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尺,需要有度

2020-12-02 阿榮清風

聽過一句古訓:

「出言有尺,嬉鬧有度,做事有餘,說話有德。 」

行走世間,要學會看破不說破,給人留體面;凡事不做絕,給人留退路;不卑不亢,擺正自己的位置。

做人恰如其分,做事恰到好處,才能讓別人感到舒服,讓自己過得坦然。

01 量人先量己

聽一個朋友說,

在一次部門聚餐中,大家聊到了「情商」這個話題。好幾位同事,紛紛誇讚了自己心目中情商高的人。有位同事接著大家的話茬,把他認為的公司裡情商低的人都說了一遍。還頭頭是道地分析,別人情商低的地方在哪裡。日常生活中,他一開口就否定別人的想法,很喜歡對別人評頭論足,常常令身邊的人陷入尷尬。

他在毫不留情地剖析別人時,卻忽略了自己情商也不高的事實。

俗話說:「眼是一把尺,量人先量己。」

很多時候,我們能夠輕易地評判別人,卻看不到自己的缺點。

因此,人生在世,每個人都需要有一把「比較」的尺子。

古語有言:「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既不低估別人,也不高估自己。

02 懂分寸,不越界

成年人最頂級的自律,是克制糾正他人的欲望。

如果針對客觀事實依然產生爭議,有時我們會很憤怒。

明明母獅子只是叼著小獅子,為什麼這麼多人偏偏說母獅子要一口吃掉小獅子?「指鹿為馬」這麼荒謬絕倫的觀點,為什麼還會有人支持,大家都是傻子嗎?

那根本不是觀點認知差異,而是立場利益之間的博弈。

能夠想明白這一點,誰贏得爭論已經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怎麼和不同認知的人達成利益最大化。

要知道,「別人的觀點」這東西,有時是無法改變的。

理解,全在於觀點、角度、立場

有時間,把別人不信的事情做好,勝於雄辯。

03 知進退,留餘地

牧民們都明白一個道理:

遭遇蟲災時,不要把秋收的莊稼全部收回,留一些給山雀和老鷹,來年它才有力氣驅趕蝗蟲。

凡事懂得適可而止,不要做得太絕,是對別人的一種寬容,也是給自己的一條退路。

俗話說,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不把話說絕,不把事做盡,能給別人留些體面,也給自己攢下情面。

學會寬容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04 正姿態,謙卑有度

其實,陳道明也曾有過輕狂自大的歲月。

他拍完電視劇《圍城》後,因精湛的表演而名聲大噪。他形容自己當時的狀態:「和現在一些不知深淺的演員一樣,以為天下就是他的,好像所有人都應該為他活著。」這部戲也讓他與錢鍾書先生結緣,錢老很欣賞他,便邀請他去家裡做客。看到錢老家中陳設簡樸,沒有電視,也沒有錄像機,唯一發出聲響的東西就是藥罐子,能聞到的也只有書香。他心中頓覺五味雜陳,感慨道:「在文化和學問面前,我自己那點名氣算得了什麼?」之後,他便回絕了所有戲約,專心在家彈鋼琴、讀書、寫毛筆字、全面提升自己的文化和修養。

優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別人。對人恭敬其實是在莊嚴你自己。

05 有底線

「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

「可為」與「不可為」之間,便是一個人的底線。

易中天曾說:

「一個人,沒了底線,就什麼都敢幹;一個社會,沒了底線,就什麼都會發生。」

行走世間,總要有自己的底線,知道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

沒有底線的人,時常控制不住自己,最終卻得用更大的代價來償還。

張泉靈曾說:

