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八旬老人成方言大師 潛心批校閩南語字典

2020-12-17 閩南網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牙刷」不讀「牙沙」,要念「牙雪」;

  「和諧」不讀「和藹」或「和該」,應該念「和孩」……

  每天都在講的閩南話,你會念錯嗎?生活裡的俗語土話,你知道是哪個字嗎?查一下閩南語字典《彚音妙悟》就好了。安溪83歲的退休老師廖木能批閱十載、增刪五次,對以前在泉州等閩南地區十分流行的閩南語字典《彚音妙悟》重新進行校訂、增補,並於2010年9月出版了《校增彚音妙悟》。

從教40年手不釋卷

  「《彚音妙悟》是我第一本啟蒙教材。」廖木能說,自己9歲時就開始讀私塾。當時,爺爺就教他使用《彚音妙悟》來讀書識字。後來,爺爺去世了,廖木能也進入新式學校讀書。長大後,廖木能一直從事教育工作。而在從教的40年裡,對於《彚音妙悟》,他也經常手不釋卷,時時翻閱。
除了可以用泉州方言來找字,《彚音妙悟》平仄準確,也是學習古詩聯不可或缺的工具書。此外,有很多常用的字詞用閩南話表達時,不少人都會念錯。廖木能說,像「牙刷」,很多人會讀成「牙沙」,其實應該念「牙雪」;像「和諧」的「諧」字,很多人會念成「藹」或「該」,其實應該念「孩」。

花十年校增閩南活字典

  經過多年的研讀,廖木能發現,舊版《彚音妙悟》書中的錯字、別字、音譯錯誤、排版錯誤非常多。

  2000年,已經從學校退休10年的廖木能決定,要對《彚音妙悟》重新進行校訂、增補。他開始走訪相關專家、學者,四處請教,藉助《康熙字典》《辭源》等有關工具書,查閱大量資料,對《彚音妙悟》錯別字及音義或同音字排列不清,進行歸類改正。為了校增工作,已經70高齡的廖木能起早摸黑,廢寢忘食,甚至曾一度重病入院。

2  010年9月,廖木能出版了《校增彚音妙悟》。共改正八音歸類1200多處,修改錯別字、音義錯誤及排版錯誤2200多處,又增補同音字2000多字。

  如今,廖木能不僅經常義務為一些閩南語研究愛好者傳授《彚音妙悟》的拼讀、查字方法,還繼續對《彚音妙悟》進行校訂、增補。
為搶救方言

奔走呼籲

  記者了解到,在全面推廣普通話的今天,閩南語方言的保護前景堪憂,有些父母為了讓孩子避免「地瓜腔」,甚至放棄學習閩南話,使不少孩子不會說閩南話,甚至聽不懂閩南話。對此,華僑大學文學院院長、泉州方言研究會理事長王建設認為:如果閩南語消失,對地方文化是一個巨大的損失。因此,搶救閩南語,保存它的生存空間形勢緊迫且意義重大。

  廖木能則認為,《校增彚音妙悟》的出版,是一次閩南方言保護的搶救性措施。為此,他曾上下奔走,多次呼籲。今年暑期,在廖木能的倡議下,安溪縣將在教師進修學校舉辦《彚音妙悟》培訓班,使該書能在廣大教育工作者中傳承。

相關連結

  《彚音妙悟》由泉州先賢黃思遜於清朝嘉慶五年(公元1800年)纂輯,在此基礎上,1919年,上海蔣春記書局再次進行校對增補,印行《彚音妙悟》。《彚音妙悟》是研究學習閩南語的字典,是閩南文化的瑰寶。該書約有8萬字,以五十字母為經,十五音為緯,以八音為梳櫛,俗字土音皆載其中。內容豐富,是「文人學者執筆為詩有所補益,即農、工、商賈閱之於俗語俗字所不經見者變出其中,則是書之為用,實韻學之指南」。(本網記者 莊奕燁)

