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吉慶街「四大天王」之一的「老通城」呂文禮病逝,享年56歲。記者從武漢音樂人、導演齊追航處確認了該消息。齊追航透露,「老通城」的遺體已於8月1日上午在殯儀館火化,其家人婉拒了朋友前往祭奠和媒體採訪,表示「老通城」的遺囑是不設靈堂,不希望大張旗鼓辦喪事。
唱過《家在漢口》,稱武漢是「第二家鄉」
兩道濃眉高高挑起,一雙大眼神採飛揚,印象中的「老通城」,很有特點。「老通城」本名呂文禮,來自河南,12歲時進入河南越調劇團;13歲和藝術家申鳳梅同臺表演戲曲《諸葛亮》;而後又考上了河南省戲曲學校,畢業後進入河南省歌舞劇院。由於兒時生活環境惡劣,加上長期練功過度勞累,呂文禮20多歲時患上了強直性脊柱炎,腰背常常疼到直不起來,舞臺上演藝生涯戛然而止。
1991年,呂文禮來到吉慶街成為表演藝人,取藝名「老通城」。那時的他,精神抖擻,憑著一把吉他和一張討人喜歡的利嘴,穿梭在老吉慶街各大宵夜攤子上。早期,「老通城」與「麻雀」「拉茲」「黃瓜」並稱為吉慶街的「四大天王」。即興說唱,河南腔freestyle,是「老通城」的特色,誇人的段子隨口就來,老少皆宜。很多明星到吉慶街打卡都喜歡聽「老通城」演唱,馮鞏就曾誇他「唱歌和豆皮一樣有味道」。
在武漢打拼多年,「老通城」成為吉慶街的一張名片。他還創作了《家在漢口》《武漢的江武漢的河》《黃鶴樓》等充滿武漢元素的歌謠,詞曲一肩挑,食客點唱頗多。每次接受媒體採訪時,「老通城」都特別自豪能夠藉機宣傳武漢,他稱武漢是「第二家鄉」。
「老通城」病逝,吉慶街再無「四大天王」
齊追航介紹,「拉茲」去世,「麻雀」回了安徽,「黃瓜」現在杳無蹤影。他認為,「老通城」的去世,意味著吉慶街再無「四大天王」。
「『老通城』在吉慶街唱了幾十年,他就是吉慶街的一張名片!」齊追航回憶,自己1997年認識「老通城」,「早期『四大天王』的名號,都是老百姓實打實傳出來的。當時專門在吉慶街畫漫畫的藝人劉喜年,畫了他們四個人,就有了『四大天王』的漫畫形象。」
在齊追航印象中,「老通城」詼諧機智,擅長為客人即興表演。2008年,吉慶街藝人「青黃不接」,齊追航組織了「新四大天王」的評選,「『麻雀』和『老通城』成功衛冕,沒有人比他們更懂吉慶街。」當時,「老通城」說:「我要把吉慶街『四大天王』這個旗子扛好,不給武漢、武漢人丟臉……吉慶街是我的家,我永遠不會離開。」
2018年,齊追航決定開拍電影《吉慶街火》,從「老通城」的生活現狀入手,回顧吉慶街「四大天王」的精彩半生,「老通城」答應在電影中出演他本人。「但後來『老通城』生病了,不能在吉慶街幹了,回到河南看病休息;然後又從河南回到武漢養病,這次在武漢去世。」
吉慶街酒樓老闆:很多外地客人來了,點著要看「老通城」
8月1日晚上,記者探訪吉慶街,酒樓的老闆和吉慶街藝人都已經知道「老通城」去世的消息,紛紛表達遺憾之情。
當晚8時,吉慶街慢慢熱鬧起來。老字號金滿酒樓消夜的食客一波接一波,吹拉彈唱的藝人們也已經開啟了表演。老闆胡莉說,大家都聽說了「老通城」去世的消息,「很突然,心裡都不舒服,吉慶街又失去了一塊金字招牌。」胡莉說,她母親在吉慶街辦酒樓20多年,「老通城」就一直在吉慶街表演,「他會表演,會創作,有自己的特色,以前很多外地客人來了都要點著他表演」。
在吉慶街有「二胡皇后」之稱的吳曉紅,比「老通城」早一年來到吉慶街當表演藝人。「在這麼多藝人中,我和『老通城』關係是最好的。」吳曉紅說,20年前,第一次見「老通城」在吉慶街表演。「他帶個小錄音機別在身上,帶著擴音器邊表演邊唱,很有感染力。」後來「老通城」開始吉他彈唱,「他是河南豫劇團出來的,有專業水平,樂感特別強,能自編自唱、自導自演,喝點酒之後還能即興創作,現場氣氛特別好」。
「拉茲」女婿孫小古:我們仍要堅守吉慶街,將快樂帶給觀眾
「『四大天王』肯定名氣大咧,我們剛來吉慶街時,都是慕名而來,希望跟著前輩學習。」吉慶街藝人孫小古是「拉茲」的女婿,他剛到吉慶街時,就跟著「老通城」「拉茲」學習,也相互切磋,「我們對吉慶街都有著深厚的感情。我的嶽父『拉茲』去世了,現在『老通城』也走了,吉慶街『四大天王』不在了,但是我們還是要堅守在吉慶街上,將快樂帶給觀眾」。
孫小古在電影《吉慶街火》中,將扮演自己已去世的嶽父、吉慶街四大天王之一「拉茲」。「我覺得能夠出演這個角色,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武漢吉慶街為什麼能夠受全國朋友關注?因為它是武漢獨特的民間文化之一,我作為一名吉慶街的曲藝人,有這個責任義務把這些優秀的文化傳承下去。」
關鍵詞:老通城,河南越調,申鳳梅,吉他彈唱,四大天王
責任編輯:
【來源:長江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