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領讀 | 建酒店、開餐廳、辦書店、造房子,不務正業的無印良品...

2021-01-08 36氪

36氪專門為讀書設立了新的欄目【36氪領讀】,篩選一些值得讀的書,並提供一些書摘。希望你手邊有一本稱心的書,讓讀書這場運動繼續下去。

作者簡介:

松井忠三| Tadamitsu Matsui

1949年生於日本靜岡縣。1973年畢業於東京教育大學(現筑波大學)體育系,後進入西友STORE(現西友)株式會社就職。1992年加入良品計劃。歷任總務人事部長、無印良品事業部部長,於2001年就任無印良品社長。他從「企業文化」著手對陷入赤字狀態的公司進行改革,實現了公司業績的V字恢復,並促其走上迅速成長的道路。2007年完成史上最高總營業額(當時數據)1620億日元。2008年升任良品計劃株式會社會長,2015年卸任。著有《解密無印良品》《無印良品育才法則》等作品。

內容簡介:

熱銷全球的懶人沙發、直角襪等產品是如何誕生的?

為什麼無印良品在中國的擴張速度遠快於歐美各國?

曾長達六年無法如願進入中國市場,其中的隱情是?

無印良品在海外「中產消費」的形象是如何確立的?

建酒店、開餐廳、辦書店、造房子,並不是MUJI 「不務正業」。

無印良品不等於「極簡主義」。

良品計劃前會長松井忠三繼前作再次披露無印良品的海外戰略。從英國倫敦的海外一號店到中國成都的世界旗艦店,講述由一家中小企業起步的無印良品走向世界的曲折歷程與寶貴經驗,並從產品開發、企業理念和品牌戰略、經營機制和人才選拔等方面為企業進軍海外,提供了一套切實可行的參考方法。

書籍摘錄:

Chapter 2 用「巡航速度」擴大經營吧——七種方法,決勝海外 (節選)

方法三:確立全球化的三個條件

要在海外事業成功,必須確立以下三個條件。

①品牌

②商業模式

③執行力

若這三個條件不能同時具備,就無法順利實現全球化。這是MUJI在海外發展事業時學到的。

如何培養「品牌=信譽」

「品牌」基本上等同於「信譽」。所以我認為,沒有品牌影響力就很難參與競爭。

在品牌這一點上,CHANEL 和GUCCI 這樣的奢侈品牌跟無印良品(MUJI)其實是相通的。正因為品牌影響力得到了認可,

顧客才會進入店鋪,把商品拿在手中。

要在海外獲得成功,就要推廣品牌,使其滲透到那個國家的人們心中。為此,就必須考慮品牌戰略。當然,在進行海外滲透前,在日本國內積攢品牌影響力是一個大前提。可以說,在國內無名的品牌,幾乎不可能在海外獲得成功。

在那個過程中,如何構築自身品牌的立場,這一品牌定位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MUJI,從剛開始進軍海外時起,便一直貫徹著既定的品牌路線:提倡以融會在「禪」和「茶道」中的日本傳統價值觀為基礎的生活態度。

並非華美而功能眾多,而是去除了冗餘的樸素,這一方向性正是對「用之美」的訴求。

在禪學中,經常會用到「知足」這一概念。那是來源於《佛遺教經》中下面這句教誨的詞語。

「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

相傳為千利休所說的「家有頂,食無飢,為足也。」也有同樣的意思,告誡人們應該戒除無盡欲望。我認為這是體現了人們對待生活的美學意識的話語。

無印良品一直提倡的不要「這樣才好」而要「這樣就好」的理想的原點,也是那種「樸素之中孕育豐盈」的思維方式。

當然,商品和服務滿足一定質量也是很重要的。我們一直都在研究和完善能夠彰顯無印良品品牌的商品製作方法、品質和功能。並不是單純化繁為簡,而是致力於創造外形優美並且能夠被長期喜愛和使用的終極設計。

與最初進軍海外時相比,現在MUJI 的品牌已經滲透到顧客之中,更容易在新的地域實現成功。這就是所謂的品牌影響力。

可是,無名企業並非一朝一夕便能構築起品牌影響力,只能一點一點逐漸積累。首先在那個國家的首都或主要城市選擇地段較好的地方開店,是獲得品牌影響力的第一步。

以日本為例,就是在東京或大阪的好地段開店這種感覺。當然租金協商是必不可少的,但首先要開在容易引起注意的地方。若不儘量讓更多人知道這個品牌,就無法展開後續行動了。我擔任社外董事的外食連鎖店大戶屋在中國陷入苦戰的原因之一,我認為就是突然在郊外開設了店鋪。

