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女神|社工孟瑩:復工復產後 社區老人、留守兒童的守護者

2021-01-15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曹菲

隨著全國各地陸續復工復產,老人、兒童再次成為社區、村鎮的留守者。疫情防控期間,他們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誰來保障?成都青白江區關愛援助中心負責人孟瑩,就是他們的守護者。

孟瑩,青白江區關愛援助中心負責人,專業社會工作者,專注民政救助工作領域3年。

疫情期間,她組織機構5名社自我排查後全部到崗,採取「線上+線下」、多元主體聯動的方式,主動參與到困難居民的疫情防控工作中。

據悉,青白江區企業陸續復工復產,三大產業功能區復工復產率超9成。為解決復工人員後顧之憂,孟瑩帶領團隊人員奔走於村(社區),排查低保、困境兒童、空巢老人等困難群眾生活、身體和防疫情況。

大同鎮新峰社區婷婷的父親常年外出打工,母親剛剛因病去世,6歲的她和妹妹長期由爺爺照顧。得知此事後,孟瑩扮演了「媽媽」的角色,經常上門關心關愛孩子生活情況,並送上生活和學習用品,教她們做手工、學畫畫……

不僅如此,孟瑩還組建了心理及醫療輔導隊,撰寫推廣愛心倡議書,走訪防疫用品生產企業,匯集各方資源,為他們募集物資。

疫情期間,該機構為33位留困兒童開放「愛心匯」義倉送去防疫和生活用品,入戶探望13戶留困老人、35戶精神障礙困難家庭、5戶低保家庭,發放一次性手套1.4萬雙、膠皮手套420雙,棉口罩1200個,醫用外科口罩1120個,75度酒精750餘斤,84消毒液360瓶,米、油等生活物資520件。

「雖然我是一名外地人,但在青白江定居5年了,也慢慢喜歡上這座城市。」孟瑩說,「在疫情防控中,作為一名社工,我能用自己的專業服務居民,很開心。希望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我們,也希望有更多的外地人像我一樣愛上這座城市,融入這座城市。」

