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集《欲中醫自信須先文化自信——仝小林》

2020-12-09 中國數字科技館

劇中人物:

仝小林 64歲 中國科學院院士 男

醫生 40歲 仝小林學生 男

婆婆 60歲 患者 女

爹爹 70歲 社區居民 男

阿姨 50歲 社區居民 女

第一幕

婆婆:為什麼不給我打消炎針?我不喝中藥!(又急又慌)

醫生:李婆婆,如果血象高那才用西醫抗生素療法,您檢查結果顯示血象不高,又沒有細菌感染的症狀,但是有發熱,這個中藥療法是仝院士根據您的症狀專門制定的中藥治療方案。

婆婆:中藥效果那麼慢!不行!隔壁床好好的一個人,昨天說沒就沒了!(哭)我不能等死!你們趕緊給我打消炎針!

仝院士:怎麼了?

醫生:(悄悄話)又一個不接受中藥治療的?

婆婆:醫生!我好容易等到床位住進來,不是來喝中藥的!

仝院士:李婆婆,您別急,聽我說,您看啊,隔壁房間一個83歲的老婆婆,她剛住進來的時候啊就一直戴著面罩,我們給她高流量的氧氣,她的情況比你嚴重多了,而且一脫氧血氧飽和就噌噌地往下掉。但是我們經過評估沒有給她用抗生素和激素,而是採取了我們中醫的湯劑辨證施治,您看,用中藥注射劑代替抗生素治療。您看看,她今天狀況就好多了。要不這樣,您也給我們一天的機會,先試試看?

婆婆:我要中西醫結合治療!(祈求口吻)

仝院士:當然可以!您就等著看效果吧!

【版頭:中國科技館出品八集系列廣播劇《是院士也是戰士》。第八集《欲中醫自信須先文化自信——仝小林》】

第二幕

旁白:除夕夜,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主任醫師64歲的仝小林被任命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療救治專家組共同組長,帶領專家組來到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湖北省中醫院、武漢市第三醫院等定點醫院診治病人。面對費心費力研究出來的中藥和方案,患者不「買帳」的問題,仝小林卻一點不著急。

醫生:您怎麼這麼沉得住氣啊?我們都快急死了。

仝小林:我們去了這麼多醫院,觀察了不少ICU病人和輕症病人,你診斷舌象脈象,發現他們有什麼共同的特點沒有?

醫 生:我們發現病人普遍舌質非常的胖大,齒痕非常明顯,舌苔非常的白厚腐膩,寒溼之相特別嚴重。

仝小林:嗯,這就是典型的寒溼鬱肺和寒溼困脾的表現。一下飛機就感覺到武漢的溼氣很大,這查了一下,這之前竟然連續下了16天雨,聽說啊,去年12月份也是一樣的持續陰雨天氣。所以可以初步判斷,新冠肺炎當屬「寒溼疫」。

醫生:「寒溼疫」?所以您希望他們減少不必要的輸液,過度輸液會加重寒溼。抗生素也多為寒涼之品,容易傷脾胃。

仝小林:是的,你發現了嗎?患者都沒有胃口,因為疾病的病位主要就是在肺和脾。

醫生:您的意思是寒溼裹挾著戾氣侵入人體的肺和脾,所以很多患者有肺部的症狀,包括一些發熱、咳嗽甚至咳痰、全身酸痛。

仝小林:是的,你看,只要「病」能看得清,「病機」就能抓得準,一切就有方可尋。

醫生:您牽頭制定的第一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中的中醫治療方案執行,主要就是針對寒和溼來給藥。

仝小林:原則就是要宣肺化溼!這幾天,我們正在擬定武漢抗疫方(1號方)這個通治方,爭取儘快大範圍地發下去。

醫生:去哪發?

仝小林:社區!

【音樂起】

第三幕

旁白:2月2日,武漢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醫療救治組發出通知,要求各定點救治醫療機構於2020年2月3日24時前,確保所有患者服用中藥。通知中所附的處方就是仝小林院士與湖北省武漢市專家組討論後擬定的新冠肺炎疑似病人推薦通用方。這個被稱為「肺炎一號方」的中藥,於2月3日起率先在武昌區大範圍免費發放。

【社區大喇叭】

廣播:各位社區居民,請按照通知時段,依次到小區門口領取肺炎一號方。

阿姨:醫生啊,我聽新聞說,這個中藥還蠻神奇的。我們家有5口人,給我20袋,我要屯起來。

醫生:婆婆,這是藥,不能當水喝!

阿姨:我長期把藥當飯吃。不怕不怕。只要是有用啊,多吃點怕什麼!

