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墓中陪葬21位妙齡女子,卻無正室夫人?專家:這人不地道

2020-11-22 騰訊網

大家想必都聽說過,"曾侯乙編鐘"這套價值連城的文物。1978年,考古專家於湖北隨州,發掘出戰國早期的曾侯乙大墓。墓中出土了諸如"曾侯乙編鐘""青銅尊盤",等價值不菲且具有歷史研究價值的國寶。然而,曾侯乙身邊陪伴了21位妙齡女子,可他的正室夫人卻不知去哪。經專家給出了解答,原來曾侯乙可能有些不地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1978年,湖北隨州擂鼓墩準備擴建廠房,修建一座機械加工廠。開山炸石過程中,意外發現了曾侯乙大墓,考古人員迅速對這座古墓進行搶救性發掘。據悉,曾侯乙本人主棺槨重達7噸。當時工作人員費九牛二虎之力,動用兩臺吊車才將曾侯乙棺槨遷入實驗室。整座曾侯乙大墓面積達到240平方,由於墓中充滿積水,文物出土之後迅速氧化。這座古墓中,還有21具彩繪木棺,棺內都是女性遺骨。據專家推斷骨齡,這些女性年齡最小的不過12歲,最大的也不超過25歲,應該為曾侯乙表演歌舞的樂工。

可是這21位女子,或許是曾侯乙的殉葬者,為何曾侯乙正室夫人沒有現身這座大墓當中?按照常理度之,東周、西周以及春秋和戰國時期的墳墓,這些有頭有臉的大人物,必定會與正室夫人一同合葬(夫人有時會在大墓旁,另起一座小墓)。曾侯乙屬於一國之君,且從出土文物來看,曾侯乙更是知書達理之人,他必定知曉上古時期的祖宗禮制。2013年,湖北省博物館前副館長王老先生接受節目採訪時,說出了關於曾侯乙個人的隱私往事。

原來曾侯乙是戰國早期曾國國君,也是周皇室,嫡系子孫。身份非同凡響。曾國面積不大,可物產極其豐富。曾侯乙死亡時的年齡大約是46歲,出土文物清楚的表明,曾侯乙非常喜歡禮儀樂器,也是擅長指揮作戰的軍事家。更通俗點來說,曾侯乙文武雙全,氣宇軒昂。可是專家發現,曾侯乙墓規格已經超越了普通的諸侯王,甚至已有僭越的嫌疑。因此曾侯乙或許是想乘著周王室式微之時,於亂世中統一天下。所以曾侯乙表面上或許是附庸風雅之人,平日裡鼓搗些樂器,看美女跳舞,唱歌。

但實則曾侯乙暗中招兵買馬,苦讀兵書,與經驗豐富的大將探討作戰經驗。曾侯乙或許是表裡不一之人,曾侯乙墓中之所以沒有正室夫人,很顯然,曾侯乙並非大家所想像的那般是有情有義之人。曾侯乙寧願讓21位妙齡女子進行陪葬,也不願意和夫人同處一室,無非有兩個方面的考慮。第一點,曾侯乙與夫人雖有夫妻之實,但並無任何感情。或許曾侯乙的夫人是周王室派來暗中監視他。其二,曾侯乙手中握有實權,且是一國之君,他對女性不會投入真感情,即使是自己的正室夫人,也只是無足輕重之輩。

那麼,曾侯乙自是不會關心夫人死後到底埋葬到哪裡,王老專家給出這兩個解釋,或許從側面印證了,曾侯乙並非宵小之輩,他心中可能蘊藏著統一天下的野心。只不過戰國早期,老牌帝國齊國、楚國實力雄厚,後起之秀魏國、秦國更是野心勃勃。雖然曾國物產豐富,但所處位置屬三戰之地,且曾國人丁稀少,因此曾侯乙才沒有實現心中抱負。