中國對日料的需求還是很高的,即便把大戶屋的定食菜單直接拿過來用也不會有問題。只是,它作為一個品牌尚未完成滲透,無法輕易招徠顧客。因此我認為,一開始儘管租金稍微昂貴,還是要在北京或上海的中心地段開店,待知名度上去之後再把店鋪開到郊外,情況應該會好一點。實際上,大戶屋關閉了郊外的兩間店鋪,重新開設的上海店確實生意很不錯。

開店成功的案例應該可以列舉開展一千日元理髮業務的「QB HOUSE」。他們一度與海外代理商合作並失敗,現在則自主開設店鋪,已經發展到了在中國香港擁有四十八間店鋪的規模。

QB HOUSE 的開店特徵是,在地鐵站中三坪左右的空間開設店鋪。這一方法即使在香港中心地段也能將租金控制得較為低廉。而他們的服務與日本相同,都是以快捷廉價的理髮服務來博取人氣。再加上店鋪數眾多,好像當地人也都知道這個日本品牌了。

只要品牌被認識,就能獲得繼續開展長期業務的優勢。無論什麼行業,都會在時代的發展中迎來自身商業模式不再適用的時刻。但是品牌卻擁有更具普遍性的力量,能夠承受商業模式的變更。

例如BMW 集團旗下的「MINI」,是經歷了數次企業兼併依舊能夠留下來的系列。就算經營方式順應時代發生了改變,品牌影響力依舊能保證事業持續,這就是一個經典的例子。

海外「適用」的商業模式是什麼?

海外適用的商業模式之一,便是高收益的商業模式。

有人可能會想:「要是真能得到高收益,我們早就用了!」可是,試想那種商業模式如果連獲得高收益的可能性都沒有,要在海外運用應該是非常困難的。

事業發展到海外,會出現超乎想像的成本。無論哪個國家的租金都比在本國高,特別是經濟正在成長的國家,租金更是連年上漲。物流機制一旦有所不同,成本也會增加,還要花費人員費用。如果沒有在那種條件艱苦的地方也能獲得收益的商業模式,就無法在海外生存。

目前擁有最強商業模式的還是CHANEL、GUCCI 和LOUIS VUITTON 這些奢侈品牌。

他們堅守能夠迎合「王室」和「貴族」需求的超高質量,在自有工廠一件一件精心製作產品,這一傳統被延續到了今天。儘管有著大量需求,供給數量卻非常少,不會順應需求進行大量生產,並且只按照正價銷售。不僅如此,各國的直營店都不會租借一等地段商鋪,而基本上都是建造自己的大樓。即便如此還能保證盈利,並確立了能夠保證令人難以置信的高收益的商業模式。

無印良品的商業模式被稱為SPA(製造零售業),也就是自己製造自己銷售的業態。SPA 這一業態的優點就在於能夠通過銷售直接聽取顧客的需求,並反饋在商品中。此外,與向製造商下訂單相比,毛利更高也是優點之一。

打個比方,售價為一千日元的商品,從中間商採購需要六百五十日元,自主生產卻可以控制在五百日元。因為省掉了中間商的利益環節,也就形成了高收益的結構。

只是,因為無印良品全都是原創商品,一旦商品開發和銷售不理想,就存在大量積壓庫存的風險。在這一點上,或許可以稱之為高風險高收益的商業模式。

要進行高收益的經營,恐怕只有從結構上控制製造和銷售成本,或者增加營業額這兩條路吧。

迎合當地需求的執行力

執行力是指進行商品銷售和提供服務,實際貫徹企業目標的能力。

把在日本構築的商業推向海外時,具體指的就是迎合當地需求和商業習慣的實地應變能力。

在海外,因為各種合同締結方式和法律法規的不同,很容易帶來困惑,同時也容易被當地從業者欺騙,無法根據日程安排進行開店準備。

當地員工並不一定會像日本人一樣工作。在日本國內,訂購十個商品,就會送來十個商品,在海外卻經常會缺斤少兩。在這種環境中,若沒有適應不同地域特點展開業務的能力,就無法在海外取勝。這時最需要的是企業的執行力,以及實際在當地工作的員工的力量。

