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席啦 聽曲啦 新吉慶街再現不夜天

2020-12-21 長江商報

昨晚,新吉慶街燈火輝煌,藝人們登臺獻藝,一些食客可以邊吃邊賞。

長江商報消息 本報訊(記者 蔣衝 周舜堯 彭為 通訊員 祝麗芳)「吉慶街是夜的日子,亮起的是長明燈。沒有日出日落,是不醉不罷休的宴席。」昨夜,新吉慶街開街,重現著名作家池莉筆下的燈火輝煌。民間藝人「老通城」、「麻雀」天王回歸,湖北省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張明智鼎力捧場……數千江城市民忘記了冬夜的寒冷,站立在吉慶街的舞臺下,度過了一個歡快的冬至節。

新吉慶街定名為「吉慶民俗街」,昨日開放的是項目一期,主要經營餐飲業,DQ、仟吉蛋糕等品牌店入駐,12家中餐館集中在一期二樓,有巨浪食坊等,主要是鄂菜、湘菜館。 傳統小吃暫未開業。管理方同豐公司經理桂麗說,吉慶民俗街不單是一個小吃街或商業街,而是將是一個反映漢派文化的民俗片區,舊的風貌將在二、三期中體現。

15時,民俗巡遊會入駐吉慶民俗街,「面人高」和出來的面人、「泥人胡」捏出來的頭像,還有糖畫、蛋殼雕刻……江城市民再次欣賞到了入選武漢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民間藝術文化。

自15時活動開始,到17時,吉慶街的各類餐館都「人滿為患」,市民從四面八方趕過來「嘗鮮」,除了較大的餐館,各類小店排隊的人群都站出店外。

18時,吉慶民俗街開街典禮在青島路同豐廣場上演,數千江城市民在廣場周圍守候。主持人柳鶯說:「今天來的,都是吉慶街的有緣人,比如我,原來住在黃石路12號,是『吃』在吉慶街長大的。」

此後,兩場表演晚會接連在同豐廣場和吉慶民俗街內上演,張明智表演了湖北大鼓《吉慶街的明天會更好》,「麻雀」拉唱了一曲《愛情麻雀》、「老通城」彈唱了《歡迎您到吉慶街》。

管理方介紹,除昨夜的慶典表演外,還將在12月23-31日期間,舉辦「吉慶不夜天·狂歡嘉年華」活動,主要內容有民俗音樂演奏、活雕行為藝術展示等民俗文化活動。

吉慶街又響起「天王」的歌聲

昨晚的表演活動分為內場和外場,內場在吉慶街街內舉行,外場在青島路廣場舉行,兩場演出同時舉行,精彩紛呈的表演讓不少市民「奔波」於馬路間。

最引人矚目的吉慶街「四大天王」中的「麻雀」和「老通城」都重登吉慶街舞臺,「麻雀」演唱他的主打歌曲《愛情麻雀》用二胡伴奏,通俗唱法,語言詼諧活潑,令場外市民頓感輕鬆暢快。

「老通城」呂文禮一改以前的著裝風格,在舞臺上西裝革履,領帶筆直,給人一種全新的形象。他的一曲《歡迎您到吉慶街來》唱出來了對新吉慶民俗街未來的美好憧憬。

著名的湖北大鼓藝人張明智一登場就用漢腔和市民開起了玩笑,「剛才聽到兩個人說『張明智怎麼一下老了,我今年才69歲,在港臺那算是年輕小夥子。」他的話一說完隨即全場爆笑。隨後他用自創的通俗歌曲《吉慶街的明天更精彩》為新吉慶街祝福,他的高音鏗鏘有力,博得市民的陣陣喝彩。

在內街的小舞臺上,變臉、花樣調酒、雜技等節目讓人眼花繚亂。引人注目的是中國男孩組合,他們的搖滾歌曲《新長徵路上的搖滾》把整個現場的氣氛推到了高潮。

面人、泥人、轉糖……

「大漢口」民間絕活再現

昨日下午3時,由武漢市文聯組織的民俗巡遊會在新吉慶街上演,6位民俗藝術家悉數登場,「擺攤」獻藝,吸引了眾多過往市民駐足觀看。

「江城八怪」之一,人稱「面人高」的高志和在桌子上早已擺滿了栩栩如生的麵人兒,他捏的關公、聖誕老人、八仙過海等作品不一會就被市民搶購一空。高志和說:「今天來新吉慶街沒想到氣氛這麼熱烈,看到這麼多人喜歡我的民俗藝術我很開心。」