而他將21位妙齡女子當作活人殉葬,也足以證明其殘忍。墓中沒有正室夫人,更是表明曾侯乙乃心狠手辣之輩。他雖然酷愛音律,但實則曾侯乙,想要取代周王室做真正的天子。

參考文獻:曾侯乙大墓檔案

相關焦點

  • 曾侯乙墓中陪葬21位妙齡女子,為何卻沒有正室夫人
    大家想必都聽說過,"曾侯乙編鐘"這套價值連城的文物。1978年,考古專家於湖北隨州,發掘出戰國早期的曾侯乙大墓。墓中出土了諸如"曾侯乙編鐘""青銅尊盤",等價值不菲且具有歷史研究價值的國寶。然而,曾侯乙身邊陪伴了21位妙齡女子,可他的正室夫人卻不知去哪。
  • 曹操墓中有2名陪葬女子,一位老婦人,一位妙齡少女,她們是誰?
    曹操墓中有2名陪葬女子,一位老婦人,一位妙齡少女,她們是誰?1998年,河南省安陽市西高穴村村民徐玉超挖出了一塊墓誌,墓誌上共寫有一百二十字。根據墓誌的文字提示,專家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墓誌的主人為魯潛,南北朝時期後趙三品官員。
  • 曾侯乙為何含著21枚玉器下葬?說說曾侯乙墓中幾個被忽略的細節
    1978年考古發掘的曾侯乙墓,就槨室而言,比長沙馬王堆辛追夫人墓大六倍。墓中出土的曾侯乙編鐘、曾侯乙尊盤、曾侯乙銅冰鑑,還有出土的各類青銅器、玉器、漆器等達到上萬件,這座墓的發掘引起了極大的震動,墓中出土的文物則向我們展示了古代貴族的奢華生活,其中也有不少被人忽略的小細節。
  • 世界最大最重的曾侯乙墓棺:陪葬者21位女性,最年輕13歲
    當木棺被運至陸地上,打開棺蓋之後,發現裡面都是一些女性的遺骨,經專家認定這些女性遺骨應該當時是為墓主人陪葬時的人殉,但也有學者認為這些女性是為曾侯乙演奏歌舞的樂工。但究竟是人殉還是樂工,歷史從來不給後人真相。但陪葬人數多達21具,在這當時是非常罕見的,有專家認為墓主人在世的時候佔有欲非常強,比較專橫,敢於逆潮流而動。
  • 湖北又一巨星隕落 他曾主持發掘曾侯乙墓
    我們用了3天時間探明了此墓的基本情況,確認這是一座巨型巖坑豎穴木槨墓。當時殘存坑口呈不規則多邊形,面積約200平方米左右,規模之巨大,形狀之特殊,在湖北地區是第一次見到。在勘查過程中,我們發現墓的中部有一個盜洞。一些同志見狀不免有些沮喪,又對此墓的發掘是否具有價值產生了懷疑。對此,我心中是有數的。
  • 湖北又一巨星隕落 他曾主持發掘曾侯乙墓
    我們用了3天時間探明了此墓的基本情況,確認這是一座巨型巖坑豎穴木槨墓。當時殘存坑口呈不規則多邊形,面積約200平方米左右,規模之巨大,形狀之特殊,在湖北地區是第一次見到。在勘查過程中,我們發現墓的中部有一個盜洞。一些同志見狀不免有些沮喪,又對此墓的發掘是否具有價值產生了懷疑。對此,我心中是有數的。
  • 靖安李洲坳東周墓葬陪葬人數比隨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多了一倍多
    從很多考古發現中我們可以看到那些王國神秘的蹤跡。靖安李洲坳墓葬同時期的湖北隨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就是其中一個偉大的發現。出土的編鐘甚至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曾侯乙墓的總面積達到220平方米,深13米。整個墓葬用巨型的槨板分隔成四個空間。按照方位,它們被稱為東室、北室、西室和中室。在墓葬的西室,一共放置有13具棺木。
  • 曾侯乙墓發掘之初:21具女屍浮在水面,吊車吊7噸棺材差點翻了
    在我國考古歷史中,能像曾侯乙墓具有歷史意義的考古並不多。提到曾侯乙墓,世人心中都會想到那件稀世珍寶,那就是編鐘,編鐘的發現可以說是音樂歷史上具有跨時代的意義。除此之外,在曾侯乙墓中還發現了其他1.3萬戰國文物,在這裡都很多的文物沒這事一座沒有被盜墓者盜取的一座墓,裡面的文物可以說十分豐富,對於研究戰國歷史的史學家來說,這就是無窮的寶藏。
  • 主持曾侯乙墓發掘的譚維四先生走了:當年考古的「曲折傳奇」
    他開創的文物考古事業,他終其一生執著於曾侯乙文物研究的精神,激勵著一代代考古人,特別是湖北文物考古人致力於文物考古事業的新發展。以下為澎湃新聞選刊的譚維四先生文章《發現曾侯乙墓》。水裡藏了一些什麼文物珍寶,誰也不知道。5月21日午夜,開始用一個小潛水泵從北室的東北角抽水。隨著水位的徐徐下降,各室的隨葬器物開始「露頭」,擂鼓墩沸騰起來了。
  • 主持曾侯乙墓發掘的譚維四先生走了:當年考古的「曲折傳奇」
    當年這一考古發現的主持者就是考古學家、曾侯乙墓主持發掘領隊、湖北省博物館原館長、研究館員譚維四,他曾任曾侯乙墓整理小組組長組織編寫了《曾侯乙墓》考古報告,2020年9月7日7時38分,譚維四先生因病醫治無效,在武漢逝世,享年91歲。澎湃新聞特選刊譚維四先生的《發現曾侯乙墓》,以紀念一代考古學者。
