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吉他給城市帶來歡笑 武漢吉慶街民間藝人「老通城」病逝

2020-12-16 瀟湘晨報

7月30日,吉慶街「四大天王」之一的「老通城」呂文禮病逝,享年56歲。記者從武漢音樂人、導演齊追航處確認了該消息。齊追航透露,「老通城」的遺體已於8月1日上午在殯儀館火化,其家人婉拒了朋友前往祭奠和媒體採訪,表示「老通城」的遺囑是不設靈堂,不希望大張旗鼓辦喪事。

唱過《家在漢口》,稱武漢是「第二家鄉」

兩道濃眉高高挑起,一雙大眼神採飛揚,印象中的「老通城」,很有特點。「老通城」本名呂文禮,來自河南,12歲時進入河南越調劇團;13歲和藝術家申鳳梅同臺表演戲曲《諸葛亮》;而後又考上了河南省戲曲學校,畢業後進入河南省歌舞劇院。由於兒時生活環境惡劣,加上長期練功過度勞累,呂文禮20多歲時患上了強直性脊柱炎,腰背常常疼到直不起來,舞臺上演藝生涯戛然而止。

1991年,呂文禮來到吉慶街成為表演藝人,取藝名「老通城」。那時的他,精神抖擻,憑著一把吉他和一張討人喜歡的利嘴,穿梭在老吉慶街各大宵夜攤子上。早期,「老通城」與「麻雀」「拉茲」「黃瓜」並稱為吉慶街的「四大天王」。即興說唱,河南腔freestyle,是「老通城」的特色,誇人的段子隨口就來,老少皆宜。很多明星到吉慶街打卡都喜歡聽「老通城」演唱,馮鞏就曾誇他「唱歌和豆皮一樣有味道」。

在武漢打拼多年,「老通城」成為吉慶街的一張名片。他還創作了《家在漢口》《武漢的江武漢的河》《黃鶴樓》等充滿武漢元素的歌謠,詞曲一肩挑,食客點唱頗多。每次接受媒體採訪時,「老通城」都特別自豪能夠藉機宣傳武漢,他稱武漢是「第二家鄉」。

「老通城」病逝,吉慶街再無「四大天王」

齊追航介紹,「拉茲」去世,「麻雀」回了安徽,「黃瓜」現在杳無蹤影。他認為,「老通城」的去世,意味著吉慶街再無「四大天王」。

「『老通城』在吉慶街唱了幾十年,他就是吉慶街的一張名片!」齊追航回憶,自己1997年認識「老通城」,「早期『四大天王』的名號,都是老百姓實打實傳出來的。當時專門在吉慶街畫漫畫的藝人劉喜年,畫了他們四個人,就有了『四大天王』的漫畫形象。」

在齊追航印象中,「老通城」詼諧機智,擅長為客人即興表演。2008年,吉慶街藝人「青黃不接」,齊追航組織了「新四大天王」的評選,「『麻雀』和『老通城』成功衛冕,沒有人比他們更懂吉慶街。」當時,「老通城」說:「我要把吉慶街『四大天王』這個旗子扛好,不給武漢、武漢人丟臉……吉慶街是我的家,我永遠不會離開。」

2018年,齊追航決定開拍電影《吉慶街火》,從「老通城」的生活現狀入手,回顧吉慶街「四大天王」的精彩半生,「老通城」答應在電影中出演他本人。「但後來『老通城』生病了,不能在吉慶街幹了,回到河南看病休息;然後又從河南回到武漢養病,這次在武漢去世。」

吉慶街酒樓老闆:很多外地客人來了,點著要看「老通城」

8月1日晚上,記者探訪吉慶街,酒樓的老闆和吉慶街藝人都已經知道「老通城」去世的消息,紛紛表達遺憾之情。

當晚8時,吉慶街慢慢熱鬧起來。老字號金滿酒樓消夜的食客一波接一波,吹拉彈唱的藝人們也已經開啟了表演。老闆胡莉說,大家都聽說了「老通城」去世的消息,「很突然,心裡都不舒服,吉慶街又失去了一塊金字招牌。」胡莉說,她母親在吉慶街辦酒樓20多年,「老通城」就一直在吉慶街表演,「他會表演,會創作,有自己的特色,以前很多外地客人來了都要點著他表演」。

