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瞭望網廣東訊(記者 曹曉霞 通訊員 田勇 王志為)12月26日上午,在英德市扶貧辦、市人社局的指導和支持下,碧桂園集團攜手英德市金博士職業培訓學校、英德市晴朗職業培訓學校、東莞市百達連新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等就業培訓合作單位以及40名通過技能培訓順利上崗就業的就業代表,在英德市連樟村鄉村振興學院舉行碧桂園幫扶英德市就業扶貧收官暨就業代表座談交流會,對英德整縣幫扶工作中的就業扶貧進行總結,並為就業代表們搭建一個分享交流平臺,樹立勤勞致富的典型。
通過就業扶貧技能培訓成功就業的學員給碧桂園贈送錦旗
座談會當天,英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彭志勤、英德市農業農村局扶貧股副股長鍾麗莎、碧桂園集團黨群社責部總監、廣東扶貧項目部負責人潘定國、碧桂園集團扶貧辦就業扶貧組主管唐元會、英德市金博士職業培訓學校校長賴學英、英德市晴朗職業培訓學校校長許水漢、東莞市百達連新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壽傑等領導出席座談,聆聽就業代表們分享的心得感受,鼓勵就業代表們不斷努力,增收致富。
碧桂園幫扶英德市就業代表座談交流會活動合影
英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彭志勤 「就業是老百姓最關心和關注的領域之一,是民生之本,幸福之源。」近年來,英德人社局高度重視就業扶貧工作,碧桂園通過一系列促進就業的舉措,有效幫助貧困勞動力實現就近就業,穩定增收。 英德市農業農村局扶貧股副股長鍾麗莎 「今天非常高興,能夠與各地趕來的就業代表們一同交流。這一年大家保持積極向上的態度,積極參加培訓並成功就業,通過自己勤勞雙手讓生活越來越好了。希望大家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繼續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拿到更高的收入,不僅脫貧,更致富奔康。」 碧桂園集團扶貧辦就業扶貧組主管唐元會 自2017年10月碧桂園集團整縣幫扶英德市精準扶貧鄉村振興以來,碧桂園立足英德實際,堅持精準扶貧方略,在探索中推進「4+X」創新扶貧模式。 「其中,在英德市開展的就業扶貧是「4+X」創新扶貧模式中的一項重要舉措。」唐元會說,碧桂園集團以農村需要、市場需求及實現就業為導向,結合當地群眾意願,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項免費技能培訓,以就業培訓造血扶貧方式,對建檔立卡戶勞動力開展訂單式技能培訓,實現培訓、就業一站式服務,助力1543名貧困農村勞動力脫貧增收。
就業代表徐阿姨分享成功就業經驗
座談會上,南粵家政、粵菜師傅、廣東技工、雲客服、電商直播、鋁模拼裝等就業代表積極發言,分享了就業扶貧的舉措給他們帶來的變化,讓他們真真切切感受到培訓不僅讓他們掌握了一技之長,還減輕了家庭的負擔,讓他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 參加南粵家政培訓的就業代表徐阿姨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因為丈夫早年因病去世,她成了家庭的頂梁柱。培訓前她在當地的製衣廠工作,因為工廠貨量不穩定,收入難以維持家庭開支。參加培訓時,她非常努力,每天認真聽老師授課,動手實操,掌握了很多專業性的理論與實操知識。結業後,徐阿姨被推薦到佛山南海從事住家育嬰師,每月收入超過5000元;她很開心地對我們說在培訓時學到的技能都很實用,工作時很容易上手,她還告訴我們:「僱主對自己的評價非常好,說自己做事很有條理,對寶寶的照顧很到位,讓他們很安心。現在我的家裡脫貧了,感覺生活充滿了希望。」活動當天,徐阿姨的僱主一家還一起參加了就業代表座談會,並對徐阿姨的能力表示充分的肯定。
碧桂園幫扶英德市就業代表座談交流會現場
類似徐阿姨這樣通過技能培訓掌握一技之長,通過自己的努力脫貧增收的案例還有很多。 據悉,自碧桂園集團啟動英德市整縣幫扶項目以來,在英德市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碧桂園幫扶英德市就業扶貧工作在浛洸鎮、連江口鎮、石灰鋪鎮、東華鎮等鎮(街)開展,通過送課下鄉、集中培訓的形式開展粵菜師傅、南粵家政、電焊工、鋁模技工、雲客服、電商直播等實用技能培訓班。截至2020年12月,已幫扶了11397名農村勞動力(其中貧困戶2275人)參加技能培訓,順利推薦6272人上崗就業(其中貧困戶1543人)。同時,調動集團內外部各種資源,為貧困勞動力推薦工作並提供大量就業崗位。在英德市各鄉鎮及市區舉辦了21場就業招聘活動,推薦3912人上崗就業,其中貧困戶81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