迎合各地市場的特徵,靈活地修正自己的商業模式也是非常重要的。

無印良品旗下擁有名為「Café&Meal MUJI」的咖啡簡餐店,在有樂町、南青山、新宿等部分店鋪中並行開設。有樂町的MUJI餐廳擁有將近一百坪的店面,經常會有顧客排隊,年營業額是無印良品同規模店鋪平均值的近兩倍。

只是,這些店鋪原本就是「咖啡廳」,夜晚的集客能力並不強。因為很少有人來這裡喝酒,適合作為晚餐的餐點也不多,與白天相比顧客數量就會變少。

可是進入亞洲之後,情況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我們在中國香港開設的MUJI 餐廳即使到了晚上也依舊人氣旺盛。因為香港盛行外食,晚上就算不喝酒也習慣到外面用餐,因此顧客們在晚上也會光顧雖無酒水卻能夠吃到健康料理的MUJI 餐廳。雖然店鋪面積只有三十五坪左右,但每坪的平均營業額卻是MUJI賣場平均值的1.5 倍,成了非常突出的盈利來源。看來,香港的顧客們認為「MUJI 的飲食也很不錯」。

無論什麼地方的人,在吃這方面都容易變得保守,很難接受外來的飲食文化。MUJI 餐廳在海外開店一開始算是一場冒險。可是,香港曾經是英國殖民地,歐美化的程度很高,跟中國內地相比與日本的飲食情況更為相似。再加上那是一個擁有外食文化的地區,因此我們才做出了開店的決定。

尤其在食品方面,必須迎合當地文化和習慣來考量調味、菜單和提供方式等方面的工作。例如吉野家的牛肉蓋飯,在日本被劃為價格較親民的B 級美食,在中國消費者眼中卻成了價格較貴的食品。而且,中國吉野家最好賣的似乎是雞肉系列,其次是豬肉,而牛肉竟排到了第三。在日本普遍有著牛肉最貴最好吃的印象,但在中國,雞肉卻是最受歡迎的。此外,中國的調味也比日本要稍微濃厚一些。

順帶一提,中國也有諸如7-11這樣的日本便利店,在那裡,搭配各種小菜的便當幾乎賣不出去。相比這種一次能嘗到多種菜式,裝盤也很好看的便當,顧客們似乎更青睞米飯上面鋪著偏甜豬肉的便當。