在吉慶街有「二胡皇后」之稱的吳曉紅,比「老通城」早一年來到吉慶街當表演藝人。「在這麼多藝人中,我和『老通城』關係是最好的。」吳曉紅說,20年前,第一次見「老通城」在吉慶街表演。「他帶個小錄音機別在身上,帶著擴音器邊表演邊唱,很有感染力。」後來「老通城」開始吉他彈唱,「他是河南豫劇團出來的,有專業水平,樂感特別強,能自編自唱、自導自演,喝點酒之後還能即興創作,現場氣氛特別好」。

「拉茲」女婿孫小古:我們仍要堅守吉慶街,將快樂帶給觀眾

「『四大天王』肯定名氣大咧,我們剛來吉慶街時,都是慕名而來,希望跟著前輩學習。」吉慶街藝人孫小古是「拉茲」的女婿,他剛到吉慶街時,就跟著「老通城」「拉茲」學習,也相互切磋,「我們對吉慶街都有著深厚的感情。我的嶽父『拉茲』去世了,現在『老通城』也走了,吉慶街『四大天王』不在了,但是我們還是要堅守在吉慶街上,將快樂帶給觀眾」。

孫小古在電影《吉慶街火》中,將扮演自己已去世的嶽父、吉慶街四大天王之一「拉茲」。「我覺得能夠出演這個角色,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武漢吉慶街為什麼能夠受全國朋友關注?因為它是武漢獨特的民間文化之一,我作為一名吉慶街的曲藝人,有這個責任義務把這些優秀的文化傳承下去。」

關鍵詞:老通城,河南越調,申鳳梅,吉他彈唱,四大天王

責任編輯:

