虞喜的《安天論》:「俗傳月中仙人桂樹。今視其初生,見仙人之足,漸已成形,桂樹後生焉。」(見《太平御覽》卷四〈天部四・月〉)。

唐人段成式的筆記小說集《酉陽雜俎》卷一〈天咫篇〉記錄,月中有神奇月桂樹,高五百丈,隨創隨合。據傳有漢代西河人吳剛,修仙道犯了過被師父罰到月宮砍桂樹。《酉陽雜俎》:「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

三、玉兔搗藥

漢代的經籍中就有月中兔的說法,西漢劉向《五經通義・體調番》說到「一月中有免與蟾樵」。傳說玉兔在月中搗藥,晉代傅鹹《擬〈天問〉》就是這麼看:「月中何有?玉兔搗藥。

在唐代,玄奘所譯的《大唐西域記》裡記載兔子升天的情節。劫初時西域烈士池西林野中,有三獸,狐狸、兔子和猿猴共處。三獸雖異類卻情深意密、相處融洽,天帝為了考驗他們,降靈應化為一飢乏老人求助。狐狸和猿猴都找到了食物,而兔子卻找不到食物濟助老人。老人說兔子並非真的有志一同、相和無間。聽到這話,兔子決意跳入熊熊火中獻身,以彌補自己的拙劣不足。天帝受到感動,把玉兔放到月輪上,以傳其事跡於後世。從此以後,月中就有了玉兔。


