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來偏惹故鄉情!唐詩裡的「春日思鄉」,這3首詩寫盡!

2020-12-18 歷史上的今天官網

都說秋天是思念的季節,春天又何嘗不是?春思皆因其美好易逝,唐代詩人愛在春天裡思念故鄉,也因此留下不少春日思鄉的佳作。春來偏惹故鄉情!唐詩裡的春日思鄉,這3首詩寫盡!今天就和小編一起讀一讀。

1、《春夜洛城聞笛》唐·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已經不記得第1次聽到這句詩是什麼時候了,只是聽到這句詩時那種怦然心動始終沒能褪去,直到如今再讀也是如此。悠揚的笛聲隱隱綽綽,一種飄渺朦朧的意境,總讓我想起京劇中的悶簾導板,舊時的戲園子沒有擴音設備,唱悶簾時臺上空無一人,後臺隱隱約約的聲音就仿佛戲中人穿越千山萬水款款而來。

「此夜曲中聞折柳,誰人不起故園情」1句承接上1句的意境,笛聲之悠遠清寂方能顯出詩人思鄉情結之濃重。整首詩僅2句,短短28字,卻令人回味無窮,心動不已。

2、《春興》唐·武元衡

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春風一夜吹鄉夢,又逐春風到洛城。

唐詩裡不乏思鄉佳作,古人往往觸景生思鄉之情,悠悠鄉思彌久不散,便有了悠悠歸夢。這首詩有春景,有鄉思,還有歸夢,實在是難得的思鄉佳作。鄉思鄉夢傷感悵惘,可因為發生在溫馨明麗的春天,所以少了幾分沉重悲傷。

整首詩前2句寫的是暮春細雨初晴,暮春不如早春般生機勃勃,倒有點凋零闌珊。春天看來就要消逝了,惹動詩人的羈泊情懷,勾起悠悠鄉思。「春風一夜吹鄉夢,又逐春風到洛城」,這1句的意境真是妙不可言。春風如此多情,它懂得詩人的悠悠鄉思,於是為詩人送來一場悠悠歸夢。

3、《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唐·杜審言

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杜審言宦遊十餘年仍職低位卑,仕途不達,平日裡又公務繁冗,不得閒暇,偶然見到異地的春景,於是便有了「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的感慨。仔細一想,詩人驚的豈止是物候之新,也是又一載年華之流逝。

中間兩聯寫的都是「驚新」,詩人的故鄉是中原地區,如今身處的是異鄉江南。太陽染紅雲霞,天地明亮,梅柳沿岸綻放,大地一片春色,黃鶯歌唱,浮萍色深,江南的春天畢竟和中原不同,「驚新」不過是因為懷舊,所以才會聞古調淚沾巾。

春來偏惹故鄉情!唐詩裡的「春日思鄉」,這3首詩寫盡!

