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安高城市天地,侯守琴在家吹糖人。
資料圖
原標題:女吹糖人:想做老手藝的傳承人
抓出一團麥芽糖,在手裡搓幾下,做出一個小管子,抿著嘴吹氣,捏出頭和腳,不到兩分鐘,一匹正在奔騰的小馬,就被侯守琴「吹」了出來。「當年我父親學這個,肩挑擔子,走街串巷,賺點養家餬口錢,現在我學就純粹是為了傳承我們的傳統文化,希望以後的孩子也能知道這項老手藝。」今年32歲的侯守琴說。
1月10日下午,在蜀山區侯守琴的家裡,木架子上擺滿了一排已經做好的作品,琥珀色的小兔子,五顏六色的葫蘆,長著須的龍威風凜凜,還有憨態可掬的大母雞。5歲的兒子徐凡讓媽媽吹出一匹馬,只見侯守琴用一個竹篾緩緩攪拌麥芽糖,挖出一小團,放在手裡一直揉捏拉扯。很快,就如同變戲法一般慢慢膨脹並逐漸變得透明。吹氣的時候,她手也沒閒著,捏出馬鬃、馬腳,不到兩分鐘,一匹活靈活現的小馬就「吹」出來了。
老家在六安農村的侯守琴是家族裡第三代吹糖人的藝人了。侯守琴說,她姥爺當年把技藝傳給了她父親,她小時候就成天看爸爸挑個擔子,走街串巷,到處賣糖人,補貼家用。
現在父親不賣糖人了,但是逢年過節的,也總會做一些糖人逗他們開心,「一個小小的糖人,當年給我們帶來多少歡樂和驚喜。」兩年前,她無意中得知在其他地區糖人已經成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而在合肥的大街小巷她都沒有看到過吹糖藝人,於是萌生了自己傳承的想法。
於是一有空她就回老家向父親學習,「父親一開始並不願意教我,說學這個沒用,還辛苦。」侯守琴說,當時就是想著能傳承這個老手藝,讓以後的孩子也能感受到這一份甜蜜。
父親理解了她的想法,開始認真教她,「一開始我手都被燙得滿手泡。」麥芽糖熬成粘稠狀後,溫度有100度以上,確實很燙手,捏的慢,糖又硬了。侯守琴說,自己練習幾個月,才勉強做出一隻母雞。花了兩年的時間,手藝倒也嫻熟起來。目前她正準備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資格,希望能把這項傳統文化藝術繼續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