醫生:婆婆,一天兩袋,不能過量。記得回去以後溫了喝。這個時期溼氣大要溫熱飲食啊。

仝小林:除了服用中藥,咱們中醫還有一些簡單的治療方法您可以試用一下,像是艾灸神闕、關元、氣海、胃脘、還有這足三裡啊,配合起來,可以溫陽散寒除溼,調理脾胃,對您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有好處。

阿姨:好,不過就是你說的太快了,我都沒記下來。

醫生:我們仝醫生還為大家印了宣傳單,您拿回家慢慢地看。

阿姨:哦,那太好了,你們想的真周到,又是發藥,又是科普的。

爹爹:我沒的什麼不舒服,也要喝嗎?不是說是藥三分毒嗎?

仝小林:爹爹,我跟您說,我們中醫這叫「治未病」,就是說未病先防、已病防變和愈後防復。服用中藥通治方,高危人群可以預防傳染病,咱們輕症呢也不至於變成重症,而這重症也不至於死亡,對傳染病的治療留出大的緩衝地帶,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控作用。

醫生:是啊,我們所有的一線醫生都在喝,您就放心吧。

阿姨:是的是的!連鍾南山都說了!抗擊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中醫從一開始就得介入,別等到最後不行了才看。

眾人:我也要!我也要!我也要!

仝小林:居民朋友們,我再給大家推薦一款可以簡易製作的寒溼疫方,記住了啊:蘇葉6克,藿香葉6克,陳皮9克,煨草果6克,生薑3片。煎湯代茶喝。

醫生:我們這還帶了一些藥材,需要的居民可以取。

眾人:--是北京來的仝院士吧?

--是中科院的院士啊!

--院士親自來武漢社區搞義診啊!了不得了不得!

--謝謝仝院士,謝謝仝院士!

旁白:這就是仝小林院士團隊聯合武漢市政府研究出的社區中醫藥防治的「武昌模式」。「武昌模式」是我國在面對新發、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時社區中醫藥防控的一種創新模式。尤其是在疫苗及特效藥未出現之前,先以中醫定性,再以通治方治病,使疫情防治關口前移。

第四幕

婆婆:仝醫生!我今天要出院了,在走之前一定一定要來給你送一面

錦旗!

仝小林:李婆婆,恭喜你啊,感覺怎麼樣?

婆婆:我以前覺得中藥見效慢,恨不得半個月才有效。你開的這個藥我一喝下去,當天晚上我就睡安穩了,第二天乾咳、胸悶、氣短都好些。你是不是華佗在世啊?

仝小林:哈哈,哪裡哪裡,我可沒那麼神。但是我們中藥就有這樣神奇的力量!只要對症了!療效就非常突出!

婆婆:我們病區的人看到我治好了,全部都主動要求用那個中藥!哦哦,他們還說了,只要是在中醫接管的方艙裡,沒有一個轉成重症!中醫真神啊!

旁白:3月6日,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了中西醫結合所取得的成果,通過臨床實踐,中西醫結合治療輕症患者,臨床治癒率提高33%;中西醫結合治療重症患者住院天數、核酸轉陰的時間平均縮短2天以上。3月23日,國新辦發布會上曬出一組數據,全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醫藥,佔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醫藥,佔90.6%,中醫藥總有效率達到90%以上。

仝小林:自古以來,中醫藥在防治瘟疫上就發揮了重要作用。這次抗疫,就是一次試金石!中醫藥參與面之廣、參與度之深均前所未有。它不僅有效緩解了早期疫情集中暴發、醫療資源不足的壓力,而且在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數據勝於雄辯。我們向全世界宣告:雖然還沒有特效藥,但我們中國有中醫藥這個有效的方案,特色的「中國方案」!

