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二十四食之寒露

2020-10-08 深溪虎堂



池 上 白居易

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

蘭衰花始白,荷破葉猶青。

獨立棲沙鶴,雙飛照水螢。

若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寒露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表示從秋天轉向冬天的正式開始。時間在公曆每年10月7日到9日之間,今年正好就落在了10月8日。按照天文學的觀點就是太陽到達黃經195°的時刻。《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寒露時節,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已進入秋季,東北進入深秋,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


八月十九日試院夢衝卿 王安石

空庭得秋長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單。

喧喧人語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間。

永懷所好卻成夢,玉色彷佛開心顏。

逆知後應不復隔,談笑明月相與閒。


氣溫逐漸下降。白露、寒露、霜降三個節氣,都表示水汽凝結現象,而寒露是氣候從涼爽到寒冷的過渡。天氣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你會發現星空換季,代表盛夏的「大火星」(天蠍座的心宿二星)已西沉,寒冬的腳步已經不遠了。

月夜梧桐葉上見寒露 唐 戴察

蕭疏桐葉上,月白露初團。

滴瀝清光滿,熒煌素彩寒。

風搖愁玉墜,枝動惜珠幹。

氣冷疑秋晚,聲微覺夜闌。

凝空流欲遍,潤物淨宜看。

莫厭窺臨倦,將晞聚更難。


寒露節氣三侯,鴻雁來賓。大雁以仲秋先至者為主,季秋後至者為賓;雀入大水為蛤。雀,小鳥也,其類不一,此為黃雀。大水,海也,《國語》云:雀入大海為蛤。蓋寒風嚴肅,多入於海。變之為蛤,此飛物化為潛物也。蛤,蚌屬,此小者也(說實話,這句聽上去似乎沒什麼道理);菊有黃華。草木皆華於陽,獨菊華於陰,故言有桃桐之華皆不言色,而獨菊言者,其色正應季秋土旺之時也。


玉蝴蝶 柳 永

望處雨收雲斷,憑闌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蕭疏,堪動宋玉悲涼。

水風輕、蘋花漸老,月露冷、梧葉飄黃。

遣情傷。故人何,煙水茫茫。難忘。

文期酒會,幾孤風月,屢變星霜。

海闊山遙,未知何處是瀟湘!

念雙燕、難憑遠信,指暮天、空識歸航。

黯相望。斷鴻聲裡,立盡斜陽。


史書記載「鬥指寒甲為寒露,斯時露寒而冷,將欲凝結,故名寒露。」「露氣寒冷,將凝結也。」由於寒露的到來,氣候由熱轉寒,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這是熱與冷交替的季節。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陽氣漸退,陰氣漸生,我們人體的生理活動也要適應自然界的變化,以確保體內的陰陽平衡。

敗荷鶺鴒圖 唐寅

飛喚行搖類急難,野田寒露欲成團。

莫言四海皆兄長,骨肉而今冷眼看。


自古秋為金秋也,肺在五行中屬金,故肺氣與金秋之氣相應。「寒露」時節起,雨水漸少,天氣乾燥,晝熱夜涼。從中醫角度上說,這節氣在南方氣候最大的特點是「燥」邪當令,而燥邪最容易傷肺傷胃。此時期人們的汗液蒸發較快,因而常出現皮膚乾燥,皺紋增多,口乾咽燥,乾咳少痰,甚至會毛髮脫落和大便秘結等。所以養生的重點是養陰防燥、潤肺益胃。同時要避免因劇烈運動、過度勞累等耗散精氣津液。在飲食上還應少吃辛辣刺激燻烤等類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銀耳、蘿蔔、番茄、蓮藕、牛奶、百合、沙參等有滋陰潤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同時室內要保持一定的溼度,注意補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蘋果、水柿、提子等水果。

寒露 韋凱

寒寒樹棲鴉,露露水中花。

淺井泛皎月,靜秋知天涯。


傳統中國人講究「因時而食」,講究的是對應天氣變化來選擇相對應的食物,每一個季節吃什麼都是有固定的搭配,這裡面蘊含著古人千百年來的智慧結晶,傳統理論對此的記載數不勝數,在民間也是廣為流傳。不過話分兩頭說,這樣的一種傳統同時未嘗不是受制於山川大河阻隔,來往交通不便,畢竟不是誰都有能力驅使八百裡驛站一騎紅塵,只為了享受一顆「妃子笑」的甜美。


不過隨著科技的發展,無論是各種交通條件的飛速改善,天塹變通途,還是生物技術等等前沿科技的日新月異,使得原本很多的不可能變成了尋常事。科技在進步,生活在改變,而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同樣需要適應這些漸次發生的新鮮玩意兒。兩相激蕩之下,未免會誕生些有意思的事情。

不過,對於吃貨來說,好吃才是王道!好吃壓倒一切!

