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詩裡最生動有趣的一首詩,白鳥一雙臨水立,見人驚起入蘆花!

2020-12-17 塵世曉書僮

宋詩是唐詩之後的又一座高峰,而且宋詩比起唐詩來還有著一層更為深刻的哲理,這也就使得後世的明清兩朝的詩人,要麼就學習唐詩,要麼就學習宋詩。所以說宋詩對於中國文學,也是起到了極為深遠的影響,裡面也是有很多經典的名篇。同時這些詩作,也最是能夠打動我們,引起我們情感上的共鳴,因此宋詩也是同樣的值得我們關注。

那說起宋詩裡的名篇,相信對於喜愛詩詞的朋友來說,那都是不會陌生,特別是一首比較經典的詩作,那也是同樣的收錄進了我們小學的課本裡。但是有一些詩人,他們的作品雖然寫得好,可是名氣並不大,這種比較冷門的詩作,應當說也是同樣的值得一讀。

宋朝的詩人他們比起唐朝的詩人來,儘管在表現手法上,並沒有獨特之處,可是他們勝在意境,往往一些看似很普通的作品,可是由於詩人那種生動而又細膩的描寫,也使得這些作品最終成為了千古名篇,例如宋朝詩人戴復古的這首《江村晚眺》,那同樣也是一首難得的千古佳作,而且這首詩描寫的極為生動,也非常的抒情,讀來更是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江村晚眺》宋代:戴復古江頭落日照平沙,潮退漁船閣岸斜。白鳥一雙臨水立,見人驚起入蘆花。

戴復古也是宋朝著名的詩人,同時他也是南宋時期「江湖派」裡名氣最大的一位,雖然他是一介布衣,但是才華橫溢,創作出了無數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這也使得他最終成為了南宋時期一位了不起的詩人。他的詩清新脫俗,往往看似寫得很普通,但是詩人那種高超的表現手法,也是使得他的作品最貼近生活,所以讀這樣的作品,也最是能夠感受到宋詩的那種獨特的韻味。

宋朝很多的詩人,他們都在表現手法上進行更為豐富的探索,也正是這樣的一種探索,也使得他們的作品,顯得更加的唯美,也更加的能夠打動我們。那這首《江村晚眺》,其實只是描寫了詩人當時的所見所聞,但是他這種細膩的描寫,也使得這首詩最終成為了一首難得的千古名篇。

第一二句便是營造出了一種高遠的意境,短短的兩句詩,卻是猶如一幅淡淡的山水畫卷,「江頭落日照平沙,潮退漁船閣岸斜。」,整個江邊的上面的夕陽,全部籠罩在了那江邊的沙灘之上,使得整個沙灘看上去美輪美奐,等到江邊的潮水退去了之後,那水中的漁船便是擱淺在了岸邊。這兩句詩初讀的時候會覺得很平淡,可是細細品來則是會發現這兩句其實描寫的很是唯美。

第三四句詩人描寫的就更加的生動,同時也更加的唯美,「白鳥一雙臨水立,見人驚起入蘆花。」,遠處的沙灘之上,正好有一隻水鳥停在那岸邊,當有人靠近時,它聽到了人的腳步聲,便是警覺地飛入蘆葦叢中,使得人們再也看不到它的身影。最後兩句也是整首詩,最經典的兩句,而且描寫的極為細膩,讀來更是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戴復古其實寫過很多這種無比生動的作品,而且他大部分的作品,那都是描寫的極為唯美,也非常的細膩,特別是他的這首《江村晚眺》,更是他眾多作品中,最為深情,也最為令人感動的一首,通篇更是營造出一種唯美的意境,讀來當真是美得令人心醉。

