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你真的了解《紅樓夢》嗎?

2020-12-18 wjxjb

親愛的,先關注一下再閱讀唄,愛你,麼麼噠!你的關注是小編最大的動力!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你真的了解《紅樓夢》嗎?

提起「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人們都會想起曹雪芹的《紅樓夢》,想起那個病榻之上堅持創作的男人。很多人都執著於紅樓所暗藏的寶藏,卻漸漸忽略了《紅樓夢》。

紅樓夢

不知道有沒有人記得《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紀曉嵐獻《石頭記》給太后,逗得太后的歡心。而這《石頭記》正是曹雪芹所著《紅樓夢》,因為不能以原名出版,只能偽作《石頭記》。

真實的情況是,《紅樓夢》的故事緣是刻於石上的故事,所以最初的時候,稱呼其為《石頭記》。那為什麼現在人都叫他《紅樓夢》呢?《紅樓夢》的名字乃是吳玉峰所題。大家都知道這本書是兩個人合寫的,前八十回為曹雪芹所著,後四十回乃高鶚續寫,二者合而為《紅樓夢》。

紅樓夢

在曹雪芹生前,《石頭記》並沒有寫完,然後曹雪芹就病逝了。對於高鶚續寫的後似十回,很多人都有爭議,因為很多人都覺得高鶚的續寫乃是狗尾續貂,白白糟蹋了曹雪芹的《紅樓夢》。

這個判詞,主要是由於張愛玲,對高鶚所續之後四十回的批判。張愛玲從青年時代就開始讀《紅樓夢》,這個年輕的女孩子,對紅學有著獨到的見解。她認為高鶚所續後四十回是整部小說都沒有了靈性,將觀眾的視線都拉到了兩女爭一男的俗套「三角戀情」。

張愛玲

其實,在吾的幼年時代,最喜歡與人爭論的,便是薛寶釵和林黛玉之間誰更應該做賈寶玉的妻子。高鶚將林黛玉完全俗化,將其置於道德高地,原配的薛寶釵反而成為人人攻擊的對象。高鶚的續寫,給人們描摹了一個大體的「故事輪廓」,而讓人的焦點完全俗化。

張愛玲的批判是刺骨而誠懇的,揭開了《紅樓夢》的裂痕,將整個故事完全割裂開來,削去高鶚的「狗尾續貂」,好似一塊原石從中間裂開,露出深藏其中的璞玉。

紅樓夢插畫

《紅樓夢》講述的是刻在石頭上的故事。而這塊石頭正是中國神話中的大地之母——女媧補天時留下來的,它是具有靈性的,於「天分中生成」。這正是中國文化中所講的靈韻,現代人逐漸忘記的東西。

現代人總是驚嘆古人的丹青妙筆,卻總是不願意主動擔起傳承文化的責任。逾事這般,後人恐怕是不記得老祖宗留下的燦爛文化了!

紅樓夢

毛主席也曾評價過《紅樓夢》,認為它不僅是一部小說,而且可以將其視之為一部歷史書,細細品味清代的民俗風情和社會人情。毛主席甚至還認為,《紅樓夢》是可以讓中國為之驕傲的一部著作,在那個什麼都比不上的西方的年代,《紅樓夢》為中國爭了一口氣。其實聽著也是很諷刺,今人寫的東西難道都很單薄嗎?以至於把老祖宗的東西都搬出來,才能勉強找回點而自信和尊嚴。

一千個人看《紅樓夢》,就有一千種想法。蔡元培閱之,只覺得其表達了一腔的民族主義情感,意在悼明亡之殤,批判清朝的腐朽統治,為漢之名士哀嘆惋惜,儼然一部清朝政治小說。王國維視之,《紅樓夢》便成了一部哲學著作,整部書中閃爍著中國靈魂和精神,寄託著近代知識分子救國圖存的信念。而《紅樓夢》整部書,則是一個大寫的悲劇,與情愛無關,籠罩在賈府的都是悲劇氣息。

紅樓夢插畫

品經典著作,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從這裡開始。

好了,本期就說這麼多,期待各位朋友點讚、評論、轉發,如果您不嫌麻煩,還可以介紹給您身邊的朋友,幫小編增加點兒人氣,最後還是要感謝各位朋友的支持,謝謝!

