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河南」90後剪紙大男孩暢楊楊:傳統手藝也可以時髦起來
1月12日上午,在"春滿中原老家河南"主題系列活動啟動儀式主會場的非遺項目活態展示區,一位市民看見90後剪紙大男孩暢楊楊仿佛看見了老朋友。他的剪紙"櫃檯"無疑是最受歡迎的,被市民圍個水洩不通,很多市民還紛紛拿起剪刀,跟著"小師傅"現場學剪紙。
-
加快建設副中心 青聯委員在行動 | 暢楊楊——90後小夥兒剪出一條非遺路
,暢楊楊只是一名普通的、喜歡剪紙的農村外出打工青年。直到今天,人們還是會對暢楊楊十年前那個命運轉折點感到好奇。那一年,19歲的暢楊楊白天在深圳某工廠的流水線上做著簡單重複的工作,晚上和一同南下的同鄉共住六人間宿舍。晚上六點下班後,工友們常會結伴出去逛街、打遊戲。暢楊楊不同,他一下班就鑽回宿舍,把紅色的紙張鋪在床上,趴著剪紙。
-
「火箭少年」「基建狂人」「剪紙哥」超強動手能力圈粉,網友:手裡...
現在,他正忙著繼續建設第二期工程,模擬南京長江大橋及重慶朝天門大橋,繼續充實自己的「基建王國」。張亞東覺得,現在努力做的一切,至少對自己成長有很大幫助。■暢楊楊直播剪紙,吸引了不少網友的關注視頻截圖「剪紙哥」用剪刀剪出美好幸福生活90後小夥暢楊楊是河南孟津剪紙傳承人。每晚8點,他都會準時開播,一把剪刀、一張紙,吸引了不少熱愛剪紙的網友。
-
在奮鬥中讓青春飛揚丨90後小夥兒剪出一條非遺路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河南90後小夥暢楊楊是孟津剪紙傳承人,他用一把剪刀,創作出上千件剪紙作品,並剪出了一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之路。每天晚上8點,暢楊楊都會準時開播,一把剪刀、一張紙,吸引了不少熱愛剪紙的網友。暢楊楊說愛上剪紙是受奶奶的影響。
-
這位孟津90後厲害了,登上了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
在前天的央視19:30的《新聞聯播》中,出現了一位孟津90後,他就是河南省非遺傳承人孟津民間剪紙藝人-暢楊楊,這是咱孟津人的驕傲!一提到剪紙藝術,很多人第一印象可能多是年紀偏大的阿姨或老奶奶,但這位孟津剪紙傳承人卻是一位標準的90後帥哥。
-
為鄭州90後小夥「鴛鴦戲荷」剪紙婚床點讚
為鄭州90後小夥「鴛鴦戲荷」剪紙婚床點讚時間:2017-06-12 14:43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6月11日,鄭州,一張長2米、寬1.8米、高2米6的鴛鴦戲荷剪紙婚床亮相,吸引了前來參觀的市民。據了解,鴛鴦戲荷剪紙婚床由劉廣磊、暢楊楊兩位民間剪紙藝人耗時十多天完成。
-
鄭州90後小夥做剪紙婚床 寓意「鴛鴦戲荷」 (1/4)
鄭州90後小夥做剪紙婚床 寓意「鴛鴦戲荷」 (1/4) "← →"翻頁
-
手裡的一公斤泥值30萬 「60後」泥塑大師還愛捏手辦
吹罷一曲葫蘆絲,「70後」侯娜發出這樣的疑問,隨後覺得自己「想太多」,不好意思地笑了。侯娜是葫蘆烙畫的傳承人,大大小小的葫蘆,被她握在掌心,用電烙畫筆勾勒過後,深深淺淺的烙印成字、成畫,宛如一個個葫蘆精靈。「葫蘆烙畫,就是火的溫度與力度的結合。」侯娜做葫蘆烙畫已經有12年,除了在葫蘆上作畫,她還把葫蘆做成葫蘆絲、蟈蟈籠、扳指、水杯等,將葫蘆烙畫的觀賞性和實用性融為一體。
-
孟津人暢楊楊獲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十大鄉土工匠」入圍名單之首
近日,由中國農民豐收節辦公室組織的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系列「十大」徵集推選活動入圍名單出爐,河南省省級非遺項目—孟津民間剪紙技藝傳承人暢楊楊獲「十大鄉土工匠」入圍名單之首。 近日,由中國農民豐收節辦公室組織的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系列「十大」徵集推選活動入圍名單出爐,河南省省級非遺項目—孟津民間剪紙技藝傳承人暢楊楊獲「十大鄉土工匠」入圍名單之首。 為慶祝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讓農民唱主角、讓活動下基層、讓節日到農村,由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指導委員會辦公室指導開展的重點活動、豐收節系列「十大」徵集推選最終入圍名單出爐。
