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椒:為什麼現在乞討的人越來越多 揀破爛與乞討者誰更富有

2020-12-10 騰訊網

「乞丐」是一個從古就流傳下來的名詞,什麼是乞丐呢?以前鬧饑荒的時候會出現大批的乞丐,因為沒有賴以生存的工作,無法為自己提供溫飽所以出門行乞。即使是現在我們在路邊依舊能夠看到一些行乞的人,有些是老人,有些是孩子,還有些是年輕人,他們面前擺著一張寫滿字的紙,紙上寫的是一些為了博取同情獲得金錢的字眼,年輕人耷拉著腦袋,讓長發蓋住整個臉,不時的就會有人路過駐足觀看。可是我們也能發現,現在很少人會給乞丐錢了,有的人看見乞丐甚至是直接走開,不想了解他怎麼了,也不願意去了解。為什麼會這樣呢?是現在很多人都變得沒有愛心了嗎?他們為什麼不再願意給乞丐錢了呢?

我們經常能夠看到網絡上一些拍攝的小段子,說的是一個蓬頭垢面的年輕人在路邊乞討,不料遇到了自己的老熟人,當老熟人準備噓寒問暖一陣寒暄的時候年輕人起身了,脫掉一身的髒衣服轉身進了一輛寶馬疾馳而去。網絡上當然是假的,可是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情況確實是真實存在的。有人這樣說,以前的乞討是為了溫飽,而現在很多乞討者是為了房子的首付,有些乞丐在人流量大的地方一天下來就能夠賺取五六千元,而很多人一個月的工資還沒有這麼多,乞丐都買房開寶馬了,真正可憐的不是乞丐,而是很多的施捨者啊!

手持二維碼乞討的人

(圖片來源網絡)

這些年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出門不用帶錢包了,無論是在哪裡消費,只要手機亮一亮二維碼就能夠付錢,身上沒有零錢了怎麼施捨給乞討者呢?很多乞討者也是順應時代的變化,沒有零錢沒關係,我有二維碼!真是無了錢無所不用其極,真正需要幫助的人,真正溫飽都成問題的人他還會有手機嗎?還是說乞討來的錢用來了買手機以用來更方便的乞討?還有很多朋友都遇到過的經歷,一些乞討者說是錢包丟了又餓又渴求5元坐車回家,可是你給他買吃的他不要,給他買車票他也不要,他只要錢!真正的勞動真的就這麼難?說到底還不是好吃懶做!

(圖片來源網絡)

揀破爛的雖然感覺很髒,但是那是靠自己的努力所得來的,也是一份工作,對社會上來說,也做到了資源的再次利用。如果沒有人來撿破爛,然後到處丟,不僅影響了市容,更是浪費了資源。

所以撿破爛了同樣也要值得人們去尊重。至於要飯的,現在有幾個是真的殘疾呀,乖乖手拿著金飯碗在跟別人要飯呢?大部分都是騙錢的,這是對愛心人的一種欺騙,本想同情一下要飯的,可是沒想到卻反被騙了,很多人心裡也不好受,所以大家看到這種乞討者的場景基本都不會給了,所以也就變成現在要飯的花樣越來越多。他們會利用各種手段來包裝自己,越慘越讓人感覺逼真。越會得到好心人的同情。

