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河南」90後剪紙大男孩暢楊楊:傳統手藝也可以時髦起來

2020-12-05 大河網

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 何心悅)"你現在成網紅了啊!"1月12日上午,在"春滿中原老家河南"主題系列活動啟動儀式主會場的非遺項目活態展示區,一位市民看見90後剪紙大男孩暢楊楊仿佛看見了老朋友。他的剪紙"櫃檯"無疑是最受歡迎的,被市民圍個水洩不通,很多市民還紛紛拿起剪刀,跟著"小師傅"現場學剪紙。

"原來剪紙並不一定需要一模一樣啊,就算偶爾剪錯了反而會是另一種神態,剪一個小豬眼睛挖的圓的程度就可以給人一種或哭或吼的神情。"在學習剪了一個小金豬後,市民闞女士好像發現了剪紙的小秘密。

事實上,孟津剪紙市級傳承人暢楊楊確實已經"成名"了,他經常被邀請參加全國各種非遺項目的展示,以及各種比賽。

90後大男孩專注"婆婆活" 剪出一片天

在固有觀念裡,剪紙是"婆婆活"的手藝,90後大男孩怎麼會喜歡這個呢?

"這是奶奶對我的影響,小時候,別的小孩兒打打鬧鬧,下河抓泥鰍,我就喜歡靜靜地圍坐在奶奶身邊看她剪紙、鉸繡樣,我覺得特別有意思。"

奶奶對於暢楊楊的剪紙啟蒙,他一直都沒有忘記,因為喜愛,上初中時除了上學,業餘時間就是剪紙,就這樣一直剪到了高中,剪紙成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直到畢業後,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參加了中國年俗剪紙大賽獲得了銅獎還有500元獎金。在頒獎現場,暢楊楊見到了100多位剪紙愛好者,其中不乏有國家級的剪紙技藝傳承人,除了暢楊楊,看不到年輕的面孔,最大的參賽者已經有80多歲。剪紙是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民間工藝,如果沒有新鮮血液的注入,剪紙藝術的發展岌岌可危,這讓暢楊楊下定決心用自己的行動去保護和傳承這個民間工藝。

2010年,他辭職回家,決定專心做剪紙。雖然遭到家人的反對,但他要把剪紙發展成自己的事業,他拜訪民俗學者、剪紙藝術家、看有關剪紙的書籍文章,感受老一輩的剪紙風格和經驗,臨摹一些民間剪紙作品,直到現在,每天十個小時以上的剪紙時間是他的標配。

不僅要傳承更要發揚 民俗手藝也可以時髦起來

剪紙要求剪刀落處當即成形,需要一定的想像力和對抽象形態的拿捏尺度。以前,很多剪紙老藝人不識字,卻能剪出精美的喜字、壽字。大部分剪紙愛好者會將圖案畫到紙上然後下剪刀,"高手"們可以憑空想像,脫稿製作,憑眼睛和心裡的想法在紙上直接剪,減掉後不能改,所以難度很大,考驗的是創作者剪紙功底。經過長時間的經驗積累,脫稿剪紙對於暢楊楊來說已經沒有難度。

同時,他深知要讓傳統技藝在當代社會飛速發展必須要創新。不局限於飛禽走獸和花鳥魚蟲,歷史文化、現代元素都是他創作的題材。他現在在剪紙圈已經小有名氣,還開了自己的工作室,很多人都會慕名來買他的作品。

"很多人總覺得剪紙沒啥用處,但是看到我的經歷,越來越多的人願意拾起這門老藝術。"暢楊楊興奮地說。從活動現場就能看到,跟著暢楊楊學習剪紙的市民有六七十歲的老人,有三四十歲的中年人,還有六七歲的小朋友。幾分鐘的時間,一隻可愛的小豬、一個活靈活現的小豬佩奇都能躍然紙上。

