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 太原樓市如何走?

2020-12-11 晉品財經

2020年,已經走過半程。從各方數據看,房地產市場已經成為中國所有行業中率先復甦的行業之一。儘管今年的數據表現波瀾不驚,但值得關注的是,房地產開發投資、銷售以及土地市場,都維持了超越其他行業的熱度。

7月1日,中指研究院發布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百城價格指數對100個城市新建及二手住宅的調查數據。今年6月,太原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9863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43%,同比上漲0.87%,同比漲幅在近五年中最低。

7月5日,2020首屆「雲上房博會」圓滿落幕。十一天會議期,從「雲端」成交的新建商品房達1580套,成交金額達20億元,平臺訪問量突破30萬,成績之好,出人意料。

種種數據表明,後疫情時代,受疫情壓制的需求持續釋放。疫情下半程,太原房地產市場如何走?

市場積壓需求持續釋放供求同比上漲

加速推盤、開盤熱銷……後疫情時代,太原房地產市場被疫情壓制的消費需求開始持續釋放。

6月19日,正式開盤的太原寶能城一期——振南府,線上開盤半小時銷售額達13.8億元,開盤勁銷10億的純新樓盤,為上半年受疫情影響的太原樓市注入「強心針」。

中鐵諾德城、萬科星空、萬科新都薈、萬科春和景明、紅星紫御半山……6月中旬以來,太原樓市穩步回暖,各大樓盤強勢加推、順推。僅6月15日至20日,短短幾天時間,17個樓盤先後推出以90-140平方米剛需房為主的新房源。

朗潤智業相關數據分析,太原市房地產市場始終堅持「房住不炒」的主基調,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開發商資金壓力大,政府通過一系列財政政策,緩解資金壓力,助力房地產市場穩定發展。今年6月,商品房市場住宅仍佔主導地位,住宅市場多個項目集中入市,供求表現良好。

2020年6月,百城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15461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53%,同比上漲3.16%,百城二手住宅平均價格為15301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30%,同比上漲2.34%。其中,太原新建住宅均價9863元/平方米,二手房均價11655元/平方米。

從漲跌城市個數看,77個城市環比上漲,23個城市環比下跌,全國樓市回暖跡象明顯。最新公布數據顯示,6月,太原二手住宅平均價格為11655元/平方米,環比下降0.61%。

在龍城新區綠地新裡城項目售樓部,看房客戶數量每天都在增加。項目銷售負責人王慧表示,從今年五一開始,市場明顯升溫。五一小長假期間,幾乎每天都銷售10套左右;端午小長假三天銷售20餘套,去化速度逐步加快。市場表現和成交量已經說明,太原房地產市場已經開始回溫。隨著太原地鐵線二號線即將開動,龍城新區新一波熱點已經到來。

土地市場火熱 多項目確權

5月13日,保利和中海以總價46.84億元一舉拿下河西汙水處理廠2宗儲備地塊,兩家各得其一。

其中,保利拿下地塊SP-2018,成交總價24.815億,樓面價約為8739元/平方米,溢價率約74%;中海拿下地塊SP-2019,成交總價22.025億,樓面價約為8627.7元/平方米,溢價率約72%。兩家房企的土拍價格刷新太原土地市場歷史記錄,摘得太原房地產市場上半年「熱度最高」地塊。

6月30日,太原市小店區汾東商務區9宗綜合商業用地被寶能集團收入囊中。總投資73.279億元、總面積約合1765.62畝,成為汾東商務區最重要的地塊。

朗潤智業數據分析,目前,受疫情緩解影響,太原市土地市場表現良好。6月,全市供應建築面積達164萬平方米,以萬柏林區土地供應為主,預計萬柏林區下月土地成交火熱,將加快項目入市節奏;6月,成交14宗土地,成交集中在小店區、萬柏林區,主要為太原寶能城、中海國際社區項目用地成交。土地市場成交佔地面積129萬平方米,環比上漲2.5倍,同比上漲3倍;成交樓面地價2523元/平方米,同比上漲16%,環比下降50%。