「泥人胡」——胡作林的攤前也被市民圍得水洩不通,他的絕活就是人物肖像雕塑。肖像雕塑是一個很耗時的技術活,儘管他雕塑的人物肖像一個賣到上千元,但是後面仍有不少人競相排隊想獲得一個自己的雕像。才一個小時左右,一個女士逼真的肖像被他雕刻出來,現場的市民無不驚嘆。「今天我很自豪有機會在新吉慶街獻藝,能把一門藝術在鬧市裡展現出來更具有生活性。」

林君的剪紙在視覺上更體現出一種中國傳統的濃厚色彩,她的剪紙非常精巧,很有意境。現場的熱烈氣氛也讓她很感動。「我以前基本上是在工作室裡帶學生,今天來到這裡現場感覺氣氛很令我意外,我很願意經常來這裡剪紙。」

陳鷹的中國結很喜慶,讓市民提前感受到了春節的味道。她做的不光是傳統的吉祥圖案,而且還把中國結的樣式織得多彩多樣,玉米、蜻蜓等都顯得很生動活潑。

張青松說,他以前是做西餐廚師的,後來因為愛好就改行做了蛋殼雕刻。他用工具精雕細磨,在雞蛋殼上的黃色外殼雕出樣式繁多的形象,十分精細。

不少父母帶著孩子在張志剛的「轉糖」攤前駐足,生意異常火爆。在轉盤上,有龍、兔子、螃蟹等動物肖像,顧客用指針轉到哪個肖像,他只需一分鐘就能把「糖人」給做出來。

「今天不知道賣了多少,人太多了,我都不好意思數了。」張志剛感慨道。他十幾歲就開始「轉糖」,經常走街串巷,沒想到今天的場面如此火爆,他表示很希望以後在吉慶街能多有一些這樣的機會。

張明智:發揚民俗避免低俗

三十年前,張明智曾到吉慶街表演節目,那時吉慶街給他的印象是熱鬧的歡聲歌唱和喧鬧的觥籌交錯,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民俗文化」。

張明智說,吉慶街的民俗文化是在武漢市民生活中自發地生長出來的,這個文化不會因為這三年的改造時間而停滯發展;相反,一個嶄新的舞臺搭建起來,將給這個文化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新吉慶街的規劃把原來的吉慶街包容在內了。」張明智說,很高興看到不少年輕人來欣賞傳統民俗文化,這讓他感到民俗文化得到大力發揚的機會來了,就像新吉慶民俗街開街生意火爆,老街道同樣燃燒著旺盛的生命力一樣,這是文化的雙贏。

張明智認為,「民俗的就是世界的」,在每個國家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之根,吉慶街的文化雖然是一種市民文化,但卻是多年來武漢市民真實生活的寫照,如今在新的舞臺上發展,要避免低俗的成分,希望這種文化能被所有人欣賞和包容。

「麻雀」張德生:內斂了也不丟手藝

「麻雀」張德生昨天一襲唐裝亮相,採訪前,他先對記者們禮貌地傾身鞠躬,頗有藝術修養,這與他過去賴以成名搞笑的火爆形象截然不同。

「吉慶街今天的變化,是我們吉慶街藝人的變化。」走上舞臺,「麻雀」恢復了那個火爆的「麻雀」,觀眾的熱情輕易地被他「挑逗」起來。

「麻雀」說,換了身「新裝」,吉慶街不再是過去純粹的通俗、嘻哈了。人是跟著環境走的,環境變好了人也要提升了,在一個俏皮的環境裡表演,麻雀在臺下變得含蓄了許多,但「手藝不能松」。

「麻雀」說,感謝大家對吉慶街的關注,過去我們是在街頭表演中發展起來的,現在有了更好的舞臺,更多有表演天賦和欲望的人們都會聚集過來,吉慶街的未來將會更美好、吉慶街的演出將會更給力。

「老通城」呂文禮:找回了美好的回憶

「老通城」呂文禮昨晚很是激動,重新回到吉慶街讓他找回了在老吉慶街的美好回憶。為了表達他20多年來對吉慶街的感情,他專門創作了《吉慶街一定有美好的未來》獻給觀眾。

演出過後,他表達了作為一個老藝人對吉慶街民俗文化發展的看法,他希望吉慶街能夠保留露天經營的模式,這樣吉慶街的人氣才能更好地體現出來,那種露天的氣氛是不能複製的。

他認為自己現在所做的就是代表我們武漢的一種草根文化,這種文化來自民間,需要更多的年輕人去傳承這種文化。所以當前應該更加注重對藝人的培養,對藝人的質量和層次要不斷進行提升,讓吉慶街成為一個民間藝人的競技舞臺。同時對藝人的權益的保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讓藝人能在吉慶街「安家」,把自己的藝術生命獻給吉慶街。