相關焦點

  • 宋詩裡不可不讀的名句,白鳥一雙臨水立,見人驚起入蘆花
    小編今天要與大家分享宋詩裡一首不可不讀的詩作,那便是戴復古的《江村晚眺》,可能有的朋友,對於這首詩並不是很熟悉,對於位詩人也不了解,但是他的這首《江村晚眺》,卻是寫得非常的唯美,讀來更是充滿了詩情畫意。
  • 白鳥一雙臨水立,見人驚起入蘆花
    這是戴復古《江村晚眺》裡的詩句,不論你是臨水而居,還是從江邊走過,白鷺立其間,見人而驚起,便飛入蘆花叢中的現象無疑是司空見慣的。但以這一景象入詩並且把它寫出禪意來,寫出「此中有真意」來,還真是非戴復古所莫屬。
  • 詩人信手拈來的一首詩,雖然看似很普通,但卻美得猶如一幅山水畫
    無論是唐詩還是宋詩,如果缺少了那種意象,也就失去了韻味,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的詩人,往往可能只是在描寫一些普通的風景,以及普通的事物,但是只那麼信手拈來,卻是充滿了詩情畫意;而我們讀這樣的作品,也最是能夠體會到文學獨特的意境,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 南宋大詩人戴復古一首七絕,寫得生動有趣畫面感很強,值得一讀
    白鳥一雙臨水立,見人驚起入蘆花。「白鳥一雙臨水立,見人驚起入蘆花。」,但每一首都是名篇,無論是那種令人傷感的《淮村兵後》,還是像《江村晚眺》這種生動有趣的作品,那也是比比皆是。兩首詩其實是兩種不同的風格,但是寫得同樣生動,只用了那麼寥寥數語,便是營造出了一種獨特的孤獨,還有一種細膩的美,讀來讓人讚嘆不已。
  • 秋天的蘆花,就是最美秋日詩詞
    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此詩敘寫一位垂釣者在深夜歸來連船也顧不得系就上岸就寢之事,描繪了江村寧靜優美的景色,表現了釣者悠閒的生活情趣。《江村晚眺》宋代:戴復古江頭落日照平沙,潮退漁船閣岸斜。白鳥一雙臨水立,見人驚起入蘆花。戴復古是南宋江湖派重要詩人,一介布衣,遊歷江湖,足跡遍及南中國主要地區。詩人晚眺江邊景色,一幅靜態畫面:落日、平沙、江水、漁船、白鳥,一切似乎凝固了,顯得那麼寧靜而沉寂。突然,人來鳥驚。使整個畫面動了起來。
  • 「動」與「靜」的完美結合,讓這首詩讀起來別有風味兒!
    白鳥一雙臨水立,見人驚起入蘆花。這首《江村遠眺》,是南宋「江湖派」代表人物,戴復古的名作。戴復古,著名詩詞大家陸遊的學生。在學而優則仕的當時,這位小戴,反其道而行之。這首詩,是詩人在一個傍晚,臨江欣賞景色時所作。落日、平沙、江水、漁船,白鳥,一切似乎凝固,顯得格外寧靜而沉寂。突然,人來鳥驚,使整個畫面動了起來。這既是當時的情景,又是尋常趣味之事。作者著意把這個場景描摹出來,可能不僅僅是「寫生」這麼簡單,有沒有抒懷「寫意」的因素,或許應該有吧!「江村晚眺」,一下子把時間、地點、人物濃縮其中。
  • 十五首難得一見的詠蘆花詩詞,帶你領略秋日最壯觀的景色
    但是,它卻是秋天裡最壯觀的風景。蘆花向水而生,有蘆花的地方必有水;蘆花成片而長,有蘆花必是大片大片。秋風拂來,大片蘆花隨風搖曳,倒映水中,水天交融,該是多麼壯觀的景色!自先秦以來,文人墨客多有詠蘆花的詩詞,下面通過十五首經典蘆花詩詞,我們同來感受蘆花之美,秋日之壯觀。
  • 「詩詞鑑賞」蘆花,就是最美的秋日詩詞
    最愛蘆花經雨後,一蓬煙火飯魚船。江寧夾口宋-王安石茅屋滄洲一酒旗,午煙孤起隔林炊。江清日暖蘆花轉,只似春風柳絮時。最是平生會心事,蘆花千頃月明中。江村宋-黃庚極目江天一望賒,寒煙漠漠日西斜。十分秋色無人管,半屬蘆花半蓼花。
  • 這首冷門的宋詩,僅三個字就寫活了江南美景,意境唯美堪比王維!
