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為什麼說魯迅不是非常優秀的學生?

2020-12-13 勇哥讀史

初中語文教材裡有一篇魯迅先生的名作《藤野先生》。

文章是魯迅在1926年於廈門大學任教時所作,裡面回憶了魯迅1904年在日本仙臺醫學專門學校(今日本東北大學)求學時的一段經歷,濃墨重彩地描寫了一位辛勤治學、誨人不倦、嚴謹踏實的日本老師形象,讓很多人在多年後還記憶猶新——他就是我們所熟知的藤野先生。

1906年,魯迅因在課間觀了一部「日俄戰爭教育片」,決定棄醫從文,因此離開了仙臺醫學專門學校,與藤野先生分別。藤野先生對魯迅的選擇感到遺憾,但是尊重他的選擇。在分別時,藤野先生送了魯迅一張照片,在照片後面還寫著兩個字「惜別」。可惜,當時魯迅沒有拍照片,後來也沒有補寄,兩人從此音信杳無,不復聯繫。

藤野先生實有其人。藤野先生全名藤野嚴九郎,於1874年7月11日生於日本福井縣。算起來,藤野先生只比魯迅大7歲。藤野先生在家裡排行第三,上面有兩個哥哥。9歲時父親亡故,由大哥、二哥撫養長大。

1897年,藤野先生在日本東京帝國大學(今日本東京大學)醫學院學習了1年解剖學。之後,就來到仙臺醫學專門學校,擔任解剖學講師,直至遇到魯迅。

魯迅剛剛進入仙臺醫學專門學校時,因為語言不通,學習起來比較費勁。藤野先生在教學上沒有任何國界之分,對魯迅給予了熱忱的幫助。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如魯迅所言:「他的對於我的熱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誨,小而言之,是為中國,就是希望中國有新的醫學;大而言之,是為學術,就是希望新的醫學傳到中國去。」

魯迅離開了仙臺醫學專門學校後,藤野先生繼續在這所學校任職。

1912年,仙臺醫學專門學校併入成立剛一年的東北帝國大學,成為該校的醫學部。藤野先生隨即來到東北帝國大學任職。1915年,醫學部升格為醫科大學,對教師的學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藤野先生只是在日本愛知醫學校(今名古屋大學)讀過4年,在東京帝國大學讀過1年,被認為學歷不夠,被迫提出辭呈。

為了謀生,藤野先生曾經到東京三井公司的慈善醫院任職一段時間。1919年,45歲的藤野先生回到了家鄉福井縣,開了一家診所。

1936年10月19日,魯迅病逝於上海。消息傳到了日本,有日本記者拿著魯迅逝世時的照片,送給藤野先生看。這時候,藤野先生才知道魯迅病逝的消息。藤野先生侄子藤野恆三郎回憶當時的情景:「藤野先生正襟而坐,把那張照片舉過頭頂,然後提筆寫了《謹憶周樹人君》。」

在這篇《謹憶周樹人君》中,藤野先生站在一個教師的角度,回憶了魯迅在仙臺醫學專門學校求學的往事。在藤野先生的記憶中,魯迅「身材不高,臉圓圓的,看上去人很聰明……臉色不是健康的血色」,但是,「不是非常優秀的學生」。

魯迅回國後,成為了一名著名的現代文學作家。他寫的回憶散文《藤野先生》收錄進《朝花夕拾》裡,也傳到了日本。當時,藤野先生的長子藤野達在福井中學讀書,主講漢文的菅先生從《朝花夕拾》裡看到了這篇文章,介紹給藤野達。藤野達將書帶回家,給父親看。

藤野先生有長達15年的教學生涯,接觸過許多學生。魯迅與藤野先生的相識,只有1年多時間,魯迅在學校的表現又不是很突出,所以藤野先生對他的印象不是很深刻。他甚至忘了自己曾經贈送照片給魯迅,「周君是怎樣得到我這張照片的呢?說不定是妻子贈送給他的。周君文中寫了我照片的事情,被他一寫,我也很想看看自己當時的樣子。」

藤野先生在文章的最後說:「不知周君的家人如何生活?周君有沒有孩子?深切弔唁把我這些微不足道的親切當作莫大恩情加以感激的周君之靈,同時祈禱周君家人健康安泰。」

魯迅先生逝世9年後的1945年8月11日,藤野先生病逝於福井縣,時年71歲。令人欣慰的是,多年後,藤野先生的孫子藤野幸彌和魯迅的孫子周令飛相識了,互通書信,還曾經一起參加過公開活動。這算是藤野先生與魯迅跨國友誼的延續吧。

