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這件事,你真的會讀嗎

2020-10-20 琦夏讀書

讀書,現在成了大家努力自己的標配。確實,讀書是比較快捷,也是低成本提高自己的方式。

現在讀書很熱,也有很多讀書的平臺,聽書的平臺。很多人下班後都紛紛加入讀書大軍中,可從上小學開始,到現在工作後。

讀書讀了這麼多年的你,你真的會讀書嗎?

你有考慮過自己的讀書的方法是否正確嗎?在讀書這件事情,你有沒有遇到困惑,或者說遇到困難呢?

如果有的話,也不要緊,這本書可以幫到你。這本書就是《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是一本關於閱讀的經典著作,這本書從1940年出版以來,到現在,依然受到廣大讀者的厚愛。

這本書可以讓不懂閱讀的人,或者閱讀的初學者,能夠少走很多的彎路。

這是一本永不褪色的閱讀經典,下面跟隨著這本書的內容,來剖析一下作者關於閱讀所劃分的四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基礎閱讀

基礎閱讀,就像我們小時候,從幼兒園開始學習。到開始認字,到能夠開始閱讀一些讀物,有一定的書寫的能力。到能夠可以閱讀更多的雜誌、書籍。

這些都是最基礎的閱讀,我們想要學習,想要進步,需要更多的閱讀。而且還要做到主動的閱讀,這樣閱讀的收穫,才是最大的。

基礎閱讀,就好像我們在學生時代。每天讀讀寫寫,學習一些最基礎的知識。閱讀的這些知識,奠定了我們人生知識結構的一個基礎,也有利於我們後續的成長和進階。

但是作為成年人,我們走入社會,想要通過閱讀來提升自我的時候,就要有閱讀的能力。因為成人的教育,完全就是依賴書籍,需要我們對於讀書,能夠有更多的理解,讓書本的知識,來教導我們。

第二個層次:檢視閱讀

我們大多數人,在閱讀的時候,常常都會有這樣的習慣。就是拿起一本書,就開始讀,從第一頁開始讀。不看書的腰封,也不看書的目錄、前言、作者介紹等。

檢視閱讀就是讓你能夠有目標的去看這本書,要去略讀一本書。通過略讀,可以了解一本書主要講了什麼內容,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籍,這本書的構架是什麼樣的。

當你對這本書有了大概的了解,那對於這本書中的重點內容,以及重新閱讀的閱讀速度的快慢,都會做到心裡有數。在閱讀過程中,能夠對重點的知識,可以標記,摘抄等。能夠在閱讀的時候,該快速閱讀的部分,可以快速的閱讀,對於該慢的部分,能夠慢下來,細細的咀嚼。

檢視閱讀,我把它稱為「磨刀不誤砍柴工」。這樣粗略的讀一遍書,其實並不是浪費時間,實際上是在為我們讀書中,節省了很多時間。讓我們能夠更快的了解一本書,從而對這本書的閱讀學習,可以有的放矢。

第三層次:分析閱讀

雖然書籍都是作者智慧的結晶,但是我們在面對書籍的時候,也不要有著那種畏懼的感覺。我們要把自己當成閱讀的國王,不是把自己當成奴隸。覺得第一本書都要很小心謹慎的閱讀。對於一本書,我們要有自己的分析,這也就是分析閱讀。