保利發展山西公司助理總經理敬甫認為,今年疫情期間,太原市房地產市場土地供應合理,沒有大批量公開招掛,讓整個土地市場的供應量處於比較合理的水平。從整個市場看,相對其他省會城市,太原房地產市場容量相對較小,但每年700到800億元的銷售量和500萬平方米銷售面積的成績單,也足以說明太原作為省會城市對於山西其他城市的吸引力。因此,從目前看,太原市房地產市場供需兩端處於健康發展區間。可以預見,未來幾年,平穩健康的發展態勢依然可以延續。

後疫情時代 太原樓市持續平穩健康

從上海拍出最昂貴地塊到央行降息,從多城連發樓市新政到央行放水,過去的一個多月,樓市暖風頻吹,政策、土拍、成交一系列信號預示著樓市正迎來上升契機。

疫情之下,雖然樓市曾按下暫停鍵,但需求韌性只會延遲,不會消失。在未來政策面較為寬鬆、央行降息、購房者信心加強、房企降價促銷等多重利好因素影響下,樓市依舊向好。業內人士表示,借鑑2003年非典歷史數據,疫情後國家大量投入激活商業、餐飲、醫療、學校等,讓經濟重回,而地產則是最早復甦的行業之一。

在2020年首屆「雲上房博會」發布會上,山西世紀朗潤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董事長薛錚分析,儘管今年前5月,太原房地產市場價格微挫,但究其原因,其中不排除個別項目因疫情結束為補虧空和缺口,推出大量促銷房源,以價換量,使整個基本面呈現出微挫局面。那麼以現在的價格對應市場規模看,處於較為合理的區間。截至目前,太原市已經取證可售的新建商品房面積353萬平方米,未來還未取證的2268萬平方米,城中村改造土地入市後還會增加土地供應,按照此規模看,太原房地產市場供應端充足,因此,房價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無論是政府政策管控或引導,還是土儲規模,都足以證明,未來太原房地產市場是一個持續平穩健康發展的市場。

