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花溪畔,大唐才女薛濤看透了風花雪月,留下了《春望詞四首》

2020-10-10 品味詩詞

薛濤,與魚玄機、李冶、劉採春並稱唐代四大女詩人。

在浣花溪畔,薛濤用木芙蓉做原料,加入芙蓉花汁,製成景致而小巧的深紅色彩箋,也被稱為薛濤箋。

薛濤曾在彩箋上寫下了著名的《春望詞四首》,來表達她內心的世界。

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欲問相思處,花開花落時。攬草結同心,將以遺知音。春愁正斷絕,春鳥復哀吟。風花日將老,佳期猶渺渺。不結同心人,空結同心草。那堪花滿枝,翻作兩相思。玉箸垂朝鏡,春風知不知。

我們知道,薛濤不僅相貌出眾,而且才思敏捷,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文藝女青年。

16歲的薛濤邂逅了人生中第一個重要的男子韋皋。

韋皋是當時劍南西川的節度使,他和薛濤的相逢也成為一段佳話。

韋皋深知薛濤的文採,便讓他參與一些案牘的工作,他甚至向朝廷申請薛濤為教書郎之職。最終雖然沒有成功,薛濤「女教書郎」的名聲卻從此傳揚。

此時薛濤名聲鵲起,便有些狂逸放縱起來。她經常迎來送往,替韋皋收禮物,但又一文不留,全部上交,但這也令韋皋大為不悅,便將她打發到偏遠的松州地區。

在後來的歲月中,薛濤又遇到了一生中的最愛元稹,此時的薛濤已經年過40,卻風採依舊,而元稹才31歲,可謂是青年才俊,對彼此的仰慕之情,讓他們談了一場轟轟烈烈卻又短暫的姐弟戀。

愛情之火刻骨銘心,薛濤多麼渴望能永遠依偎在元稹身邊,一起看日出日落,一起寫詩作賦。

然而,元稹由於工作終究還是離開了薛濤,一切的海誓山盟都成了過眼雲煙。原來,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從來都只是一種理想,絕不會是永恆。

