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杜甫的見面,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一次會晤

2020-12-21 隨手談詩

前幾天看到一個問題,說李白和杜甫是不是只見過一次面。

當然不是,據我所知,他們至少見過三次面。

嗯,至少三次,如果有錯漏麻煩大家指出來啊,謝謝。

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一次會晤

他們的第一次見面,是公元745年,在洛陽。

要知道,當時李白已經是享譽詩壇的天王級人物。而杜甫只不過是一個默默無聞的文藝小青年,困頓洛陽。

誰能想到,這個小青年後來居然能跟李天王齊名?

李白可能想到了,至少他很欣賞這個比他小11歲杜甫同學。

杜甫對李白就更不用說了,你帶入一下今天迷弟見到偶像是怎樣一副樣子,杜甫見到李白就是怎樣一幅模樣。

這非常難得,李白作為天王,卻不因為自己的才名而自傲,反而是對他親眼相加。

杜甫作為小迷弟,也沒有一味溜須拍馬。

也正因如此,兩人才能以平等的身份,建立深厚的友誼,這簡直堪稱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一次會晤。

不光牽手,還要同床

上次在洛陽分手時,李杜兩人相約第二年到梁宋相見,一起去尋仙訪道。

這次見面頗為不同,因為除了李杜兩人,他們還偶遇了高適,就是那個「天下誰人不識君」的高適。

兩人在一起都是最偉大的會晤了,現在三個胸懷大志的天才在一起評文論詩、暢遊豪飲,又是怎樣一番景象?

那段時間,可能是杜甫一生中最愉快的時光了,因為他不僅可以跟偶像在一起玩、跟他學習切磋,最重要的詩,他還跟偶像牽手、睡覺了:

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

這一次,竟是永別

相聚總有相別時,歡快的日子總是那麼短暫。

分別之後,杜甫對李白的思念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不知道寫了多少詩給李白,而李白呢,當然是沉浸在美酒中,醉生夢死。

直到公元746年,兩人在兗州最後一次相遇。

那天,李白看著杜甫在山裡種田的窘迫樣子,忍不住作詩一首調侃:

《戲贈杜甫》飯顆山頭逢杜甫,頂戴笠子日卓午。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

這次相見,兩人都非常開心,李白還要請杜甫去他家做客。

可是分別的時候,連天生開朗的李白也感覺到了一些異樣,他作了一首詩,傷感之情溢於言表:

《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醉別復幾日,登臨遍池臺。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

果然,這是兩人最後一次相見。

745-746年,兩年時間,三次相見,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兩位詩人,在兩年時間裡結下了最深厚的友誼。

至於為什麼一直到762年李白去世,兩人也再沒相見,這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相關焦點