這是對社會道德的一種不恥。現在有的要飯,別看他們是要飯的,回過頭來有的經常在大酒店裡浪費呢。有的家產都是過百萬呢。

這絕對不是全椒調子

弱勢群體需要的是幫助

而絕不是憐憫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一味的同情憐憫只會害了他們

相關焦點

  • 廣東深州發生一起事件,小哥給乞討者10塊,乞討者:要給就給一百
    1月9日,廣東省深圳市龍華汽車站附近發生一起事件,一名外賣小哥經過事發路段時,遇到一名年紀較大的女性乞討者。出於好心,外賣小哥拿出了10塊錢現金給乞討者。原本外賣小哥也不期望對方能對自己感謝,但乞討者接下來的舉動卻讓外賣小哥意想不到。
  • 假乞丐偽裝殘疾人沿街乞討 一天收入上千元
    」  小輪車、髒兮兮的臉、破爛的衣服、悽涼的音樂……走在大街上,看到無助的乞討者,相信不少人會頓生憐憫,朝盆裡扔錢。然而,你沒想到,這些乞討者很有可能是偽裝的,他們的目的就是為了斂財。  昨日,記者從蘭考縣警方獲悉,一幫假乞丐已被繩之以法。
  • 濟寧街頭的那些「乞討者」是真是假?出乎意料...
    據醫院門口的保潔人員介紹,該乞討人員在這裡乞討已有近一周,白天鋪上一張紙坐在天橋下,一旁的播放器還不停地放著悲涼的音樂。「醫院門口這些年從未間斷過(乞討人員),他們多半是外地人,但若真有困難,為啥還要一待就是大半年?」這位保潔人員告訴記者,一到晚上,這些人就住在周圍旅社。
  • 面對乞討者,教會孩子大膽說「NO」吧,咱不給好逸惡勞者買單
    二維碼乞討 咱不買單家附近有一個過街天橋,橋上橋下總會出現個把乞討的人,他們經常以欠缺的肢體示人,乞討的姿勢總是跪或跪坐,身段低至塵埃,每一次走過其實對路人情感都是考驗,我也不例外尤其帶著逗路過時趕緊轉移他的注意力,「逗你看消防車開過去了」「又開過去一輛警車」,想方設法不願意讓逗看見令人產生生理厭惡的肢體殘端,另一方面,始終沒有想好如果逗想給他們錢,我應該說些什麼------捋一捋思路啊,我曾經自問是不是自己不夠心軟,不夠善良,因為我只會給通道裡、街邊廣場拉琴唱歌的樂者投錢幣,認為那是在感謝他們的勞動和藝術帶來的感動,他們是自食其力;而面對天橋上下的跪地乞討者
  • 幹乞討這行的生活在資訊時代:思路決定出路,模式決定收益
    就連乞討的都用二維碼!現在做什麼交易,都可以用到二維碼,現在沒有什麼不是掃碼不能完成的前面三項我都認同,但最後這一項,我半信半疑。無獨有偶,同樣是長沙某網友的經歷,更像是同乞討人員合著表演了一段戲:長沙五一廣場吃甜品,專注於甜蜜間,一個聲音在耳畔響起,驚懼回頭,一老漢拄一棍子手拿零鈔,另一手伸來乞討要錢,為難間,我告知無零錢,現在都不帶錢,難道還掃二維碼不成?
  • 印度眾多土地可種,為何城市還有成千上萬的乞討者?原因很揪心
    對於印度來說,本身就是一個人口大國嗎,在許多的資源分配上,也是極為不平衡的情況,導致越來越多的印度人湧向當地的大城市維持生計。而且由於經濟環境的問題,當地的貧富差距極為大,富人就會越富有嗎,相反窮人就會越貧窮。
  • 晉江:遇上乞討者 請引導他們到救助站
    近日,晉江交警聯合民政、城管等多部門對路面乞討人員開展整治、勸離行動。其實不止在晉江,每年年底,泉州各地街頭的燈控路口也常見敲車窗乞討、扮「騎士」討路費、發放小廣告等不文明行為。相關部門告誡廣大車主、市民朋友,切勿施捨錢財給乞討者,應引導他們到救助站。
  • 從乞丐碗裡搶錢,做人的底線為什麼越來越低?
    據新京報我們視頻報導,10月26日四川大英縣,一殘疾乞討人員在街邊乞討時遭遇路人搶錢,監控視頻顯示,一背著背簍的中年婦女路過,隨後突然將手伸入乞討者的錢盒內,抓起一把錢迅速離開。搶最底層殘疾人的錢心腸是有多壞,才能做出這等事。欺負手無縛雞之力的殘疾人,這是違反法律法規的搶劫行為。2016年8月安徽南陵縣人民法院判決搶劫乞討人員69.20元的一對情侶三年牢獄之災並處罰金1000元。不管出於什麼目的,不管有什麼原因,搶劫比自己弱小的人都是不可原諒的行為。相信法律也將會給出一個合理的判決。另一方面,假冒殘疾人進行乞討的人員也不在少數。
  • 合肥賣畫大爺怒斥乞討者: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別問學生要
    平常逛街的時候,常常會在路邊碰到這樣的乞討者,拿著一個飯碗走向自己,這樣的人我們統稱為「乞討者」。那麼面對乞討者,我們到底要不要付出自己的愛心呢?站哪邊?安徽合肥,賣畫大爺怒斥乞討者: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別問學生要。
