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浦東機場博物館「領略海派文化,品味傳統民俗」展覽

2021-01-18 文化上海

  上海文物商店攜手上海浦東機場博物館共同策劃的「領略海派文化,品味傳統民俗」展覽於近期開幕,32件反映海派文化的瓷器精品集體亮相浦東機場博物館,讓候機旅客感受到上海文化的獨特魅力。

  2014年,作為機場文化地標的「浦東機場博物館」在浦東2號航站樓國際出發候機廳正式開館,這是全國首家開在機場航站樓內的博物館,也是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上海市文物局和上海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深度合作的「結晶」,成為傳播與弘揚城市文化的窗口。通過這個小巧精緻的展示平臺,一批批文化藝術精品得以在機場亮相,通過一個個精心設計的專題展覽,將博物館的文化服務送進機場,惠及更多的國內外旅客,讓觀眾有熱情,讓城市有溫度。這是市文廣影視局、市文物局為了有效拓展博物館展示空間,盤活全市文物資源,讓館藏文物「活」起來的有益舉措,為打造城市文化金色名片發揮了積極作用。自浦東機場博物館開館以來,已組織了《東風西漸——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館藏歐洲瓷器展》《瓶海楊帆——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藏瓶中船》《上海汽車博物館「悅行之路」》《上海玻璃博物館「天才玻璃夢想家巡展」》等七個展覽,每年吸引觀眾百萬人次。

  為了更好傳播與弘揚上海的海派文化,此次精心策劃推出「領略海派文化,品味傳統民俗」專題展覽,向廣大觀眾展示了近代上海市民階層的日常生活,生動有趣的體現出了上海市民文化既雅俗共賞又講究品味,也同時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海納百川,開拓創新」的城市文化。

博物館場景照

  粉彩人物大瓶:家裡辦喜事,在客廳擺上一對粉彩人物大瓶,象徵歲歲平安,萬事如意。

  福祿壽三星:家裡的老人過生日,把福、祿、壽三星擺放在客廳的顯要位置,再貼上大紅的「壽」字,全家人一起恭祝老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花鳥紋帽筒:出門會親朋好友,穿正裝戴禮帽,回家之後,把出門會客穿的正裝收好,再把帽子小心翼翼地放在帽筒上,可以防止出現褶皺,下次出門還能繼續使用。

  青花茶缸:炎炎夏日,從茶缸中舀上一杯涼水,喝下頓覺暑氣全消,渾身上下透著一股清涼感。


【影訊】「美國新銳電影大師作品展」即將亮相上海影城

【通知】2018上海市民文化節「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系列活動」參賽方式

音樂會、演唱會、話劇......五月觀演指南已「出爐」,請收下吧!

點擊右上角"…" 創造分享樂趣

關注"文化上海" 盡享滬上新鮮文化資訊!


回復相應數字獲取...

回復1獲取市民文化節信息

回復2獲取文化場館信息

回復3獲取當月展演信息

回復4獲取便民服務信息

回復5獲取福利贈票信息


 