【來源:長江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一把吉他給城市帶來歡笑 吉慶街民間藝人「老通城」病逝
    2007年11月2日,「老通城」呂文禮(中)和他的兒子(左一)一起在吉慶街為食客表演吉他彈唱。7月30日,吉慶街「四大天王」之一的「老通城」呂文禮病逝,享年56歲。長江日報記者從武漢音樂人、導演齊追航處確認了該消息。
  • 一把吉他給食客帶去無數歡樂,吉慶街「四大天王」之一「老通城」病逝
    長江網8月1日訊(記者黃麗娟) 2020年7月30日,吉慶街「四大天王」之一的「老通城」呂文禮病逝,享年56歲。長江網記者從武漢音樂人、導演齊追航處確認了該消息。齊追航透露,「老通城」的遺體已於8月1日上午在殯儀館火化,其家人婉拒了朋友前往祭奠和媒體採訪,表示「老通城」的遺囑是不設靈堂,不希望大張旗鼓辦喪事。
  • 吉慶街「四大天王」之一「老通城」病逝 一把吉他曾給食客帶去無數歡樂
    2020年7月30日,吉慶街「四大天王」之一的「老通城」呂文禮病逝,享年56歲。長江網記者從武漢音樂人、導演齊追航處確認了該消息。齊追航透露,「老通城」的遺體已於8月1日上午在殯儀館火化,其家人婉拒了朋友前往祭奠和媒體採訪,表示「老通城」的遺囑是不設靈堂,不希望大張旗鼓辦喪事。
  • 吉慶街「四大天王」之一「老通城」病逝 一代碼頭文化謝幕
    7月30日,吉慶街「四大天王」之一、草根藝人「老通城」呂文禮病逝,享年56歲。老通城20餘年在這條170米的小街做草根藝人,送走黃昏、迎來晨光。「再也沒有哪條街像吉慶街這樣充滿市井氣,也沒有哪個城市的人像武漢這麼包容了。我很清楚,這裡就是我的根據地。」老通城曾說。
  • 吉慶街與老通城豆皮漫談
    ——流行音樂之後我又輾轉了很多城市。四季美湯包、老通城豆皮、蔡林記熱乾麵、談炎記水餃、小桃園雞湯、精武路鴨脖等等。光聽這些店名,武漢人都會覺得倍感親切。還記得小時候我體弱多病,常常去兒童醫院打針(兒童醫院舊址就在大智路旁邊),一打就是大半天時間。打完針的我又累又餓,奶奶都會帶我去大智路的老通城吃豆皮,每次我都能吃三盤牛肉豆皮。有些味道是從小就喜歡上的。當時的老通城在大智路有一棟樓,約莫有三層樓高,很是氣派。如果沒記錯的話,豆皮是在二樓。
  • 吉他竹笛卡洪鼓,湖北大鼓黃梅戲,吉慶街「藝術比武」匯成一曲《武漢伢》
    一曲開場舞《英雄城市》,拉開「吉慶之星 與你相約」江岸區第二屆街頭文化藝術節總決賽序幕。記者任勇 攝)緊接著,武漢獨立音樂人莫小添帶來動人情歌《彈彈情》;「90後」樂隊表演創意合奏《時光穿梭機》,用吉他、竹笛、卡洪鼓、琵琶等不同的樂器演繹懷舊
  • 開席啦 聽曲啦 新吉慶街再現不夜天
    昨夜,新吉慶街開街,重現著名作家池莉筆下的燈火輝煌。民間藝人「老通城」、「麻雀」天王回歸,湖北省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張明智鼎力捧場……數千江城市民忘記了冬夜的寒冷,站立在吉慶街的舞臺下,度過了一個歡快的冬至節。新吉慶街定名為「吉慶民俗街」,昨日開放的是項目一期,主要經營餐飲業,DQ、仟吉蛋糕等品牌店入駐,12家中餐館集中在一期二樓,有巨浪食坊等,主要是鄂菜、湘菜館。 傳統小吃暫未開業。
  • 漢口吉慶街,武漢女作家池莉筆下的《生活秀》,聞名全國
    「過早戶部巷,宵夜吉慶街」吉慶街的美食是漢味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提到吉慶街,30年來這條短短170米的普通小街,武漢人就會想起宵夜。蝦球、毛豆、幹煸藕絲、鴨脖子、排骨藕湯,一定是必點的美食,吉慶街沒有安靜的茶莊,沒有高檔的餐廳,市井味道的排檔是擺了一排又一排。「 吉慶街白天不做生意,就跟死的一樣。」
  • 52家湖北老字號名錄一覽表,吉慶街如何匯聚武漢小吃四大天王?
    武漢最有名的一條小吃街是哪條街?關於這個問題,想必大多數遊客都會想到戶部巷。但在老武漢人眼裡,吉慶街才是他們去的地方。在過去的30年來,暮色下的吉慶街,不僅有地道風味,還有民間藝人,是一條可以宵夜靠杯(靠杯,夏天晚上,武漢人們在路邊小店喝酒,常吃臭乾子,毛豆,蝦子,喝啤酒等。人們把這種小店叫靠杯)的排檔夜市。