  • 河北一民俗廟會成「丐幫大會」,乞討者三五成群,場面十分壯觀
    由於起源於寺廟周圍,所以叫「廟」;又由於小商小販們看到燒香拜佛的人多,於是便在廟外擺起各式小攤賺他們的錢,久而久之,就成為了定期的活動。在這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的場景中,有一群特殊的身影不得不提。那就是「乞丐大軍」。12月1日,河北邢臺。廟會的現場可謂是熱鬧非凡,形形色色的人們你來我往,四面八方的人們趕來祈福祈願。
  • 江蘇餐廳老闆面對乞討者跪謝,下跪還禮
    近日網友上傳了一段視頻,一名身穿破舊灰色外套的男子下跪向餐廳老闆表示感謝施捨,而餐廳老闆直接跪在了地上還禮,引起了不少關注的眼神,可能很多人感到莫名其妙,為什麼施捨給他東西,還要給他下跪呢。但正是老闆的這一舉動,才能讓乞討者感受到平等,感受到自己不是在接受「施捨」。
  • 為什麼現在談戀愛,「舔狗」越來越多?
    現在這個世界已經沒有浪漫了,人們把深情的人叫做舔狗。舔到最後一無所有還能夠被當做段子來講。舔狗最早出現在2016年的百度貼吧(據網友透露是從國米吧傳出)。從那之後隨著網絡的快速資訊傳播,現在幾乎已經成為了一種吐槽或者貶義詞語。
  • 貌美如花不想上班 乞討女子手臂上紋著「孝、禮」等字十分扎眼
    從以往的破碗、鐵盆、紙盒,到現在的拿著二維碼乞討,乞討手段可謂花樣百出。近日,麗江街頭出現一紅衣女子,因「本人美貌如花,所以不想上班,在此乞討」的乞討理由,突然成了「麗江網紅」。不少市民說,如此奇葩的乞討文案,這紅衣女是想紅的節奏啊!
  • 「麵館不給乞討者用碗」,不必放大為道德議題
    一夜之間,江蘇鎮江一家麵館成了無數人談論的焦點。一名網友發帖稱,麵館老闆不給乞討老人用碗吃麵,並指出「要飯的也是人,別瞧不起任何人」。此帖迅即引起軒然大波。許多網友指責麵館,甚至提出要抵制它;也有網友質疑,發帖人是在道德綁架,乞討者有手有腳,不值得同情。麵館老闆稱這個老人可能是「職業乞討」,並不是真正需要幫助的人。
  • ——對流浪乞討的反思
    雖然我們經常說「天賦人權」,似乎權利真的就是人與生俱來的,但是,如果從語言學的角度考證,權利話語進入現代人的視野只是14世紀以後的事情,至於「人權」這個詞的出現則更晚,大概要拖延到二戰之後。這種語源學的考證雖然不能推翻我們對「天賦人權」的信仰,但是,它至少給我們提供了一種正確認識「權利」的思路。
  • 北京地鐵乞丐歌手漸多 乞討招式升級為音樂朗誦
    地鐵裡乞丐漸多 五音不全唱悲歌  地鐵5號線的列車上,坐滿了乘客。耳畔是列車划過鐵軌的響聲,移動電視上播著有關健康的「無聲」節目。車上的人們,有的玩弄著手機,有的則和同伴竊竊私語。
  • 社工揭秘十大乞討騙局
    2 亮診斷書為孩子討「藥費」  在地鐵、醫院、車站,時常有為「病重孩子」下跪乞討的現象:拉著易拉寶,鋪上條幅,幾張過塑的診斷書,幾張孩子的照片,有時1人,有時2人,有時多人。7月初,在某三甲醫院天橋,一次性有5人跪地乞討,在社工核實具體情況的時候,他們無法提供有效信息、證明人及詳細病例,之後該5人倉促離開,並聲稱只是為孩子要點學費而已。
  • 泉州開元寺西門外職業乞丐糾纏遊客 乞討不成罵粗話
    據觀察,這裡共有五女一男六名乞討者,他們彼此間用方言交流。「你們一下子那麼多人,我怎麼給。」在現場,一位女士被纏住後顯得很生氣,但乞丐並沒有因此走開,仍然不依不饒地拿著小碗要錢。無奈之下,該女士給了錢才抽身離開。記者觀察發現,這些乞丐用的就是「蒼蠅式」的方式,纏住遊客不放,直到對方給錢才罷休。
  • 春晚小品《回家》主演方芳:今後會常回家鄉全椒
    希望藉由這個主題表達父親這一輩人思鄉卻無法還鄉的情感,兩岸是血濃於水的手足同胞。 我想表達的東西已經表達出來,可以說沒有遺憾了。沒想到的是,能引起這麼多全椒乃至安徽老鄉的共鳴。 方芳與表哥魏國華相擁 記者:您到大陸表演過很多次,卻是第一次回到安徽全椒。
  • 全椒:為何在全椒想買套房還是這麼難?
    點擊播放 GIF 0.1M全椒人提到全椒房子頭腦一直暈暈乎乎網友調侃等了這麼多年,為何現在在全椒想買套房還是這麼難?許多普通買房人為了能買上一套房,每年都辛苦的攢錢,只是每次想買房的時候,都覺的力不從心,總是感覺壓力越來越大,一等就是這麼多年,最近一段時間,都說成交量有所降溫,那為什麼許多普通購房者還是買不了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