  •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玉器出土位置主要有四處,即墓主內棺內、陪葬棺內、墓主內棺蓋板之上及槨室之中。正如發掘報告所指出,墓主內棺蓋板上發現的玉、石飾物可能系棺罩的飾件,而出自槨室的玉、石飾物有相當一部分原先是放在陪葬棺內的。因此,可以認為曾侯乙墓的大部分玉器應該是放置在墓主及陪葬者棺內。
  • 湖北省隨州市:參觀曾侯乙墓遺址博物館
    申威隆:90後「陝西文博一哥」2012年10月1日,前往武漢的途中,我和家人路過隨州,參觀了這裡的博物館和曾侯乙墓;2020年10月2日,我們再次路過隨州,又來到了曾侯乙墓遺址,這裡沒有發生太大變化。這座博物館位於山坡之上,遠離市區,安靜愜意。整個建築坐南朝北,包括前後兩個部分,前方為服務大廳,後方是曾侯乙墓遺址,中間有一條迴廊連接。
  • 福州出土宋代墓葬,墓主人為妙齡女子,下葬前身穿"透視裝"
    福州出土宋代墓葬,墓主人為妙齡女子,下葬前身穿&34;福州出土宋代墓,考古隊從中發現薄短裙,專家直言當地女子很開放封建時期,老祖宗們講究視死如生,但凡有頭有臉的貴族下葬時都會攜帶大量珍貴的入殮品。1975年10月份,福州市新店浮倉山北坡發現了一座南宋時期古墓。
  • 曾侯乙墓考古:曾侯乙編鐘奏響中華文明悅耳之音
    近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公布了隨州棗樹林墓地考古發掘成果,兩組曾國國君以及夫人並穴合葬墓的發掘,填補了春秋中期曾國考古的空白。近10年來,湖北不斷有關於曾國的考古新發現,迄今為止共確認曾國13位帶有私名的曾侯,有名字的國君21位。
  • 曾侯乙墓裡神奇的隨葬品,他嘴裡含了21個玉制小動物,是幹嘛用的
    一個史料上沒有記載的人,揭開了一段重大歷史如果沒有1978年湖北的一處大型墓穴被發現,可能誰也不知道世上還有曾侯乙這樣一個人物。畢竟這是歷史當中的一段空白點,如果加以研究的話足以震撼整個考古界。考古工作有序地進行著,慢慢地這個曾侯乙的身份也浮出水面。
  • 戰國曾國國君曾侯乙作風土豪 死後陪葬玉器528件
    曾侯乙墓出土的戰國早期十六節玉佩  曾國,一個漢水邊的古國,失載於所有史籍,但曾侯乙,這位二千四百多年前的曾國國君,卻因其墓葬中出土的一萬五千多件文物以及為數眾多的稀世珍寶,而名揚天下  曾侯乙貴為國君,生前極度奢華鋪張,除了青銅器和漆木器,他墓中出土的玉器,同樣在戰國玉器史上佔有空前的地位。曾侯乙墓出土玉、石、水晶、紫晶、琉璃等各類玉器528件,按用途分為曾侯乙生前使用的禮器、生活用玉和佩玉,以及死後專用於殮葬的葬玉。
  • 曾侯乙墓如果抽乾墓中的水,又會有怎樣的驚天秘密揭曉呢?
    經過將近2個月的籌劃和和準備工作,1978年5月11日,曾侯乙墓的發掘工作正式開始。這次考古盛況空前,光是動用部隊直升飛機航拍就達4次之多,並並實地、實時拍攝了電影、電視。參加當年考古的劉柄回憶說:「從事考古一輩子,將軍用直升飛機用於考古,僅有這一回。」隨著墓坑的殘存填土被完全清除後,覆蓋墳墓的47塊巨型石板完全顯露出來。
  • 福州出土宋代墓葬,墓主人為妙齡女子,下葬前身穿「透視裝」
    這座古墓並沒有太多的珍貴陪葬品,卻有10箱女性衣物。考古專家結合墓志銘以及福州當地縣誌給出合理判斷,該墓墓主人應該是一位妙齡女子,應該是南宋沿海一帶上流貴族。考古隊員從這座南宋墓葬中還發現了幾件比較透明的吊帶短裙、睡衣,甚至考古專家直言不諱的說道:南宋時期,福建沿海一帶當地貴族女子行為比較開放,這究竟有何一說呢?
  • 曠世古墓—曾侯乙墓一朝驚現世,卻險些被炸
    此墓形狀很特殊,和常見的長方形、正方形、亞字形、刀把形都不一樣,呈「卜」字形,墓坑開鑿於紅礫巖中,為多邊形巖坑豎穴木槨墓,未見墓道,坑口呈不規則的多邊形,南北向,墓坑南北長16.5米,東西寬21米,深13米,面積為220平方米, 整個墓葬分作東、中、北、西四室。
  • 千年古墓發現46名妙齡少女赤身陪葬,打開墓室後,專家們傻眼了
    千年古墓發現46名妙齡少女赤身陪葬,打開墓室後,專家們傻眼了 我國上下五千多年的歷史,古人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珍貴的寶物,古人又比較講究「死人為大、入土為安」。很多人在生前有享受不盡的榮華富貴,死後便想著能夠也過得瀟灑快活,就給自己修建比較宏偉的古墓,埋藏很多珍貴的寶物,不過這些寶物隨便拿出一件,都足以讓一個人變成富豪,雖然盜墓是我國明令禁止的,但還是有一些人鋌而走險,導致很多古墓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這給考古專家帶來了很大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