「掙有數的錢,過有底線的生活,做有分寸的事。」

時時警醒自己,方能少走彎路。

來源:網信內蒙古

編輯:孫明月

相關焦點

  • 哲思|人生有尺,需要有度
    每晚九點三十分,帶你看清世界,認識自己,慢品人生滋味。聽過一句古訓:「出言有尺,嬉鬧有度,做事有餘,說話有德。因此,人生在世,每個人都需要有一把「比較」的尺子。古語有言:「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既不低估別人,也不高估自己。
  • 人生有尺,做人有度;不求生命輝煌,但求無悔人生
    人生有尺,做人有度,我們掌控不了命運,卻能掌控自己。不求生命輝煌,但求無悔人生。快樂是一種境界,幸福是一種追求。走過的路,才知道有短有長;經過的事,才知道有喜有傷;品過的人,才知道有真有假。父母花了兩年的時間教會我們說話,我們卻需要花數十年的時間學會閉嘴。其實,說,是一種本能;不說,則是一種智慧。生活就是這樣,當你認為自己走投無路,差到最低點的時候,就是轉機出現的時候。人生有尺,做人有度,善有善因,惡有惡果,舉頭有神明,做人要善心,人生沒有誰規定怎麼去做,生活沒有誰可以給你掌舵,掌控不了命運,卻能掌控自己,不求生命輝煌,但求人生無悔。
  • 做人有尺,講話有度!
    什麼是「尺」? 什麼是「度」? 其實, 「度」就是分寸, 是人生中最難把握、 最難決斷的兩個字。
  • 夜讀|心中有尺,行事才能有度
    夜讀:心中有尺,行事才能有度05:31來自新華社客戶端主播:董千齊有一名木匠,他有三把尺子,一把直尺,一把方尺,一把捲尺。聽過一句話說:「人生需有尺,做人需有度。」每個人這一生,又何嘗不需要三把尺子?第一把尺:比較前段時間,在一次部門聚餐中,大家聊到了「情商」這個話題。好幾位同事,紛紛誇讚了自己心目中情商高的人。
  • 夜讀 | 人生有尺,需要有度
    名家畫廊 | 婁師白,生前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他全面繼承齊白石藝術技法特色,並有所創新,畫作簡練中有種生機勃勃的感覺世上任何事情,都講究一個「度」字,物及必反,過猶不及。生活中,一個人只有把握好言行的尺度,掌控好待人處事的態度,方能進退有餘,舒適自在。話別說太滿,曾看過這樣一句話:「人生最常見的遺憾有兩種:一是力所不及,一是用力過猛。好比烹飪,鹽放少了乏味,放多了則難以下咽。說話、辦事是一門藝術,講究的是恰到好處。」
  • 心中有尺,行事才能有度
    點擊標題下藍字「洞見」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作者:洞見Uki心中有尺,行事才能有度。♬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洞見主播林靜朗讀音頻前段時間看到一篇文章,作者的父親是一名木匠。他有三把尺子,一把直尺,一把方尺,一把捲尺。
  • 人生有度,做人有尺,方圓有序
    人生有度,做人有尺,方圓有序1:不是因為找不到比你更好的,而是因為有了你,心裡滿滿的都是你,真愛只有一次,心只能裝一個人,讓你入了心,就無法再去愛任何人。4:無論燦爛與否,都是一個完整的人生。你的對手在看書,你的仇人在磨刀,你的閨蜜在減肥,隔壁老王在練腰。你必須不斷地努力,才能不讓你的對手有可乘之機。
  • 做人,心中有尺,做事有度!(好文)
    導語:感悟人生,靜心閱讀,品位人生。文/泠泠做人就是應該,心中有尺,做事有度!度,是人與人,事與事之間的衡器。鐵石人心,經不起感情的溶解,對人對己真心就好!蜜語人生能使人陣感舒適,但,不能久立你我交心的持久!更不能取的彼此的真心向上。所以說人心交往要把住一個度。人生有尺,做人有度,我們掌控不了命運,卻能掌控自己的一切安排。隨緣就好!人的命,天註定,世上的事,你真說不清。你盡全力,努力付出,未必會出現理想的果。有些事你不必苛求,強扭的瓜不甜。
  • 善良有尺,熱情有度,做人要有尺度
    ,熱情有度,把握好做人做事的尺度,日積月累,必將在一分一寸之中,疊加起人生的新高度。殊不知,善良需要有分寸,熱情需要適度,做人有尺有度,才不會被辜負,更容易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池田大作曾說過:熱情之中應當有冷靜,冷靜之中應當有熱情。人生有尺,做人有度。
  • 做人,心中有尺,口中才有度
    導語:心靈雞湯,人生感悟與你分享醉心情感/文人活一輩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德底線什麼才算是人生的度,所謂度就是自己有分寸,凡事不越界,懂得為別人著想,不過火。什麼才算是人生的尺,就是用來衡量道德底線,是自己的良心。心中有尺,口中才會有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足之處,做人,要學會體諒別人,別事事計較那麼多,多一點寬容,少一點計算。