"老人留下的東西足以讓我們受用,不僅要傳承,更要發揚,我會繼續堅持下去。"暢楊楊說堅定地說。

相關焦點

  • 「90後剪紙哥」暢楊楊:我想做點自己喜歡的事
    暢楊楊告訴記者,他的夢想是通過努力建一個剪紙陳列館,讓更多人了解剪紙,更多年輕人愛上剪紙,把這門古老的藝術好好傳承下去(1月2日攝)。   23歲的暢楊楊是很多人眼裡的「怪咖」:明明是帥小夥,性格卻像「小閨女」「老婆婆」,一坐一整天描花剪紙;同齡人忙著打工掙錢,他卻守著老家不挪窩,走哪兒都揣把剪刀。
  • 加快建設副中心 青聯委員在行動 | 暢楊楊——90後小夥兒剪出一條非遺路
    暢楊楊,全國青聯委員,作為省級非遺保護項目孟津剪紙最年輕的傳承人,90後的他在一眾非遺傳承人中顯得有些「特別」。面對老一代剪紙人的逐漸退場和傳承斷代,尚未及而立之年的暢楊楊,在傳承非遺之路上,隱隱顯現出一種與年齡不相符的焦慮。
  • 在奮鬥中讓青春飛揚丨90後小夥兒剪出一條非遺路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河南90後小夥暢楊楊是孟津剪紙傳承人,他用一把剪刀,創作出上千件剪紙作品,並剪出了一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之路。每天晚上8點,暢楊楊都會準時開播,一把剪刀、一張紙,吸引了不少熱愛剪紙的網友。暢楊楊說愛上剪紙是受奶奶的影響。
  • 手裡的一公斤泥值30萬 「60後」泥塑大師還愛捏手辦
    河南商報記者鄭超實習生徐冉/文記者鄧萬裡/圖一捧紅泥值千金,一個葫蘆藏乾坤,一幅剪紙成流行……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物件,卻被傳統手藝人玩得爐火純青,當傳統遇到時尚,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人物3「90後」小夥辭職做剪紙吸引國外客戶「下單」
  • 這位孟津90後厲害了,登上了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
    在前天的央視19:30的《新聞聯播》中,出現了一位孟津90後,他就是河南省非遺傳承人孟津民間剪紙藝人-暢楊楊,這是咱孟津人的驕傲!一提到剪紙藝術,很多人第一印象可能多是年紀偏大的阿姨或老奶奶,但這位孟津剪紙傳承人卻是一位標準的90後帥哥。
  • 90後營口男孩痴迷剪紙 巧手剪出萬千世界
    90後營口男孩痴迷剪紙 巧手剪出萬千世界 大學畢業自主創業 他要讓這項技藝得到更多傳播 作者:劉宏偉 2019-06-14 09:59   來源:這個90後的大男孩,不僅一手創建了伊爾根覺羅氏明躍剪紙書畫苑,而且產品遠銷國內外。在他看來,剪紙或許是機遇與使命的疊合,所以能為剪紙藝術注入更多創造,讓這項傳統技藝有更多的傳播者,便是自己期待和努力而做的事。  出身剪紙世家,痴迷這門手藝  一把剪刀,一張輕盈紙,須臾之間便可打造出一個靈動的世界。
  • 「火箭少年」「基建狂人」「剪紙哥」超強動手能力圈粉,網友:手裡...
    在這個「史上最長」暑假裡,「火箭少年」「基建狂人」「剪紙哥」等大學生的精彩故事,讓我們印象深刻,有網友表示:看完別人的暑假,手裡的手機突然不香了……■火箭拖著尾煙驟然升空 視頻截圖「火箭少年」希望將熱愛變成事業
  • 鄭州90後小夥做剪紙婚床 寓意「鴛鴦戲荷」 (1/4)
    鄭州90後小夥做剪紙婚床 寓意「鴛鴦戲荷」 (1/4) "← →"翻頁
  • 為鄭州90後小夥「鴛鴦戲荷」剪紙婚床點讚
    為鄭州90後小夥「鴛鴦戲荷」剪紙婚床點讚時間:2017-06-12 14:43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6月11日,鄭州,一張長2米、寬1.8米、高2米6的鴛鴦戲荷剪紙婚床亮相,吸引了前來參觀的市民。據了解,鴛鴦戲荷剪紙婚床由劉廣磊、暢楊楊兩位民間剪紙藝人耗時十多天完成。
  • 找回年味兒,剪紙迎新春
    大家好,我是暢楊楊。我是孟津民間剪紙技藝的傳承人,更是一位愛好剪紙的90後。孟津剪紙源於河南豫西地區,屬於傳統美術,跟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從2010年開始,我回老家整理這方面的資料,向文化主管的單位申報孟津剪紙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學剪紙,捏泥人,彈古箏……河南博物院裡非遺活態展示樂趣多