相關焦點

  • 蔣勳細說紅樓夢: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我想《紅樓夢》常常讓你啼笑皆非,是你忽然發現生命中的修行跟執著、痴迷是糾結在一起的。作者要講的荒唐跟荒謬,交錯在人生啼笑皆非的感覺中。這本書好像要破除執迷,它一直在講「警幻仙姑」,警告你,一切都是空幻的,可是無論怎麼「警幻」還是執著,這就是紅塵之樓的一場大夢吧。
  •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不解辛酸,便讀不懂《紅樓夢》!
    希望本文可以幫助你了解更多傳統、經典文化!曹雪芹就像是一個變戲法的藝人,使用各種障眼法,迷惑讀者。在第一回中,他先是藉由空空道人與和尚的口,引出故事。空空道人路過青硬峰時,看到了這塊頑石以及兩行字樣。後來道人將文字抄寫成書,定名為《石頭記》,流傳於世,後經曹雪芹幾番修訂刪補,並改名為《金陵十二釵》。
  •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那個「痴」者又是誰?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曹雪芹他「痴」什麼?我們能了解他心中的什麼「味」?首先作者指出自己的小說是「荒唐言」,我認為是有所指,中國自古以來有「富不過三代,窮也不過三代。」因此我感覺曹雪芹「滿紙荒唐言」的話語就是把小說的懸念提升,留給讀者一個想像的空間和思索的空間從而讓他的小說可讀性加強,而這些「荒唐言」在許多現實中只是撲風捉影罷了。曹雪芹用他精彩的懸念設計讓自己的作品有了讀者群,比如開篇第一回就寫道:「你道此書從何而來?說起根由雖近荒唐,細按則深有趣味。」
  • 《紅樓夢》解密: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是什麼意思?
    《紅樓夢》作者在書中埋下很多梗,作者特別擅長作詩,昨晚給大家解密了「天外書傳天外事,兩番人作一番人。」的意思,今晚給大家解讀曹雪芹在全書開篇處題的一個絕句的意思——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這個絕句,只看字面意思就為曹雪芹感覺心酸不已,我讀完此書,覺得能解其中味的人確實不多,不過還好,曹公的這把辛酸淚,我解其中味。最近我發布的《紅樓夢》解密系列文章,就是為了把曹雪芹這一把辛酸淚,說與世人知!因為世人解讀《紅樓夢》普遍都解讀的亂其八糟,根本不是原作者曹雪芹的意思,其中包括一些知名紅學家也是如此,我實在是看不下去了!
  • 為什麼《紅樓夢》是「一把辛酸淚,滿紙荒唐言言」
    一把辛酸淚,滿紙荒唐言,可謂《紅樓夢》的高度概括。這句詩寫在第一回,可以說既概括了這部書的精髓同時也向讀者們體現了作者創作的不易。這句詩和這部宏篇巨著之間有著扯不斷的關係。先說一把辛酸淚。一個家族的衰敗《紅樓夢》寫了一個處於金字塔頂尖的貴族家庭由盛而衰的過程。貴族生活的點滴都記錄在這部著作中。那些繁雜的規矩,那些華美的宅院,那些山水花柳,那些爾虞我詐,那些華服美食,都統統成為過眼雲煙。悲劇便是把美好撕碎。
  • 如何理解「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是《紅樓夢》第一回中出現的詩句,作者用這句簡單的詩句,抒發了自己創作這部文學作品的心情。故當此蓬牖茅椽、繩床瓦灶,未足妨我襟懷……由此可見,對於作者來說,《紅樓夢》這一部小說是一部懺悔錄,作者對曾經的自己不學無術,有負父母、兄弟規勸的那一段往事,做了深刻的反思,並且,從《紅樓夢》最終四大家族悽涼的結局、賈寶玉出家,林黛玉去世來看,作者應該是經歷過這種種的興衰、以及離合悲歡的。
