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黔東南的鎮遠古城,被中外遊客譽為「東方威尼斯」,在「中國最美十大古城」中佔有一席之地,也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事實上鎮遠古城具有2000餘年的歷史,但直到宋高祖時期才用「鎮遠」這個名稱,意思就是憑藉此城威鎮遠方,對於統治者來說,這個名稱最為恰當!因為它道出了此地在軍事上的重要地位。
鎮遠古城居於黔東的湘黔交界處,向東不遠就進入了湖南境內,繼續東進則是湖南懷化、邵陽、株洲、長沙,如果再繼續向東偏北行進,就到了南昌、九江、安慶、銅陵最後抵達宋高祖時期的首都南京。如果從鎮遠向北偏東挺進,則是銅仁、湘西、常德,然後進入荊州、荊門、襄樊,最後進入河南中原地區。
鎮遠古鎮
而以鎮遠古城為起點,向西則是貴陽、安順、曲靖、昆明,向南則可到達廣西地區。
所以毫不誇張滴說,鎮遠就是連接西南地區以及荊楚大地的橋頭堡,難怪鎮遠素有「滇楚鎖鑰」、「湘黔咽喉」之稱謂。戰爭時期,這裡就成了兵家必爭的軍事重鎮,明弘治初年,鎮遠太守周瑛就有「欲通雲貴,先守鎮遠」之說。《苗疆聞見錄》上也記載有「欲據滇楚,必佔鎮遠」的論述。可以想見,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以老大自居的中原文明向他們認為的蠻夷之地西南--擴張之時,鎮遠就成了「苗蠻」與中原老大較量的重地,一攻一守之間,肯定是刀光劍影,烽火連天,血雨腥風。
不過,和平時期的鎮遠則是另一番景象,來自西南邊陲以及安南、緬甸、暹羅、印度等國的商賈貴族,攜帶著他們的商品、禮物獻贈,浩浩蕩蕩抵達這裡,通過鎮遠傳播到荊楚以及中原大地,難怪古代的鎮遠有「南方絲綢之路」要津之美稱。明末清初鼎盛時期,在鎮遠城內,以商賈為主體的會館遍布,有名的有「兩湖」、「江西」、「四川」、「福建」、「秦晉」、「兩粵」等八大會館,還有娛樂場所如萬壽宮戲樓、東嶽廟戲樓、火神廟戲樓、北極宮戲樓等12座,可見當時的鎮遠是多麼的繁華奢靡!
由此可見,在古代鎮遠是一座連接西南與荊楚以及中原大地的重要城市,兼具雄霸黔東大門軍事堡壘和中國南絲綢之路要津的作用。
鎮遠古鎮
就鎮遠古城的城市結構來說,也是很有特點,「九山抱一城,一水分府衛」是對其最好的描述!也就是說,鎮遠古城被群山環抱,而舞陽河則以「S」形從城內穿過,並把城市分隔成了府城和衛城兩個部分,府城—當然是政府所在地,衛城則對府城有防衛與屏障的作用。必須補充的是,在城市東部山崖上還有一處古建築群---青龍洞古建築群,此地乃儒道佛三教合一之地,人們的精神家園--是也!
環繞鎮遠的群山之中,石屏山最為雄奇險峻,如一頭雄獅昂然挺立護衛著鎮遠城,也凝視遠方,仿佛隨時準備出擊抵禦來自外族的入侵!事實上山上建有城牆、鋒火臺、堡屯、炮臺等軍事設施,在古代的確具有很重要的防衛功能。
而穿城而過的舞陽河則給古城增添了旖旎與柔美,碧水如詩,山城倒影如畫,難怪鎮遠有「東方威尼斯」的美譽。
而對於偏據西南的鎮遠由於遠離我國的政治文化中心,所以相對來說受到的那種狂風暴雨的破壞也比較少。目前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青龍洞古建築群以及明清風貌的古民居、古巷道、古碼頭等省、縣級文物古蹟160餘處。的確不可多得!
說完這些,我們就此走進鎮遠,體會那獨特的古城風情!
古鎮
群山環抱,舞陽河穿城而過,古雅旖旎!左城為衛城,右岸則為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