  • 宵夜吉慶街的墮落:藝人們成了線上網紅,老一代天王紛紛離開
    因為一部《生活秀》,我打定主意賊心不死終於實現心中宏願來到吉慶街,尋找來雙揚。但是,除了失望,就是更嚴重的失望……」隨著時代的發展,吉慶街面臨著變化。武漢,這座曾被外人調侃的「大縣城」需要向後來的「新一線」城市轉身。當時,整個武漢市層面來看,吉慶街的原始、喧鬧與髒亂終究與現代化大都市的發展相矛盾。
  • 武漢吉慶街接地氣、冒熱氣,觀眾打著傘也要看「街頭藝人」總決賽
    吉慶街民間藝人在總決賽現場表演。他認為,這說明武漢人需要民間藝人這種接地氣、冒熱氣的文化形式。「武漢人喜歡吉慶街熱鬧、喜慶、放鬆的氛圍,而藝人就是吉慶街的魂。」武漢的民間藝人才是吉慶街的魂。尤其當面對外地遊客時,他都盡情展現武漢的風土人情以及武漢人的熱情好客。「小人物、大主題!朗朗上口又接地氣!」孫敬誠這樣評價本屆「吉慶之星」自己的參賽作品《口罩》。他說,《口罩》是由武漢說唱團湖北大鼓演員徐寧創作的,他從唱詞中感受到濃濃的家國情懷。「感謝為我們民間藝人保留了吉慶街這個精神家園。這裡是我的根!
  • 武漢:吉慶街戶部巷美食飄香,黃鶴樓古琴臺韻味悠長
    在你心中,武漢是怎樣一座城市?是在春天時擁有櫻花怒放美到極致的武漢大學?還是從年頭喧囂到年尾的吉慶街漢正街?是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的大氣蒼莽?還是焦尾聲斷斜陽裡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綿綿情意?是大到像海的東湖?
  • 湖北大鼓還原「戰疫」 改編曲融入武漢元素 雨夜賽出四顆「吉慶...
    緊接著,武漢獨立音樂人莫小添帶來動人情歌《彈彈情》;90後樂隊表演創意合奏《時光穿梭機》,用吉他、竹笛、卡洪鼓、琵琶等不同的樂器演奏,懷舊曲風帶著觀眾穿梭於不同年代;吉慶街藝人陳媛媛用葫蘆絲帶來《風兒吹來了》,曲聲婉轉悠揚,吹進人們的心坎裡。節目中,藝人們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武漢深深的祝福。吉慶街藝人組合楊樂、付小虎、楊先高演唱了一首改編歌曲《武漢》。
  • 關注|2020武漢「非遺秀」雲端綻放,風靡武漢的非遺項目都在這裡了
    戳視頻,吉慶街老字號上新啦6月初,位於漢口鬧市區的吉慶街大部分門店恢復運營,這條匯聚多家老字號美食的商業街重新聚攏人氣。老字號美食歷經百年傳承、扛過疫情衝擊,與城市一同復甦,展現出強韌的生命力。300多年來代代傳承,餅香、湯香、面香......構成了獨屬於武漢的香氣。
  • 太極拳冠軍賴天祈出現在《吉慶街火》電影現場
    由武漢當地知名導演齊卓航出品的電影《吉慶街火》之前正在武漢·漢口吉慶民俗街拍攝,已進入最後拍攝階段。香港太極拳世界冠軍賴天祈在網絡上走紅,她的網名是漢口吉慶民俗街《吉慶街火》每天拍攝電影場景,她的出現吸引了許多觀眾。
  • 武漢夜宵江湖,深夜你吃了嗎?
    西起青年路,東至新華路,勾連妙墩橫路與臺北一路,這條2.3公裡的單行道,串起了武漢最深的夜、最靚的霓虹和最躁的人流。雪松路隱匿在大漢口的城市之中,周邊既有高端商場寫字樓,也有老武漢居民區,也因此美味格外多,既適合老武漢人的口味,也適合在這個城市奮鬥的人。
  • 武漢設立「非遺傳人庫」保護民間藝人及其技藝
    新華網武漢6月18日電(記者廖君)非物質文化遺產不能簡單被記在名錄上,更要世代傳承,成為人們心上的珍寶。記者近日從武漢市有關方面獲悉,武漢首次設立「非遺傳人庫」,保護那些幾近淪為歷史的民間藝人及其手中掌握的技藝。此次首批被納入保護的民間技藝傳人共有84人,如黃陂民間彩詞代表明德運、漢繡姜成國、碼頭號子熊建生、武漢剪紙沈松柏等。
  • 武漢方言漫畫展亮相吉慶街
    5月1日,武漢市文聯紅色文藝輕騎兵漫畫小分隊在吉慶街開展「漫畫推介武漢方言」活動,活動由武漢漫畫研究會與吉慶民俗街等單位聯合舉辦,受到市民和遊客的圍觀和好評。記者在現場看到,布展地設置在吉慶街的方言牆處,場景鮮明、風格迥異的方言漫畫吸引遊客市民駐足觀看,不少人對照著漫畫中的對話念出聲,直言「好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