細數新街五大變化

「過早戶部巷,消夜吉慶街。」作為武漢的一張名片,吉慶街演繹了一段武漢的民俗傳奇。然而,吉慶街的原始、喧鬧與髒亂終究與都市的發展相矛盾。2009年,江岸區政府開始主持易地重建工作。昨日,新街一期開門納客,它有怎樣的變化?

1.大排檔變漢派紅房

在百米多長的老吉慶街,通常是各色的帳篷錯落著連成一片,所有菜食一律擺在敞開排列的貨架上,一目了然,由顧客隨意選擇、自由搭配。油煙、吆喝聲、喝酒划拳聲混成一片。

而昨日,淡紅的方磚配以白色邊框,結構上呈現傳統的漢派建築群落,倒V式房頂,上有瓦片鋪蓋而成。搭配的大立柱、拱門以及簡潔的白色線條等元素讓人耳目一新。遊人倒也是人聲鼎沸,熱鬧勁絲毫不遜從前。

2.「點歌」提檔升級電子化

老街的景象深入人心:眾多能彈會拉善唱的民間藝人隊伍懷揣曲譜、手持樂器遊走在各個排檔之間,隨時應召著食客的呼喚。有想聽曲的大聲吆喝一聲,藝人就為你傾情奉獻。食客在吃得暢快淋漓、酒酣耳熱之際,藝人們用最時尚的妙言諧語現編現演,讓人忍俊不禁。

這種獨特的文化消費即將延續。新吉慶街根據駐場藝人製作出一份包含有唱歌、樂器、小品表演等在內的節目單。幾家大中型餐飲店內都設有LED屏,市民翻看顯示屏上的節目單來選擇想看的節目,藝人根據市民的需求進行表演。

3.娛樂方式多元化

老的吉慶街吸引著各種身份的市民及外地遊客紛至沓來。但娛樂方式限於吹拉彈唱這種面對面、開放式消費方式。

在新街,你可能遇到真人版的卡通娃娃、畫著油彩的「小丑」,還能欣賞舞臺上爵士、球操、二胡等各式表演。還有可供觀賞的奇石收藏館讓市民嘖嘖稱讚:「這不再是好吃一條街,而是藝術一條街了!」

據了解,新吉慶街的演藝形式將升級為四種。一是在內街的空地上搭建舞臺;二是店內表演;三是包房演出;四是在靠近銘新街地段將有一座光明電影院,可提供大型音樂劇、話劇的表演。

4.「吃貨」更多了

老吉慶街要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時才能燈火輝煌,人聲鼎沸,它的魅力時段是下午4點至凌晨4點。也被譽為「老武漢」的夜場,年輕人的場子。

昨日上午,新吉慶街不少店鋪就開了張。上至80多歲太婆、老爺子,下至坐在嬰兒車上的「毛毛」都趕來看熱鬧,更不乏甜蜜的年輕情侶和半百夫婦,手挽手著散步好不浪漫。

5.洋牌子改變燒烤格局

燒烤、火鍋、小炒是老吉慶街的三大「老牌子」。而在新街,有世界上最大冰淇淋銷售商的奶香,臺灣民俗風格食品的新意,健康養生的甜品,港式茶餐廳,家庭式湖南味館,就連本土的鄂菜也是「精緻」製成。

武昌的夏小姐昨日是專門衝著一家咖啡店去的。她說,這家店是臺灣最大咖啡連鎖店,新吉慶街分店是華中地區第一家分店,且以旗艦店的形象面市,「我等了1個多月。」

麵館兩次補貨

一天賣出2000碗

「想到人多,沒想到人這麼多。」昨晚7時許,新吉慶街一家牛肉麵館的店長忙得不可開交,預先準備的15公斤牛肉不一會就賣完了,結果又補了兩次貨,共60公斤。

麵館裡排隊的顧客一直站到了店外長廊。店裡桌子人挨著人,門面外的凳子都是端著面的食客,還有人實在沒位子,買了面就端走站著吃。81歲的馬婆婆住在新吉慶街附近的文華裡8號已有40年,一直很關注吉慶街的發展。「昨天還很冷清,今天就大變樣,熱鬧多了。新街比以前要好,乾淨、寧馨,又好吃又好玩。」