【參考資料:《藤野先生》《魯迅與藤野嚴九郎的故事》《謹憶周樹人君》《心隨東棹憶華年》等】

相關焦點

  • 魯迅:藤野先生,永難忘懷!藤野:魯迅是誰?唔,那個中等生呀!
    魯迅一生當中記憶深切的老師一共三位:年少時私塾的啟蒙老師壽鏡吾,留日時的解剖學老師藤野嚴九郎,還有為他傳授《說文》的章太炎。這位藤野先生究竟給過他怎樣的幫助呢?其實我們今日看來,也不過是老師關心學生的那些日常行動。
  • 魯迅:藤野先生,我永志難忘!藤野:魯迅是誰?奧,那個中等生
    魯迅的這一生,懟天懟地懟各種軍閥和名人,但是偏偏對這個藤野老師特別的尊敬,雖然說因為戰爭的原因,魯迅並不喜歡日本人,但是對這個藤野先生真的是與眾不同。藤野先生對於魯迅來說非常重要,但是魯迅對於藤野先生來說呢,是處在什麼位置?
  • 魯迅先生寫文章紀念藤野先生,可藤野先生的課魯迅考了幾分?
    魯迅先生特意寫了一篇文章,紀念日本的解剖學老師藤野先生。魯迅先生說藤野先生穿衣服比較古怪,經常檢查他的筆記,並且把魯迅先生筆記的錯字語法錯誤全部一絲不苟地標註出來。看來,全班唯一一個中國人的魯迅先生,深得藤野先生的殷殷期望。
  • 魯迅筆下的藤野先生:永志難忘!藤野先生反問:魯迅是誰?
    魯迅先生是我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道:「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但事實上,魯迅先生原先並不是從事文字有關的工作的,而是因為他的父親因病而英年早逝,所以他立志要治療像自己父親一樣的病人而選擇了去日本學醫。
  • 魯迅念念不忘的藤野先生,後來怎麼樣了?
    原配朱安還在,他卻堂而皇之地跟自己的女學生許廣平同居生子,可見其自信的程度。他仍然在碰壁,可現在他是巨人,碰壁則壁倒,而且摧枯拉朽!1931 年,日本學生增田涉來上海留學,拜魯迅先生為師。魯迅教青年學生一向用心,對這個日本學生更是格外照顧,一如藤野當年的風範。1934 年,日本出版商巖波書店的老闆來上海拜訪魯迅先生,請求準許翻譯魯迅文集在日本出版。
  • 魯迅先生多次提到的藤野先生,晚年接受採訪時說:忘記魯迅是誰了
    在我國古代,老師在人們心目中一直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能夠與父母比肩,因此師生情一直是文人騷客們謳歌的對象。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老師扮演著一個極其重要的角色,對學生知識的傳授以及人格的培養等方面都具有非常大的作用,而這些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相信大家都看過魯迅先生《藤野先生》這一篇文章。
  • 魯迅先生多次提到的藤野先生,晚年接受採訪時說:忘記魯迅是誰了
    在我國古代,老師在人們心目中一直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能夠與父母比肩,因此師生情一直是文人騷客們謳歌的對象。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老師扮演著一個極其重要的角色,對學生知識的傳授以及人格的培養等方面都具有非常大的作用,而這些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相信大家都看過魯迅先生《藤野先生》這一篇文章。
  • 魯迅:藤野先生,我永志難忘!藤野:魯迅是誰?哦,那個中等生
    魯迅在仙臺,前後共學習了兩年,正是在此期間,他認識了終生感戴不已的「藤野先生」。魯迅一生,念茲在茲的老師,不過三人而已,其一為私塾啟蒙壽鏡吾老先生,其二為教他《說文》的章太炎,另一則為藤野先生。臨終前幾年,他都分別寫有長文追憶,滿懷深情,感人肺腑。
  • 為何魯迅對藤野先生「永志難忘」,而藤野卻記不起「魯迅是誰」?
    菅好春起身從書架上找到那套《魯迅選集》,拿給藤野恆彌指著那篇文章說:你拿回去給你父親看看,問問這裡寫的是不是就是他。藤野恆彌回家之後,將那篇文章翻給父親看,並問他:您知道魯迅這個人嗎?藤野嚴九郎戴上老花鏡,接過那本書問道:魯迅?他是誰?
  • 魯迅筆下的藤野先生後來結局如何?
    眾所周知,魯迅是我國現當代文壇上的大文豪,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寫過許許多多優秀的作品,給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豐富的遺產。魯迅是"棄醫從文"的代表,1904年初,他入仙臺醫科專業學醫,後才從事文藝創作。不過在後來的文章中,他也多次提到過自己在日本學醫時的情形,也提到過他的一位老師——"八字須、戴著眼鏡"的藤野先生。
  • 魯迅《藤野先生》裡,藤野先生的精神,都有哪些值得我們去學習?