由此可見,構思適合不同地域的菜品非常重要。只是,這僅僅是一方面。唯有那些真正具備了能夠順應當地特色、靈活改變商業模式的「執行力」的企業才能稱得上強大。

相關焦點

  • 無印良品上海開菜場 日式雜貨店也有生鮮超市夢
    在中國業績持續低迷的MUJI繼嘗試書店、餐廳、酒店、裝修、便利店多個業態後,又要在生鮮超市上再碰碰運氣。   36氪獲悉,在10月15日上海瑞虹天地太陽宮召開的招商發布會上,項目方官宣了MUJI meal solution supermarket中國首店將入駐該購物中心的消息。
  • 從一雙「直腳襪」看無印良品海外戰略
    《解密無印良品》《無印良品育才法則》《無印良品世界觀》來華演講,松井忠三先生將來到梅溪書院,為大家講述無印良品從發展、失控到復活,所走過的三十五年。關於無印良品的新聞總能在最快的時間裡成為朋友圈的熱議焦點——MUJI開書店了?MUJI要建酒店了?
  • 無印良品全球最大旗艦店年底在滬開業 集書店等業態
    (贏商網報導)無印良品MUJI計劃將在今年年底在上海開設全球最大的旗艦店。與今年開業的成都遠洋太古裡世界旗艦店相比,無印良品上海全球最大旗艦店除了匯聚Café&Meal MUJI餐廳外,還將開設日本本土外首家的MUJI BOOKS書店,以及匯集各種世界各地有機食材、布料等供參與產品開發體驗的MUJI良品研究所等多個品牌。
  • 無印良品沒有廣告、logo、代言人,它究竟是怎麼做營銷?
    正如無印良品堅持的一樣——「無論我們做什麼都是以無印良品的商品為中心,以此展現給我們的顧客。」並且,無印良品書店還按照封面顏色分白色、藍色、紅色等多種顏色的書架,絕殺技就是它的名人藏書架,例如MUJI之父田中一光的藏書架、設計師井浦新的推薦書刊、演員光石研的書架,一下子就秒殺眾多粉絲。與此同時,無印良品書店重視用戶的場景化體驗,精心安排書籍與相關商品擺放在一起,例如旅行的書與行李箱,化妝品旁邊有有關化妝方面的書籍,茶物旁邊有茶藝、養生的書籍等等。
  • 無印良品宇宙最大旗艦店PK:成都、上海、東京拼腦洞
    去年雙十二,MUJI無印良品的全球旗艦店在成都遠洋太古裡(開業時間:2015-04-24、已籤約313個品牌)亮相,地上地下共4層,總佔地面積3141平方米,號稱是無印良品當時在全宇宙開設的最大規模旗艦店!
  • 頻繁開拓新業態,無印良品欲尋找突破口
    新京報訊(記者 張潔)近年來無印良品頻繁開拓新業態,在MUJIcom之前,無印良品已涉足書店、酒店、裝修等業態,分別開設了MUJI BOOKS、MUJI HOTEL、MUJI INFILL等。有網友稱,「地段金貴,性價比真不高」、「經濟型酒店賣出五星級酒店價格,相同的裝修,全季、亞朵,價格只有三分之一」。2019年12月21日,無印良品又推出家裝服務品牌MUJI INFILL,提供包括從地面、牆壁、屋頂,到收納、廚房、沙發、床、淋浴、浴缸、衛生間等基本家裝服務。官網顯示,目前國內有2家店開展MUJI INFILL家裝服務,都在山東青島銀座商城,其中一家還設有家裝樣板間。
  • 無印良品沒有秘密-虎嗅網
    岡田清常常來中國,他最有名的身份是無印良品前執行董事。20世紀80年代,岡田作為商品開發擔當,參與了無印良品的成立。>創立之初,無印良品提出的口號是「有理由的便宜」。放眼今天的世界,ZARA、優衣庫、宜家、711便利店……做得好的零售企業,幾乎無一例外全是SPA模式,而其中,無印良品的品類跨度最大,覆蓋了食品、服飾、日用雜貨,既開餐廳、經營酒店,也設計房屋改造,去年還在大阪開出全球最大生鮮賣場。
  • 選址前門 無印良品酒店兜售的是客房還是百貨?
    揭秘無印良品這本生意經。前門商圈6月30日至今三天時間裡,被熙熙攘攘遊客佔據的北京前門大柵欄隨著全球第二家、無印良品酒店(MUJI HOTEL BEIJING)進駐再次吸引了公眾的目光。無印良品的強勢開業也讓商圈內皇家驛棧等老牌精品酒店背後感到一絲寒意,「我們定位不同,但無印良品開業後至少前幾個月壓力肯定是有的。」一位皇家驛棧員工對旅界君坦言。但與皇家驛棧所在的人聲鼎沸的前門大街商業區不同,西側的北京坊是一個寧靜的街區,MUJI HOTEL BEIJING就藏身這樣一個文化氣息濃厚的地區。
  • 無印良品:生活美學販賣者
    除了純樸、簡約、顏值高的雜貨,無印良品還販賣什麼?自疫情期間以來的國內市場中,盒馬鮮生等生鮮業態的走勢持續良好,而無印良品也踏入了這一領域,要在中國賣起了「菜」。當然,無印良品在中國的「生活美學販賣」之路還不僅體現在MUJI meal solution supermarket之上,近幾年來,種種新業態的相繼運營同樣把無印良品的理念慢慢滲入了中國大陸,讓自然極簡的生活方式走進消費者的方方面面。
  • 無印良品國內首家機場餐廳,確實更適合開在禁區裡
    b站號:胖崽胖吃大吃公號:胖吃大吃哪哪都有我自從每個商場既生無印良品,又生名創優品網上還有小米MUJI的招牌就仿佛備註著「展示廳」與「休息區」並不是說原價80元折後79元1個的垃圾桶蓋跟18元1個的垃圾桶對於垃圾來說沒有區別只是從沒有「由儉入奢」過的我不會察覺MUJI開了全國首家機場餐廳居然沒有延續開在市區的MUJI DINER價格跟出品之間的關係像失戀跟第二天的天氣每一款都不像「無印良品」出品MUJI機場餐廳環境&價格&菜單
