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紙荒唐言」:自首荒唐,其實是《紅樓夢》獨特的藝術手法

2020-08-30 來自心靈的香

(文/水無香)

一直覺得《紅樓夢》的文字很有魔性。比如在開篇第一回裡,作者很神秘地交代這篇小說的來歷:「說起根由雖近荒唐,細按則深有趣味」,然後又開闢鴻蒙般地把故事發生的地點放在大荒山無稽崖上,還賦詩一首為:「滿紙荒唐言,一把心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對此,脂硯齋批:自首荒唐,妙!


作者為何自首荒唐?為何用那麼多虛幻的手法寫一部基本寫實體裁的小說呢?脂硯齋又為何為這種寫法點讚呢?其實,正是這種看似荒誕的寫法,形成了《紅樓夢》獨具一格的藝術風格,呈現了純寫實的小說不能呈現的藝術效果——故事因為虛化,被魔幻而得到升華;觀點因背經離道,獨特不羈的荒唐而自帶魔性;語言因唯美,孤獨,脆弱而獨具魅力。

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作者自首荒唐的高明之處。

1, 故事被成功地虛化,主題得到深化和升華。

《紅樓夢》跟很多小說的不同之處在於,作者把故事做了虛化處理,故事發生的朝代、年紀、地點等在別的小說中一清二楚的東西,作者在《紅樓夢》裡都沒有交代,而是把整個故事放在一個完全虛化的環境裡。


作者為何要這麼處理?可能因為,這種手法更便於作者表達自己的思想和小說的主題吧。

《紅樓夢》雖然是一個基本寫實的小說,但是小說的內容,尤其是寶黛二人的愛情,非常唯美,詩意,理想化,超現實。所以,作者把故事放在一個虛化的,沒有年代和地點可考的地方,它就可以永遠存在於人們的想像裡,不落俗套,不沾塵土。就像一朵霧裡的花,朦朧美好。

相反,如果他給故事定下了地點,朝代和年紀,那麼故事裡人物的衣著,習慣,故事發生的的場景,季節,一草一木都得符合那個時代和地點的特徵,這樣,不僅讓人物落俗,景物也不能那麼唯美了——試想一下,如果你讓《紅樓夢》裡的人物,穿上《甄嬛傳》裡的服裝和鞋子,那大觀園裡的十二釵們,還能那麼鮮活,生動,水潤,豐澤嗎?肯定不能,她們,恐怕瞬間就成木偶了吧?

而有了具體的地點,院落,那麼,不僅她們很快落入俗套,就連我們讀者的心目中,也很難再有這麼瑰麗的關於《紅樓夢》的想像了吧?

木心先生曾經說過:《紅樓夢》的這種藝術手法,因為放得寬,不著邊際,所以則更藝術,就憑這一點,《紅樓夢》就可以睥睨千古。

這,不也正是脂硯齋稱妙的原因嗎?


而這種虛化的手法,也讓小說的主題變得深刻和悠遠,它不像別的小說那樣,把悲劇的根源歸結為某些人,某些事,某些單純的因素上,而是把它歸結為時代和社會的矛盾上。這樣,小說的主題也成功地得到了深化和升華。


這,應該是作者自首荒唐的原因之一吧。


2,成功地運用了各種魔幻手法,增加了小說的魔力。

作者自首荒唐的原因之二,可能是認為自己不僅沒給出故事發生的朝代和地點,而且把事件,人物地點都做了各種幻化和變形,以至於這個寫實的小說看起來甚是不著調吧。

其實,這一點,正好增加了小說的魔性和魅力。如果不是作者用高超的手法,用「無中生有」的辦法,對故事大施幻術,從而讓小說的很多地方罩上永不散開的迷霧,怎麼會有這麼多人樂此不疲的思考,研究和爭論呢?