    提到風景詩詞,我們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詩佛」王維。正如蘇軾在一首詞中專門讚美王維的詩那樣: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今天小赫赫要為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就是戴復古的《江村晚眺》。江頭落日照平沙,潮退漁船閣岸斜。白鳥一雙臨水立,見人驚起入蘆花。
  • 「詩詞鑑賞」秋風起 蘆花飛
    寫蘆花最早、也最著名的莫過於詩經裡的那首《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中的「蒹葭」指的就是蘆花。這首詩以蘆花、水、霜、露等意象營造了一種朦朦朧朧的意境,寥寥數語,卻讓人浮想聯翩。
  • 蘆花如雪,在秋日寫下飄逸動人的詩行
    最愛蘆花經雨後,一蓬煙火飯魚船。都知道林逋喜歡梅花以梅為妻,鶴為子,但他也寫了一首蘆花的詩,詩歌的題目沒有出現蘆花,倒是寫秋天的江。蒼茫的沙灘上,一對鷺鷥相對而眠,江水寧靜,清澈碧綠,連一點波紋都沒有,碧藍的天空倒映在水中就像浸在水中一樣。
  • 值得收藏的蘆葦畫與蘆葦詩:鄉情、水韻、清愁
    白鳥一雙臨水立,見人驚起入蘆花。最愛蘆花經雨後,一蓬煙火飯魚船。渡口雙雙飛白鳥,煙嫋,蘆花深處隱漁歌。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蘆花短笛中。,白鳥成行忽驚起。
  • 袁枚最唯美的一首小詩,通篇更是生動有趣,把牧童這一形象寫絕了
    那袁枚除了會吃之外,他的文章也是寫得好,同時他的詩也是一絕,他一生寫過了很多優美而又抒情的小詩,其中最為大家所津津樂道的便是他的那首《苔》,這首小詩,不僅抒情,同時還充滿了哲理。那除了這首之外,他的另一首唯美的小詩《所見》,那也是一首難得的佳作,而且通篇描寫的更是生動有趣,把牧童這一形象寫絕了。
  • 蘆花飛雪暗長汀,楓葉棲霞映秋水
    」這優美的詩句,讓人浮想聯翩……「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萬片無數片,飛入蘆花總不見。」「不對!不對!應該是『飛入梅花總不見』」。「你那是乾隆版的《詠雪》詩,我這是鄭板橋版的《詠雪》詩。況且梅花哪有這蘆花的浩蕩氣勢。
  • 蘆花,最美的秋日風景,最美的秋日詩詞
    渡口雙雙飛白鳥,煙嫋,蘆花深處隱漁歌。扁舟短棹歸蘭浦,人去,蕭蕭竹徑透青莎。深夜無風新雨歇,涼月,露迎珠顆入圓荷。江水沉沉,白鳥雙飛,楓葉蘆花,徵帆漸遠。這首詞著意描繪了蕭索的秋景。通過景物描寫,委婉含蓄地流露了詩人的無限感懷。
  • 秋水長天,讀古詩詞,邂逅時光裡的歲月靜好
    王國維說,《蒹葭》最得風人深致。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有位伊人,在水一方。——《詩經·秦風》。露冷霜寒,秋水茫茫,蒹葭蒼蒼,隔水遠眺,心上人就在水的那一方。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何止清愁,蘆花開時,還有秋日靜好。
  • 秋水長天,讀古詩詞,邂逅時光裡的歲月靜好
    王國維說,《蒹葭》最得風人深致。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有位伊人,在水一方。——《詩經·秦風》。露冷霜寒,秋水茫茫,蒹葭蒼蒼,隔水遠眺,心上人就在水的那一方。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何止清愁,蘆花開時,是秋日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