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曹菲
隨著全國各地陸續復工復產,老人、兒童再次成為社區、村鎮的留守者。疫情防控期間,他們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誰來保障?成都青白江區關愛援助中心負責人孟瑩,就是他們的守護者。
孟瑩,青白江區關愛援助中心負責人,專業社會工作者,專注民政救助工作領域3年。
疫情期間,她組織機構5名社自我排查後全部到崗,採取「線上+線下」、多元主體聯動的方式,主動參與到困難居民的疫情防控工作中。
據悉,青白江區企業陸續復工復產,三大產業功能區復工復產率超9成。為解決復工人員後顧之憂,孟瑩帶領團隊人員奔走於村(社區),排查低保、困境兒童、空巢老人等困難群眾生活、身體和防疫情況。
大同鎮新峰社區婷婷的父親常年外出打工,母親剛剛因病去世,6歲的她和妹妹長期由爺爺照顧。得知此事後,孟瑩扮演了「媽媽」的角色,經常上門關心關愛孩子生活情況,並送上生活和學習用品,教她們做手工、學畫畫……
不僅如此,孟瑩還組建了心理及醫療輔導隊,撰寫推廣愛心倡議書,走訪防疫用品生產企業,匯集各方資源,為他們募集物資。
疫情期間,該機構為33位留困兒童開放「愛心匯」義倉送去防疫和生活用品,入戶探望13戶留困老人、35戶精神障礙困難家庭、5戶低保家庭,發放一次性手套1.4萬雙、膠皮手套420雙,棉口罩1200個,醫用外科口罩1120個,75度酒精750餘斤,84消毒液360瓶,米、油等生活物資520件。
「雖然我是一名外地人,但在青白江定居5年了,也慢慢喜歡上這座城市。」孟瑩說,「在疫情防控中,作為一名社工,我能用自己的專業服務居民,很開心。希望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我們,也希望有更多的外地人像我一樣愛上這座城市,融入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