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勇氣之書《人,做得到任何事》出版

2020-12-14 三秦網

推薦語

個體心理學創始人、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阿德勒的十三堂生活自修課,《自卑與超越》姊妹篇,更適合普通人閱讀,更具指導意義。

阿德勒勇氣之書,送給焦慮迷茫中對自己仍有期待的你。

身心靈作家張德芬,心理學博士、作家許皓宜,臺灣心理治療學會理事長、作家王浩威,臺灣治癒系新天后、作家鄧惠文勇氣推薦

作者簡介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

奧地利著名精神病學家,維也納醫學博士,精神分析學派代表之一,同時也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 與弗洛伊德、榮格齊名,並稱二十世紀精神分析學派的三大巨擘。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一生閱歷豐富,磨難頗多。他在幼年時期患上了佝僂病,看上去又矮又醜,無法進行強烈的體育活動。上學時表現不佳,被老師評為頂多只能成為鞋匠。他的父親鼓勵他說,你必須不相信任何事。即不要被眼前的困境束縛了自己,不能相信當下的困境就是人的一生,而是要勇於突破,大膽創造屬於自己的生活。這種堅強的信念造就了阿德勒一生的成就。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著作頗豐,主要著作有:《自卑與超越》《人類面臨的挑戰》《神經症的性格》《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補償的研究》《神經症問題》《理解人性》等。

譯者簡介

吳書榆

臺灣大學經濟學學士、英國倫敦大學UCL經濟學碩士。曾擔任研究、企劃與行銷有關工作,目前為自由文字工作者。譯有《讓顧客主動推薦你》》《獵殺巨人》《上下管理,讓你更成功》等。

內容簡介

《人,做得到任何事:阿德勒心理學講義》被認為是比作者阿德勒另外一本作品《自卑與超越》更通俗易懂、廣為流傳的心理學經典著作。全書以社會興趣為核心,從原型、人格、童年、家庭、夢境、教育、人際關係、愛情與婚姻等人生百景出發,論道說理,所呈現的人文觀點,極具啟發性與前瞻性,有待你慢讀細思,咀嚼出字句背后豐沛的底蘊與真義。故事即人生。他的不完美哲學、生活之道、人性省思,澄明如鏡,深入每一個人、每一段人生、每一個故事的內在,照出更真實的一面。該書由臺灣地區學者吳書榆傾心翻譯,譯文流暢,金句迭出,帶來母語般流暢的閱讀體驗。

編輯推薦

1. 百年暢銷經典《自卑與超越》的姊妹篇,個體心理學創始人、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阿德勒的十三堂生活自修課,更適合當下普通人閱讀、更具生活指導意義的心理學經典之作。

2. 每一個生命都有無限可能,任何人都可以取得任何成就,歷經時光洗禮,人生終將美好而遼闊。深諳人性的大師阿德勒帶你撫慰孤獨、迷茫的現代靈魂,給你一片充滿無限可能的光明人生與未來。

3. 阿德勒說,你不必在乎過去,亦不必認同宿命論與天註定;唯有你自己,能決定你人生的樣貌,也唯有你自己,才能改寫人生的劇本。寥寥數萬字,化解你對人生無意義感的恐懼,拔掉阻礙你展翅翱翔前的最後一顆心頭裡的草。

4. 人際關係大師、超級經典暢銷書《人性的弱點》作者卡耐基,成功學大師、《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作者史蒂芬·柯維,經營管理大師、《思考的技術》作者大前研一均深受此書中阿德勒心理學的啟迪。