相關焦點

  • 馬戴這首思鄉詩,寫盡思鄉之痛而餘音嫋嫋,在晚唐詩篇中鶴立雞群
    那一首詩,這兩句可謂是寫盡了思鄉之苦,在後世贏得了很高的評價。不過,除了那一首《灞上秋居》之外,馬戴還有一首著名的思鄉詩,情真意厚讓人想家,被後世評論為「在晚唐詩篇中鶴立雞群」。全篇如下:孤雲與歸鳥,千裡片時間。念我何留滯,辭家久未還。微陽下喬木,遠燒入秋山。
  • 3首詠春唐詩,白居易、韋應物等人筆下的春日實在清新動人!
    今天就和小編一起讀3首詠春唐詩,白居易、韋應物等人筆下的春日實在清新動人!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讀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一種撲面而來的清新氣息,是春天的青草味兒,但覺春風拂面而人自醉。這首詩全詩都在寫景寫物,沒有一句寫人寫事,語言平易淺近,清新自然,生意盎然。讀完整首詩,仿佛親歷了一遍西湖春行。
  • 杜審言這首詩在春天郊遊時思鄉,在這個春天你會因為什麼思鄉?
    陸丞是作者的一位好友,具體的名字在《全唐詩》中是沒有記載的,陸丞當時是在晉陵任縣丞,所以在和詩的時候杜審言就是以姓加職位進行和詩,在唐代詩人這樣的和唱方式是很盛行的。當時的杜審言在江陰縣任職,他的好友陸丞是在鄰縣做官,說起來兩個人還算是的同僚,但同時也是好友。杜審言這首和詩是用原唱同題抒發自己宦遊江南的感慨和歸思。
  • 唐詩三百首賞析之五絕:詩人名聲很差,但這首思鄉詩卻寫得很精彩
    尤其是這首非常簡短的五絕,寫的很精彩,寫出了很多人的思鄉之情。且看: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這首詩我們都已經耳熟能詳了,畢竟是非常著名的唐詩。這首詩的題目是《渡漢江》,作者則是唐代前期著名詩人宋之問。宋之問這個詩人,五絕、七絕都有精彩的作品,尤其是這首《渡漢江》的「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寫出了很多人的思鄉之情,廣為傳頌。
  • 唐詩三百首中杜審言這首詩,倒也無愧於孫子杜甫的「吾祖詩冠古」
    在唐詩300首當中有一首詩歌是很有特點的,因為這首詩是杜甫的祖父所寫,也就是杜審言。杜審言初唐的詩人,對於律詩的探索在文學史上有很高的地位。這首古詩就是都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 明詩中出色作品不多,不過這兩句情意綿綿的思鄉詩卻可比肩唐詩
    雖然不像唐詩那樣隨手拈來都是千古名句,但是至少還是有不少優秀作品的。比如今天要說到的這首明代詩歌,兩句情意綿綿的思鄉詩可比肩唐詩,十分精彩。且看:春風一夜到衡陽,楚水燕山萬裡長。莫道春來便歸去,江南雖好是他鄉。
  • 讀書讀詩.寫盡春天的詩詞⑤春日18首古詩詞
    這首詩表面描繪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實則是一首哲理詩,表達了詩人於亂世中追求聖人之道的美好願望。2.北宋詩人秦觀《春日》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寫雨後春景。3.宋江西詩派詩人晁衝之《春日·陰陰溪曲綠交加》陰陰溪曲綠交加,小雨翻萍上淺沙。鵝鴨不知春去盡,爭隨流水趁桃花。這是一首寓情於景的惜春詩。全詩四句四景,小溪明淨,細雨翻萍,鵝鴨嬉戲,桃花逐水,畫面十分鮮明,歷歷如在目前,令人悠然神往。
  • 《唐詩三百首》中最著名的思鄉詩,意象悠遠,情意綿綿
    清代蘅塘退士等,在數以萬計的唐詩中選取了三百餘首經典作品,編入《唐詩三百首》。《唐詩三百首》中,共收錄詩人77位,詩歌311首,相比唐代2536位詩人,五萬餘首唐詩,可以說反覆甄選,選取了唐詩的精華。那麼,在這三百餘首唐詩中,最佳思鄉詩是哪個呢?
  • 唐詩三百首賞析之五絕:這是最短的思鄉詩,中國沒有人不會背
    唐詩三百首在賞析了王維的5篇五絕之後,我們終於迎來了唐詩最偉大的詩人李白。在唐詩三百首的29首五絕當中,李白有兩首詩入選。一則是《怨情》,另外一個,則就是古詩詞當中最短的思鄉詩,除了牙牙學語的幼童,中國沒有人不會背。
  • 阿蠻讀唐詩:王勃想家的詩三首
    江水又深又寬,群山又高又險,既是實寫,又是在說正因為環境如此,更增加了返鄉的難度和思鄉的深切。這首詩還是和前面幾首一樣,寫的是客旅愁思。後面一首也是。王勃自京城被貶到四川,這種思鄉的情緒一直困擾著他。
  • 3首關於秋天的唐詩,3首唐詩,3種韻味,讀一次就會愛上
    這3首關於秋天的唐詩,卻讀出3種韻味,相信讀一次就會愛上。所謂「春華秋實」,秋天的山野那是一片秋果纍纍,色彩斑斕。遠在千年之前的杜牧,就曾目睹了清秋的絢爛,一首《山行》寫出了秋色的韻味。杜牧這首詩千古流傳,它著重寫出了秋的顏色。遠上寒山,一條蜿蜒的小路消失在目光的盡頭,順著小路望去在那白雲朦朧的地方散落有幾戶人家。停下馬車,駐足四望,一片讓秋霜染紅了的楓葉,嬌豔似火,如同二月春花。閉上眼,在腦海中浮現出一幅秋色山林圖,那畫面有空山,有青雲,有人家,更有如火一般的楓葉,五彩斑斕的秋就這樣完美的展現,讓人陶醉不已。