小編小結

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想知道更多文化、風俗、軼事、傳統經典,請關注「珣玗琪」



相關焦點

  • 中秋傳說故事——玉兔搗藥
    中秋傳說故事——玉兔搗藥 2013-09-13 13:56:26  來源: 中國文明網  編輯: 董樂  責任編輯: 馬蘭  跟帖條  進入跟帖
  • 中秋傳說故事二:玉兔搗藥
    玉兔搗藥是中國神話傳說故事之一。見於漢樂府《董逃行》。相傳月亮之中有一隻兔子,渾身潔白如玉,所以稱作"玉兔"。這種白兔拿著玉杵,跪地搗藥,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藥丸可以長生成仙。久而久之,玉兔便成為月亮的代名詞。古時候,文人寫詩作詞,常常以玉兔象徵月亮,像辛棄疾的《滿江紅·中秋》即以玉兔表示月亮。
  • 中秋傳說之玉兔搗藥
    玉兔搗藥,道教掌故之一,見於漢樂府《董逃行》。相傳月亮之中有一隻兔子,渾身潔白如玉,所以稱作"玉兔"。這種白兔拿著玉杵,跪地搗藥,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藥丸可以長生成仙。久而久之,玉兔便成為月亮的代名詞。
  • 中秋節童話:眾人皆知嫦娥奔月,卻不知玉兔緣何搗藥
    中秋節快到了,為了讓孩子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節日背後的故事,我給孩子讀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可孩子卻提出了一個問題:「月亮上為什麼有玉兔?」是啊,嫦娥因為偷吃了仙藥飛升到月亮上,可玉兔又是因為什麼原因跑到月亮上陪伴嫦娥?關於玉兔的來源,我找到了四個版本,讓我們一起分析。
  • 嫦娥為何奔月?玉兔為何搗藥?若真較真追究 故事就大不一樣了
    忽然,你看你看嫦娥到底是怎麼到月亮裡去的?的臉,見月中有幾塊陰影,一塊,像樵工伐桂;一塊,像玉兔搗藥。乃腦洞大開。作者:河西傳說后羿得不死藥,被他的妻子嫦娥偷食,嫦娥因此成仙,頓時身輕如燕,直奔月宮而去,去了才發現一個大問題:重力失效!回不去了,地球。
  • 中秋節的傳說之玉兔搗藥的故事
    2014年中秋節即將到來,關於中秋節的傳說你知道和了解多少呢?今天就告訴大家中秋節的傳說之玉兔搗藥。一起來看這其中的精彩故事吧!    玉兔搗藥  傳說中月宮裡有一隻白色的玉兔,她就是嫦娥的化身。
  • 【玉兔搗藥】
    【玉兔搗藥】 發表時間:2008-08-29   來源:中國文明網 玉兔搗藥(宋代銅鏡)  這也源自一個有關后羿和嫦娥的傳說。
  • 搗藥玉兔為何會進入月宮,搗的是什麼藥?
    在嶺南版小學二年級上冊美術第一課《民間玩具欣賞》中有一個玩具叫:搗藥玉兔。說到玉兔,你會想到嫦娥,想到嫦娥,你就會想到奔月。所以很多時候玉兔和月亮是密不可分的,那為什麼玉兔要搗藥呢?中秋佳節的團圓日子裡面,出現一隻兔子在搗藥簡直是風馬牛不相及啊。
  • 貂蟬拜月、玉兔搗藥……這些中秋傳說竟有這麼多版本
    中秋傳說故事二:玉兔搗藥玉兔搗藥是中國神話傳說故事之一。見於漢樂府《董逃行》。相傳月亮之中有一隻兔子,渾身潔白如玉,所以稱作"玉兔"。這種白兔拿著玉杵,跪地搗藥,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藥丸可以長生成仙。久而久之,玉兔便成為月亮的代名詞。古時候,文人寫詩作詞,常常以玉兔象徵月亮,像辛棄疾的《滿江紅·中秋》即以玉兔表示月亮。至於諸多舊小說,也常常使用此等掌故以暗示月亮。
  • 玉兔搗藥的故事 盤點玉兔與嫦娥相伴傳說
    相信玉兔在月亮上搗藥的故事大家都聽說過,每天陪伴嫦娥而且還有自己的工作,果真廣寒宮的兔子不是一般的兔子。其實有關於玉兔在月亮上搗藥的傳說,有很多中說法流傳。   傳說一   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對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們有四個可愛的女兒,個個生得純白伶俐。
  • 中秋神話傳說之吳剛折桂、玉兔搗藥與后羿射日
    玉兔搗藥   "玉兔搗藥",道教掌故之一。見於漢樂府《董逃行》。相傳月亮之中有一隻兔子,渾身潔白如玉,所以稱作"玉兔"。這種白兔拿著玉杵,跪地搗藥,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藥丸可以長生成仙。究而久之,玉兔便成為月亮的代名詞。古時候,文人寫詩作詞,常常以玉兔象徵月亮,像辛棄疾的《滿江紅·中秋》即以玉兔表示月亮。
  • 中秋團圓莫忘賞月,嫦娥奔月的故事其實來源《周易》
    中秋佳節馬上到了,中秋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中秋代表團圓 ,無論是古人還是今人,中秋月圓夜,人們總會不自己的抬起頭,和家人一起賞月吃月餅,和孩子們聊聊月宮中嫦娥和玉兔的神話故事,一家人在一起共享團圓之樂。
  • 樂高版「搗藥的玉兔」,陪你快樂過中秋啦!
    樂高版「搗藥的玉兔」,陪你快樂過中秋啦!可愛的小玉兔整日陪在嫦娥姐姐身邊! 下面我們跟著下面的漫畫, 來了解下「玉兔搗藥」的故事吧! 然後我們再來分享今天的樂高搭建! (漫畫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還請告知)
  • 中秋之際話玉兔
    中秋在農曆八月十五,恰值三秋之半,故稱「中秋」。這天月亮正圓,故又叫「團圓節」。提到象徵著團圓的月亮,繼而又會聯想到神話傳說裡與月亮相關的其他事物,有「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玉兔搗藥」和玉雕中常見的題材--玉兔。
  • 嫦娥奔月圖像版故事
    過去,人們一直認為嫦娥奔月的故事最早見於西漢劉安的《淮南子·覽冥訓》中,「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羿妻恆娥竊以奔月。」考古的發現更新了人們的認識,將這個故事提早到商周時期。 1993年,湖北江陵王家臺15號墓出土的秦代竹簡中,有兩片簡上提到了嫦娥奔月的文字:「歸妹曰:昔者恆娥竊毋死之(藥)……;奔月,而枚佔……。」
  • 中秋節嫦娥奔月的簡筆畫怎麼畫?教你學畫中秋節嫦娥奔月的簡筆畫!
    嫦娥登上了月宮,據西漢《淮南子》等古書的記載,是因為她偷吃了她丈夫羿從西王母那裡要來的不死藥,就飛進月宮,變成了搗藥的蟾蜍。
  • 十一句,廣寒宮殿,玉兔搗藥嫦娥孤棲
    ——冷應澂《聽月樓》2、萬裡青天霽色開,嫦娥駕玉上雲來。樓中勝飲八仙聚,物外清談三語該。空翠水光爭滉漾,漏聲鍾韻共徘徊。秋盤應愛金纓好,紅抹佳人醉裡腮。——王之道《和張彥智中秋對月》3、記廣寒宮殿,曾對高真。
  • 嫦娥為什麼「奔月」?「玉兔」又是怎麼來的?這些冷知識了解一下
    「嫦娥奔月」的傳說最早出現於何時?古佚書《歸藏》:「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藥服之,遂奔月為精」「嫦娥奔月」在中國是家喻戶曉的神話故事,《淮南子·覽冥訓》中有這麼一個說法:「譬若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意思是,羿從西王母那得到了不死之藥,姮娥偷吃後奔向月亮。羿很失望,惋惜再也搞不到神藥了。
  • 「嫦娥奔月」和「嫦娥奔月」
    在中國民間流傳很廣的神仙故事之一就是嫦娥奔月,嫦娥是人們心目中美麗而又能帶給人間吉祥的聖潔女神。嫦娥奔月的傳說最早見於《山海經》,此後在《淮南子》《搜神記》等典籍中都有著相似的記載。嫦娥是羿的妻子,羿曾射落九個太陽,是扶助夏朝建立的功勳人物。羿在西王母那裡討來不死之藥,尚未服下,嫦娥偷食後,自此成仙,奔入月中,成了月中之精。
  • 別樣話中秋之嫦娥獨守月宮遭悽涼,玉兔有心相隨去搗藥
    中秋佳節,花好月圓,天上人間,情同一理。廣寒宮宮主嫦娥的純情感天動地,可是她獨守月宮的悽涼寂寞和相思之苦又有誰知!那我就講講玉兔搗藥的故事——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對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們有四個潔白無瑕、乖巧可愛、聰明伶俐的女兒。一天,玉皇大帝有事召見雄兔,於是雄兔依依不捨地離開家,踩著雲彩上天宮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