相關焦點

  • 郴州市北湖區社工「六一」探訪留守兒童 讓愛在紅旗下綻放
    紅網時刻6月1日訊(通訊員 宋文鑫)5月30日,在郴州市北湖區魯塘鎮同祥村兒童之家,郴州市和仁社工組織、北湖區鄉鎮社工站社工人員與該村10餘名留守兒童一起認識中國地圖、製作小紅旗、歌唱祖國、開展互動遊戲,為孩子們上了一堂愛國主義教育課,也讓他們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兒童節。
  • 江西省民政廳強化「三社聯動」助力復工復產「疫線」譜寫大愛民政...
    在江西省南昌市青雲譜區三家店街道何坊南社區、徐家坊街道谷市街社區、廣州路社區等30多個復工復產較多的社區,線上線下組合發力,組建「社工+黨員+志願者」的防疫工作隊伍,依託社區駐點社工社交平臺和區樞紐型社會組織平臺,建立抗擊疫情微信群,連結社會愛心資源,為社區復工復產員工提供幫助。支持復工復產,是新一輪「戰鬥」,更激發了江西「三社聯動」戰鬥熱情。
  • 海德:做一名溫暖的「守護者」
    海德:做一名溫暖的「守護者」海德的職業是一名社會工作者。自2012年加入到志願工作隊伍以來,他幾乎把所有的精力和時間都傾注在了這項偉大陽光的事業上。「這是一項有意義的事業,我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收穫了許多快樂。」海德這樣評價自己的工作。
  • 江夏社工為留守老人定格幸福瞬間
    分水村61歲的村民張大華婆婆拿到自己的照片愛不釋手,不時和旁邊的老人交流,看誰的照片拍得好。8月29日,江夏區小天使社工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來到江夏區舒安街分水村和大安村,為村裡的老人公益攝影,並將上一次拍攝後洗印並裝好相框的照片送給老人。    「我的頭髮亂不亂,這樣拍好不好看?」祝林芝老人得知要來拍照,特地穿上了新衣服,臉上的笑容停不下來。當天,社工們一共為21名老人拍攝了照片。
  • 關愛留守兒童 福建省少年兒童圖書館溪西村分館落成
    溪西村位於永泰葛嶺鎮,村裡的許多青壯年外出務工,孩子交由老人照顧。為了豐富留守兒童假期生活,日前福建省少年兒童圖書館在溪西村設立分館,眾多愛心企業、愛心家庭等共同參與揭牌儀式。據了解,福建省少年兒童圖書館溪西村分館是福州市財政支持"三社聯動"試點項目試點之一,接下來美善社工服務中心將會定期舉行讀書會、薦書會,激發社區居民養成閱讀習慣,用文化助學的模式幫助溪西村的留守兒童,打造一個書香社區。
  • 重慶80後研究生社工——社區的驕傲
    於是,她就組織開展青少年才藝大賽、播放周末電影、開放社區圖書室等活動,同時開展一些青少年自我成長、人際成長等小組活動,並針對個別青少年開展個案輔導,引導鼓勵他們自信、自主,加強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幫助他們走出困境。   白鶴梁社區也是一個老齡化現象嚴重的社區,60歲以上老年人佔社區總人口的20%。而大部分老人是單位退休職工,生活閱歷豐富,也有固定收入,但業餘生活枯燥乏味。
  • 雙鳧鋪鎮:關愛保護兒童,社工在行動
    (通訊員 楊永紅)12月2日,寧鄉市惠寧雙鳧鋪鎮社工站聯合雙鳧鋪鎮人民政府以關愛保護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為主題於社區會議室開展關愛兒童「政策宣講進村(居)」活動。本次關愛兒童「政策宣講進村(居)」主題活動特邀社會事務辦彭湘韌主任對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及其家長共計42人開展政策宣講,旨在強化監護主體責任意識,督促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引導轄區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提升自我保護能力。活動把黨中央、國務院對村(居)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關愛落到了基層,讓政策法規制度在基層更好地紮根結果、落地生花。
  • 寧鄉|關愛保護兒童,雙鳧鋪鎮社工站在行動
    華聲在線12月3日訊(通訊員 楊永紅)12月2日,寧鄉市惠寧雙鳧鋪鎮社工站聯合雙鳧鋪鎮人民政府,以關愛保護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為主題,在社區會議室開展關愛兒童「政策宣講進村(居)」活動。彭湘韌主任宣講政策 雙鳧鋪鎮社工站 供圖本次活動特邀社會事務辦彭湘韌主任對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及其家長共計42人開展政策宣講,旨在強化監護主體責任意識,督促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引導轄區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提升自我保護能力。
  • 媒體:一些農村地區賭博風影響留守兒童道德觀念
    例如,不少鄰居會經常幫助留守家庭的老人或婦女幹農活,或者幫助他們購買大宗物品、搬運重物,等等。  農村社區在留守兒童成長中的作用取決於社區的風氣氛圍與凝聚力,取決於村莊之間人際關係的強度。留守老人的空巢現象突出,部分高齡老人缺乏照料;留守婦女在面臨生產負擔的同時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留守兒童中出現的心理和性格問題令家長和老師頗為棘手,在一些偏遠山區,貧困所引發的家庭破裂等現象也造成了「困境兒童」的突出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項目組通過社區兒童活動中心、婦女互助組、老人協會等項目活動板塊在青神縣的項目社區開展活動,促進留守人口之間的互助,使社區活力得以重建。
