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培雞塊、素肉意面……花樣繁多的「人造肉」你吃得慣嗎?

2020-12-10 中國城市報

近來,一位身份頗為特殊的「肉類」家族新成員亮相中國餐飲市場,引發網友熱議。

4月22日,星巴克中國區正式推出「人造肉」午餐新品菜單,包括青醬意面、經典千層面等3款人造牛肉餐品,以及越式風味沙拉等2款人造豬肉餐品,單份售價為59元或69元不等。

就在星巴克上新的2天前,肯德基在中國展開公測的人造肉新產品「植培黃金雞塊」啟動限量預售,4月28日開始消費者可在上海、廣州和深圳的指定餐廳換購。

在廣州一所高校任教的張寧,作為搶購到肯德基新產品的嘗鮮者,在拿到雞塊後先完成拍照留念一系列固定流程之後,卻左看右看遲遲不敢下口:「說實話,到現在我也不清楚這雞塊究竟是用什麼做的?」

星巴克人造肉午餐。

「人造肉」新稱呼只是噱頭?

當下被命名的「人造肉」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植物肉,即以豆類、穀物等植物源蛋白質為主要原料的擬肉製品,另一類是實驗室培育肉,即通過從動物肌體提取並分離肌肉乾細胞,在生物反應器中生產的肌肉組織。

在肯德基發布的海報上,「植培黃金雞塊」下方的一行小字標註「雞肉風味植物蛋白製品」,星巴克門店則將新產品的「新意」來源解釋為「100%高蛋白植物肉」。

顯而易見,肯德基和星巴克所使用的「人造肉」同屬第一類。

在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相比動物蛋白,植物蛋白有著自身營養上的特色和優勢。朱丹蓬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從理論上來看,植物蛋白不含膽固醇和反式脂肪酸等可能危害健康的成分,易於被人體消化吸收,而在可用以分離提取蛋白質的植物源中,大豆的蛋白質含量和質量尤為突出。

經提取的大豆蛋白被廣泛用於各類豆製品的製作加工。星巴克在兩款人造豬肉餐品標籤的「主要成分」中,以括號形式向消費者介紹了碗中「豬肉」的真正身份——豆製品。

談到「人造肉」時頗覺困惑的北京人李佳藝,一聊起「豆製品」,瞬間打開了「話匣子」。大學期間,李佳藝慢慢開始接受食素,每當肚裡饞蟲難忍,她喜歡去前門東大街的功德林素菜飯莊點上幾個菜。「功德林的特色就是用素食食材仿擬肉菜的外觀和口感。」李佳藝告訴記者。「素魚」是她最愛的一道,菜品本身雖為豆製品,卻還原了魚肉的紋理和香嫩口感。

除功德林外,稻香村的孜然羊肉、啤酒肉片、素牛肉等仿肉系列豆製品,以及超市裡賣的素京醬肉絲也常出現在李佳藝的採購清單上。「小學時候校門口的小賣部,裡面賣的很多零食包裝上都寫著『大豆蛋白製品』,入口噴香,」李佳藝說,「合著我們20多年前就吃起了『人造肉』。」

素食老店功德林售賣的珍珠雞丸和素魚。

人造肉能否逃過「嘗鮮」魔咒?

在拍照、聞香、掰開細看之後,張寧終究沒敢嘗上一口已經被自己擺弄涼了的人造肉雞塊。

5歲那年,張寧開始出現不消化動物蛋白和動物油脂的身體反應。一次因嘴饞,張寧吃了一塊雞肉,隨即感覺肚脹和呼吸困難。此外,她還對甲殼類海鮮嚴重過敏。

去星巴克嘗鮮人造肉午餐的經歷讓張寧心有餘悸。她點餐前臨時加問一句「牛肉千層面中是否完全不含肉類和甲殼類製品」,點餐員不敢確定,隨後取出一份餐品讓她自行閱讀成分標籤。張寧讀到「致敏物質提示」一欄寫著「該產品中可能含有甲殼綱類動物製品」。

因此看到肯德基海報上的「植物蛋白製品」,張寧無法徹底放下戒備。「我是對新鮮事物感興趣的人,但不敢拿自己的身體冒險,」張寧說,「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樣。」

有著和張寧一樣想法的消費者不在少數。此前,有媒體在微博發起投票:肯德基在中國公測人造肉雞塊,你會買嗎?共有7604人參與投票,其中2952人投給「會買,嘗個鮮」;3982人表示「不買,哪有真肉香」。

記者通過隨機採訪發現,對於人造肉餐品的購買者,素食者普遍更關注配料成分,「好奇心」鼓勵普通消費者做出嘗試,而說服他們回購的最大動力,依舊是綜合口味和價格後得出的性價比——肉食愛好者不喜歡肉泥或肉粒、健康倡導者拒絕過多的調味和醬汁,如果剛好價格輕奢,又將丟失大部分學生群體。