可以從以下內容對於一本書進行分析,比如這本書齊屬於什麼類型的書籍;了解這本書的結構和書中表達的大意;找出書中的關鍵詞;找到這本書中作者想要表達的主旨內容等。

這些都是對於一本書的分析,當我們對於一本書,進行了自己的分析和評價。對於書中所表達的內容,我們也有了更好的理解,這對於我們閱讀學習來說,也是很大的收穫。

同時,不同的種類的書籍,也有不同種類的閱讀方法。不能用同一種方法,閱讀所有類型的書籍,這樣會讓自己浪費大把的時間,而且會收效甚微。

第四個層次:主題閱讀

主題閱讀,就是說根據自己想要解決的問題,系統的讀相關領域的書籍。這樣閱讀的好處,就是可以讓自己通過閱讀。對於知識,可以有系統了解,也可以讓自己更快的進步和提升。

作者對於主題閱讀給出了5個步驟。

步驟一:找到相關的章節

因為在主題閱讀中,關心的主題才是讀書的重點,所以要確定書中的相關章節。因為我們主題閱讀,是為了解決自己的問題,不是為了讀書而讀書的。

步驟二:帶引作者與你達成共識

不同的書籍,不同的作者。作者面對問題的闡述,也會使用自己的語言。當面對同一種類,不同的書籍的時候,我們要把一些共同的詞語,來解釋不同書中作者所說的內容。

這樣做的目的,第一是更好的通過讀書,來解決自己的問題。第二也是對書中的知識,用自己的需要去理解去翻譯,對於知識,可以做到融會貫通。

步驟三:釐清問題

在主題閱讀中,我們要清楚自己的問題是什麼,要能夠釐清自己想通過閱讀,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帶著問題去讀書,會看到不同的作者,對於我們的問題,在書中都有不同的解答。

步驟四:界定議題

通常我們提出的問題,在主題閱讀的時候,會出現2種以上的答案。我們要根據作者不同的意見,找到這些意見相關聯的部分,把作者的觀點,進行分門別類。我們作為讀者,就要把這些爭議,前後關係整理清楚,釐清這些爭議。

步驟五:分析討論

我們要對這些不同的意見,給出自己不同的答案,並且說明原因。這樣才是我們隊問題的討論進行分析和總計。

閱讀是講究方法的,用對了方法,可以讓我們在閱讀中事半功倍。也可以通過閱讀,能夠更好的了解書中的知識,對於自我的學習,也是一種很好的提升。

同時,閱讀也是對我們心智的一種成長。當我們讀過了好書,其實對於自己的思想,也是一種提升。閱讀會讓我們看到,我們沒開沒有看到的事物,去體驗一個更大的,更廣闊的世界。好的書籍,為會幫助我們去成長。

隨著我們讀書越來越多,我們的頭腦也會得到更好的鍛鍊,我們的心智也會隨著成長和鍛鍊。讀書不只會對我們的工作生活,事業上有所幫助,也會讓我們的心智永遠保持活力,也會讓心智不斷的成長。

所以《如何閱讀一本書》,不僅是一本關於閱讀的經典著作,更是教我們如何閱讀書籍的方法和技巧,可以更好的領悟到書中的智慧。同時這本書,也帶我們看到了一個更大的世界,一個知識的世界,一個提升思維認知的世界。