  • 李白、杜甫、白居易,唐朝三位最偉大的詩人,深受人們喜愛
    我國是詩詞的國度,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無數的詩詞作品,唐朝是古典詩歌最為鼎盛的時期,唐朝有著很多優秀的偉大詩人,其中最為有名的要數李白、杜甫和白居易。這三位詩人具有著一些相同點,但是又有各自的特點,得到了無數人的推崇。
  • 臨別時,李白送給杜甫一首詩,此後再沒有見面
    李白和杜甫在洛陽的相遇是浪漫的,那年杜甫33歲,李白44歲。這是唐代最偉大的兩名詩人的會合,也成了文學史上的佳話。只是當時的李白已經有了不少名篇,而杜甫不過才剛剛找到自己的風格,差距還是不小。在一同遊歷過後,分別就在眼前。杜甫要西去長安,李白要重回江東,於是在兗州城東的石門,兩人分手。李白寫了一首詩送給杜甫,不想這竟是兩人此生最後一面。
  • 李白VS杜甫,誰才是中國最偉大的詩人?
    在中國古代詩壇上,有兩個人,不可不提,一個叫李白,一個叫杜甫,一個被讚譽為「詩仙」,一個被稱之為「詩聖」。據史料記載,李白出生於公元701年,卒於762年;而杜甫生於公元712年,卒於770年,從時間節點上看,兩人基本生活於同一個年代。
  • 李白與杜甫 | 兩人到底是真兄弟還是塑料情?
    李白與杜甫,唐朝最偉大的兩位詩人,終於相見了。這一次的會晤,堪稱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會晤。兩位文壇才子相見,惺惺相惜,從此開啟了兩人讓後世津津樂道千年的「友誼」。他們和唐朝另一位同樣著名的詩人高適一起,登臨懷古,把酒言歡,坐而論文,共同度過了一段裘馬輕狂的快活日子。
  • 李白唯一傳世真跡《上陽臺帖》:記錄李白杜甫的那次偉大相遇
    是李白和杜甫同遊時所寫下的,可以說,記錄了「詩仙」和「詩聖」的那一場偉大的相遇。最關心李白的,是杜甫。最懂李白的,是杜甫。當浪漫的李白和悲憫的杜甫相遇,讓人欣慰感動。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一場相遇,發生在他們之間。
  • 除了孔子見老子之外,還有一種偉大見面叫做李白與杜甫
    除了孔子見到老子之外,還有一種偉大見面叫做李白與杜甫。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李白與杜甫之間的情誼究竟有何偉大之處,到底什麼才是一生難求的知己?  著名的聞一多先生曾這樣評論說:「四千年的歷史裡,除了孔子見老子,沒有比這兩人的會面,更重大,更神聖,更可紀念的。」是的,李白與杜甫的會面就像日月同框一樣,有著重大的歷史意義。
  • 李白與杜甫的友誼——同是天涯淪落人
    李白曾滿懷信心和希望來到長安。到了長安後,李白確實受到了很高的禮遇。唐玄宗從金鑾殿上下來,滿面笑容,迎接李白,和李白親切交談,封李白為供奉翰林。但唐玄宗只看重李白的詩文才華,供奉翰林並非實際官職,沒有實權,形同擺設,與李白的期望相距太遠。
  • 中國文學史上40位偉大的文學家
    1、屈原屈原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一位「大佬級」的文學家,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立者,開闢了「香草美人」的傳統,被譽為「辭賦之祖」「中華詩祖」。(蜀國,一個地盤最小、人口最少的「三國老么」名氣卻是最大的,不可理解。)曹操不止自己文武雙全,教育子女那也是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都少有敵手。下面會說到他那兩個兒子,「三曹」之二。
  • 宇文所安:杜甫在中國文學史上獨一無二
    [摘要]「杜甫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特殊存在,如同英國文學史上的莎士比亞。」他的研究碩果纍纍,包括《初唐詩》《盛唐詩》《中國「中世紀」的終結》等。同時,他也是《劍橋中國文學史》的主編之一。此次他為翻譯杜甫詩全集,用了8年時間。
  • 《舊唐書》載,李白看不上杜甫詩作。真是這樣嗎?
    李白和杜甫,為中國歷史上兩個最偉大的詩人,一個「詩仙」,一個「詩聖」,並稱「李杜」。正如唐朝文學家韓愈所講:「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可以說,就文學地位而言,兩人是不相上下的。杜甫什麼是「飯顆山之嘲誚」?這是指李白寫給杜甫的一首詩。