【報尾】

剛剛您聽到的是八集系列廣播劇《是院士也是戰士》。第八集《欲中醫自信須先文化自信——仝小林》

出品人:殷皓、龐曉東

製片人:齊欣

策 劃:葉菲菲

統 籌:王霞

宣 推:胡楊

分集編劇

第一集:馬林、王洪鵬、王先君

第二集:楊旭宇、張然

第三集:張世奇、孫偉強

第四集:孫曼莉、李一

第五集:向晶晶、謝柯欣

第六集:杜雅婷、胡楊、張璐

第七集:徐曼、劉枝靈

第八集:何山、邵翔楠

製作:劉飛、楊旭宇、張世奇

演播:徐力、林嵐、肖新宇、徐湘漢、劉偉光、車雲鶴、曉軒、馬林

旁白:李曼、王旭

參與演出的還有:鄭劍鷹、周向紅、李麗、鄒小龍、鄭文婧、郭子健、胡明暢等

本劇監製:杜雅婷

總編劇:王霞

執行導演:易星

總導演:梁延

出品單位:中國科學技術館

製作單位:湖北廣播電視臺湖北之聲、湖北經濟廣播

相關焦點

  • 欲中醫自信須先文化自信
    《欲中醫自信須先文化自信——仝小林》第八集《欲中醫自信須先文化自信——仝小林》11:08來自湖北之聲FM1046故事梗概大年三十,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廣安門醫院主任醫師仝小林逆行來到武漢,直奔專門收治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病人的金銀潭醫院,並深入發熱門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隔離點、方艙醫院等地,了解疫情,研究對策……在武漢奮戰40多天,仝小林及其團隊戰果纍纍:他開具的「武漢抗疫方(1號方)」率先在社區發放、他倡導的社區中醫藥防控模式——「武昌模式」在湖北得到廣泛推廣、他牽頭制定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
  • 全國創新爭先獎獲得者丨仝小林:在守正與創新中探索中醫發展之路
    仝小林近照 資料照片人物檔案仝小林,中醫內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國家中醫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 、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章獲得者。在武漢疫情暴發之際,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仝小林臨危受命,擔任新冠肺炎國家中醫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除夕夜趕赴武漢,一待就是兩個多月。戰疫歸來,馬不停蹄。
  • 中醫經典,就是最好的中醫文化自信
    很多媒體問我: 在《中醫藥法》即將實施的前夕,為什麼學會要舉辦「中醫經典理論內涵與臨床應用學術研討班」?《中醫藥法》是經過了30多年的醞釀,在2016年年底經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今年7月1日將正式實施的。這對於中醫藥發展是非常大的一件事情。
  • 「新聞資訊」《瞭望》訪談仝小林:疫情對中醫是巨大的轉折點
    ,創醫學之新」從武漢抗疫一線回京僅3個多月,仝小林主編的《新冠肺炎中醫診療與研究》即在7月面世。仝小林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他擔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療救治專家組共同組長、國務院中醫藥專班臨床救治組組長。仝小林不僅在除夕挺進武漢參加湖北保衛戰,更牽頭組織同道專家多次主持修訂國家診療方案的中醫部分。
  • 一所62歲中醫院:蘊藏著怎樣的民族自信?
    如今,在這片底蘊深厚、曾誕生中國中醫科學院的土地上,廣安門醫院繼承和發揚中醫藥寶藏,繼續守護著人民群眾的健康與安寧,彰顯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民族自信」。  習近平總書記致信兩周年之際,《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走進這所「62歲」的中醫院,走近國醫大師、中醫名家、醫院院長、科室負責人,一探蘊藏在這所醫院裡的千年奧秘。
  • ...轉折點——專訪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仝小林
    ,要以傳承為基礎,以理論為根基,以臨床為關鍵,以科研為動力,以教育為保障,做好頂層設計,加強戰略引領,做到「守中醫之正,創醫學之新」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李斌從武漢抗疫一線回京僅3個多月,仝小林主編的《新冠肺炎中醫診療與研究》即在7月面世。
  • 仝小林:中醫藥是走向世界的最好窗口
    對此,仝小林有不同的看法。「急症的治療其實是中醫的優勢所在,據可考資料,中醫學幾乎參與了我國歷史上全部疫情的防治,護佑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他說。仝小林堅持一邊臨床實踐,一邊優化診療方案,牽頭制定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中的中醫方案,從第三版到第七版,不斷補充更新對該疾病的最新認知和治療,為一線臨床醫師提供了切合臨床需求的中醫方案。
  • 仝小林:中醫事業,後繼有人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新冠肺炎國家中醫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仝小林在接受深圳特區報-讀特客戶端專訪時說,他覺得中醫人才匱乏枯竭的問題不用擔心,關鍵是怎麼帶。仝小林表示,經此一疫,西醫對中醫的接受度和認可度會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 文化名人楊樂園一文化自覺與自信的傑出代表
    作者:墨笑導語:"欲人勿疑,必先自信″。只有對自己的文化有堅定的信心,才能獲得堅持堅守的從容,鼓起奮發進取的勇氣,煥發創新創造的活力。文化立世,文化興邦。堅定文化自信,大力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為中國經濟、外交和安全影響力的擴展提供更加有效的軟保護、構築更有利的軟環境,為我們的強國自信提供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我們必須重視的時代課題。文化名人、書畫名家、名醫楊樂先生對此有較為清醒的認識,並且是一位文化自信的忠實踐行者。