比如一大早施施然的逛菜場,突然發現了一個亂入的狠角色,就是下面這個傢伙!


大哥,你不是應該春天來的嘛?怎麼秋天就來了?這這這,不科學啊?

不過,你看上去好像很好吃的樣子嘛,那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中午來一鍋砂鍋筍子炆排骨吧#你看,我們吃貨的邏輯多麼的簡單明了#

砂鍋筍子炆排骨


原料:竹筍(莫非這個應該叫做秋筍?),肋排

一直被朋友問,關於數量搭配的問題,對於我這麼隨性的人來說,回答很簡單,想吃肉就多放點肉,想吃筍就多放點筍,想吃鹹的就多放鹽,想吃甜的就多放糖唄!


人生苦短,必須任性!

步驟和平常的做法並沒有太大的不同,也算是廚房裡的快手家常菜。

1, 竹筍剝去外皮,切去老根,改刀切成滾刀塊,燒一鍋開水,撒入少量鹽,汆燙一下,去掉一點苦澀,因為切筍的時候品嘗了一下,和春筍相比,好像味道多了一點秋天的肅殺。

2, 肋排剁成麻將塊,然後流動水衝乾淨,到沒有血色的時候就差不多了,這樣做出來的排骨會比較鮮美;



3, 大鍋加水燒熱,兩片姜,一根蔥,下排骨飛水,撇去浮沫,撈出後冷水衝淨備用;



4, 起油鍋,加入三大勺白糖,轉小火,慢慢炒出糖色,白糖化為濃稠的淺棕色液體就可以了;



5, 下排骨,撒入薑片,快速的翻炒,讓糖色均勻地裹在每一塊排骨上面,這樣做出來的菜餚顏色非常漂亮;

6, 聞到鍋內散發出那種肉類,焦糖,油脂,鮮姜混合的香氣之後,可以把竹筍塊丟進去了,繼續翻炒,根據各人的口味加黃酒,生抽,鹽,因為已經有了糖色,老抽就少一點了,不放也沒有什麼問題;



7, 轉移到小砂鍋中,一般自己喜歡多加黃酒來取代水,如果要加水的話,儘量是熱水,當然有高湯就更好了,加到可以淹沒食材的時候,開小火慢燉,四十分鐘以上;



8, 湯汁基本收幹,味道濃鬱的時候就可以出鍋了,撒點香蔥,嘿嘿;

