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教跟佛教的傳說之中,會有很多的神話故事令人神往,而今天我們這一期就要來聊佛家的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俗稱四大金剛,根據佛學經典,須彌山腹有一山名犍陀羅山,四大天王分別住一山頭守護四大部洲。即東勝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賀洲、北俱蘆洲。通常我們會在佛寺的第一重殿兩側見到,因此又稱「天王殿」。
很多人都不太知道四大金剛分別誰哪些神聖,今天就為大家分別揭秘佛教四大天王,守四洲佑四方護蒼生:慈悲、智慧、威嚴、財富。下面便依次來看:
一:東方持國天王
「持國」意味慈悲為懷,保護眾生,護持國土。持國天王形象威武雄壯,頭戴寶冠,身穿甲冑,手持琵琶。
持國天王這樣有兩意:一是弦的鬆緊適中,太緊則易斷,太松則聲不響,表行中道之法。二是主司樂神,表明他要用音樂來使眾生皈依佛教。東方持國天王輔助守護東勝神州,為護法之善神。
二:南方增長天王
「增長」的意思是能令眾生增長善根,護持佛法,故名增長天王,也是二十諸天中的第五天王。
增長天王形象威武雄壯,頭戴寶冠,身穿黃金甲冑,手握寶劍。寶劍象徵智慧,慧劍斬一切煩惱。
俗話說快刀斬亂麻,煩惱輕、智慧長我們的德行、學問、生活品質才能不斷提升。在我國的寺院裡,我們經常會看到示現憤怒相,手持寶劍的增長天王,為的是保護佛法不受侵犯。他負責守護南瞻部洲,能折伏邪惡,增長善根,為護法之善神。
三:西方廣目天王
「廣目」的意思是能以淨天眼隨時觀察世界,護持人民,故名廣目天王。廣目天王住須彌山水晶埵。形象威武雄壯,頭戴寶冠,身紅色,穿甲冑,手上纏一條龍。
廣目天王這樣也有兩義:一是表世間多變之意。二是龍神的首領。另一手上拿著寶珠,表示內心不變之意。
以龍王等為廣目天王的部眾,是二十諸天中的第六天王。他負責守護西牛賀洲。廣目天王的本誓為懲罰罪人,令作惡的人嘗盡艱辛。遭到處罰後,心生嚮往佛法之心,因此他是重要的護法善神。
四:北方多聞天王
」多聞「意為精通佛法、福、德聞於四方。他負責守護北俱蘆洲,形象通常為神王形,手持寶傘,代表保護心靈不受染汙,同時用以遮蔽世間,避免神魔危害。
多聞天王的職責是維護如來道場,因此有很多機會聽聞如來說法,所以稱為多聞天王。在印度教還兼職司財,是掌管財寶富貴,護持佛法的善神。
密宗中更把他尊奉為」財神「,又因他能賜予眾生以福慧與利益,所以被封為」七福神「之一。因此在四大天王中信徒最多,是佛寺中的護法天神,也是閻浮提世界北方的守護神。
佛家的四大天王就介紹到了這裡,很多人看見以上四位後,會第一時間想到封神時代中的魔家四將,他們被封神之後入了釋門。其實不管民間神話故事是否真為原型,只要我們心懷敬畏,一心向善,真心侍佛,終會得到佛祖保佑,過上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