據該牛肉麵館的市場部吳經理介紹,該店每碗牛肉麵放28克牛肉,原先預備了30斤牛肉,結果不一會就賣斷了貨。「馬上從武昌緊急調貨過來,每次60斤,一共調了120斤。」以此計算,該店昨日共賣了2000多碗牛肉麵。

老吉慶街商戶

盼與「洋店」共贏

新吉慶街喧鬧的背後,不足200米的地方,是老吉慶街的街口,這條老街上的商戶們,都還重複著「昨天的故事」,仿佛隔壁喧鬧的生意與自己無關。

劉師傅在老街上開店經營十年多了,他對吉慶街的感情很深,吉慶街改造之初,生意變淡時,他沒有離開,聽說以後新街二期、三期要邀他們這些老商戶入駐,他非常心動。

「今天沒有時間去看。」劉師傅說,實際上他很關心新街開張,「今天的生意明顯要差些。」

劉師傅說,主要是藝人都過去了,雖然改造後落寞了許多,但這條街的特色還在,每當夜幕降臨後,慕名而來的老顧客總是有不少人,但沒了吹拉彈唱,客人覺得這條老街變得太陌生了。

「周末的生意明顯變好了。」劉師傅說,吉慶街一期裡面開了一堆「洋牌子」,在試營業期間,吸引了更多的年輕人過來逛,既然來了,自然就會過來體會這條老街的魅力。商戶們都希望這些新鮮的「洋牌子」能給他們這條老街帶來年輕的消費群體。

新吉慶街後兩期

「文化味」更濃

吉慶街的管理方武漢同豐公司介紹,吉慶街主打文化品牌,二期規劃的民俗創意區,將在明年上半年開業,將復原改造老漢口裡分,以參與性、場景性形式展現老漢口的民間工藝,開設特色酒吧、茶樓等。在這裡會有各種字畫、古玩和各類民俗商品展出和出售,這個內庭式設計風格的區域將成為將成為漢派民俗文化的棲息地。

而三期正在建設中的文化館藏區,以榮光堂為城市景觀標識、完整保留原有裡分建築形態,以街道為主題典藏老漢口歷史。並將大光明電影院改建為吉慶大劇院,為民間藝術提供展示舞臺。

池莉曾在吉慶民俗街文化發展研討會上建議,吉慶街應該凸顯歷史文化層次,把吉慶街的歷史和文化用書籍、圖片、影像的形式收藏起來,給和市民和遊客觀賞。在隨後的一個月裡,吉慶街建起了一個「吉慶書屋」。這個書屋與普通的書屋有所不同,它專門收藏和展示一些漢派作家的作品,並且將來還計劃將來漢派作家再出新作的時候就到「吉慶書屋」來進行籤售。

