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奈雪的茶門店要緊挨著星巴克?與以往的茶飲店不同,奈雪摒棄了以往茶飲品牌選擇的社區店、街邊小店模式,進駐核心商圈、比肩星巴克,往往有星巴克的地方,就有奈雪的茶的身影。
這種模式帶來的問題顯而易見,核心商圈店面本就成本高昂,而奈雪選擇的200坪以上大店模式,更可謂成本高企。何況作為新興品牌,奈雪在品牌力上本就欠缺優勢。選擇緊挨著星巴克開店,無疑將自己置身在了炮灰的位置。
那麼,為什麼奈雪會選擇"緊挨著星巴克"模式,並且還獲得了成功?
我們先來看看街邊小店與社區店這兩種模式。
這兩種模式的共同特點,是低成本、低投入,易於快速擴張。因而早期的茶飲品牌如街客、大口九,都選擇了這一模式。
但這兩種模式的弊病,在於用戶體驗的缺失與產品溢價能力的低下。社區店模式雖然在用戶粘性上優於街邊小店,但隨著消費的升級,消費者對於消費場景需求的日益強烈,用戶體驗的缺失帶來的瓶頸,也就愈加凸顯。品牌價值無法提升,產品溢價能力也就日益減弱,導致品牌逐漸邊緣化。
而奈雪選擇的核心商圈大店模式,其優點在於易於流量挖掘、便於提高用戶粘性、擁有更多場景延伸可能。
① 易於流量挖掘
如今,大型城市綜合體10%已經被新茶飲、新咖啡等取代,成為商場吸引年輕人的一種引流手段。商場樂於新式茶飲進駐,而新式茶飲也樂於利用商圈流量進行流量挖掘,實現雙贏。
② 易於提高用戶粘性
奈雪多選用200坪以上店面,並加以精心裝修,易於體驗挖掘,提高用戶粘性。
③ 場景延伸可能
瑞幸咖啡提出的「無限場景」概念,對於新式茶飲同樣適用。如今的新式茶飲,拼的是產品更是體驗。通過體驗場建立,奈雪可以擁有更多的場景延伸,在未來連結更多可能。也許在未來,人們不僅僅可以去奈雪喝一杯茶,還可以做個指甲、美個容……
不僅如此,核心商圈大店模式,也更加符合奈雪的品牌訴求。
奈雪提出要「打造女性的第三休閒空間」。這一品牌訴求,從奈雪的裝修就可見一斑。
按照奈雪的說法,奈雪的茶的裝修風格是以暖色調為主的休閒風格,星巴克的設計美學垂直升級版,追求一種美的生活方式。參照奢侈品店的店面設計,配上各類養眼餐點,力求達到顏值的巔峰。
要達成銷售轉化,有七種武器:互惠,喜歡,對比,厭惡(痛點),言行一致,社會認同,稀缺。而喜歡,一定是始於顏值的。
不僅如此,「打造女性的第三休閒空間」這一提法,與星巴克提出的「營造除了工作和生活居所之外第三生活空間」提法類似,但對人群進行了再細分。
而在這人群再細分的背後,深藏著的是奈雪的思考。
比起男性消費者,女性消費者更容易衝動消費,也更容易為顏值買單。奈雪的茶的客群主要在25-30歲之間,70%是女性。這一細分,對於奈雪未來在零售上的發力同樣擁有助力。根據奈雪的數據,買零售的客人有90%是女性,因為女性更容易獎勵自己。
當然,奈雪對女性人群的成功「取悅」靠的不僅僅是顏值,還有別具匠心的產品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