讓我們發現,原來閱讀,是如此有趣,也是如此重要的一件事情。

相關焦點

  • 堅持讀了500本書,我發現 ,讀書能夠改命這件事,是真的
    >他們才思敏捷,無論你遞給他們什麼話題,都能夠和你娓娓道來,仿佛和你說的都是些他們家裡的事。雖然嘴上說著「為國護盤,我驕傲」,但是,我心裡透亮著呢,買賣這件事,只要大趨勢向好,只要成本夠低,賺到是遲早的事兒。
  •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你真的會讀書嗎?
    讀書真的能改變命運,但你真的會讀書嗎?1、從上個月做過的重要事情當中選印象最深的5件,寫在筆記本上目的:明確目標,收集一切可利用的時間讀書2、把要做的事無條件地寫下來目的:提高自己做事的效率,節省時間讀書3、把未辦的事再重新寫一次目的:找到推延的原圖,不白浪費讀書時間4、測算讀書速度限定讀完時間目的:提醒自己做同樣的事能在更短的時間裡完成或在相同的時間裡辦更多的事
  • 關於「讀書」這件事
    深感這三年多的時間裡自己讀書習慣的養成及對生活的深切改變,很榮幸受律新社邀稿,現就關於「讀書這件事」分三個方面簡要分享一下自己近來的一些體會及對個人生活的影響。讀《明朝那些事兒》,讓我知道好人不一定有用,如果你想做成一件事,那就不能只是個好人。與你想做成的事情相比,你個人的道德與名譽當放在一邊,正是徐階、張居正、胡宗憲們真正恩澤眾生,踐行了陽明哲學。作者那句 「成功只有一個,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人生」,也現實影響了很多人。
  • 上了十幾年學,你真的會讀書嗎?
    我想問:「大家覺得自己是一個會閱讀的人嗎?」我想:只要上過學的人都覺得自己會讀書!在沒有看這本書前,我也曾自信地認為,讀書有什麼難得,只要認識字有什麼不會的呀!可當我看完《書都不會讀,還想成功》,發現自己曾經讀的書都是無用功,即無效閱讀!因為讀了那麼對書,突然發現既不能改變自身能力,又不能改變生活狀態!
  • 關於讀書這件事:如何正確讀書,讀好書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關於讀書,是我們從小到大,從年少到年老都在做的事情,可是如何有效益的讀書卻沒有多少人知道。怎麼讀?如何讀?如何對自己產生影響?在義務教育階段,我們很多人都不知道為什麼讀書,要麼答案就是為了的獎狀,小紅花,拿名次,或者為了考上大學而讀書,大家都覺得似乎是在服役,都在等著解放的那一天。但是後來我們才知道,讀書是為了以後能在社會上有自己的立足之地,有一份實力,能對自的生活和工作有所幫助。有多少人後悔在學校沒有好好讀書,現在想讀卻錯過了最好的時間。
  • 關於讀書這件事:如何正確讀書,讀好書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關於讀書,是我們從小到大,從年少到年老都在做的事情,可是如何有效益的讀書卻沒有多少人知道。怎麼讀?如何讀?如何對自己產生影響?如何讓自己在生活中,工作中如何提升自己的品質與內涵,本次我們圍繞這個話題展開討論。
  • 你會讀書嗎?這裡面有的是學問
    作者:麥小麥在《你離更好的生活只差閱讀這件事》這本書裡,我將多年的閱讀經驗和方法傾囊奉上,也順帶推薦了一些我看過並有心得的書,並且在每一章的後面列出一個主題小書單,如果你是愛讀書的同道人,歡迎你來看看我們的口味是否相似。
  • 做好這三件事,比讀什麼書都重要
    讀書前,我們需要做三件事,做完這三件事再去讀書也不遲,因為做了且做到了這三件事,我們再去讀書,那讀書讀出來的效果和沒有完成這三件事是有很大區別的。你沒有做這三件事之前,你的讀書狀態是:不知道讀什麼書,讀完就忘記了,究竟要選擇什麼樣的書去讀。我相信這是大多數人遇到的問題,也是包括我在內剛剛讀書時遇到的問題。
  • 為何你一直沒能通過閱讀改變自己,你真的會讀書嗎?
    今年,對我而言,是讀書最多也最密集的一年。然而,到底應該怎樣讀書,我一直沒有系統思考過,直到最近讀到這本《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引發了我對讀書這件事的深入思考。這本書並不像市面上,從理論到方法,一本正經教你如何閱讀的書,而是用虛實結合的故事,巧妙地將作者的成長曆程融入故事的主人公,在輕鬆、引人入勝的故事代入中,展示了一位陷入人生困境、迷失自我的人,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的曲折過程,讀來深有同感。