  • 留守兒童的假期|暖心行動 讓留守兒童有了安全感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做好留守兒童以及其他關心關愛工作,擴大活動影響,使更多的人關注、參與我們的關心關愛活動,讓更多的留守兒童能夠不再孤單、快樂成長。  夏季是未成年人溺水高發期。正值暑假,留守在家的兒童安全問題值得關注。在安徽肥東撮鎮鎮撮西社區,張貼著醒目的防溺水安全宣傳標語,引導家長在假期中管好自己的孩子。
  • 「喜迎中秋 共度佳節」關愛留守兒童活動
    在中秋佳節來臨之際,為增加中秋佳節的氣氛,讓留守兒童感受節日的甜蜜。2020年9月26日下午,江津區民政局、槽坊社區居委會、江津陽光社工中心和白沙鎮留守兒童社工室在白沙鎮槽坊社區聯合開展了「喜迎中秋 共度佳節」關愛留守兒童活動,本次活動共計50餘人參與。本次活動分為遊園活動和月餅DIY兩個環節分別進行。
  • 3歲娃不知父母模樣 青島共630名留守兒童(圖)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笑笑  每天下午4時30分左右,在萊西市院上鎮朱東社區服務中心門口,就聚集了一些老人,他們或騎著電動三輪車,或步行而至,為了接在這裡上暑期託管班的孫子孫女。不同於普通的暑期託管班,這裡的孩子都是農村留守兒童,他們與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有的一年都難以見到自己的父母。
  • 衡南縣民政局:做留守兒童成長路上的「護花使者」
    衡南縣民政局積極開設了兒童督導員和村(社區)兒童主任培訓班。紅網時刻 通訊員 李維 記者 王敏 衡陽報導「孩子們,平平安安的成長比成功更重要。你們的安全比什麼都重要,安全重於一切!」這是衡南縣民政局在雲集街道第二幼兒園舉辦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政策宣講進村居」活動現場,民政部門工作人員對孩子們說的一句話。近年來,該局不斷加強兒童關愛服務工作,建立健全各項保障制度,充分利用鄉鎮社工站和「兒童之家」開展農村留守和困境兒童關愛活動,為特殊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 過一個有愛的中秋 湖南株洲各界關愛睏難群眾留守兒童
    月塘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天義賣所得善款將作為中秋「禮物」送給社區裡的貧困戶,與此同時,現場有近百人現場與用工單位達成就業意向。(株洲日報記者 易蓉 譚浩瀚)   留守兒童傳遞思親寄語    9月12日,淥口鎮明德小學開展「情暖中秋、大聲說愛」慶中秋關愛留守兒童活動,孩子們在明信片中寫下對父母親人的思念和節日祝福。
  • 嘉興在線丨關愛留守老人,送上愛與溫暖
    為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幼、助人為樂的傳統美德,促進社會和諧,由海鹽縣民政局主辦、海鹽縣桂之韻社工事務所承辦的「關愛留守老人,暖冬送愛與溫暖」活動,12月3日在海鹽縣澉浦鎮澉川社區舉行,本次活動邀請了來自澉浦、武原、沈蕩的部分留守老人參與。
  • 「同行者」留守兒童互助成長小組
    「同行者」留守兒童互助成長小組留守兒童這個特殊群體近年來被社會廣泛重視,父母監護教育角色的缺失,對留守兒童的全面健康成長造成不良影響,「隔代教育」問題在「留守兒童」群體中最為突出。駱仙街道杉山嶺村留守兒童之家,為了讓這些缺失親情關愛的孩子們感受家的溫暖,駱仙街道社工站社工們積極開展各項關愛留守兒童活動,讓他們有地方受教育、長見識、交朋友,讓他們課餘之外的生活也豐富起來。近日,駱仙街道社工站社工策劃在杉山嶺村兒童之家開展一場「同行者」留守兒童互助成長小組。
  • 湖北省表彰首批「最美社工」,陳春芳等9人入選
    2013年,他開始從事實務工作,在未成年人保護、青少年事務、災害以及司法社會工作等領域做出了積極的探索;2015年,參與「東方之星」沉船事件緊急救援,為遇難者家屬及相關人員提供專業的心理輔導與社會工作介入;2016年,協助江陵縣開展全省留守兒童關愛保護試點工作,探索出基層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模式並向全省推廣;2017年參與全省特大洪災災後安置工作,協助洪災受難居民重建家園。
  • 蘇滑《社工熱線》再獲大獎
    憑著展演中的精彩表現,蘇州市滑稽劇團選送的小品《社工熱線》從42個節目中脫穎而出,獲評「優秀節目」和「優秀表演」。隔離病患、獨居老人、普通居家隔離人員、著急復工復產的企業主,一條溫暖的社工熱線,牽起了四面八方求助人的手。小品《社工熱線》以緊貼時代、緊貼生活的視角,重現了社區工作者在年初抗擊疫情關鍵時期的日常工作狀態。
  • 廣州社工:疫情中,我們做市民的守護者
    廣州社工:疫情中,我們做市民的守護者 2020-05-12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蘇小星 為一線社工、獨居老人、低保低收入群體募集11.2萬隻口罩;為上萬名一線抗疫社工和志願者送出1.5萬份愛心午餐;產自清遠的1.3噸蔬菜和345隻雞被配送到了680戶困境居民家裡……疫情激發了廣州社工抗疫的潛在能力。 截至3月15日,廣州全市71家社工機構利用社工站、項目服務點等開設了229個「廣州社工紅棉守護熱線」,累計投入社工11419人次,服務市民390720人次。
  • 多情自古傷離別--留守兒童及空巢老人
    折柳相送然而到了現代,離別的方式又分為了以下幾種:一是留守兒童和父母的分離;二是夫妻的兩地分居;三是老年人與兒女的分離第一種我們稱之為「留守兒童」,第三種我們稱之為「空巢老人 」。農民工與孩子分開,背井離鄉去打工,完全是無奈現實下不得已的舉措。由於居住地經濟條件落後,收入不足,實現不了家庭收入的最大化。因此,農民們選擇外出,化身產業工人。雖然現代的通訊發達了,有手機,有飛機,有高鐵,有汽車,有internet...。許多人還是得忍受骨肉分離的痛苦。很多時候電話或者視頻都不能代替人與人面對面親情的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