但是,薛濤卻無法忘卻元稹,經常用彩箋寫詩寄給元稹,於是兩人便開始了異地的書信往來。其中的《春望詞四首》便是薛濤寫給元稹最著名的詩。

花開之時,沒能與知己共同欣賞,花落之時,無人陪伴感傷落花之美,此情此景如何度過這相思之情。

本以為會與愛人相伴長久,於是用草編織同心結,沒有料到內心卻充滿了春愁,本來憂愁正要慢慢消退,奈何小鳥又開始不停地鳴叫,仿佛在告訴人們春光將逝,何其憂愁。

眼看著光陰一天天逝去,人也愈發老去,但與愛人卻永遠無法相見,心中是何等悲哀。

此後的薛濤,住進了浣花溪,換上了道袍,此時的她,不悲不喜,不傷不愁,再無波瀾。在寂寞的餘生中,她每日焚香煮茶,看日出日落,看春來秋往,直到白髮蒼蒼,從容老去。

相關焦點

  • 唐女詩人薛濤,四首《春望詞》悽楚哀婉,訴盡一生渺渺情思
    從卓文君、蔡文姬、薛濤、魚玄機到李清照、朱淑真……她們可稱中國歷史上最美的女人,她們的詩詞情韻攜著絲絲入扣的柔情,繾綣著美好的回憶,值得我們靜靜品味!今天我們要說的不是別人,正是「唐代四大女詩人」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的薛濤。
  • 大唐才女你知道誰?帶你走進第一女校書薛濤
    所謂久聞不如一見,一次邂逅,韋皋也記住了這位絕世的才女佳麗,每每帥府有宴席,他都邀薛濤出席賦詩,薛濤一度成為韋皋面前的紅人,成了帥府中的「女校書」。校書郎官名。掌校讎典籍,訂正訛誤。04浣花溪畔薛濤箋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當時的薛濤居住在浣花溪旁,那裡的人們擅長造紙,薛濤極愛四言絕句,律詩通常也只寫八句。當時寫詩的紙幅偏大,所以她做了改良,將紙加以改良,做了紅色的小箋,非常適合寫詩。
  • 大唐才女薛濤:出道驚豔文藝圈,一襲道袍度餘年
    作者:王渤薛濤,曾是大唐的一顆皎皎明珠。初翻卷冊,她是長安薛府的乖巧靈秀的少女;墨染書香,她是帥府中揮筆自豪的女校書;桃花箋注,她是蜀川山水的一樹相思;青燈枯萎,她是浣花溪畔的脫俗女詩人。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尚且能為自已打拼一片天地。
  • 薛濤:閃耀在大唐文壇的星辰
    薛濤這個名字,放在當代,淹沒於人群之中;回歸大唐,那卻是星光熠熠!最早是高中時代讀過唐朝詩人王建的《寄蜀中薛濤校書》:萬裡橋邊女校書,枇杷花裡閉門居。深得「掃眉才子」一詞,甚至做了自己的一個筆名別用。進而追問:薛濤是誰?
  • 【唐代】薛濤的十六首詩作,值得品讀!
    薛濤(約768~832年),字洪度,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唐代女詩人。幼年隨父鄖流寓成都,八九歲能詩,父死家貧,16歲入樂籍。與韋皋、元稹有過戀情,戀愛期間,薛濤自己製作桃紅色小箋用來寫詩,後人仿製,稱「薛濤箋」。脫樂籍後,終身未嫁。後定居浣花溪。
  • 女詩人唐薛濤,四個《春望詞》悲痛欲絕
    從卓文君、蔡文姬、薛濤、魚玄機、李清照,朱淑珍……堪稱中國史上最美的女人,他們的詩充滿了柔情和美好的回憶,值得我們靜靜品味!我們要討論的不是其他人,而是「唐代四大女詩人」和「蜀中四大才女」之一的薛濤。她做的桃紅小箋被後人模仿,他主要用於寫詩和抒情,他被世界稱為「薛濤箋「,後逐漸也用來寫信,有些類似於我們的「情書」,當時,他作為一種文化時尚而流行。
  • 唐代才女薛濤經典詩詞10首,大唐唯一「女校書」
    薛濤唐朝女詩人,和魚玄機、李冶、劉採春並稱唐代四大女詩人,居成都時,成都的最高地方軍政長官劍南西川節度使前後更換十一屆,大多與薛濤有詩文往來。韋皋任節度使時,擬奏請唐德宗授薛濤以秘書省校書郎官銜,但因格於舊例,未能實現,但人們卻稱之為「女校書」。
  • 唐代乘風破浪的姐姐們——一場姐弟戀耗盡一生(薛濤篇)
    但是,總有一些勇敢的姐姐們,衝破封建束縛,用自己的美麗、勇氣和智慧,在那個男權社會裡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寫下一曲乘風破浪的頌歌。今天說一說製作了「薛濤箋」的唐代才女薛濤。薛濤從小就有花容月貌之姿,且聰穎好學,天真爛漫。她的父親薛鄖在長安為官,薛鄖視女兒薛濤為掌上明珠,親自教授薛濤讀書、寫詩。薛濤8歲的時候,和父親薛鄖在家中庭院的梧桐樹下乘涼,薛鄖忽然詩興大發,隨口吟出「庭除一古桐,聳幹入雲中」,小薛濤當即出口對出「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才女薛濤初露鋒芒。
  • 看似男性的名字,薛濤,唐朝四大女詩人之一,美貌兼具智慧的才女
    談起歷史上的才女,歷朝歷代都能湧現那麼幾個代表。但是說起唐朝的四位女詩人,有幾人能夠一一道盡她們的名字。薛濤就是其中一位,這個看似男性的名字,其實是個名副其實美貌兼具智慧的女子。誰說女子無才便是德,在民風開化的大唐,也崇尚文化繁榮。
