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嶽(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是中國漢文化中五大名山的總稱,是中國古代民間山神崇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產物。
五嶽為華夏名山之首,有景觀和文化雙重意義,是以漢文化的中原地區為中心,按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予以命名,代表著中國傳統價值體系中對於自然和人文的最高審美標準。
然而,在中原地區之外,尤其是在我國的青藏高原及周邊地帶,聳立著眾多壯美無比的雪山,只因地處我國傳統的主流文化圈之外,長期以來不為大眾所熟知。
不過,這些雪山在當地的少數民族、特別是藏族民眾心中卻有著特殊的意義,被當地及周邊地區的不同宗教奉為神山,自古受到特別的崇拜和朝覲,並一直延續至今,成為藏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藏族人民的生產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近些年隨著進藏旅遊的興起,它們逐漸進入更多人的視野,其中有媲美五嶽,兼具景觀和人文價值的五大雪山。【雲美味Yunmy原創作品】
岡仁波齊:海拔高度6656米,是岡底斯山脈主峰,西藏第一神山。相傳雍仲苯教發源於該山;藏傳佛教認為此山是勝樂金剛的住所,代表著無量幸福;耆那教尊該山是其祖師瑞斯哈巴那剎得道之處;印度教認為該山為溼婆的居所,世界的中心;眾多的信徒常年在此處轉山不斷。
稻城三神山:藏語為「貢嘎日松貢布」,公元八世紀,蓮花生大師為三座雪峰開光,並以佛教中三怙主,觀音(仙乃日 6032米)、文殊(央邁勇 5958米)和金剛手(夏諾多吉 5958米)命名加持,因此稱為三怙主雪山。一生當中至少來一次貢嘎日松貢布轉山朝覲是每一個藏人的夙願。
梅裡雪山:是一座南北走向的龐大的雪山群,全長達150公裡。呈金字塔狀主峰的卡瓦格博峰又稱「雪山之神」,海拔高度為6740米,是雲南省最高的山峰。卡瓦格博和其周圍「十三峰」組成的梅裡雪山群,既是雍仲苯教聖地,也是藏傳佛教四大神山之一。
貢嘎山:是橫斷山系大雪山支脈的主峰,周圍有45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貢嘎山聳立於群峰之巔,海拔高度7556米,是四川省最高的山峰,被稱為「蜀山之王」。「貢嘎」是藏語的音譯,「貢」意為至高無上,「嘎」是潔白無瑕,意為聖潔無比的神山。
南迦巴瓦:位於喜馬拉雅山脈的最東端,海拔高度7782米,其山腳下就是世界上最深的的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南迦巴瓦也叫那木卓巴爾山,藏語意為「天上掉下來的石頭」,有「西藏眾山之父」之稱,也是西藏最古老的佛教「雍仲本教」的聖地。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我國各地區經濟和文化的進一步融合,五大雪山必定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欣賞和喜愛。
(原創作品,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