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圖片,查看活動詳情)
2017年5月4日(周四)下午14:30,無印良品靈魂人物松井忠三先生首次攜著作三部曲《解密無印良品》《無印良品育才法則》《無印良品世界觀》來華演講,松井忠三先生將來到梅溪書院,為大家講述無印良品從發展、失控到復活,所走過的三十五年。(文末左下方進入閱讀原文,直接購票參與。)
關於無印良品的新聞總能在最快的時間裡成為朋友圈的熱議焦點——MUJI開書店了?MUJI要建酒店了?MUJI被3.15晚會點名了……
2005年,MUJI大陸第一家店開業,選址在上海的老牌高端商區——南京西路。MUJI在中國飛速發展,現已在中國大陸擁有200家店鋪。無印良品所提倡的「不要『這樣才好』,而要『這樣就好』」的生活理念正在深入人心。
如果我們去到MUJI遍布亞洲、歐洲、大洋洲、美洲等地的數百家店鋪,會看到同樣的熱鬧場景:巴黎的年輕主婦去MUJI為自己的廚房採購一個好用的保鮮膜收納盒,再多拿倆當聖誕禮物送朋友;巴塞隆納的人氣餐廳向MUJI訂購三百個棉花糖,「想在料理中使用」;曼哈頓的租房客滿意地從MUJI搬回一套剛好適合他緊湊小公寓的單人帶腳床墊;香港的學生放學後從MUJI貨架上拿一包金桔味糖果當零食……
MUJI正肆無忌憚地在全世界圈粉啊!
那麼問題來了:
MUJI如何做到了這一切?
在海外擴張的路途上MUJI是否也有鮮為人知的失敗歷史?
是一鼓作氣多開幾家店還是守著一家店先做到盈利再說?
在各個國家開店有哪些不同?
歐洲人也能接受「素之美」?
所謂「本土化經營」到底要保留哪些核心又要增加哪些本土元素?
該派什麼樣的人去海外?
……
這些問題的答案,良品計劃前會長松井忠三先生都在《無印良品世界觀》這本講述無印良品海外戰略的著作裡一一傾囊分享,用真實案例深度揭秘MUJI在產品開發、品牌哲學、擴張方式、「本土化」策略和人才選拔等方面的經驗,為企業進軍海外提供了一套切實可行的經驗參考。
最有趣的是,看過這本書之後再步入MUJI的任意一家店裡,會不自覺地從全新視角觀察店裡的每一處小心思:這個晾衣架應該剛好適合梅雨季節在室內晾衣的需求;這個收納盒還可以拿來裝散落的彩色鉛筆呢;MUJI搜羅了上海手工藝人的作品來展覽也是「本土化」策略的一部分吧……
松井先生在書中說:「我認為無論海外還是日本,商業的本質都是不變的。無印良品的海外戰略可以說是所有企業都能使用的基本方法,只要熟知『基本』,構築『機制』,必定能在世界通用。」
今天挑選書中最細微之處的一個故事分享給你,是關於MUJI大熱商品「直腳襪」的誕生。在這本書裡,你會看到多款大受歡迎的產品最初的概念是如何誕生的,包括香薰機、壁掛CD播放器、收納盒等等。
為什麼這些內容會出現在一本講MUJI海外戰略的書裡?因為這些影響了千萬人生活方式的產品,原來並不是在日本總部的辦公室裡由一群正襟危坐的經理人對著電腦想出來的,而是MUJI在與世界的大膽溝通中摸索人之需求、汲取生活智慧而成。這個故事很好地詮釋了MUJI在海外發展時始終堅守的理念,即每個國家必定有適應了當地氣候和風土、深深紮根於文化之中的好東西,無論在何處,都要保持著對人與生活的敏銳洞察力。
看完會覺得,MUJI真的已經成為世界的MUJI了。
只要是在某個國家和地區被人們長期製作和使用的東西,就拿到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都能得到接受。而發現那樣的東西,便是FOUND MUJI 的使命。
在看見中國家庭以前使用的條凳時,負責人的第六感也發出了「這不就是FOUND MUJI的感覺嗎」的信號。那種條凳看似普通,其中卻隱藏著「可以代替任何東西」的可能性。