  • 3首關於秋天的唐詩,3首唐詩,卻有3種韻味,讀一次就會愛上
    一年當中,走過春的孕育,走過夏的蔥蘢,終於迎來了秋的絢爛。今日立秋,這個時節的到來,預示了清秋離我們並不遙遠。而在唐代,登高賞秋,寫秋,幾乎成了詩詞歌者不可錯過的一場盛宴。這3首關於秋天的唐詩,卻讀出3種韻味,相信讀一次就會愛上。
  • 韓愈最著名的唐詩七絕,寫盡春雨之美,尤其是第二句真乃絕妙佳句
    不過這樣的一個古文大家,唐詩詩詞的造詣也很深,尤其是他的一首七絕唐詩就非常出色,寫盡春雨之美,其中的第二句更是絕妙佳句,且看: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這首古詩的題目是《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是韓愈最為著名的一首七絕。其中的前兩句「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寫春雨、春草,非常精彩,都是千古名句。
  • 《唐詩三百首》裡最悠閒的一首詩,愛睡覺的人都喜歡它!
    相信許多人和小編一樣,都聽說過這首打油詩。看見這首打油詩的第一感覺就是很想笑,因為它和我們平常所理解的勸學詩正好相反,寫這個的人也許是在讀書壓力之餘想放鬆一下,抑或者想寫這樣一首非主流的詩,感覺好玩吧。不管是何種原因,這首打油詩不脛而走,倒是成了家喻戶曉的作品。看完這首詩,小編首先想到了一句老話,叫做「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
  • 賈至這首詩也是很孤獨,通篇只是那麼淡淡著筆,字裡行間充滿憂愁
    唐詩裡就有很多那種思鄉之作,寫得極為傷感,也非常的憂愁,譬如賈至的這首《春思二首.其一》那就是一首感傷之作,通篇只不過是淡淡著筆,用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寫盡了思鄉之苦,也就使得這首詩顯得與眾不同,每一句都有很傷感;詩人把那種無奈,還有對於故鄉的思念之苦,全部融入進了作品中,也就使得這首詩處處充滿了憂愁。
  • 春日這首詩意思是 春日是什麼代詩人寫的
    《春日》這首詩相信很多人都學過吧,這首詩是朱熹所作,表面上描寫了春季的美,但是實際卻有著更深的含義。那麼《春日》這首詩具體是什麼意思呢?詩人又是哪個朝代的呢?  《春日》  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 東風不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長…賈至《春思》簡析
    東風不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長。七言絕句 押陽韻草色青青柳色黃,仄仄平平仄仄平,桃花歷亂李花香。平平仄仄仄平平。東風不為吹愁去,平平仄仄平平仄,春日偏能惹恨長。首句交待了時令,春草青青,鵝柳重絲,一派初春的景象。承句隨著時光推移,景色轉換,桃花落英紛紛,李花幽香陣陣。草青,柳黃,桃紅,李白,畫面明豔,春光明媚,春意盎然。詩人極力渲染春色之美,為後面的春愁春恨作鋪墊。讓人聯想到「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春帶愁來,卻不解帶愁去。
  • 《唐詩三百首》裡最矛盾的一首詩,上下文矛盾,卻千古流傳!
    《唐詩三百首》是家喻戶曉的詩歌啟蒙讀物,各種類型的詩歌佳作都有,但是有一首詩卻很奇怪,它的上下文所要表達的意思看起來是矛盾的,但是由於它的感情真摯,因而千古流傳。我們一起看看這首《渡漢江》: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 韋莊的這首詩,一開篇便是不俗,道盡了思鄉愁緒!
    讀他的詩作,最好是能夠靜下心來,只有這樣,才能夠理解他詩作中的意境,以及他詩作中所傳遞出來的美。個人是非常的喜歡他的詩作,每次讀他的詩,總是能夠有意外的收穫。小編今天要為大家推薦他非常經典的一首詩,那便是他的《江外思鄉》,在這首詩中,充分地表達出了詩人對於故鄉的真切思念,以及對於故鄉的那一份愛,讀來真是令人讚嘆不已。
  • 唐詩裡的梨花有多美?3首詩告訴你,桃李都要自嘆不如!
    梨花說起唐詩裡的梨花,很多人想到就是那一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但這句唐詩寫的應是雪,只是用梨花來比喻。自古不乏寫梨花的唐詩,除了梨花,唐詩裡也常常出現桃李,不過,小編還是覺得,唐詩裡的桃花之美,桃李都要自嘆不如!唐詩裡的梨花究竟有多美?3首詩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