我們來看下作者都運用了哪些魔法吧。

分身術:在《紅樓夢》裡,有很多人物被指是有分身的,一人多身,多人一身,陰陽一體的說法,歷來層出不窮,比如黛玉,有說是一分二,有說一分四,也有人說一分六,一分七的,不管怎麼樣,這種分身術,成功地讓每一個角色都帶著各自的使命,完成了一個超越凡俗的女人在不同際遇下的命運,完成了作者要她們完成的敘述。這種手法,既讓故事豐滿多姿,也成功地讓很多事情陷入迷霧,變得耐人尋味起來。


除了黛玉,小說中別的人物,也有這種分身的辦法,比如寶釵,也一直有「襲為釵副」的說法。還有寶玉,也有甄賈寶玉之分。

幻術:在《紅樓夢》裡,作者使用了很多幻術,憑空幻化出許多神話,地點,場景,物件,來完成在現實世界無法完成的敘述。比如虛構了木石前盟的神話,處在雲頂霧端的「太虛幻境」,「迷津」,開口說話的石頭,魔性十足的「風月寶鏡」等等,這些幻術,不僅讓小說變得神秘,有趣,吸引人,而且還讓很多微妙的,哲理的,充滿玄機的東西,在故事中得到很好的闡述。

隱身術:《紅樓夢》的另一個魔幻手法是隱身術。在小說開篇,作者就說他要把真事隱去,而用假語村言敷衍出一段故事來:「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出有還無」。可見,作者做這篇小說,是有真事包含其中的,但是,他把真事隱去了,寫出來的,都是「假語村言「,於是,哪是真,哪是假,頓時成了人們拼命追逐和爭論的話題。

且說,作者是怎麼隱藏的呢,手法很多。比如諧音,比如暗示,比如埋下伏筆,比如把答案放在詩詞中,讓「會詩者」來解讀等等,總之,你不要光看正面,要看反面。


正面,是滿紙荒唐言,而隱身在荒唐言之下的,是作者獨具匠心的安排,是超越凡俗的思想,是作者超前的意識。你只有通過迷霧,才能看得到真相。

除了這些,《紅樓夢》中還有很多別的魔法,移花接木,點石成金,乾坤大挪移,都是被人們津津樂道的《紅樓夢》中的魔法,而這些魔法,最後把《紅樓夢》推向了雲霧瀰漫的雲天之上,有了其他小說無法企及的高度。

3,成功地表達了作者叛經離道的觀點。

《紅樓夢》最卓越的地方,應該是作者叛逆的,超凡脫俗的思想。然而,當他還處在那個等級森嚴的,封建制度不可侵犯的社會裡,他該怎麼表達這樣叛逆的思想呢?使用荒誕不羈的語言。

《莊子·天下》裡有這麼一段話:

「 莊周 聞其風而悅之,以謬悠之說,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辭,時恣縱而不儻,不以觭見之也。」

意思是:當天下汙濁,你不能用莊重正派的語言與之對話的時候,就只好以謬悠之說,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辭來與之周旋。

這,就是作者使用滿紙荒唐言的現實因素。

作者在塑造寶玉這個人物的時候,基本都是用荒誕不經的手法來寫的。比如,寶玉未曾出場,他驚世駭俗的話語就先讓人吃驚,冷子興對賈雨村說:

「他說起孩子話來也奇怪,他說:女兒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見了女兒,我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你道好笑不好笑?將來色鬼無疑了!」


又有王夫人對黛玉說:

「我有一個孽根禍胎,是家裡的混世魔王……他嘴裡一時甜言蜜語,一時有天無日,一時又瘋瘋傻傻。只休信他。」

又有詩詞曰: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

小說中關於寶玉的描寫,基本都是這些荒誕不經的文字。因為他有超前的思想,知道讀酸腐的死書是沒用的,所以討厭讀書,這種對儒家思想的叛逆,被當時的世人認為是「潦倒不通事務,愚頑怕讀文章,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

而他超前的平等意識,在別人眼裡,也同樣荒誕不經,,比如賈府的奴才興兒說寶玉道:

「成天家瘋瘋顛顛的,說的話人也不懂,幹的事人也不知。外頭人人看著好清俊模樣兒,心裡自然是聰明的,誰知是外清而內濁……有時見了我們,喜歡時沒上沒下,大家亂玩一陣;不喜歡各自走了,他也不理人。我們坐著臥著,見了他也不理,他也不責備。因此沒人怕他,只管隨便,都過的去。」