  • 訪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副院長仝小林
    中醫治療重大疾病也能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副院長仝小林是醫藥圈內的微博達人。他通過微博向人們普及中醫藥知識。「如果中醫中藥沒有效果,會有這麼多人來廣安門醫院看病嗎?」仝小林認為,中藥不僅對普通疾病有療效,在一些重大疾病的治療中也能發揮重要作用。
  • 中醫啟蒙教育:中國醫學的文化自信,基礎在四根支柱,中醫文化的大呂...
    2020年世界範圍內暴發新冠肺炎疫情,談到全球抗疫,唯獨中國在世界民族之林體現出的民族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最甚。而中醫「挺身而出」,一同站在疫情的最前線,此時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以中醫文化自信最甚。中醫文化是中華文明之花。從5000多年歷史發展中可以看到傳統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
  • 名醫大師傳授黨課講述「中醫初心」:傳承創新,需要「文化自信」的...
    祖國瑰寶中醫藥文化發展事業,長期面臨「傳承有餘、創新不足」,技術傳承之時,解決發展創新成為核心。結合當代疾病譜,中醫何以繼續綻放光彩,發揚中醫文化自信?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邀請國醫大師、全國名老中醫等業界泰鬥,講述自身經歷故事之時,更為青年中醫醫師成長路上指點迷津,以獨到見解與深厚體會,勉勵晚輩牢記中醫的初心和使命。「中醫需要文化傳承、文化自信乃至中醫發展的責任使命,這是每位中醫醫師的擔當。」
  • 堅定文化自信和哲學思維 推動中醫藥再出發
    中醫藥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守護著炎黃子孫的生命健康,經過了歷史和實踐的充分驗證,是中華文明深厚內涵的重要體現,是中國哲學思維的鮮活運用。堅定文化自信和哲學思維,藉助現代科技手段,中醫藥事業一定能再上新臺階,迎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 仝小林:分享中醫戰疫心得 解讀學科未來發展
    仝小林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他擔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療救治專家組共同組長、國務院中醫藥專班臨床救治組組長。武漢戰疫期間,他根據疫情形勢,提出將防線前移至社區並擬定「寒溼疫方」,降低了高危人群發病率,遏制了輕症患者病情的進一步加重,為醫療系統恢復運轉爭取了寶貴時間。
  • 人民日報不吐不快:中醫別丟了自信
    ●中醫一直處於被審視、被驗證、被質疑、被改造的境地。增強對中醫的文化自信,才能在繼承和弘揚中醫的同時,讓中醫更好地維護人類健康      一位中醫博士讀了8年中醫,女兒發燒,下了幾服藥都不見效,最後還是到西醫院去輸了液。連他自己都承認,學了這麼多年中醫,基本上不會看病,因此也不太信中醫。
  • 專家觀點|王守富: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談增強中醫文化自信
    切實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總體戰阻擊戰,迫切需要全國上下,自覺堅定中醫藥的文化自信、理論自信與方法自信。在熟知中醫藥厚重歷史中 自覺堅定信中醫用中醫的文化自信中華民族既有悠久的歷史,更有優秀的文化。自覺堅定信中醫、用中醫的文化自信,要著力在三個方面汲取精神營養:一是堅定中醫文化是優秀的民族文化。中國古代把傳染病、流行病通稱為「瘟疫」,自商代開始就有「瘟疫」的文獻記載。從公元前674年至1949年的2632年間,共記載有772年/次程度不等的瘟疫。
  • 仝小林:解決中醫基礎理論問題 推動中醫藥現代化和產業化
    仝小林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他擔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療救治專家組共同組長、國務院中醫藥專班臨床救治組組長。武漢戰疫期間,他根據疫情形勢,提出將防線前移至社區並擬定「寒溼疫方」,降低了高危人群發病率,遏制了輕症患者病情的進一步加重,為醫療系統恢復運轉爭取了寶貴時間。
  • [視頻]【一線抗疫群英譜】仝小林:中醫抗疫 大有可為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今天(4月1日)的《一線抗疫群英譜》,我們來認識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仝小林
  • 仝小林院士「名中醫傳承工作室」落戶湖北省中醫院
    長江網11月18日訊 11月18日,仝小林院士「名中醫傳承工作室」落戶湖北省中醫院光谷院區,計劃開設專家門診,邀仝小林院士及其學術傳承人定期坐診。新冠肺炎疫情控期間,中國科學院仝小林院士擔任中央指導組專家、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療救治專家組共同組長,帶領湖北省中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防治團隊,指導社區預防和治療新冠肺炎。他表示,自己與湖北省中醫院有著深厚的戰友情,工作室實際上在共同抗疫期間就成立了,現在是正式掛牌。
  • 中國文化自信,是從善如流的自信
    最近,您又相繼推出新作《中華玄機》《王蒙談文化自信》,您為什麼認為中國傳統文化是一個必須面對的時代話題?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什麼在「三個自信」之外,我們還需要「文化自信」?  王蒙:關於中國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繼承與發揚的話題,我確實是有點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