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數據顯示,到2050年,全球肉製品市場需求缺口將達到3800萬噸。「中國一直有植物蛋白飲食傳統,也具有加工優勢和經驗,」中國植物性食品產業聯盟秘書長薛巖表示,「人造肉在國內推廣的過程中,口味和價格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但對國內企業來說,進行質感和味道方面的技術改良並不算太難。」

根據企查查統計數據,從2015年開始,國內豆製品相關企業數量逐年遞增,2020年第一季度新增9210家,此外,近年來國內還成立了以珍肉為代表的多家人造肉企業。然而新風口下,人造肉產品能否成為國內消費者未來長期穩定的飲食新選擇,目前尚待觀察。

相關焦點

  • 人造肉來勢洶洶,2020我們真的吃不起豬肉了嗎?
    你能分辨出哪一塊才是人造肉嗎? 黑科技、未來食品、投資風口…… 人造肉的話題在一條的同事之間, 也掀起了一股討論熱潮: 人造肉到底好不好吃? 人類未來真的只配吃人造肉嗎?
  • 肯德基「人造雞塊」上市,人造肉會衝擊畜禽生產嗎?
    近來,「植物肉」話題在國內的消費者間引發討論,4月20日,肯德基宣布在國內公測「植培黃金雞塊」。消費者是否能接受人造肉?未來人造肉是否能替代畜禽生產呢?多家餐飲企業開發「人造肉」產品近來,「植物肉」話題在國內的消費者間引發討論,4月20日,肯德基宣布在國內公測「植培黃金雞塊」。
  • 肯德基、星巴克、喜茶為什麼都開始賣人造肉?
    肯德基植世代牛肉漢堡 | 市界拍攝植世代雞塊則不同於用豌豆蛋白製成的牛肉漢堡。雞塊是用大豆蛋白製成的,裡面加了馬蹄筋,口感較原版雞塊的柴肉口感更有嚼勁,吃起來有Q彈感,汁水豐富。目前,在中國人造肉概念股裡,位於產業鏈中遊的頭部企業有3家——深圳齊善、寧波素蓮、江蘇鴻昶。齊善成立至今已有27年,寧波素蓮成立10年,比江蘇鴻昶早一年,他們都有著多年行業經驗,生產了素肉火腿腸、素牛肉、素牛排、素東坡肉等一系列產品。
  • 人造肉真的來了,你敢吃嗎?
    李健教授介紹,除了在食品風味方面達到「以假亂真」的水平,由於其非動物性的原材料,人造肉也可以實現「零膽固醇」,這也將是一款健康食品。:那麼,人造肉真的安全嗎?:從營養與飲食健康的角度,人造肉是一款健康的食材嗎?
  • 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問世!能吃嗎?怎麼吃?好吃嗎?
    有不少人就想,要是能搞點口感和價格都能接受的「人造肉」出來就好了。說曹操,曹操到!近日,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在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誕生!周光宏教授帶領團隊使用第六代的豬肌肉乾細胞培養20天,生產得到重達5克的「培養肉」。這是國內首例由動物幹細胞擴增培養而成的人造肉。
  • 走紅的人造肉是個偽命題嗎? | 礪石
    估計很多人,還對小時候吃過的「唐僧肉」記憶猶新。中國人吃素肉的歷史,甚至要幾倍於美國這個國家的歷史。早在1000多年前的北宋初年,大臣陶谷在他的《清異錄》中,記載了以豆製品為原料,以素仿葷的飲食文化。不過要說素肉的高光時刻,確實還是一年前。
  • 肯德基、麥當勞、星巴克、棒約翰……未來肉全面開花,植物基時代...
    這次公測的肯德基植培雞塊,由優質大豆蛋白、小麥蛋白和豌豆蛋白構成,不含膽固醇。提供能量和營養的同時,又少了肉食的弊端。 換言之,這是一款雞肉風味的人造肉,又因為具備環保和可再生特質,被稱為食物界的「新能源」。
  • 上海星巴克開賣植物肉,最低59元;KFC人造肉雞塊1.99元5塊
    吃貨們~星巴克和肯德基竟然推出「人造肉」產品了!你聽說了伐?一開始看到這個新聞小儂滿頭問號然後發現原來這個所謂的「人造肉」全部是用植物做的!也就是阿拉常說的「素肉」~沒想到連鎖洋快餐開始賣素肉了想嘗試一下嗎?
  • 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問世!吃貨三連問:能吃嗎?怎麼吃?好吃嗎?
    有不少人就想,要是能搞點口感和價格都能接受的「人造肉」出來就好了。說曹操,曹操到!近日,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在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誕生!周光宏教授帶領團隊使用第六代的豬肌肉乾細胞培養20天,生產得到重達5克的「培養肉」。這是國內首例由動物幹細胞擴增培養而成的人造肉。來,我們一睹國內第一塊「培養肉」真容↓↓5克,還不夠塞牙縫吧!