    魯迅魯迅的《藤野先生》裡面的藤野嚴九郎老師,是小編曾經非常感興趣的一個人,除了對魯迅在日本留學的經歷非常感興趣以外,就是這個被魯迅成為恩師的日本醫學教授,身上所展現出來的高貴品質所打動藤野先生眾所周知,魯迅是近代中國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他以筆為刀,曠世救民,寫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好文章,但是也有不少人並不知道,魯迅是曾經留學日本的醫科大學學生,這個偉大作家的第一份職業並不是寫作
  • 魯迅筆下的藤野先生讓他永志難忘,60歲藤野卻問:魯迅是誰?
    1935年,東瀛巖波書店出版了當時譯自中國的詩文集,作者是魯迅。新書上市後不久,福井初中的漢文教員菅好春剛好買回來一套,書中有一篇文章,作者回憶了過去再仙臺的舊事,讓菅好春印象非常深刻。不久,一個名叫藤野恆彌的學生來參觀,菅好春突然想起了那篇文章,問道:「你的父親是藤野嚴久朗嗎?」藤野恆彌:「是的。」
  • 讓魯迅念念不忘的藤野先生,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魯迅先生的青年時代,絕對是誰也不怕的「憤青」,他針砭時弊,毫不留情。嬉笑怒罵皆是文章,一個筆名罵廢了,再取一個繼續罵。筆者上學的時候,魯迅先生的文章可以說貫穿了一個九年制義務教育,《從三味書屋》的童年趣味;到《故鄉》中捕「猹」的少年閏土;再到嚴謹教學的《藤野先生》。仿佛這也是魯迅先生的一個個人生階段,從青蔥懵懂的少年到奮筆疾書的愛國文人。
  • 讓魯迅念念不忘的藤野先生,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然而三年後,年少而熱血的魯迅還是退學了,這一次他對藤野先生說了謊,他說要回去學生物學。可實際上是日本放了一部電影,裡面有屠殺中國同胞的影像,當放到屠殺畫面時,那些日本人群情高漲,最讓魯迅接受不了的,在圍觀的群眾中,還有中國的同胞。
  • 魯迅的老師藤野先生後來怎樣了?
    魯迅在《朝花夕拾》中,寫過兩位老師。一位是啟蒙老師壽鏡吾先生,一位是日本的藤野先生。關於三味書屋和壽老先生,只殘存於魯迅兒時的記憶中,印象很模糊。藤野先生的形象,在魯迅的筆下卻很鮮明。「八字須、戴著眼鏡」,衣著不講究,並不太受學生們尊敬和喜愛。對魯迅格外照顧,親自為他添改講義,送他相片。
  • 魯迅先生的良師益友,藤野先生過得怎樣?62歲藤野關於魯迅的回憶
    1902年3月,魯迅先生與厲綏之、錢均夫一同踏上前往日本的旅途,而他們的目的就是前往日本東北大學進行留學深造。在學校進行學習的期間,魯迅識得了其口中的藤野先生,並結為良師益友。後在清國屢屢戰敗之下,決定棄醫從文,不久魯迅就離開他的學習。而魯迅在此後與藤野先生的交流依舊沒有停止,那麼後來的藤野先生究竟怎樣,過得如何呢?
  • 魯迅:藤野先生,我永志難忘!藤野:魯迅是誰?哦,那個中等生
    壽鏡吾的身上有著傳統文人的影子,但是他並不是常人眼中的那種酸腐秀才,而是一個極其博學之人。魯迅先生也報名參加了,他報的是特別班,每個星期天的上午在章太炎家中聽章太炎講解《說文解字》。藤野先生本名藤野嚴九郎,他是魯迅在日本仙臺醫學專門學校留學時的老師。後來在魯迅去世之後,有記者特意去福井縣藤野先生的診所找到他,詢問他對學生魯迅的印象。當時已經六十多歲的藤野先生,卻怎麼也回憶不起來自己有過這麼一位學生,他還反問記者:「魯迅誰?」在記者提醒他魯迅就是周樹人之後,藤野先生才逐漸回想起來自己確實是有過這麼一位學生:「哦,是那個中等生!」
  • 從《藤野先生》中看魯迅先生的尊師重道
    說起來慚愧,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這本散文集放在案頭很長時間了,一直沒有翻開。為什麼會這樣,一個是覺得魯迅先生寫的文章思想比較深刻,有一點畏懼心理,另一個是看到書上標註的是中小學生課外必讀書,在心裏面覺得自己已經是成年人了,再讀這樣的書是不是有點落伍了。正是有了這樣的認知謬誤,才讓我遲遲未能翻看這一本書。
  • 魯迅筆下的藤野先生後來怎麼樣了?被自卑隔閡的友誼
    魯迅回信說是真名,然後說自己很想念藤野先生,曾經託日本的朋友打聽先生的近況,卻被告知十幾年前仙臺醫專被合併入東北帝國大學,縮減教授編制,藤野先生「辭職」,如今下落不明。很是可惜。怎麼現在他又開始找藤野先生了?
  • 魯迅筆下的藤野先生結局如何?因學歷問題被解僱,為魯迅感到自豪
    相信大家在初中都學過《藤野先生》這一篇課文,對於文章的主人公也有著很深的印象。文章中留著八字須、戴著黑框眼鏡的黑瘦先生,本名藤野嚴九郎,在魯迅在日本求學期間,對其刻苦求學的精神非常欣賞,對他的教學也是非常用心。那麼,這位同情中國、教學嚴謹的藤野先生,結局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