相關焦點

  • 2020太原樓市總結之四
    從長風商務區到晉陽湖,轉戰城南後再發力汾東商務區,當代置業在太原一向拿地精準。為什麼在抖音、頭條和朋友圈都很少看到當代的項目?因為當代從來不跟貝殼合作,所以幾乎沒有中介對其進行推薦!同時,你看最近這幾天南站片區的本土開發商東潤的新盤有多少人狂推!有沒有當代業主現身說法,當代在太原口碑到底怎麼樣?
  • 認清後疫情時代下的武漢樓市 大咖集聚支招破局
    吳衛東認為,武漢80後、90後已逐步成為購房主力軍,消費行為、理念具有新的特點;男性是購房的主要出資方,而單身、已婚有子女是購房主力軍。目前,武漢的住宅市場供應大,購房者的考慮因素中對三房戶型、優質物業、智慧社區的比重逐步增大。
  • 太原房價11月五連跌,太原樓市降溫,最新太原房價走勢出爐
    太原樓市2020年11月匯總數據出爐,其中:一、太原樓市二手房掛牌價從11088元變為11057元,本周下跌31元,由漲轉跌。二、太原樓市近三周在售二手房數量為25828套,25939套,26040套,持續增加。其實想想太原樓市的那些炒房客也是有夠衰的,在中部六個省會城市之中,很多人都只注意了長沙房價跌得厲害,但是他們都忽略了太原房價其實這兩年也跌得蠻得多的,尤其是今年,更是沒有了遮遮掩掩,直接赤裸裸的房價下跌。
  • 疫情之下太原恆大為推盤主力,保利去化較好
    榜單概述2020年1-2月,太原TOP10房企銷售金額合計21.4億元,TOP3、TOP5和TOP10的門檻值分別達到2.8億、1.6億和0.4億。TOP3和TOP5的集中度分別達到了64%和83%。由於疫情影響,2月房企暫停申領預售證,多為線上順推或加推項目。
  • 2020下半年太原這幾個盤必看
    樂居買房訊2020年已經過半,各地樓市表現不一。年初,受疫情影響,售樓處關閉,大大影響了人們的購買慾望,樓市整體表現低迷。隨著線下看房逐漸向線上轉移,直播賣房、線上購房節成為了房企創新營銷的標配。後疫情時代,太原樓市整體表現如何?
  • 2020年1月太原新房價格來了!附:X個樓市熱點動態
    「 前言:住在龍城監測太原新房房價,每月更新,帶你了解太原房價走勢。 說明:太原房價到底在上漲,還是下跌?現在買房,還是再等等?住在龍城每月監測新盤房價,帶你分分鐘了解太原房價走勢。
  • 2020年太原樓市圖鑑政策篇 十二條樓市新政 三道紅線最「剛」
    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地方政策邊際放鬆,多地從供需兩端出臺房地產扶持政策。山西稅務領先出臺新政,降低開發商計稅毛利率標準,減輕企業資金壓力。緊接著,太原市政府推出了一套政策組合拳:延期繳納土地出讓金、調整公積金貸款條件、放寬落戶限制、人才政策等方面。到了下半年,地方政策鬆緊互現,樓市較熱的城市逐步收緊政策,被重點關注的城市紛紛出臺了政策補丁。
  • 太原樓市回暖顯現 6月首周超22個樓盤舉行房源加推或營銷活動
    來源: 山西晚報天氣熱了,百姓的日常生活重現活力,作為城市經濟的晴雨表——樓市,近日各類熱鬧非凡的營銷策劃活動從線上、掌上又重回線下實地。據朗潤智業的數據顯示,6月第一周,太原全城有22個項目加推房源或舉行了營銷推廣活動,而5月最後一周有17個項目加推房源或舉行營銷活動,與今年4月相比,回暖跡象明顯。
  • 疫情下的廈門樓市|房企打響「銷售保衛戰」
    編者按:疫情面前,房地產線下營銷已暫停。但房還是要賣。政府與開發商、購房者和中介、租戶與業主,如何應對當下挑戰?樂居40城一線直擊,尋找溫暖,共克時艱。本期聚焦疫情下的廈門樓市。廈門人民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人生中第一次搖號,不是因為買房,也不是因為上車牌,而是因為——買口罩。
  • 市場成交|上周太原樓市土地供應充足 多項目扎堆開盤
    樂居買房訊 「紅五月」完美收官,上周(5月25日--5月31日)太原樓市熱度不減,臨近「六一」,開發商借勢推出優惠活動,助力線下營銷。上周共三個項目開盤,各大售樓處座無虛席。另外上周太原土地市場11宗土地供應,無預售證下發。
  • 房地產大時代樓市已然變成了《圍城》外面的人想進,裡面的人想走
    不論生活如何變化對房子的始終追求都是每一個人在這40年中必然經歷的過程。那麼這40年我們的房子到底有什麼樣的改變呢?房子是如何從一個我們生活的必須品成為我們生活的主導的呢?樓市的發展從一線城市發展,二線、三線以及其他城市逐漸取經效仿,最終也就形成了自己的房地產市場。觀察樓市的發展我們又會發現樓市的發展有著驚人的相似。一線城市樓市率先發展拆遷潮開啟,最終全民買房房價高漲,然後經歷了樓市調控,但是城市發展卻受到了限制,轉而鬆綁了樓市刺激了房產銷售。房價繼續高漲達到高點,而後繼續樓市調控,在漫長的過程中才穩定了房價。