這種對身處其中的腐朽的社會的叛逆,不用這種荒誕的寫法來規避現實,怎麼能實現呢?所以,自首荒唐,其實是作者無可奈何的反叛,用小說中尤三姐的話說:

「他因為不大合外人的式,所以別人才不知道他。」——這,就把一切荒唐的原因,都交代清楚了。

因為叛逆,因為不合式,所以孤獨,所以脆弱,所以美麗,這滿紙荒唐言,也形成了《紅樓夢》獨特的語言風格,一次次擊中人們情感的靶心。

總之,,《紅樓夢》這看似荒唐的語言裡,有最不荒唐的作者對文學的痴情,對人生的感慨,對歲月的眷戀,對眾生的悲憫,對社會變革的殷殷期望,這,才是《紅樓夢》長盛不衰的最根本的原因吧。

《大英百科》評價《紅樓夢》說:

「《紅樓夢》的價值,等於一整個的歐洲。」 我覺得這種褒獎裡,作者使用的這種獨一無二的藝術手法,也佔有很大的成分吧。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滿紙荒唐言」:自首荒唐,其實是《紅樓夢》獨特的藝術手法
    (文/水無香)一直覺得《紅樓夢》的文字很有魔性。比如在開篇第一回裡,作者很神秘地交代這篇小說的來歷:「說起根由雖近荒唐,細按則深有趣味」,然後又開闢鴻蒙般地把故事發生的地點放在大荒山無稽崖上,還賦詩一首為:「滿紙荒唐言,一把心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 《紅樓夢》為什麼開篇自言「滿紙荒唐言」
    >《紅樓夢》開篇第一回講通靈石來源,用一首詩結尾: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其實,這中間學問大了。其一,《紅樓夢》敘述手法極其特別。於現實描述中間加入了許多神奇怪魔之事,尤其是第一章,直接把故事的緣起弄成了僧道二人攜起石頭「亦不知投奔向何方何舍」,至於後來被人發現,也「又不知過了幾世幾劫」,這種將事情發生的時空完全陌生化的努力其實是為避免文字獄的迫害。
  • 蔣勳細說紅樓夢: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我想《紅樓夢》常常讓你啼笑皆非,是你忽然發現生命中的修行跟執著、痴迷是糾結在一起的。作者要講的荒唐跟荒謬,交錯在人生啼笑皆非的感覺中。《紅樓夢》真正的作者是不是曹雪芹還有爭議,不要讓這個問題幹擾我們,直接進入文本,去讀一個曾經活過,曾經在人生中經歷過這麼多事件的一個人留給我們看的人生。 所以如果避開考證,我不那麼在意他是不是曹雪芹。
  •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不解辛酸,便讀不懂《紅樓夢》!
    其實這都是他的障眼法,都是他自己的作為。且說這第一回,曹雪芹曾留有一詩云:「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乍看此詩通俗易懂,毫無晦澀可言。既短小,且淺白,曹雪芹在這裡又用了一次障眼法。明明是他自己,卻將自己當成局外人,以旁觀者的身份,來看待問題的本身。使人更有感同身受。
  •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那個「痴」者又是誰?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曹雪芹他「痴」什麼?我們能了解他心中的什麼「味」?首先作者指出自己的小說是「荒唐言」,我認為是有所指,中國自古以來有「富不過三代,窮也不過三代。」因此我感覺曹雪芹「滿紙荒唐言」的話語就是把小說的懸念提升,留給讀者一個想像的空間和思索的空間從而讓他的小說可讀性加強,而這些「荒唐言」在許多現實中只是撲風捉影罷了。曹雪芹用他精彩的懸念設計讓自己的作品有了讀者群,比如開篇第一回就寫道:「你道此書從何而來?說起根由雖近荒唐,細按則深有趣味。」
  •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你真的了解《紅樓夢》嗎?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你真的了解《紅樓夢》嗎?提起「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人們都會想起曹雪芹的《紅樓夢》,想起那個病榻之上堅持創作的男人。很多人都執著於紅樓所暗藏的寶藏,卻漸漸忽略了《紅樓夢》。真實的情況是,《紅樓夢》的故事緣是刻於石上的故事,所以最初的時候,稱呼其為《石頭記》。那為什麼現在人都叫他《紅樓夢》呢?《紅樓夢》的名字乃是吳玉峰所題。大家都知道這本書是兩個人合寫的,前八十回為曹雪芹所著,後四十回乃高鶚續寫,二者合而為《紅樓夢》。