相關焦點

  • 展示八旬老教師修復閩南語字典 安溪舉辦圖片展
    展示八旬老教師修復閩南語字典 安溪舉辦圖片展 qz.fjsen.com 2014-01-20 11:32   來源:泉州晚報    我來說兩句 展示八旬老教師修復閩南語字典的成效 安溪舉辦《校增彚音妙悟》圖片展
  • 安溪八旬老人校增閩南語字典(組圖)
    安溪82歲的退休老教師廖木能花費近十年時間,對以前在泉州等閩南地區十分流行的閩南語字典《彚音妙悟》重新進行校訂、增補,於近日出版了《校增彚音妙悟》。28日,廖能木向記者介紹了自己與《彚音妙悟》七十多年的不解情緣。「它可以說是我的啟蒙教材。」廖木能告訴記者,從他九歲讀私塾開始,他的爺爺就拿出了一本發黃的《彚音妙悟》教他讀書識字,後來爺爺去世後,他開始進入新式學校讀書。
  • 古老閩南語字典你見過嗎? 老人展示收藏字典
    古老閩南語字典你見過嗎?老人展示收藏字典 qz.fjsen.com 2013-07-09 11:42  沈茜 秦越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近日,晉江靈源街道靈水社區的吳式鄙老人給記者翻看了他的心愛之物———閩南語字典《增補彚(記者註:「匯」的繁體字)音妙悟》。作為閩南人,你一定會講一口麻溜的閩南語,卻未必知道,原來咱們閩南語也有字典呢!這是一本用閩南方言找字的地方韻書,是以泉州音為代表的音來找字形、識字義的獨特工具書,俗稱「閩南語字典」。
  • 八旬老人著成閩南語字典
    小潘由魏昌熾先生主講的「雅與俗的貼合——《浙南閩南話與古詩韻參同字典》講座」近日在蒼南雁過藻溪文化客廳舉行,30餘位浙南閩南語愛好者參加了這次講座。《浙南閩南話與古詩韻參同字典》是魏昌熾先生歷經20年艱辛求索獲得的研究成果。
  • 閩南語也有字典《彚音妙悟》
    「我找了好多年,好不容易才找到了這本字典。」近日,晉江靈源街道靈水社?的吳式鄙老人給記者翻看了他的心愛之物閩南語字典《增補彚音妙悟》。身為閩南人,您一定會講一口麻溜的閩南語,卻未必知道,原來咱們閩南語也有字典呢!  閩南語是中國八大古老方言之一,有古漢語的「活化石」之稱。作為硏究學習閩南語的字典,《彚音妙悟》是閩南文化的瑰寶。
  • 安溪退休老師"探秘"方言三十載 被稱為閩南話"活字典"
    他是一名退休語文老師,曾把閩南方言運用到教學中,並編寫成《閩南方言與語文教學》一書;他迷戀方言背後厚重的文化,執著於閩南方言研究,被稱為閩南方言「活字典」;10年時間長期積累,他潛心編寫成《閩南話俗音字》一書,有望近期出版。他就是安溪縣官橋鎮仁宅村65歲的林建達。
  • 部首也能用來注讀音 八旬老人巧注閩南語發音
    部首也能用來注讀音 八旬老人巧注閩南語發音 qz.fjsen.com 2013-02-27 14:48   來源:泉州晚報    我來說兩句 手稿上的每一字句,都是黃夥土長期潛心研究的成果。
  • 八旬老人自費出版《臺山方音字典》
    鄧鈞老人精通俄語、英語、普通話、粵語等。    一位已經退休多年的八旬老人,近日將自費出版一本以教臺山方言發音為主的《臺山方音字典》。這位出生於開平的老教授鄧鈞,母親是臺山人,曾在2006年出版過《臺山方音字典》,最近該書的修訂版已經編好,但多方尋求資金未果,鄧鈞決定自費出版,預計春節前後將在臺山上市。    雖然已經年過八旬,不過鄧鈞老人依然思維敏捷,普通話非常標準,很多英文字詞也記得非常清楚。
  • 花甲老人歷經三年編成字典 教您學說閩南話
    高振三歷經三年編出閩南語字典  來到晉江曾井社區教師樓,高振三早早就等在門口,神情興奮,迫不及待地想和記者分享他八月底剛改編好的《正切彚音妙悟》。這本厚厚的字典有182頁,收錄了約8萬漢字的閩南語讀音,是現年68歲的退休老教師高振三歷經三年改編而成的。