端上桌的時候,肉香,蔥香,筍香,酒香,還有焦糖的香氣在掀起鍋蓋的剎那,撲鼻而來。

一口肉,一口筍,一口飯,很幸福的感覺。

記得不要忘記湯汁拌飯才是最完美的,一般人我不告訴他。


木芙蓉 韓愈

新開寒露叢,遠比水間紅。

豔色寧相妒,嘉名偶自同。

採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願得勤來看,無令便逐風。



寒露 左河水

天高晝暖夜來涼,草木蕭疏梧落黃。

日享菊香播小麥,夜嘗梨貝養脾腸。

相關焦點

  • 與二十四節氣同行之九——寒露
    這首耳熟能詳的「二十四節氣歌」,記載了一年從立春到大寒中的二十四個節氣。在古代,因為沒有天氣預報,「二十四節氣」在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不僅深深植入我們的生活,而且隨著歲月的延伸,它還被人們賦予豐富的文化內涵、民俗文化和節日文化。
  • 二十四節氣之寒露
    蕭春來先生題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徵的節氣,寒露節氣後,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晝夜的溫差較大,晨晚略感絲絲寒意。從氣候特點上看,寒露時節,南方秋意漸濃,氣爽風涼,少雨乾燥;北方廣大地區已從深秋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編輯:侯松平
  • 說給孩子們的二十四節氣之寒露
    寒露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勞動人民獨創的文化遺產,它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雖然二十四節氣對於生活在城市中的現代人不再具有生產方面的指導,但它作為中國人對於宇宙和自然界的認知,體現了中國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規律和適應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還提醒我們親近自然,傳承傳統文化。
  • 二十四節氣之寒露。寒露至,天愈冷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7個節氣,是幹支歷酉月的結束以及戌月的起始;時間點在公曆每年10月8日或9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95°(處於室女座)時。上古時代以北鬥七星鬥柄頂端的指向確定節氣。西漢漢武帝時期將「二十四節氣」吸收入《太初曆》作為指導農事的曆法補充。
  • 二十四節氣 | 寒露
    在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出現「寒」字是涼爽向寒冷的轉折「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徵的節氣,寒露節氣後,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晝夜的溫差較大。寒露時節,我國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雲紅葉,偶見早霜,南方也秋意漸濃,蟬噤荷殘。此時最為五彩斑斕。
  • 理工二十四節氣—寒露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鬥指戊;太陽到達黃經195°;在每年公曆10月7日-9日交節。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徵的節氣,寒露節氣後,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晝夜的溫差較大,晨晚略感絲絲寒意。從氣候特點上看,寒露時節,南方秋意漸濃,氣爽風涼,少雨乾燥;北方廣大地區已從深秋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
  • 癸酉金石二十四節氣之「寒露」
    癸酉金石二十四節氣之「寒露」沈癸酉今日寒露(不好意思,今天應該還是寒露,霜降節氣尚在十四天後,餘昨晚心急,不慎將寒露誤寫為霜降,誤導各位好朋友,謝謝大家的信任,給我點了那麼多的贊[呲牙]今晨蒙好友朱俊昌先生提醒,及時改正,謝謝謝謝寒露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表示秋季時節的正式結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
  • 二十四節氣之寒露飲食習俗
    寒露節氣一般在公曆10月7日或8日。寒露是反映天氣現象和氣候變化的節氣。《二十四節氣解》:寒者,露之氣,先白而後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關於寒露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古代將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雁以仲秋先至者為主,季秋後至者為賓。大雁南飛;雀,小鳥也,其類不一,此為黃雀。大水,海也。
  • 寒露:了解二十四節氣文化
    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徵的節氣,寒露節氣後,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晝夜的溫差較大,晨晚略感絲絲寒意。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鬥指戊;太陽到達黃經195°;在每年公曆10月7日-9日交節。
  • 二十四節氣詩:寒露其二
    二十四節氣詩:寒露其二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  白話譯文   寒露時節,金色的狗尾草在溫軟地秋風中搖曳。青色的球狀栝樓掛滿了瓜藤,就像在遙望天上悠閒的白雲。   嫩嫩的秋菠菜與秋白菜競相爭綠。扁豆和茄子比賽看誰的顏色更紫。
  • 二十四節氣之寒露丨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徵的節氣,寒露節氣後,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晝夜的溫差較大,晨晚略感絲絲寒意。
  • 今日寒露——淺談二十四節氣
    今天是10月8號,國慶假期的最後一天,也是我們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的— —寒露時節。寒露這天,是由涼變冷的表徵,涼風乍起,應當適當添加衣物。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我們中國二十四節氣的歷史來由。一、二十四節氣的歷史淵源二十四節氣是幹支歷中表示自然節律變化,以及確定「十二月建」的特定節令。它是我們的先輩們文化智慧的高度凝聚產物,是中華歷史文化的精華之一,在國際氣象界中,二十四節氣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 話說二十四節氣 | 寒露: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
    柿紅菊華,梧葉颯黃,冷露打溼了月色……今天是國慶長假的最後一天,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寒露是秋季的第五個節氣。此時節,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晝夜溫差較大,晨晚略感絲絲寒意,空氣較為乾燥。
  • 話說二十四節氣|寒露: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
    柿紅菊華,梧葉颯黃,冷露打溼了月色……今天是國慶長假的最後一天,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寒露。寒露是秋季的第五個節氣。此時節,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晝夜溫差較大,晨晚略感絲絲寒意,空氣較為乾燥。
  • 二十四節氣—寒露
    每年的10月8日前後,是二十四節氣的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裡寫到:「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可見「寒露」是天氣轉涼的標誌,連露氣都要凝結了。俗語說「寒露寒露,遍地冷露」。古詩有「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
  • 二十四節氣寒露含義是什麼 2019寒露是幾點幾分
    2019年10月8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寒露,也是秋季的第五個節氣,那麼寒露代表著什麼意思?有什麼習俗呢?  寒露代表著什麼?  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徵的節氣,「寒」是指寒冷。
  • 趙學敏:二十四節氣詩——寒露
    寒露 10月8日寅時(3-5點)   寒露節氣以「寒」命名,說明天氣由涼爽向寒冷過渡,氣溫更低,空氣已結露水,我國南嶺以北廣大地區,包括東北進入深秋白露是炎熱向涼爽的過渡,寒露則是由涼爽向寒冷過渡。有「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之說。寒露三候:鴻雁南遷;鳥雀歸隱;菊花盛開。
  • 二十四節氣食譜【寒露】
    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
  • 二十四節氣|今日寒露!
    北京時間10月8日3時55分   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   第一個帶「寒」字的節氣——「寒露」   此時節   霜染紅葉,雜樹蕭疏   蟬噤荷殘   俗話說,「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腳」。隨著氣溫降低,秋褲這個禦寒的「標配」逐漸派上用場。
  • 沾圖節氣|二十四節氣之畫說寒露
    2020.10.8 八月二十二•周四寒●露寒露,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七個節氣,秋季的第五個節氣。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95°。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徵的節氣,寒露節氣後,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晝夜的溫差逐漸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