  • 《紅樓夢》解密: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是什麼意思?
    《紅樓夢》作者在書中埋下很多梗,作者特別擅長作詩,昨晚給大家解密了「天外書傳天外事,兩番人作一番人。」的意思,今晚給大家解讀曹雪芹在全書開篇處題的一個絕句的意思——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最近我發布的《紅樓夢》解密系列文章,就是為了把曹雪芹這一把辛酸淚,說與世人知!因為世人解讀《紅樓夢》普遍都解讀的亂其八糟,根本不是原作者曹雪芹的意思,其中包括一些知名紅學家也是如此,我實在是看不下去了!遂才決定出手,只為告慰曹公的在天之靈!關於這一絕句,曹雪芹為什麼會做此感嘆呢?
  • 《紅樓夢詩詞賞析》: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作者深深懂得他絕不是為了給世人消愁破悶兒來寫這部書的,而是把自己一生「歷盡離合悲歡炎涼世態」的經歷,加以藝術的概括和提煉。塑造了眾多類型的人物,來表明他對人生社會的認識,寄託他難以言喻的感慨,既是讚歌,又是悲歌和輓歌,是謂之"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 如何理解「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是《紅樓夢》第一回中出現的詩句,作者用這句簡單的詩句,抒發了自己創作這部文學作品的心情。故當此蓬牖茅椽、繩床瓦灶,未足妨我襟懷……由此可見,對於作者來說,《紅樓夢》這一部小說是一部懺悔錄,作者對曾經的自己不學無術,有負父母、兄弟規勸的那一段往事,做了深刻的反思,並且,從《紅樓夢》最終四大家族悽涼的結局、賈寶玉出家,林黛玉去世來看,作者應該是經歷過這種種的興衰、以及離合悲歡的。
  • 一把辛酸滿紙荒唐,誰解《紅樓夢》其中味——曹雪芹的文學觀
    《紅樓夢》是一部「宗旨正大」而又異彩紛呈的書。脂硯齋評批說《紅樓夢》「字挾風雷,韻成金石,血透紙背,身世兩忘」。第一回「石頭欲求空空道人將其傳奇問世」,道人提出懷疑,石頭進行申辯說:「但我想,歷來野史,皆蹈一轍,莫如我這不藉此套者,反倒新奇別致,不過只取其事體情理罷了,不比那些胡牽亂扯,忽離忽遇,滿紙才人淑女、子建文君、紅娘小玉等通共熟套之舊稿」。這是曹雪芹的文學觀,是他對舊的「野史」的總評,都歸入公式化、概念化而加以摒棄。
  •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紅樓夢》中的詩詞大全 收藏起來慢慢背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紅樓夢》中的詩詞大全 收藏起來慢慢背時間:2020-09-17 16:56   來源:美文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紅樓夢》中的詩詞大全 收藏起來慢慢背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一入紅樓,終身未醒。
  • 為什麼《紅樓夢》是「一把辛酸淚,滿紙荒唐言言」
    一把辛酸淚,滿紙荒唐言,可謂《紅樓夢》的高度概括。這句詩寫在第一回,可以說既概括了這部書的精髓同時也向讀者們體現了作者創作的不易。這句詩和這部宏篇巨著之間有著扯不斷的關係。先說一把辛酸淚。一個家族的衰敗《紅樓夢》寫了一個處於金字塔頂尖的貴族家庭由盛而衰的過程。貴族生活的點滴都記錄在這部著作中。那些繁雜的規矩,那些華美的宅院,那些山水花柳,那些爾虞我詐,那些華服美食,都統統成為過眼雲煙。悲劇便是把美好撕碎。
  • 紅樓夢的回前詩,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悲喜千般如幻渺,古今一夢盡荒唐。漫言紅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長。字字看來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從曹雪芹的個人生平來看,幼子夭折對他來說是個巨大的打擊。這也是造成他逝世的一個很大的原由,而因貧窮無藥醫治而亡的結果更是令人唏噓不已。