  • 這一次,杜甫又火了,BBC播出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
    這部紀錄片時長59分鐘,今年的四月份在BBC播出,這部紀錄片的製片人和主持人伍德高度讚揚了杜甫是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可與西方文化巨匠但丁、莎士比亞比肩,這些詩人都為詩歌平叛樹立起了標杆。今天,讓我們跟隨紀錄片《杜甫》的腳步,丈量杜甫的一生。
  • 結合唐代社會現實,客觀看待李白和杜甫的交往及友誼
    」但李白怎麼也想不到,自己被後人譽為「詩仙」;杜甫被譽為「詩聖」,當日的小兄弟成了和自己雙峰並恃的大詩人。如果他知道這一點,知道後人對他二人關係的美好期待,那說什麼李白也要專門抽出時間和精力,更好的為杜甫創作一些詩詞,從數量和質量上讓後世讀者更為滿意。綜合上述幾點,就是當時的歷史背景和社會現實之大概。
  • 《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
    剛剛看完BBC的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心情久久不能平復。已經不知道多久沒流淚了,腦袋裡滿是小時候到處去自詡為杜甫後人的可愛行為(由於本人姓杜),或許有人會覺得很傻,但那的確是一個少年第一次建立起對於偶像的崇拜,這種感情也隨了解他越多而愈加深刻。
  • 李白和杜甫之間不得不說的友誼
    大家紛紛為杜甫對李白的一片深情鳴不平,杜甫一生為李白寫詩十首,間接提到李白的也有五首,而李白最出名的詩不是寫給汪倫,就是寫給孟浩然,這讓杜甫情何以堪?公元744年,當32歲考進士不第而遊歷四方的杜甫,在洛陽遇到了43歲被唐玄宗賜金放還的李白時,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兩位詩人見面了。
  • 歷史上李白究竟是愛誰,是杜甫,還是孟浩然呢?
    歷史上詩仙李白有兩個好基友杜甫和孟浩然,他們相識相知,互贈詩歌,「情意綿綿」。網上關於李白到底是愛杜甫,還是孟浩然的問題,爭論不休。那麼,歷史上李白究竟愛誰,是杜甫,還是孟浩然呢?今天,我們就從他們的詩歌中發現蛛絲馬跡。
  • BBC最新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
    它的主角不是莎士比亞,而是我們熟知的「詩聖」杜甫。他被冠以「中國最偉大的詩人」,第一次以紀錄片的方式,被詳細地介紹給西方世界。D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片中BBC最受歡迎的主持人之一、歷史學家麥可·伍德(Michael Wood)到訪中國,重走杜甫生前的足跡。從鞏義、西安到成都、長沙,從出生到入仕,從開元盛世到戰亂流離,回溯了詩人顛沛流離的一生。
  • 最偉大的中國詩人!BBC播出杜甫紀錄片引關注
    最偉大的中國詩人! 原標題:BBC播出紀錄片《杜甫:最偉大的中國詩人》,詩聖的靈魂藏於中國的山水之間
  • 杜甫與李白見面3次,贈詩最少16首 而李白寫杜甫,只有區區兩三篇
    杜甫與李白,並駕齊驅,一生欽慕李白,作詩讚賞。李白忙於遊山玩水,追逐功名利祿,對杜甫提到不多。一說起唐代詩人,那首推詩仙李白,詩聖杜甫,還有白居易,山水田園詩人王維,還有李商隱,杜牧,張九齡,岑參,高適,還有王勃代表的初唐四傑,以及王建,孟浩然,崔顥,孟郊,王之渙,張繼等等,不計其數。今天主要說杜甫,他是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思想藝術的集大成者。
  • 李白很有錢嗎?和杜甫兩度分手,還是帶我們一起去旅行吧
    在很多史料的記載中,都描述這個宗氏是一才貌俱全的大家閨秀,並且宗氏美女也是忠實的道教信仰者,可以說和李白是志同道合。在李白因李璘案下獄,發配夜郎時,宗氏還多次施救,從此兩人沒再見面。李白很喜歡最後一個妻子宗氏,曾作詩《自代內贈》表達對妻子的思念。
  • 李白和杜甫,誰才是唐詩第一人?
    中國的文學史上,憑藉詩歌上高深的造詣,成為詩歌金字頂端的只有四個人:屈原、陶淵明、李白、杜甫。從數量上比較,無疑是杜甫勝出。體裁李白創造的詩歌及幾乎囊括了所有的詩歌體裁,李白鍾情於古體詩,而擅長七言歌行、五言古詩、樂府詩、五七言絕句和五言律詩。反觀杜甫,題材上並不廣泛,但是不管選擇哪種題材,都能做到臻於化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