  • 心中有尺,口中有度的3星座
    心中有尺,口中有度的3星座導語:心中有尺,口中才會有度,心中的尺是一種分寸,是對事對人的標準,只有心中立了標準,才會在交際過程中拿捏有度,才不至於亂了方寸,不至於重傷他人,也不至於將自己置身尷尬、不利的境地,所以,「
  • 心中有尺,凡事有度
    做人有高度有低度,超過一定的度便失了原則,也失了底線。常於心中放把尺,方能做到凡事有度,為人有度。別讓善良太過,變成了懦弱。過分的善良或許不是善良,是對別人的過分遷就也是對自己的不尊重。在自己的原則類做事,懂得拒絕,畢竟善良不是你委屈自己的理由。
  • 出言有尺,嬉鬧有度,做事有餘,說話有德!
    出言有尺,嬉鬧有度,做事有餘,說話有德。出言有尺,嬉鬧有度,做事有餘,說話有德。知人不必言盡,言盡則無友;責人不必苛盡,苛盡則眾遠;敬人不必卑盡,卑盡則少骨。中國人說話做事一直很講究一個「度」,也就是常說的「過猶不及的分寸感」。將分寸把握得恰如其分,便能像水那樣,能圓能方。做飯燒菜講火候;繪畫時要留白。生命個中百味,無非一鹹一淡,一進一退,恰到好處的分寸,餘味無窮,自得妙境。
  • 出言有尺,待人有度
    句句暖人心 做好人,待人有大度 人人都敬重 ,該啞時啞 說話有尺度,人有風度 人交人,心懂心 待人接物,要有一定的寬容 不是什麼都可以指責 人無完人,人人不完美 待人很大度,心有寬度 言語如刀,
  • 為人,要心中有尺,做事有度
    不是嗎,在當下,如果每個人能把這句充滿哲理的話語作為自己的座右銘,那麼做人就有了一把尺子,做事也必然有了分寸。古時名垂青史的賢哲莫不有尺度。戰國時魯國公儀休的門客送給他一些魚,公儀休不接受。門客說:「聽說你很愛吃魚,現在送魚給你,為什麼不接受呢?」
  • 心中有尺 下錘有度
    在一塊厚度約0.2釐米,面積約567平方釐米的金屬面板上,北京工美集團旗下握拉菲首飾有限公司的首席技師宮佔坤小心翼翼地捶打著固定在膠板上的金屬面板,看它下陷了一定深度,便拿起深度尺測量。每一錘下去,都離他心中的完美弧度更進一步。一塊木桌,一盞長條白熾燈、幾把錘子……用這些工具,宮佔坤製作出了世界上唯一一把用古法黃金技藝做成的小提琴。
  • 你個人成長的路上需要:「三把尺」和「三個度」
    打開工具盒,裡有整齊地擺放著直尺,標尺,捲尺,角度儀,圓規等各種製圖工具。細想起來,這些工具既能繪製精密的圖紙,同樣也能幫我們繪製精彩的人生。學會了用尺量人,以度省己,我們也就走在了成長和成熟的路上。心中有尺,行事有度人的一生,永遠是一個波浪式前景,螺旋式上升的過程。與人相處,永遠遵循比較而存在,相對立而發展的邏輯。
  • 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度,做事有尺,為人有度
    古訓有言:「出言有尺,嬉鬧有度,做事有餘,說話有德。」做人有尺,做事有度。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度,守住原則,把握分寸,才能在生活中自在坦然,才有更多的可能邁向成功。在善與惡、義與利面前,有多少人能夠堅守原則?是以文天祥才會被世人傳頌至今。孟子曾說,人人都應該保有本心。其實這份本心,便是心中的原則與底線,是我們面對選擇時,心中的那把量尺。
  •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人生有度,為官有尺
    世間萬物,皆有其度。倘若失度,則往往會過猶不及。特別是為官從政,如果不知道何為「度」,內心就會少了一把衡量高低長短的尺子,最終將為自己的「無度」付出沉重代價。   為官有度,貴在心有所戒。對於領導幹部來說,從走上從政崗位那天起,就當常懷敬畏之心,敬畏黨紀,敬畏組織,敬畏百姓,自覺接受紀律和法律的約束。倘若覺得「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剛愎自用,恣意妄為,無所顧忌,遲早會出大問題。「不能勝寸心,安能勝蒼穹」。唯有在心中築起敬畏的堤壩,真正將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轉化為自覺遵循,才能「隨心所欲,不逾矩」。
  • 善良有尺,忍讓有度
    1善良若無尺,會傷到自己看到過一則故事。有個善人,每天都會給自家門外的乞丐十塊錢。雖然沒聽到過對方的一句謝謝,還是默默地堅持了整整兩年。後來,善人結了婚,開銷變大了,就開始只給乞丐五塊錢。這一次,乞丐說話了:「以前給十塊,怎麼現在給五塊?」善人回答說:「我結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