本版稿件採寫

本報記者 蔣衝

周舜堯 彭為

本版圖片

本報記者

田振龍 攝


責編:ZB

相關焦點

  • 經典川菜上桌「天府家宴」開席啦
    原標題:經典川菜上桌「天府家宴」開席啦   5月14日19:00,「天府家宴」在成都準時開席。   市民+大師 確定「最天府」菜單   晚宴在「二度梅」得主陳巧茹、「梅花獎」得主劉露、「牡丹獎」得主任平和花腔女高音張怡共同演繹的《天府之聲》中拉開帷幕。   隨即,在前期已經吊足大家胃口的晚宴菜單,也正式揭曉。
  • 漢口吉慶街,武漢女作家池莉筆下的《生活秀》,聞名全國
    「過早戶部巷,宵夜吉慶街」吉慶街的美食是漢味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提到吉慶街,30年來這條短短170米的普通小街,武漢人就會想起宵夜。蝦球、毛豆、幹煸藕絲、鴨脖子、排骨藕湯,一定是必點的美食,吉慶街沒有安靜的茶莊,沒有高檔的餐廳,市井味道的排檔是擺了一排又一排。「 吉慶街白天不做生意,就跟死的一樣。」
  • 2019楚雄彝族年千人宴開席啦,聽「霸道」敬酒歌,嘗盛大長街宴(現場...
    2019年12月22日彝人古鎮長街宴開席啦!
  • 愛宵夜的武漢人,你的吉慶街已上線
    而這聽故事的人就包括了李安。風情萬種的來雙揚,讓吉慶街家喻戶曉,成為外地客體驗煙火人間的最佳去處。但吉慶街做了快30年的老闆胡麗說,吉慶街80年代就火了,池莉不過是加了一把火而已。上世紀80年代,吉慶街嶄露頭角。沒有空調的夏夜,竹床陣下酒菜小煤爐,武漢人在路邊度過。這樣的飲食習慣,伴著90年代的情勢催生了最早一批「大排檔」。
  • 武漢吉慶街接地氣、冒熱氣,觀眾打著傘也要看「街頭藝人」總決賽
    「武漢人喜歡吉慶街熱鬧、喜慶、放鬆的氛圍,而藝人就是吉慶街的魂。」「感謝為我們民間藝人保留了吉慶街這個精神家園。這裡是我的根!今後我會繼續用湖北大鼓,把吉慶街名片越唱越響。」「黃梅戲皇后」如願奪得「吉慶之星」「想把黃梅戲唱給更多外地人聽」憑藉一首黃梅戲選段《喊一聲蔡郎歌》,「黃梅戲皇后」吳九香一舉奪得
  • @曲周人,有專利的注意啦!
    @曲周人,有專利的注意啦!曲周融媒原標題:《@曲周人,有專利的注意啦!》
  • 吉慶街與老通城豆皮漫談
    吉慶民俗文化街對於我來說,吉慶街不屬於我的童年,也沒有我最深的回憶。對于吉慶街的印象更多是在報紙上,關聯著諸如宵夜、室外大排檔、民間藝術家之類的字眼。當時的我還不太喜歡坐在馬路邊吃飯的感覺,一是因為吵,二是因為灰塵太大不衛生;我也不太喜歡吃飯的時候被吹拉彈唱所打擾的感覺,最壞的情況就是遇見不經你同意,演奏完後找你要錢的表演者,20塊吧,如果我沒記錯的話。
  • 尋味武漢:三個吃貨的吉慶街宵夜,啤酒測評、滷菜拼盤與甲魚拌粉
    下午趕到吉慶街,吃一碗「霸王別姬」蓋澆飯墊肚子,等待夕陽帶暖,陳哥到來,一起與片哥初嘗四季美的麻辣小龍蝦湯包。只是,沒想到,前奏特別長,結尾好生精彩,還「桃園三結義」了一番,且容我慢慢道來——夏日傍晚,五點四十五分,吉慶街美食實驗室,陳哥款款而來,稍稍坐定。
  • 一把吉他給城市帶來歡笑 吉慶街民間藝人「老通城」病逝
    1991年,呂文禮來到吉慶街成為表演藝人,取藝名「老通城」。那時的他,精神抖擻,憑著一把吉他和一張討人喜歡的利嘴,穿梭在老吉慶街各大宵夜攤子上。早期,「老通城」與「麻雀」「拉茲」「黃瓜」並稱為吉慶街的「四大天王」。即興說唱,河南腔freestyle,是「老通城」的特色,誇人的段子隨口就來,老少皆宜。很多明星到吉慶街打卡都喜歡聽「老通城」演唱,馮鞏就曾誇他「唱歌和豆皮一樣有味道」。
  • 跟著周婕聽古典·直播福利 | 張藝喊你去聽上海愛樂音樂會啦
    跟著周婕聽古典·直播福利 | 張藝喊你去聽上海愛樂音樂會啦 2020-06-09 13: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黨課開講啦】媒體關注:注入新風尚的龍江黨課
    從2019年全省開展的「我是黨課主講人」活動開始,這種「自己出鏡講述自己的故事」的形式,成為黨課創新的新風尚。 為落實中央組織部「黨課開講啦」活動要求,從6月中旬起,省委組織部在全省基層黨組織中廣泛開展「黨課開講啦」專題活動。