於是,我們將原本用雜木拼接而成的條凳改成直接用原木整體切割以提高強度,作為FOUND MUJI 的商品進行了改良。這種長凳可以放在餐桌旁,也可以放在庭院裡,甚至能用來放置小物品作為室內軟裝使用。
中國有一種傳承千年的景德鎮瓷器,以紅藍為主色,描繪著龍與花等優美圖案,但無印良品卻不需要那些。捨去那些圖案,只保留樸素而深沉的白瓷,就成了融入無印良品風格的商品。
像這樣在世界各地尋覓好東西的過程中誕生出來的,還有我們的大熱商品「舒適直角襪」。
事情始於一位捷克友人的消息:「鄰居家老奶奶給我織了一雙直角的襪子,太好穿了!」
市面銷售的襪子踵部角度都是一百二十度。據說這是因為機械量產的襪子角度只能做成一百二十度,以及那個角度能夠保證襪子摺疊後形狀規整。
收到消息後,我們到捷克實地採購了一些襪子,發現踵部確實都是九十度的。而且,穿上那些與人類踵部角度相同的襪子會非常貼合,感覺十分舒服。
可是,我們讓襪子廠商的人看過那些襪子,他們卻不知道該怎麼做。後來我們就把織襪子那位老奶奶的女兒請到了日本,向我們傳授編織方法。然後,我們根據學到的方法去開發編織機器和素材,這才總算誕生出了FOUND MUJI 風格的襪子。順帶一提,這個商品從二〇〇六年到二〇一四年累計賣出了四千五百萬雙,是無印良品的長青商品。
本書作者松井忠三1992年加入良品計劃。歷任總務人事部長、無印良品事業部部長,於2001年就任無印良品社長。面對無印良品的赤字狀況,松井忠三著手從企業文化到管理手段進行一系列改革,最終形成了整個企業通用的一本2000頁的MUJIGRAM工作手冊。通過管理模式的優化,MUJI的赤字狀況得到改善,營業額隨MUJIGRAM的逐漸完善穩健上揚。這一切都歸功於管理手段的優化。
MUJI的店鋪,所有的商品布局均須統一,商品陳列方式都有固定規則。
MUJI的商品,所有的標籤都有明確固定的尺寸和標準的說明要求。
MUJI的員工,所有的工作經驗都可以從手冊說明中獲得,無需請教。作為全球最佳企業,為何如此。
顧客真的能設計出好產品?
為何要與部門全體員工共享商談記錄?
怎麼才能讓下屬自動改變意識?
「二流戰略」竟然可以用「一流執行力」來補救?
提案書為什麼不能超過一張A4紙大小?
……
一切答案盡在MUJI手冊之中。
而這手冊衍生而來的高執行力思維和工作方法,更是個人成長的一劑良方。
那麼,這2000頁的工作手冊究竟如何製作得來?
良品計劃會長松井忠三,為你解開MUJI的管理秘密。
熱銷全球的懶人沙發、直角襪等產品是如何誕生的?
為什麼無印良品在中國的擴張速度遠快於歐美各國?
曾長達六年無法如願進入中國市場,其中的隱情是?
無印良品在海外「中產消費」的形象是如何確立的?
建酒店、開餐廳、辦書店、造房子,並不是MUJI 「不務正業」。
無印良品不等於「極簡主義」。
良品計劃前會長松井忠三繼前作再次披露無印良品的海外戰略。從英國倫敦的海外一號店到中國成都的世界旗艦店,講述由一家中小企業起步的無印良品走向世界的曲折歷程與寶貴經驗,並從產品開發、企業理念和品牌戰略、經營機制和人才選拔等方面為企業進軍海外,提供了一套切實可行的參考方法。
購票入場參與講座,與松井忠三面對面
5月4日當天,在步步高梅溪書院購買《解密無印良品》、《無印良品育才法則》《無印良品世界觀》的讀者朋友,可在講座活動結束後,憑步步高梅溪書院購書小票有序參與籤名售書環節。
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直接購票
欲知松井改革七大奇招
歡迎親臨現場聆聽
並有機會向管理大師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