5. 專業譯者,堪稱信、達、雅典範的精當譯本,金句疊出,給你如母語寫就般流暢的閱讀體驗,讓你徹底遺忘掉這是一本外版書。

6. 版式疏朗有致,重點語句加粗顯示,單頁印刷書中充滿堅固柔情的金句,助你在焦慮的空心時代,安放靈魂,找到澄淨如水的自我。

7. 身心靈作家張德芬、心理學博士·作家許皓宜、臺灣心理治療學會理事長?作家王浩威、臺灣治癒系新天后·作家鄧惠文 勇氣推薦。

相關焦點

  • 《被討厭的勇氣》:完全顛覆日常認知的阿德勒心理學
    《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的青年正是這樣的人,他每天都煩惱纏身,敏感又自卑,看不到自己身上任何優點,一直活在痛苦當中。他聽說在古都郊外住著一位哲人,這位哲人稱「世界極其簡單,人們隨時可以獲得幸福。」實際上,他是運用了阿德勒的心理學知識,以一種與人們日常認知大多相反的思維解決了青年的困惱。阿德勒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被稱為「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注重對於人本身心理的探討,很多人也許會對他的《自卑與超越》一書感到耳熟,他的一些觀點和弗洛伊德不同甚至完全相反。
  • 知樂日記:阿德勒的書《被討厭的勇氣》
    而且也正是我當下所需要的 下面的文字來自於他書中的句子 我摘錄中其中精華的部份 下面為大家分享我的學習
  • 薦書 | 阿德勒:擁有被討厭的勇氣,是真正自由的開始。下篇
    這是很多初遇阿德勒心理的人都會有的感受,因為它太反常識了。長期以來我們更多受到弗洛伊德的「原因論」「創傷學說」的影響,在聽到阿德勒的「目的論」「課題分離」學說的時候,一時無法接受,第一反應:這說的什麼鬼?上期我們說了說「目的論」,這期來聊聊「課題分離」。
  • 《被討厭的勇氣》與阿德勒心理學
    最近有幸拜讀了 岸見一郎 的《被討厭的勇氣》,岸見一郎致力於研究阿德勒心理學。阿德勒作為心理學的三巨頭之一,而為大眾所熟知。阿德勒心理學,與佛洛依德和榮格心理學的區別就是,阿德勒心理學從目的論而不是從原因論的角度出發,來討論的人類的行為。
  • 你有被討厭的勇氣嗎?阿德勒心理學帶給我們的六個人生小革命
    你聽過阿德勒這位與佛洛伊德、榮格並列為心理學三大巨頭的心理學家嗎?如果你總是無法不在意他人眼光,那麼,你應該來認識一下阿德勒,讓他帶給你被討厭的勇氣。「人生沒那麼困難,是你讓人生變得複雜了,其實,人生非常單純。」阿德勒,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的心理學家,開創個體心理學。我原本對他的名字並不熟悉,只偶然一次,在地下書街隨意翻看,上頭那句話就如此赤裸裸地出現在我眼前。
  • 一本顛覆三觀的書——《被討厭的勇氣》
    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周末好,今天想為大家分享《被討厭的勇氣》,這是一本不厚,但很有分量的哲學書。本書由岸見一郎和古賀史鍵共同編著,先說下本書的主要作者岸見一郎,哲學家,1956年生於京都,現居京都。1989年起致力於研究專業哲學和阿德勒心理學。主要活動領域是阿德勒心理學及古代哲學的執筆與演講,同時還在精神科醫院為許多「青年」做心理輔導。
  • 《美食總動員》:從阿德勒心理學的視角,看「被討厭」勇氣的意義
    夢想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是遙不可及的理想國,但對那些擁有不懼怕被別人討厭,始終堅持自我的人而言,便是可以實現的人生階段。接下來,我將從阿德勒心理學的視角,分析擁有「被討厭」的勇氣對於成長和追尋夢想的重要性。
  • 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哲學課
    而人們又經常借「愛」之名,行支配和控制之實。在阿德勒眼中,理想的人際關係大概是「我愛你,但與你無關」。每個人都守自己的本分,過自己的人生,人和人之間就沒那麼多糾結和煩惱。第三個束縛,來自未來。很多人目標遠大,覺得只有當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人生才真的開始,現在的生活還不叫「人生」,只能算是在通往人生的路上。
  • 運用阿德勒勇氣心理學
    確實,越來越多的人對心理學感興趣,遇到困境也願意求助於心理學書籍。不過打開相關的書卻往往看不進去,太多的專業術語,文字又艱澀難懂,致使一般人望而生畏,沒法深入了解。阿德勒心理學重視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又被稱為個體心理學,也被稱為勇氣心理學,它的真諦就是理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競爭和完美的願望。寫出暢銷書《人性的弱點》的戴爾·卡耐基高度評價阿德勒,將他稱讚為「終其一生研究人及人的潛力的偉大心理學家」。