相關焦點

  • 浦東機場海派時尚藝術裝置亮相公眾區
    央廣網上海5月9日消息(記者傅聞捷 通訊員沈雪婷)芳菲時節,浦東機場又迎來嶄新景觀藝術裝置。1號航站樓出發公共大廳《海上花》大型藝術裝置綻放一朵美麗的巨型「白玉蘭」,另一代表上海海派文化的藝術裝置——《魔都之音》在2號航站樓出發公共大廳同時亮相。浦東機場致力於打造升級版「公共文化空間」,航站樓景觀布置從構建上海城市文化之窗的定位進行系統規劃。
  • 文博展覽入駐機場,探尋博物館在建築本體以外的傳播之道
    雖然機場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只是公共運輸的一站,但最近卻有不少機場辦起了文博展覽,為人們在繁忙行程之餘提供別樣體驗。縱觀巴黎、舊金山、上海、廣州等地的機場,每年服務的旅客人次在五千萬至七千萬區間,試想哪怕每四百個人裡只有1個人被展覽所吸引(0.25%的比率),效果也不容小覷,更何況受眾來自於多元的文化背景,對於文化傳播來說更為錦上添花。
  • 二胡文化展亮相浦東機場 演繹超大型「公共文化空間」
    浦東機場藝術館「情系八方」展覽  「機場文化空間變多了,文化味變濃了!」這是經常往來上海浦東機場的旅客最直觀的感受。今年起,浦東機場把「文化機場」融入到一個個文化項目之中,通過開闢文化空間、與專業文化藝術機構合作、策劃互動活動等形式的創新運營方式,使「鄉愁小棧」文化展廳、浦東機場藝術館、博物館、天天演舞臺、靜態展示區等一批公共文化空間從「形式」走向「實質」,浦東機場著力塑造的「公共文化空間」一步一景,連綿錯落  「鄉愁小棧」文化展廳項目始創於2015
  • 國內首家機場博物館在浦東機場開館(圖)
    原標題:國內首家機場博物館在浦東機場開館   「東風西漸」展覽中展出的珍貴瓷器    6月4日,國內首家機場博物館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T2國際出發候機廳正式開館。作為浦東機場博物館的首個展覽,「東風西漸——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館藏歐洲瓷器展」同時揭幕。   此次展覽由上海市文物局和上海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承辦、上海文物商店協辦,以中國和歐洲的瓷器貿易史為背景,精選了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館藏的53件瓷器展品,從「創新和發展」「傳播和融合」這兩個方面,向觀眾講述那段中西瓷藝會通的歷史佳話。
  • 「海派文化地圖」新推5卷,可「按圖索驥」領略海派風華
    什麼是海派文化?在哪裡可以領略海派文化?  繼「海派文化地圖」9卷陸續出版後,出版方又新推出5卷「海派文化地圖」。首發活動今天在上海書展建投書局分會場舉行。  此次新面世的「海派文化地圖」有長寧卷《西區漫步》、普陀卷《蘇荷競秀》、虹口卷《海派源流》、松江卷《錦繡雲間》、奉賢卷《古華賢情》。據介紹,「海派文化地圖」叢書是以上海16個區的海派文化特色資源和代表人物為核心內容,闡明海派文化在該區的發源、積澱、流布、傳承、發展、復興的歷史軌跡和地理分布,展現其品味特質、體現其國際格局、反映其非遺傳承,重繪上海海派文化的地理版圖。
  • 成都三大博物館首度聯手打造文博展覽
    9月30日,由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成都博物館,聯合打造的「成都文博」展覽將在成都大悅城中央秀廊開幕,本展覽將持續一年。「成都文博」是三館首次聯合打造的文化空間,旨在傳承巴蜀文明,弘揚天府文化,展現「成都生活美學」的美麗畫卷。
  • 成都三大博物館首度聯手打造文博展覽
    9月30日,由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成都博物館,聯合打造的「成都文博」展覽將在成都大悅城中央秀廊開幕,本展覽將持續一年。「成都文博」是三館首次聯合打造的文化空間,旨在傳承巴蜀文明,弘揚天府文化,展現「成都生活美學」的美麗畫卷。
  • 《海天春瑞——中華藝術宮館藏作品展》在浦東機場藝術館展出
    原標題:起飛前,看一眼海派藝術圖說:展覽現場圖主辦方供圖  昨天(2月1日)浦東機場藝術館2018年首展《海天春瑞——中華藝術宮館藏作品展》開幕。浦東機場藝術館坐落於浦東機場T1航站樓國內出發候機廳北端,每一位乘坐國內航班離開上海的旅客,都能有機會近距離感受虛谷、賀天健等海派大師的作品,這些作品散發著中國畫這門傳統藝術特有的詩情畫意,也體現了畫家的文化修養與人生閱歷。  浦東機場藝術館佔地100餘平方米,是國內首個擁有固定展出場地的機場藝術館。
  • 2019佛山博物館文化周火熱進行中,百館百展烹出文博盛宴
    賞中西文化精髓、品嶺南人文風情、感受時代發展脈搏……2019佛山博物館文化周期間,除了主會場的重磅展覽以及豐富多彩的體驗活動之外,佛山五區各博物館、藝術館和美術館也將舉辦展覽、講座、互動節目等活動……近百家博物館藝術館帶來逾百場有趣的文博活動,將帶給市民遊客好看、好玩、有料的豐富觀感體驗
  • 廣州博物館攜手廣州白雲國際機場推出「機場一日遊」研學活動