  • 上海星巴克今天開賣植物肉,最低59元!KFC人造肉雞塊1.99元5塊!
    吃貨們~星巴克和肯德基竟然推出「人造肉」產品了!你聽說了伐?也就是阿拉常說的「素肉」~沒想到連鎖洋快餐開始賣素肉了想嘗試一下嗎?和星巴克不同的是這價格便宜得令人有些意外???「人造肉」風風火火地上市了網友們的反應也是五花八門!
  • 人造肉能代替傳統肉嗎?什麼是人造肉?
    據報導,僅中國一個國家一年大概要消耗肉類9000萬噸左右,而隨著的科技手段越來越高,人們開始探尋以人造肉的方式來減緩禽類供應。據悉,目前定義的人造肉分為兩種,一種為大豆蛋白肉。這種肉主要有大豆蛋白製成,實際上是用豆製品對肉類的形色和味道進行模擬而成,因其主要成分是大豆,並不屬於真正意義上的肉,而這種大豆蛋白肉目前在市面上很常見,如常見的一些零食「肉乾」等。
  • 「人造肉」是什麼?以後會代替傳統肉類嗎?你會選擇吃哪一種肉?
    肉類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如果有一天必須要放棄吃肉的話,你能夠接受嗎?如果世界上少的肉類會發生什麼?據統計,人類以及圈養動物的總量佔整個生物體系的98%,而真正的野生動物只有2%。由於人類數量的劇增,導致了我們對食物需求量大大增加, 我們會消耗很多的肉製品。
  • 比真肉貴的「人造肉」火了 記者體驗:有肉味沒嚼勁
    記者吃了一口發現,千層面內的「人造牛肉」被製成了肉醬(外觀與真肉醬無異),被層層芝士包裹,第一口下去,嘗到的是芝士濃鬱的味道。而細品「人造牛肉」會發現,雖有牛肉的味道,但嚼勁卻不似真肉,更像是嚼碎豆腐乾的感覺。
  • 「人造肉」來了,你要嘗嘗嗎?
    風口再大,還得拼產品力近年來,隨著素食主義、環保主義崛起,標榜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節能環保的「人造肉」正在悄悄進入人們的生活,成為不少人眼中健康環保食品的代名詞。肯德基推出植物肉產品,並在北上廣深等6座城市上線;星巴克上線「植物肉」午餐菜單;美國比薩品牌棒約翰,也在中國推出首款植物肉比薩;德克士推出新型植物雞肉漢堡……在網紅爆品頻出的今天,人造肉市場正高歌猛進、越來越火。那麼,你要去嘗嘗人造肉嗎?風口毫無疑問,人造肉的風口來到中國了。
  • 人造肉的春天會來嗎?
    趁著今年下半年以來國內豬肉價格高企的「契機」,人造肉、植物肉等產品「概念變現」,成為時下吸引眾多眼球的熱門商品。今年5月剛上市的「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第三季度財報表現良好,超出分析師預期,提振了市場信心。
  • 比爾蓋茨和李嘉誠都已投資,餐桌上的「人造肉」,你能嘗出來嗎?
    素排骨吃過沒?就是人造肉的一種,只不過最新版的人造肉已經可以模仿出「真肉」的形狀和口感了,人造牛肉餅甚至都有血絲(大豆根部提取出的紅色物質),你敢信?過幾年等人造肉成本降下來普及了,端上餐桌的肉餅你可要仔細端詳端詳。
  • 人造肉等於素菜館豆製品?
    主流產品是植物蛋白仿真肉人造肉是真的人造出來的嗎?是不是真的肉?對於人造肉的概念和分類,黃富軍認為人造肉是相對天然動物肉而言的習慣稱謂,不屬於權威、規範的名稱,實際上生產商們都在儘量迴避「人造肉」的概念,稱其產品為「新肉」、「善肉」等。根據產品本質及生產工藝,人造肉實際可分為兩大類,一類為植物肉(或稱素肉、植物蛋白肉),另一類為培養肉(或稱動物幹細胞培養肉、乾淨肉)。
  • 香港「人造肉」OmniPork 想徵服口味挑剔的中國人
    也正因如此,想要做出能徵服中國人口味的「人造肉」並不容易。為此,愛範兒和 Right Treat 創始人楊大偉聊了一下,嘗試了解 OmniPork 新豬肉(以下簡稱為「新豬肉」)背後的故事。 吃起來如何?
  • 「人造肉」對身體有害嗎?它和真肉有什麼區別,看完終於明白了
    前幾天,朋友給她帶去了一包「人造肉」。到底要不要吃這個肉,這個肉對身體有沒有害,讓小姐姐糾結半天。什麼是人造肉?那還要從人造肉是不是肉開始說起。雖然人造肉叫做「肉」,但是是不是肉還要和它的製造開始說起。一般人造肉有兩種做法:一種是讓大豆蛋白或者其他植物蛋白假冒動物蛋白,也就是說把植物化妝成肉。
  • 中秋節了,來份人造肉月餅怎麼樣
    據中證網報導,9月4日晚間「珍肉」已於國內豌豆蛋白龍頭企業雙塔食品達成戰略合作,並在9月6日推出國內首款「人造肉月餅」,每盒售價88元(6塊),限量3000份可在淘寶購買。PingWest品玩提前收到了月餅樣品,並在內部進行了試吃測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