  • 喜讀阿德勒哲學課《被討厭的勇氣》
    她分享讀完後,教育孩子的困惑解開及其自己的收穫無窮;和青春期的孩子親子關係得到了改善,自我有很多感慨和改變。這就激起我的好奇心,也許是同頻之人的緣故,我於是詢問了書名也購買回家細讀。;2,知乎專欄作家,動機在杭州——自我的枷鎖和解放「阿德勒的整個理論體系,都在試圖把人從束縛中解脫出來,讓人重獲心靈自由;阿德勒想要幫我們掙脫的第一個束縛來自過去;第二個束縛來自人際關係
  • 「活出生命的勇氣」岸見一郎-阿德勒
    一、春晚小品中「謝娜」為何一見到喜歡的人就胡說?在小品中,謝娜扮演一個一見到喜歡的人就緊張就胡說的人,她為什麼會這樣?假如謝娜沒有遇到她的有緣人,想談戀愛,她去尋求心理諮詢師幫助,會怎麼樣呢?如果找到阿德勒這一派的心理諮詢師,他不會問過去發生了什麼,而會考慮她目前這樣有什麼好處。乍一聽可能沒辦法理解,她這樣還能有什麼好處呢?阿德勒會說,喜歡一個人的時候,最害怕最想逃避的事情是什麼呢?就是被自己喜歡的人拒絕,失戀很可能帶來打擊和自我否定。
  • 《被討厭的勇氣》——帶你走近阿德勒,輕鬆處理人際關係
    被討厭是一種什麼感受,難過,委屈還是憤怒,我猜你一定想不到還有自由,阿德勒心理學將人的一切煩惱歸結於人際關係,如果我們想要追求從人際關係解放出來的自由就需要付出代價,而在人際關係中自由的代價就是被別人討厭。
  • 目的論和勇氣
    作者閱讀了《被討厭的勇氣》一書後對「目的論和勇氣」有了新的感悟,現將收穫分享給大家。這周閱讀了《被討厭的勇氣》(岸見一郎,古賀史健著,2017-05,機械工業出版社)這本書,這本書通過講述一位深諳阿德勒心理學理論的哲人和一位青年的辯論的方式把阿德勒的理論娓娓道來。
  • 書評|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哲學課
    這本書首先吸引我的地方就是書名——被討厭的勇氣,不禁自問自答起來,是的,被討厭確實需要很大的勇氣,可是什麼樣的人才會遭到別人的討厭呢?換句話說是不是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的遭到別人的討厭?面對這些討厭該如何對待呢?因為這個書名我產生了許多的疑問,決定帶著這些問題在書中尋找答案。
  • 《被討厭的勇氣》:學會做課題分離,不再害怕被討厭
    為了給同事留下好印象,犧牲自己的時間,幫忙完成本不屬於自己的工作;會議上突發靈感想到一個更好的方案,遲遲不敢開口,生怕被大家否決;為了得到父母的表揚讚許,努力做一件讓他們值得開心和驕傲的事情,討他們歡心。不好意思拒絕別人,礙於面子說不出「不」子,因為想要得到所有人的認可和喜愛,生怕惹得別人不開心,對自己產生不滿。
  • 《阿德勒心理學講義》(1)自卑與超越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作為一名的確有著突出貢獻的心理學家,阿德勒並不為我國大眾所熟知,在書市上也鮮有他的書籍。《自卑與超越》當然除外,很早就得以引進,但非心理學專業的讀者對這本書並不感冒。但在一本書的出版之後,這一切都發生了改變,這本書就是《被討厭的勇氣》。
  • 《被討厭的勇氣》:年輕人必讀的一本啟發之書
    日本作家岸見一郎、古賀史健的著作《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哲學課》。最開始,我是在吾言讀書群知道這本書的,有位小夥伴分享了這本書的讀後感,極力推薦。和她一樣,我看書名的第一眼,差點以為這是哪位小作者寫的網絡雞湯書,「啥?被討厭還需要勇氣?」,這是啥毒雞湯!
  • 《阿德勒心理學講義》摘錄
    大家一定都碰到過這種人:嘴上老掛著「要是我的話就會這樣做......」「我本來也想......」「我想反抗......但是......」這些說法都代表了強烈的自卑感。關於自卑情結,個體心理學的任務之一,就是訓練這一類人揚棄猶豫不決的態度。面對這些人,最適當的做法是激勵鼓舞,而非使之灰心喪氣。
  • 阿德勒心理學《被討厭的勇氣》第一夜,我們所有的不幸是誰的錯?
    文:夢嫻君,一個已走在心理學追夢路上的人,希望能夠有幸遇到更多的同行者,一起努力。阿爾雷德.阿德勒(1870-1937)與弗洛伊德,榮格被並稱為「心理學三大巨頭「,同時,他被譽為「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戴爾.卡耐基評論阿德勒為「終其一生研究人及人的潛力的偉大心理學家」。
  • 《被討厭的勇氣》:你的自卑並非無藥可救,阿德勒三步擺脫枷鎖
    《被討厭的勇氣》由岸見一郎、賀史健兩位作者共同完成,他們一位是日本當代哲學家,研究哲學和阿德勒心理學近30年,另一位在近30歲時邂逅阿德勒心理學,並且曾連續數年拜訪岸見一郎並向其請教阿德勒心理學的本質。心理學家阿德勒與弗洛伊德、榮格並列心理學三大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