  • 《紅樓夢詩詞賞析》: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塑造了眾多類型的人物,來表明他對人生社會的認識,寄託他難以言喻的感慨,既是讚歌,又是悲歌和輓歌,是謂之"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曹雪芹,原先祖籍為漢人,後入旗為滿洲正白旗人,在清朝統治時期,他的曾祖母做過康熙帝的保姆,曾祖父曹璽還任江寧織造,雖然官職並不大,但是只有皇帝相當信任的人才能擔任,每逢康熙下江南時,都是由曹家接駕的。可見曹家在當時的地位是相當高的。
  •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紅樓夢》中的詩詞大全 收藏起來慢慢背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紅樓夢》中的詩詞大全 收藏起來慢慢背時間:2020-09-17 16:56   來源:美文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紅樓夢》中的詩詞大全 收藏起來慢慢背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一入紅樓,終身未醒。
  • 《紅樓夢》為什麼開篇自言「滿紙荒唐言」
    >《紅樓夢》開篇第一回講通靈石來源,用一首詩結尾: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所以,《紅樓夢》的難懂是藝術技巧的發展使然,也是作品的表達主題使然,是作者有意為之,當然不為也不行。這就又使得作者一方面不得不盡力掩飾,一方面又生怕掩飾過分,真的將讀者引偏。然後又不斷地暗示你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
  • 紅樓夢的回前詩,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悲喜千般如幻渺,古今一夢盡荒唐。漫言紅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長。字字看來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從曹雪芹的個人生平來看,幼子夭折對他來說是個巨大的打擊。這也是造成他逝世的一個很大的原由,而因貧窮無藥醫治而亡的結果更是令人唏噓不已。
  • 一把辛酸滿紙荒唐,誰解《紅樓夢》其中味——曹雪芹的文學觀
    《紅樓夢》是一部「宗旨正大」而又異彩紛呈的書。脂硯齋評批說《紅樓夢》「字挾風雷,韻成金石,血透紙背,身世兩忘」。第一回「石頭欲求空空道人將其傳奇問世」,道人提出懷疑,石頭進行申辯說:「但我想,歷來野史,皆蹈一轍,莫如我這不藉此套者,反倒新奇別致,不過只取其事體情理罷了,不比那些胡牽亂扯,忽離忽遇,滿紙才人淑女、子建文君、紅娘小玉等通共熟套之舊稿」。這是曹雪芹的文學觀,是他對舊的「野史」的總評,都歸入公式化、概念化而加以摒棄。
  •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這三類拆遷協議不能籤!
    可是很多拆遷戶籤完字後才發現不妙,「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之後打電話聯繫萬典律師說想要反悔。面對這種情況律師也很無奈,一般而言拆遷協議的籤訂就意味著你同意補償的金額數,同意房屋被徵收方拆除,除非協議中的補償標準極不合理,又或者存在其他違法違規的情況,否則拆遷戶就只能默默忍受了。
  • 一把辛酸淚,滿紙荒唐言:哪有什麼擅長買量,其實都是被逼出來的!
    而往這麼苦的方向走,還做出了一些名堂來,這在許多人眼中都非常的「羨慕」,但通過與他們的溝通與交流,卻不禁令筆者想起了《紅樓夢》中的開篇之語:「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做流量苦,為何還要做流量,且聽「講書人」娓娓道來。通過與許多業界人士溝通,遊戲陀螺發現:渠道不願意給量,是許多廠商去做買量的根本原因。