  • 股市,樓市,疫情後,有人一夜暴富,有人整夜失眠
    當時深圳的樓市比較低迷,剛剛進入橫盤期。我選了一個二手麻雀窩,好在區域選對了。最近一輪深圳樓市啟動是從去年,深圳先行示範區和前海擴容消息發布,再加上雙十一豪宅稅取消,徹底引爆了深圳樓市。之後業主群異常熱鬧,都在聊樓市話題,附近哪個樓盤漲了多少,小區哪些業主掛盤價太低應該被批鬥等等。業主的心態越來越高,每天價格都不一樣,搞得人心惶惶。
  • 《後疫情時代:基督教會如何面對?》特刊發布
    一場新冠疫情,已然影響世界各地達半年之久,而它究竟會在何時淡出公眾視野還尚未可知。在不得實地聚會的情況下,基督教會的牧養和許多事工不得已轉移到了線上,各種挑戰也直接擺在了牧者同工和信徒們的面前。而今隨著各地教會漸漸地有序恢復聚會,牧者同工們仍在思考:教會該如何面對疫情帶來的影響,如何應對恢復實地聚會後面臨的各種挑戰?以《後疫情時代:基督教會如何面對》為題,我們盼藉著各地牧者同工的10多篇文章,與您一起從不同的角度探討後疫情時代該如何面對牧養、科技、異端邪教、教會功能等方面的痛點問題,也包括在重新開放後教會和牧者同工該如何重新得力等。特刊目錄如下:
  • 武漢樓市「疫情」蟄伏期與未來潛力判斷
    受「疫情」影響最大的為武漢,不過值得慶幸的是,現在武漢已經解封了。從樓市的角度來看,「疫情」期間,樓市影響確實非常大,當其他城市樓市已經復工復產,當前市場銷售量已經恢復到正常水平60-70%時,武漢樓市才剛剛「冷啟動」。 那麼,在「疫情」影響下,武漢樓市年內該怎麼走?
  • 【心得】後疫情時代,學校如何重新「打開」|山梔子
    四地名校長圍繞「後疫情時代的學校變革」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和分享,這些名校長的思想和實踐,再次啟發了我對疫情之下的線上教育和疫情之後的學校管理變革的思考。正式復學後,師生重回課堂,但線上學習不會因疫情過去而終結。學校教育和班級授課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正如沈珺校長所說,「育人不僅靠屏幕能解決,學習不是大數據反饋的會與不會,還有更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後疫情時代,我們要重構教學模式,實現翻轉課堂與個性化教學,更要助力學生自主管理。
  • 疫情後,房價會不會降?樓市會不會出現暴跌的情況?
    疫情後,房價會不會降嗎?疫情如此嚴重,樓市會不會出現暴跌的情況?我認為不會,因為這一刻沒有人看房,也沒有人買房,樓市處於一個零成交的冰凍狀態,沒有成交何來暴跌呢?當然這種零成交也只是一個短暫的行為,等疫情一旦得到控制,那麼買賣房產這種活動,將會繼續正常進行。但這一刻最難熬的肯定是開發商了。因為高負債之下,開發商的現金流比利潤來的更重要。這一刻,很多開發商都在籌劃線上看房,線上賣房的措施。同時也會進行額外的打折和降價活動。
  • 時代新人說「我們走在大路上」太原迎澤分賽區順利落幕
    12月30日下午,在迎澤區政府八樓的報告廳,「時代新人說——我們走在大路上」第四季大型講述活動迎澤分賽區決賽正式開始。來自迎澤區各基層單位的14位選手與現場的觀眾一起分享了在抗疫路上、公益路上等方面的生動實踐。
  • 疫情加股災,只有香港樓市絲毫不慌,憑什麼?
    圖:微博美股恢復交易後,聯儲局緊急宣布採取特別融資行動,共向市場短期注資15,000億美元,結果萬億救市的利好消息也只激起一朵小水花——美股跌幅短暫收窄後,沽壓再現,道指最終收報21,200點,暴瀉2,352點或9.99%,成為1987年「黑色星期一」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港股也是不遑多讓......
  • 樓市一季度低迷開局 2014年珠海樓市走往何方?
    2014年,宏觀形勢趨緊與珠海城市建設發展急行軍並行,珠海樓市第一季度情況如何?業內如何預判2014年度樓市?
  • 山西太原紳仕匯:疫情結束後撞球行業會迎來急速上升
    疫情突發,考驗的不僅僅是每個人的免疫力,也是每家球房、每個撞球廠商的免疫力。我們堅信,無論病毒如何囂張,都不可能對中國撞球行業產生動蕩性的衝擊,甚至會催生諸多機遇。面對疫情,如何轉危為機?喬氏採訪了數十家全國具有代表性的球房和業內人士,聽聽TA們怎麼說。——題記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隨著國家政策步步落實,全國人民的這場戰鬥捷報頻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