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鐘聲(著名評論家、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南方日報原副總編輯兼南方日報出版社原總編輯、省作協原副主席)
梅州地處粵東,在粵港澳大灣區中沒有明顯的區位優勢,但這個地區的人文底蘊、民間資源、文化質地卻有蓬勃的生命力,形成了一種文學富礦,值得作家們深挖和書寫。多年來,梅州作家深耕本土,在客家資源、地方特點和社會差異化之間尋求創作素材與精神內核,以小說、詩歌、散文等多種題材呈現客家地區的風土人情和精神面貌。在小說創作上,如何將客家元素與當下時代緊密結合,用本土話語方式表達文學的地方性與寬泛性,梅州作家做了有效的嘗試和探索。
要真正從文學的意義上寫好寫透一個地方,極為考驗作家的綜合能力。這種從出發到回歸、從回歸到放逐的精神書寫,在文學上早已成為一種現象和價值導向。讀過文學史的人都知道,福克納一輩子書寫「郵票大小的地方」約克納帕塔法,莫言將高密東北鄉鐫刻在世界文學的版圖上,陳忠實讓白鹿原成為文學地標……作為客家地區,背負五次大遷徙的歷史演變,在以客人身份融入當地過程中所形成的勤勞、儉樸、堅韌、隱忍的客家精神,客家人在時代發展中所承載的使命與責任,以及城鄉二元結構下社會矛盾和生活觀念的變異與碰撞,都在呼喚梅州作家走出呈現和複述的淺層次書寫,往心靈和精神的更深層掘進,去梳理、解剖人的精神訴求、價值向度與時代大網之間的內在聯繫,通過小說的手法作觸及靈魂的深刻表現。
我總以為,梅州文學傳統和文學土壤深厚,前人之鑑,後人之師。同時梅州有潛在的當代文學資源,如何在文學層面上苦心孤詣地打造、經營,是未來考驗梅州作家的一個嚴峻課題,既關係到文學態度,也關係到文學精神和文學技巧。期待梅州作家寫出真正配得上這片土地的、可以傳世的小說,比如像沈從文書寫湘西邊城那樣打造鬆口小鎮。只要梅州作家沉下心來,打通文史哲,對身邊獨特的客家生活做深入沉澱、思考,梅州肯定會出無愧於時代的優秀作家。
①凡本網註明「來源:梅州網(包括梅州日報)」的所有文字、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梅州日報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梅州日報社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違反上述聲明者,梅州日報社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③如您因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15天內來電或者聯繫mzrbw@meizho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