  • 也來說說讀書這件事
    不會讓它們流落城市的荒原……很多人會將看書這件事視為簡單不必隨時進行的事情,將經常看書的人視為書呆子或者書痴,會認為這樣的人肯定是在現實生活中沒有找到自己的相當合適的「容身之處」才會讓自己埋首在書籍之間用以逃避現實,可是事實是,在生活中,那些地位顯赫,財富累積較多的所謂成功人士都是平時很愛讀書的人,他們可能在成功之前是依靠看書來學習更多的專業知識和參加各種培訓增強自己獲得成功的能力
  • 讀書|談談閱讀這件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好書大爆炸,ID:Shijia920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關於閱讀這件事,存在著一種普遍的認知偏差。那就是,你不開始閱讀,就不可能體會到閱讀所帶來的好處,那麼你就不會覺得閱讀這件事有多麼重要,所以你趨向於永遠也不會開始閱讀。
  • 三本書讓你此生愛上閱讀這件事
    這是一句我們幾乎從小聽到大、也許還在不斷跟孩子講的話。即便如此,諸多原因使很多人對讀書有深深的牴觸心態,走出校園的大門後更是一年碰不了幾頁書。還有人說,書倒是讀了很多,只是讀到的知識在腦子裡好像一團模模糊糊的雲,只是隱約有自己知道這個的印象,真的要說出來的話,理不清也道不明。
  • 讀書這件事!
    我最開始讀的書都是關於投資理財的書,因為對這一領域特別感興趣就把這個領域的好書都讀了,讀一本書的時候不自覺的顯現同類別的書,進行對比驗證,進而達到了主題閱讀的模式。我們都有基礎閱讀的能力,大部分人都有檢視閱讀的概括能力。比如你看完一本書之後知道這本書講的主題是啥,可以概括出來!我們翻越下這本書的目錄,前言和結尾,再翻越下章節裡面的一些主要論證一本書的檢視閱讀就完了。
  • 關於讀書這件事兒,我真的很想給你幾點建議
    如果不是和她談了幾句,我可能會忽略掉這個並不認識的女孩兒,因為她長得並不算驚豔,注意到她也只是因為看她拿著學校課本,應該還在讀書。只是在交談之後,我發現眼前這個女孩真的是讓人眼前一亮。雖然還沒畢業,卻有著清晰長遠的目標規劃,並且執行力很強。本是長相普通平凡的女孩子,談起讀書和夢想,氣質卻煥然一新,變得優雅也自信。
  • 主人做這5件事,真的會讓狗狗「嫌棄」你!
    如果主人經常做這5件事,真的會讓狗狗「嫌棄」你。第1件事:對別的狗很親熱有的主人故意在在家面前對別人的狗狗很熱情,想要引起自家狗狗吃醋。其實這種行為真的會很幼稚,比較高冷的狗狗會視而不見,有的狗狗則會真的生氣,以為主人不愛自己了。這種事情經常發生的話,喜歡吃醋的狗狗會忍不住衝過去和對方一較高低,哪怕回家也不開心,很傷感情。
  • 你真的會讀書嗎?
    人們卻張口結舌,卻只能說:「我記得過讀過,但真的不記得裡面說了啥。」這種囫圇吞棗型的讀書方式,其實只是在浪費時間,這種讀過數十本書,也只能在平日裡當成人們的一種談資,卻沒法真正的給人們提供有效的幫助。那麼,我們究竟應該怎麼讀書呢?
  • 讀書這件事,有4個小技巧!
    今天寫讀書的四件事。1.不愛讀書的你,如何開始讀書?很多人包括我身邊的朋友,都不怎麼喜歡看書,不願意看,不喜歡看,看不下去。可能在書中沒有找到讀書的樂趣再或者沒有滿足感~本身就不喜歡讀書,如果一開始就從幾萬字的文學作品讀起,極大可能會讓你越來越厭煩O_o 厚厚一本書,從一代人寫到三代人,看了那麼久都不結局,還不能跳著看,一跳就接不上~~看著看著就膩了。
  • 如果不是發生了這件事,我這輩子可能都不會讀《資本論》
    這一個多月的讀書經歷,就是最好的試金石。這麼難的書都讀下來了,再去讀一般書的時候,感覺真的是大不一樣。害怕並沒有什麼用,只有行動了才能說明一切。雖然這點還是做的不好,但我相信自己會走在持續改進的道路上。
  • 一年讀了100本書,卻連1本的內容都沒記住,你真的會讀書嗎?
    很多人讀了許多的書卻沒有記住幾本,這就是無效閱讀,那我們來看看無效閱讀通常有哪些表現。1、無效閱讀是很多人都存在的讀書問題,往往表現在這幾個方面讀完一本書,合上書,只記住了書名作者,再回憶,就不知道裡邊的內容了。
  • 讀了那麼多年書,你真的會讀書嗎?一篇文章教會你如何閱讀一本書
    讀書需要方法嗎?這是自然的。世界上讀書的人很多,但按方法進行系統性閱讀的人很少。許多人都覺得,讀書不就是讀下去就行了嗎?這有什麼方法可言?但事實上,許多人都因為閱讀習慣的不良而導致浪費了很多時間在做無用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