  • 攤牌啦!不藏著掖著啦!青天河要炫「富」啦!
    攤牌啦!不藏著掖著啦!青天河要炫「富」啦!青天河要炫「富」啦!清新的空氣、旖旎的風光、豐富的歷史……簡直不要太「富」有了!冬遊青天河你總能收穫意想不到的小驚喜!現在,就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 吉慶街「四大天王」之一「老通城」病逝 一代碼頭文化謝幕
    「誒——」「唱首歌聽哈子。」「OK!」弓著背的「老通城」步伐矯健,聞聲越過身前的餐桌,來到點歌的客人前掃動琴弦,眼角順從年齡已耷拉下來,一雙電眼仍倔強直飛。這是2018年夏天的吉慶街,那一年「老通城」和他的鬥志清晰可見。
  • 一把吉他給城市帶來歡笑 武漢吉慶街民間藝人「老通城」病逝
    很多明星到吉慶街打卡都喜歡聽「老通城」演唱,馮鞏就曾誇他「唱歌和豆皮一樣有味道」。在武漢打拼多年,「老通城」成為吉慶街的一張名片。他還創作了《家在漢口》《武漢的江武漢的河》《黃鶴樓》等充滿武漢元素的歌謠,詞曲一肩挑,食客點唱頗多。每次接受媒體採訪時,「老通城」都特別自豪能夠藉機宣傳武漢,他稱武漢是「第二家鄉」。
  • 它來啦它來啦!科大新晉網紅地標,校史館新館喊你來打卡啦!
    它來啦它來啦!科大新晉網紅地標,校史館新館喊你來打卡啦!滿懷著期待喊你來打卡啦它接待過數不清的回校參觀的校友、入校新生、入職新員工等,她的無言傳頌激發了師生員工的集體榮譽感和愛校熱情。重裝升級後的校史館由「序廳」「崢嶸歲月」「厚積薄發」「盛世華章」和"美好明天」五部分組成,分布在「序廳」、「歷史廳」、「現代廳」三個展廳,總面積400餘平方米。
  • 《芳華》電影推廣曲那些花兒歌詞在哪可以聽
    馮小剛導演電影《芳華》推廣曲《那些花兒》正式上線。該曲重新改編樸樹經典曲目《那些花兒》,馮小剛導演與黃軒眾主演共同獻唱,悠揚舒緩的歌曲旋律,契合文藝貼切的歌詞。  那些花兒 (《芳華》電影推廣曲) - 馮小剛/黃軒/華語群星  《芳華》電影推廣曲那些花兒歌詞在哪可以聽:QQ音樂  詞:樸樹  曲:樸樹  編曲:撈仔  製作人:撈仔  馮小剛:  那片笑聲讓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兒  在我生命每個角落靜靜為我開著  我曾以為我會永遠守在她身旁
  • 《一夢江湖》美食聯動曲上菜啦 中國唱詩班團隊打造國風動畫
    江湖有多遠,一路吃多遠~隨著《一夢江湖》美食聯動上線,好吃又好聽的宣傳曲也新鮮出爐啦!特邀山新老師傾情演唱美食聯動曲《一宴江湖》,並邀請到中國唱詩班動畫製作團隊打造國風MV。話不多說,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好吃的江湖吧。
  • 2019郭富城臺北演唱會要來啦,天王再現光芒!
    郭天王舞林密碼再度來襲,這次,即將在臺北引起音樂浪潮,2019郭富城臺北演唱會,精湛舞技、實力歌喉、完美展現,不可錯過的精彩馬上要來啦,下面先看一下演出的詳細信息吧!影視方面的又一次成功,下面,就要看他在臺北小巨蛋的精彩演唱啦,舞林密碼的精彩來襲,竟讓你看到天王眾多的實力一面,不僅僅是影視、歌曲、舞蹈,全能藝人郭富城讓你再一次驚嘆他的完美。
  • 一把吉他給食客帶去無數歡樂,吉慶街「四大天王」之一「老通城」病逝
    1991年,呂文禮來到吉慶街成為表演藝人,取藝名「老通城」。那時的他,精神抖擻,憑著一把吉他和一張討人喜歡的利嘴,穿梭在老吉慶街各大宵夜攤子上。早期,「老通城」與「麻雀」「拉茲」「黃瓜」並稱為吉慶街的「四大天王」。即興說唱,河南腔freestyle,是「老通城」的特色,誇人的段子隨口就來,老少皆宜。
  • 武漢方言漫畫展亮相吉慶街
    5月1日,武漢市文聯紅色文藝輕騎兵漫畫小分隊在吉慶街開展「漫畫推介武漢方言」活動,活動由武漢漫畫研究會與吉慶民俗街等單位聯合舉辦,受到市民和遊客的圍觀和好評。記者在現場看到,布展地設置在吉慶街的方言牆處,場景鮮明、風格迥異的方言漫畫吸引遊客市民駐足觀看,不少人對照著漫畫中的對話念出聲,直言「好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