-
找回年味兒,剪紙迎新春
大家好,我是暢楊楊。我是孟津民間剪紙技藝的傳承人,更是一位愛好剪紙的90後。孟津剪紙源於河南豫西地區,屬於傳統美術,跟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從2010年開始,我回老家整理這方面的資料,向文化主管的單位申報孟津剪紙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科普公益|二十四節氣的剪紙畫,你見過嗎
作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洛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剪紙」代表性傳承人——暢楊楊,這名「90後剪紙哥」把剪紙藝術和科普知識相結合,在「全國科普日」來臨之際,精心設計製作了「孟津剪紙之二十四節氣」。下面,小編帶你一睹為快。
-
「90後」傳承人以新方式激活剪紙課
近日,新冠肺炎在全國肆虐,90後非遺剪紙傳承人楊鉞十分憂心,她拿起剪刀,剪出名為《必勝之心》的剪紙作品,以此致敬疫情戰役中醫務工作者們不畏犧牲的精神和必勝的決心。楊鉞是出生於北京的90後姑娘,也是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剪紙傳承人,剪紙(北京)第四代傳人。她自幼與剪紙結緣,自2000年開始學習剪紙,後師從京派剪紙藝術家張秀蘭系統學習剪紙藝術。現在已成為一名剪紙老師的楊鉞,讓越來越多的學生了解到剪紙藝術。
-
90後營口男孩痴迷剪紙 巧手剪出萬千世界
90後營口男孩痴迷剪紙 巧手剪出萬千世界 大學畢業自主創業 他要讓這項技藝得到更多傳播 作者:劉宏偉 2019-06-14 09:59 來源:這個90後的大男孩,不僅一手創建了伊爾根覺羅氏明躍剪紙書畫苑,而且產品遠銷國內外。在他看來,剪紙或許是機遇與使命的疊合,所以能為剪紙藝術注入更多創造,讓這項傳統技藝有更多的傳播者,便是自己期待和努力而做的事。 出身剪紙世家,痴迷這門手藝 一把剪刀,一張輕盈紙,須臾之間便可打造出一個靈動的世界。
-
奔波鄉間的律師楊楊
「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人握手言和,做律師還是有點價值。」楊楊對此很是滿足。他說,村民之間的糾紛影響生活和諧。譬如夫妻矛盾沒有調解好,父母子女跟著操心受氣,老人愁眉苦臉,小孩動不動被教訓。村民之間打架,沒有處理好容易成為世仇,影響幾代人。
-
16米剪紙長卷獻給牡丹文化節
>為迎接即將到來的第30屆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孟津90後小夥暢楊創作了一幅16米長、名為《洛陽牡丹卷》的剪紙長卷。昨天,他向我們展示了自己的作品。《洛陽牡丹卷》長達16米、寬約70釐米。長卷上,一位手託龍珠的牡丹仙子引領著30條巨龍從天而降,每條龍身體的中央都嵌著牡丹。暢楊說,他從今年春節前開始構思整幅作品,春節期間開始創作。兩個多月時間,他陸續完成畫圖、剪紙、染色等工序,剪紙長卷創作成功。為精確地表現各種牡丹的特點,暢楊查閱了大量資料,為每朵牡丹單獨染色、套色。
-
90後廣州女孩憑什麼靠一張剪紙成名?
剪紙,是一種古老的藝術文化。如今越來越多的民間藝術開始隨著一代人的消失而消亡,慶幸的是90後姑娘陳粉丸,把剪紙藝術發揮的淋漓盡致。自她畢業後就一直從事紙藝創作,從藝術書到紙藝裝置,她的作品,常用奇趣的造型,來解構熟悉的日常事物。跟隨科普一起去欣賞一下這位藝術家的作品吧!
-
90後剪紙男孩南宮偉「後浪」與傳統民俗文化藝術碰撞新火花
同時,因地域環境、生活習俗、審美觀念的木同,各地剪紙又有差異。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其學習、掌握和使用該技藝的人群也逐漸呈現年輕化趨勢,並且有越來越多的「後浪」們加入到了保護和傳承傳統民俗文化藝術的隊伍中來。南宮偉,90後的運城小夥。初見時他的靦腆、謙虛性格讓人印象深刻。
-
剪紙傳習所裡的手藝人,「我打心眼兒裡喜歡剪紙」
「我打心眼兒裡喜歡剪紙。忙的時候,我就抽空剪,閒下來,我大部分時間都在剪紙。我很想把咱們這個剪紙藝術傳承下去,發揚光大。」近日,在位於子長市齊家灣社區的剪紙傳習所裡,54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蘇彩雲一邊忙著給學員教剪紙,一邊向記者講述她和剪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