  • 《紅樓夢》:滿紙荒唐,一把心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紅樓夢》:滿紙荒唐,一把心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紅樓夢》:滿紙荒唐言,一把心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不曾看過紅樓夢,也許我們不曾了解什麼是紙醉金迷;不曾看過紅樓夢,也許我們無法企及那山盟亦或是海誓;而看了紅樓夢,我們又似乎看不懂這情這愛,娟娟幾行細字,似飄若浮雲,似祥龍戲水,又似明珠龔月,那堪弦樂風雅,而又靈動飄逸。辛酸淚,一段情,倆仨人兒,怎料得清淚涓涓,愁斷腸,千古絕世,情根深種,猶若覆水,那看取捨?可憐少年,失之所愛,龍鳳祥和,免不了心之所思而至於疾,癲狂一生,而又無悔於世。
  • 《紅樓夢》詩詞:滿紙荒唐言,一把心酸淚
    《紅樓夢》中的詩,如水草。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好看。——木心《文學回憶錄》世事如夢,百轉千回,一部《紅樓夢》,半部滄桑史。精妙一時言不出,果然萬物生光輝。霜清紙帳來新夢,圃冷斜陽憶舊遊。傲世也因同氣味,春風桃李未淹留。
  •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部《紅樓》映出曹雪芹的悲劇人生
    這部作品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市井間流傳著"開篇不談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這樣的美稱。曹雪芹憑藉出色的語言藝術和巧妙的構思,將《紅樓夢》中各個人物的形象都描寫的入木三分,堪稱是古典小說巔峰,前半部分的繁榮景象和後面頹敗的結局相對比,讓人感受到濃濃的悲劇氣氛。
  • 國際時評|滿紙荒唐言 冷戰無市場
    不難發現,這份報告與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過去一段時間以來對中國的持續抹黑一脈相承,玩的依然是捏造事實、挑撥離間的手法,唱的依然是毫無根據、自相矛盾的陳詞濫調,其霸權心態表露無遺。報告充滿冷戰思維,以意識形態劃線,攻擊中國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並毫無根據地誣稱中國試圖「在世界秩序上留下社會主義烙印」。
  • 與《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比較,《紅樓夢》的獨特之處有哪些?
    3.同其他三部名著相比,《紅樓夢》的藝術構思是獨特的。《紅樓夢》借作者虛構的神話故事開端,回到人間後,並沒有像其他許多二三流的小說所採取的那樣直奔中心內容,而是先從中心內容的外圍寫起,逐漸接近中心內容——賈家,從而給讀者展開了一幅波瀾壯闊的賈家生活圖。而這一點是其他三部名著所不具備的。4.同其他三部名著相比,《紅樓夢》的藝術風格是獨特的。"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 滿紙荒唐言 冷戰無市場
    一些網民一針見血地指出:「這只不過是反映即將走人的國務卿蓬佩奧天真觀點的宣傳」……  滿紙荒唐言,冷戰無市場。美國本屆政府已經為中美關係的正常發展設置了諸多障礙,如今再一次試圖通過這份荒謬的報告攻擊抹黑中國,鼓動美中對抗。司馬昭之心,昭然若揭。但美國的政客必須明白,處理中美關係正確的方式是合作而不是對抗,過時的冷戰思維早已沒有市場。
  • 「滿紙荒唐言」?「反中」意識已荼毒臺灣青少年
    書中指出中國大陸進行工業生產導致了大量廢氣排放,甚至將不良空氣傳播到美國日本等其他國家,可謂是「滿紙荒唐言論」令人匪夷所思。「滿紙荒唐言」臺灣當局為了傳播「反中」文化,對於大陸的種種快速發展事例都進行了抹黑和污衊,使得一些青少年從小就滋長了對於大陸的敵對情緒,長此以往對於兩岸和平統一來說是具有嚴重不良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