  • 再讀《紅樓夢》,開始慢慢理解「一把辛酸淚,誰解其中味」了
    時隔多年,再次捧起《紅樓夢》這本大部頭,想起第一次閱讀此書,那會兒還在高中,第一次讀,感覺手上拿的是塊磚頭,每翻一頁就看得頭昏眼花,還不知作者所云何事。如今十多年過去了,早已從曾經的少女變成老阿姨了,這次重讀《紅樓夢》,也是在寶寶姐的讀書會裡,與幾十個小夥伴們一起共讀。寶寶姐說,一個人讀《紅樓夢》的機會有很多,但是想要一群人共讀的機會還是比較難得的。原本因為去工作,擔心自己沒有時間讀書寫讀後感,想要退出的我,硬是被這句話留住了。
  •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部《紅樓》映出曹雪芹的悲劇人生
    一部好的作品離不開作者的細細打磨,也離不開作者的生活,曹雪芹的悲劇作品必然與他現實世界中的悲慘遭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了解作者的生平往事,悲歡離合也對讀者在作品中領悟到作者的未言之意,揣摩作者下筆的初衷有著非常大的幫助,從而更加深刻的理解每個人物的行為舉止和思想意識,體會到作者的用心良苦。
  • 「滿紙荒唐言」:自首荒唐,其實是《紅樓夢》獨特的藝術手法
    (文/水無香)一直覺得《紅樓夢》的文字很有魔性。比如在開篇第一回裡,作者很神秘地交代這篇小說的來歷:「說起根由雖近荒唐,細按則深有趣味」,然後又開闢鴻蒙般地把故事發生的地點放在大荒山無稽崖上,還賦詩一首為:「滿紙荒唐言,一把心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 「滿紙荒唐言」:自首荒唐,其實是《紅樓夢》獨特的藝術手法
    (文/水無香)一直覺得《紅樓夢》的文字很有魔性。比如在開篇第一回裡,作者很神秘地交代這篇小說的來歷:「說起根由雖近荒唐,細按則深有趣味」,然後又開闢鴻蒙般地把故事發生的地點放在大荒山無稽崖上,還賦詩一首為:「滿紙荒唐言,一把心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 《紅樓夢》標題詩謎解
    這是一首耳熟能詳的詩「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言作者痴,誰解其中味?」象一首打油詩,從字面就能解讀明白。《紅樓夢》文本裡告訴讀者是「並提一絕雲」五言絕句。在各不相同的版本(甲戌本、庚辰本、程高本)裡這首詩都一樣。
  • 紅樓夢中人物多辛酸淚巧姐不見辛酸淚
    一部《紅樓夢》,為什麼有這樣一段話?:「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那就從作者和《紅樓夢》中的主要人物的經歷來談談吧。他的悲劇體驗,他的情感,他的探索精神,全部寫在了《紅樓夢》裡。熱愛生活又有在夢幻之中,入世又出世的矛盾中。曹雪芹並不是厭世主義者,他並不真正認為人間萬事皆空,也並未真正看破紅塵,真要勸人從所謂的夢中醒來。否則他就不會那樣痛苦地,為塵世的悲傷灑下辛酸的淚,寫下《紅樓夢》,但依然得有「一把辛酸淚。」
  • 滿紙鬼神言,一把辛酸淚,他只活了27年,憑什麼讓人懷念千年?
    滿紙鬼神言,一把辛酸淚,他只活了27年,憑什麼讓人懷念千年?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歷經千年輪迴,讓後世沿用至今。曾滿懷悲憤吟出這一詩句的那個人,他可曾知曉?這樣一個長相似鬼的人,當上天賦予他滿腹才華的時候,他卻用來寫一些「鬼火、鬼墳、女鬼」這些不入流的東西,可謂是滿紙荒唐言。除此之外,他甚至從小就沉迷於陰森森的墳場中無法自拔,聽起來簡直是午夜故事,瘮人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