    南方網訊(記者/崔徵 通訊員/程昕)1月10日,在廣州白雲國際機場T1航站樓候機廳內的「海天走廊」文化展示區中迎來了41位小學生,開展機場研學活動。  活動中,孩子們在廣州博物館講解員的指引下,參觀了由廣州博物館和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商旅服務有限公司主辦,故宮博物院、北京市頤和園管理處、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協辦的「匠心神巧——廣作特展」文化主題展覽。講解員姐姐為孩子們講解了廣作技藝發展及外銷歷史,通過琺瑯、牙雕、木雕、織繡、瓷器等代表性廣作精品文物故事帶領孩子們細細品味其中的匠心之處。
  • 三大博物館聯手,「成都文博」文化空間帶你領略千年蓉城生活美學
    文 | 鄧江9月30日,由金沙遺址博物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成都博物館聯合打造的「成都文博」文化空間在成都大悅城中央秀廊開幕。千年前,杜甫揮毫寫就千古名篇,讓成都的城市生活處處綻放詩意;千年後,成都文博界三家博物館組團出道,為廣大觀眾鋪陳開屬於成都的歷史畫卷。
  • 煙臺市博物館《我們的70年》展覽入選「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
    中國山東網11月17日訊 (通訊員 周霞) 近日,國家文物局公布了2019年度100個「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推薦項目,煙臺市博物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特別展覽《我們的70年——新中國成立後煙臺社會的發展和變遷》成功入選,是山東省
  • 浦東機場搭建中外文化交流橋梁 古老崑曲「圈粉」中外旅客
    8月15日下午,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T2出發鄉愁小棧展廳,一場主題為「我和崑曲有個約會」浦東機場崑曲文化大觀活動如火如荼地進行。曼妙崑曲自帶「熱度」,在浦東機場甫一現身,便圈粉無數。一場崑曲文化盛宴,讓中外旅客飽足眼福,大呼驚豔!
  • 文博會特寫|江南春景描畫上博「大文創」海派藍圖
    、生活實用等多個方面,呈現出兼具江南文化和海派風格詩意而鮮活的人文氣韻。依託博物館資源,開發文創產品,早已是世界潮流。長三角地區是我國博物館建立最早、數量最多、品質最高,也是文博文創開發最活躍的地區之一。此次文博會,滬蘇浙皖近50家博物館匯聚一堂,形成文博創意開發和授權交易的規模化陣容。
  • 世界博物館日 浦東機場把非遺從博物館請出來
    ,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天天演舞臺上演的一場文化展演活動,通過實物展陳、製作技藝展示、體驗互動等形式,把非遺從博物館請出來,帶到浦東機場,走進公眾,讓旅客零距離感受非遺魅力。  這是在浦東機場舉辦的「醉美鄉愁·魅力中國」主題文化展演活動之一的「把珍寶從博物館請出來」。活動一開場,由兩位優秀青年演員柏建芬與潘群超帶來的錫劇表演,就引起機場眾多旅客駐足觀賞,特別是國外旅客更為好奇,紛紛拿出手機記錄下這一獨特藝術形式。
  • 館長訪談|上海大學博物館:溯源海派文化的背景與興起
    上海大學博物館於2018年正式對外開放,其館藏體系是以文學院歷史系舊藏逐步建立起來的,收藏的一批特色海派文化藏品很好的講述了海派文化的形成背景和興起。如「1884年的點石齋畫報」、「舊校場年畫《豫園把戲圖》」、光緒八年吳友如繪的《靜安寺圖》」、「《聯華畫報》悼阮玲玉號外」等藏品均以生動的歷史細節鉤沉出晚清民國時期的上海。
  • 長三角文博會開幕!重量級博物館齊聚
    11月20日,第三屆長三角文博會正式開幕。邀集上海博物館、上海圖書館、上海博物館協會、南京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館、安徽博物院等全國有代表性的大型博物館和圖書館。海派文化、徽派文化、吳越美學……一起來看看它們的文博文創產業成果吧!
  • 走進南京「民俗博物館」,領略城市的民俗民風
    走進南京「民俗博物館」,領略城市的民俗民風不同的地區總是會展現出一份不同的民俗民風,一份不同民風的造就之下總是可以塑造出一個別具韻味的特色城市,最近對於民俗學的一份學習中,我知曉了許許多多有趣的民間習俗,民俗是會在不同的地區折射出一道耀眼的光滿的
  • 委員風採|張力華:一個博物館人的文博情懷
    這些年來先後打造了數十個臨時展覽,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在所有臨時展覽中,第一類就是通過認真挖掘研究地方文史和梳理提煉本館的藏品資源,推出的具有本土文化鮮明特色的展覽,對本館的基本陳列起到了延伸和補充作用。
  • 【國際博物館日】開平市博物館打造別樣文博之旅
    【國際博物館日】開平市博物館打造別樣文博之旅 2020-05-17 02: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