  • 無印良品的中國式敗退: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零售老闆內參」(ID:lslb168),作者孫園,36氪經授權發布。核心導讀:1.無印良品在中國遭遇了哪些問題?2.無印良品的中國學徒分為哪兩派?3.面對競爭,無印良品應該怎麼做?
  • MUJI在日本怎麼開書店:不選暢銷書,專注「小日子」
    自嘗試了咖啡館、餐廳,建設露營基地乃至裝修、造房子等諸多業務後,無印良品終於毫不意外地開起了書店。對於長久以來被貼上簡約、文藝、小清新乃至「清心寡欲」標籤的無印良品來說,賣書這事非但沒有違和感,相反還顯得如此的順理成章。       2015年3月,無印良品九州福岡市博多運河城店在經過漫長的改裝翻新後正式對外營業。
  • 無印良品的中國式敗退:教會徒弟 餓死師傅
    中國家居製造和零售業的同行,甚至包括小米創始人雷軍在內的中國商界大佬,都對無印良品有著很高的評價。類似「匠人工藝」的商品策略,啟發了很多中國企業。2005年,無印良品在上海開出第一家門店,正式進駐中國。從一開始,無印良品在中國,就一直與中產階級和精緻生活息息相關。
  • 【李維華講特許】無印良品連鎖經營被唱衰之根及可圈可點之處
    雖然無印良品1983年的第一家店只有103平,但是其店面卻越開越大。以至於後來無印良品頻頻開出「世界旗艦店」,面積動輒以千平計,甚至還以14000平方米的大店引以為豪。難道無印良品不知道,他們自以為對標的宜家家居早就開始大量開設位於市中心的小店了嗎?
  • 解答關於無印良品的N個問題
    1、價格  價格問題是無印良品(MUJI)在中國可能遇到的最大問題。無時尚中文網之前發的每篇關於無印良品的文章,幾乎都能遭遇到對無印良品價格的質疑。  這個價格質疑和對奢侈品的質疑還不同, 因為 無印良品不是奢侈品,那它為什麼真麼貴?這是個有趣的話題,儘管事實仍然是一些關於稅的因素。但就是因為它不是奢侈品,因此如果一件同樣的格紋襯衣它買到299,而 優衣庫 賣199或者129,就有人嫌棄或者責問它貴。當然,這部分人通常不是無印良品的忠實客戶。
  • 當誠品、無印良品、得到開起了「菜市場」,這畫風有點小清新…
    一向以性冷淡風著稱的誠品書店,竟然開起了生鮮超市?你還別不信,這是真事!這個月初,臺北就開了一家「誠品知味市集」,在這個市集,你可以閱讀書籍,還可以買到各類食物。emmmm,還是我們熟悉的明黃色的色調,但是入目之處都是蔬菜水果和雞鴨魚肉了。難題來了,咱們買了菜不會做怎麼辦?
  • ...日本_財經|名創優品|無印良品|無印良品美國|設計師|原研哉|床墊
    7月10日,日本零售巨頭無印良品(Muji)母公司良品計劃宣布,其美國子公司已申請破產,負債6400萬美元(約合67億日元),原因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自3月17日起美國所有門店被迫暫停運營,無印良品美國業務持續虧損。
  • 無印良品世界旗艦店欲落戶昆明 哪座MALL能「築巢引鳳」?
    無印良品南亞店   2012年無印良品把昆明的首店門店放到了金鷹購物中心,7年以後,它的世界旗艦店也將落地昆明。   在杭州店開幕儀式後,無印良品母公司良品計畫代表取締役社長松崎曉在採訪中透露,下一家世界旗艦店將於今年9月在雲南昆明開幕,而2019年中國大陸地區也將新增30至35家無印良品門店。截至2018年年底,無印良品在中國大陸地區已有256家門店。
  • 降價的無印良品,其實早就掉價了
    2017 年6月,無印良品的全球首家專供餐飲的MUJI餐廳在上海淮海路旗艦店內開業;2018 年,無印良品分別在深圳和北京開設了兩家MUJI酒店。 無情又現實的消費者,不再為了無印良品的一切買單,畢竟在無印良品吃一頓簡樸的食物需要三四百塊大洋、住一晚原生態無印良品酒店需要950元——那幾乎是五星大酒店的價格。 線上電商打不過某某嚴選,下沉市場也跑不贏某某優品,無印良品突然有些落寞。
  • 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商標糾紛:侵權判定標準是什麼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2019年11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駁回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及其子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上訴請求,維持原判。此前,一審法院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判決,良品計畫、無印良品上海公司立即停止侵犯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賠償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公司經濟損失、合理支出,共計40萬餘元。提起無印良品,除了人們熟知的主要經營生活雜貨等商品的日本品牌,也許少有人知道,國內也有一家生產銷售家紡用品的「無印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