  • 大唐孔雀,蜀中才女,紅籤校書薛濤的紅塵逸事
    《全唐詩》中記載:薛濤,字洪度。本長安良家女,隨父宦,流落蜀中,遂入樂籍。辨慧工詩,有林下風致。韋皋鎮蜀,召令侍酒賦詩,稱為女校書。出入幕府,歷事十一鎮,皆以詩受知。暮年屏居浣花溪,著女冠服,好制松花小箋,時號薛濤箋。雖是官宦出身,但她的家世亦不顯貴,不像她同時代的許多文化大咖那般家世可數代追溯。
  • 《遊成都望江樓公園》訪唐朝女詩人薛濤紀念館 作詞:申衛東
    《遊成都望江樓公園》 ——訪唐朝女詩人薛濤紀念館 作詞:申衛東 薛濤貶松州緣性逸狂 返成都為寫十離送上 浣花溪畔枇杷花種滿 自由身結束痛苦磨難 池上雙鳥真情摯愛 雙宿雙飛天涯魂斷
  • 薛濤的愛情: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
    她就是唐代四大女詩人之一的薛濤。她的愛情來了,又走了,卻留下了滿腔的相思和期盼。《春望詞》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欲問相思處,花開花落時。初識韋皋薛濤少時父親在長安為官,家境優渥,生活無憂,讀書寫詩,十四歲時父親因病去世,生活陷入困境,十六歲為生計入樂籍,為一名營妓。十七歲與韋皋初遇,韋皋欣賞薛濤的才華,就讓她參與一些案牘工作,薛濤把工作做的無可挑剔,韋皋還曾為薛濤申請了「校書郎」一職,但因不合規矩,未成。
  • 看似男性的名字其實是個女子,而且還是個大才女,薛濤,唐朝四大女...
    談起歷史上的才女,歷朝歷代都能湧現那麼幾個代表。但是說起唐朝的四位女詩人,有幾人能夠一一道盡她們的名字。薛濤就是其中一位,這個看似男性的名字,其實是個名副其實美貌兼具智慧的女子。
  • ...的名字其實是個女子,而且還是個大才女,薛濤,唐朝四大女詩人之一
    談起歷史上的才女,歷朝歷代都能湧現那麼幾個代表。但是說起唐朝的四位女詩人,有幾人能夠一一道盡她們的名字。薛濤就是其中一位,這個看似男性的名字,其實是個名副其實美貌兼具智慧的女子。
  • 薛濤:才傾大唐的女詩人
    後隱居浣花溪,於城內碧雞坊修建「吟詩樓」棲居至逝世。在成都川大附近,瀲灩錦江之畔,修竹茂林之中,矗立著一座典雅宏麗的望江樓。望江樓又名崇麗閣,流水不舍晝夜,從樓前潺湲而過,鎏金閣頂倒映江面,映照如畫美景。這座樓,就是為紀念唐代女詩人薛濤而修建的。在望江公園,有這樣一副流傳甚廣的對聯:「古井冷斜陽,問幾樹枇杷,何處是校書門巷?大江橫曲檻,佔一樓煙月,要平分工部草堂。」
  • 隱居浣花溪的一段愛情 薛濤與元稹姐弟戀
    薛濤的命運正如她的名字那般,波濤不斷。一生中被高官、名士賞識,成了史上首個女校書,但也曾遭貶謫打壓,為了維持生活她發明了薛濤箋。晚年的薛濤歸隱山林,仍擔憂家國之事。鮮為人知的是,隱居成都浣花溪時,薛濤遭遇了一生中唯一的一場戀愛。
  • 大唐孔雀,蜀中才女,紅籤校書薛濤的紅塵往事
    《全唐詩》中記載:薛濤,字洪度。本長安良家女,隨父宦,流落蜀中,遂入樂籍。辨慧工詩,有林下風致。韋皋鎮蜀,召令侍酒賦詩,稱為女校書。出入幕府,歷事十一鎮,皆以詩受知。暮年屏居浣花溪,著女冠服,好制松花小箋,時號薛濤箋。
  • 薛濤 才傾大唐的女詩人
    歷史功績薛濤是唐代傑出女詩人和大才女,在唐詩發展史、歷代婦女著作史、中國書法發展史、特殊造紙史上都佔有一席,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在川遺存成都市望江樓公園有薛濤井等歷史遺蹟,以及清代以來紀念薛濤的崇麗閣、吟詩樓、濯錦樓等歷史遺存。當代價值以薛濤為代表的蜀中才女文化、詩歌文化、詩箋文化,千年來薪火相傳至今。
  • 薛濤 才傾大唐的女詩人
    後隱居浣花溪,於城內碧雞坊修建「吟詩樓」棲居至逝世。在成都川大附近,瀲灩錦江之畔,修竹茂林之中,矗立著一座典雅宏麗的望江樓。望江樓又名崇麗閣,流水不舍晝夜,從樓前潺湲而過,鎏金閣頂倒映江面,映照如畫美景。這座樓,就是為紀念唐代女詩人薛濤而修建的。在望江公園,有這樣一副流傳甚廣的對聯:「古井冷斜陽,問幾樹枇杷,何處是校書門巷?大江橫曲檻,佔一樓煙月,要平分工部草堂。」
  • 聞香識女人——謝道韞、薛濤、魚玄機、朱淑真(上)
    這次,我們要聊聊謝道韞、薛濤、魚玄機、朱淑真四位才女,她們的才華與氣質,令無數與她們同時代的男兒失色。一、詠絮之才謝道韞曹雪芹在《紅樓夢》中的金陵十二衩判詞裡,對林黛玉的判詞是「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堪憐詠絮才」是把林黛玉比作了東晉才女謝道韞。詠絮之才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