    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學剪紙,捏泥人,彈古箏……6月1日的河南省博物院成了孩子們的天堂,充滿了歡聲笑語和節日氣氛,小朋友們現場充分體驗了非遺活態展示帶來的樂趣。據了解,為迎接2018年6月9日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河南全省各地、各單位、社會各界逐步拉開非遺宣傳展示序幕遺產日期間大概有300多項活動。
  • 90後廣州女孩憑什麼靠一張剪紙成名?
    剪紙,是一種古老的藝術文化。如今越來越多的民間藝術開始隨著一代人的消失而消亡,慶幸的是90後姑娘陳粉丸,把剪紙藝術發揮的淋漓盡致。自她畢業後就一直從事紙藝創作,從藝術書到紙藝裝置,她的作品,常用奇趣的造型,來解構熟悉的日常事物。跟隨科普一起去欣賞一下這位藝術家的作品吧!
  • ​剪紙,原來也可以這麼高級
    剪紙,是淄川東西部山區農村極具群眾性、傳統性的民間造型美術。民間剪紙,歷史悠久,起源難考。剪紙在民間的流行,往往伴隨著生辰、婚嫁等習俗。印象中的剪紙都是大紅色的紙,洋溢著喜慶氛圍,但其實剪紙也可以是創意迭出,色彩豐富,內容多樣的,看起來滿滿的高級感。今天小編就收集了淄川最年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傳承人楊楊的創意剪紙給大家。
  • 孟津人暢楊楊獲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十大鄉土工匠」入圍名單之首
    近日,由中國農民豐收節辦公室組織的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系列「十大」徵集推選活動入圍名單出爐,河南省省級非遺項目—孟津民間剪紙技藝傳承人暢楊楊獲「十大鄉土工匠」入圍名單之首。  近日,由中國農民豐收節辦公室組織的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系列「十大」徵集推選活動入圍名單出爐,河南省省級非遺項目—孟津民間剪紙技藝傳承人暢楊楊獲「十大鄉土工匠」入圍名單之首。  為慶祝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讓農民唱主角、讓活動下基層、讓節日到農村,由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指導委員會辦公室指導開展的重點活動、豐收節系列「十大」徵集推選最終入圍名單出爐。
  • 「衿」,我們手藝之路的緣起
    我們在德化深入考察了一段時間,發現採用純手工製作陶瓷的手藝人十分稀少,幾乎都是批量化規模化的工廠模式,在四處打聽後,才終於找到幾個手工製作陶瓷的年輕人。在那段時間,我們做了一些樣品出來,其中就包括「衿」的瓷胎,把它們寄給之前在四川邛崍拜訪過的竹編手藝人,請他們編織,試看效果如何。也許是樣品的緣故,他們編得比較仔細,效果在當時看來還算可以。
  • 扶風絳帳大營村90後大學生創作「剪紙作品」為疫情防控助力!
    關注「廣廣傳媒」了解扶風實時資訊信息 ▲戰勝疫情 作者:霍佳偉,90後,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絳帳鎮大營村一組人,畢業於陝西青年職業高等專科學校。
  • 「雄安·容城」剪紙貼畫 九旬老人的特殊手藝
    3月29日,來到容城縣東小裡村孫秀芹老人家,走進裡屋,91歲高齡的孫秀芹老人正盤腿坐在炕上,左手拿剪紙,右手拿剪刀,全神貫注得剪著一隻小狗,她的旁邊放著一張張通過小鳥、小魚、鳳凰、花朵、樹葉等動物植物剪紙圖像拼成的彩色圖畫。
  • 重慶大渡口:「後浪」愛上傳統剪紙 讓「非遺」變得更年輕
    這樣活力滿滿的剪紙作品,出自一位乖巧可愛的年輕小姑娘之手。一把剪刀,一張紅紙,不出半個小時,一幅生動的金魚圖就躍然紙上。這樣活力滿滿的剪紙作品,出自一位乖巧可愛的年輕小姑娘之手。踩著「90後」尾巴出生的劉佳雯,今年21歲,還在讀大學。去年年底,她成為了重慶市大渡口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堰興剪紙代表性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