  • 安溪退休老師「探秘」方言三十載 被稱為閩南話「活字典」
    原標題:林建達致力於閩南方言保護和傳承 他情迷鄉音韻味並潛心鑽研,被稱為閩南話「活字典」—— 「探秘」方言三十載 著書傳播傳統文化 林建達致力於閩南方言保護和傳承 核心提示 他是一名退休語文老師,曾把閩南方言運用到教學中,並編寫成《閩南方言與語文教學》一書;他迷戀方言背後厚重的文化,執著於閩南方言研究,被稱為閩南方言「活字典
  • 八旬老人廿年創作五千首詩詞 用方言念朗朗上口
    八旬老人廿年創作五千首詩詞 用方言念朗朗上口www.zjol.com.cn 2006年07月31日 15:33:43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老人叫林廣華,今年82歲。上世紀八十年代,他的一位同事喜歡寫些東西,老人受影響也萌發了寫詩的想法。於是,他從小店裡買來鋼筆和小本子,開始創作。一些鄰居聽說沒念幾年書的老人要寫詩詞,都把這當成笑話,但這絲毫沒影響他創作的信心。在創作過程中,因文化水平的限制,林廣華有很多字不認識,他就用同音字來代替,或是留一個空格,找機會向子孫們請教,或是自己查字典。
  • 八旬老人研究姓氏半世紀 助港澳臺僑胞尋根尋親
    八旬老人研究姓氏半世紀 助港澳臺僑胞尋根尋親   中新社泉州6月25日電 題:八旬老人研究姓氏半世紀 助港澳臺僑胞尋根尋親  作者 李展 蘇巧鳳  「人有憾事,莫若於對自己祖宗魂牽夢縈,卻不能認祖歸宗;民有幸事,莫若於對自己知根知底,思鄉夢圓,葉落歸根。」
  • 廣東八旬阿伯編《雷州話字典》!一句話讓人淚目
    這是一位從事粵西方言研究的專家對《雷州話字典》的評價。這部字典收錄了16000個字的雷州話讀音、釋義,還附有部分雷州方言詞語,全書超80萬字,近700頁。值得注意的是,這部字典並非由專業機構所著,而是一位雷州老人一筆一畫寫下來的。
  • 翻譯《詩經》,編寫村志,整理方言,河間八旬老人鍾情本土文化
    2000年,殷玉清老人在原河間市郵電局退休後,一直很忙碌,因為他要將《詩經》譯成白話文,為本村和鄰村編寫村志,還整理了河間方言和歇後語。為百姓譯《詩經》「我喜歡和文字打交道。」殷玉清說,兒時,他就喜歡讀書、寫作,後來讀大學、當兵、做電焊工,身邊也總少不了書本。
  • 八旬翁傳承雷州文化 手寫編纂方言字典
    為了進一步傳承雷州文化,他於2012年-2013年手寫編纂、出版《雷州話字典》。這部字典收錄了16000個字的雷州話讀音、釋義,還附有部分雷州方言詞語,全書超80萬字,近700頁,被粵西方言研究專家高度評價,「該字典的問世是雷州文化建設的一件大事。此著深入地記錄了雷州話的讀音,是雷州話傳承的力作,影響頗為深遠。」
  • 首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福建安溪舉行 「80後」制茶能手嶄露頭角
    首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福建安溪舉行 「80後」制茶能手嶄露頭角  【解說】一樣的茶青、一樣的製作地點、一樣的製作裝備……5月9日,來自「中國烏龍茶之鄉」福建安溪各鄉鎮,從初賽、複賽中脫穎而出的20位制茶能手在安溪縣虎邱鎮高建發茶莊園內,潛心炮製鐵觀音、爭奪「鐵觀音大師」稱號及百萬大獎。
  • 閩南語方言誰才是最「正宗」?
    但閩南話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目前關於方言地位的爭論中,閩南話不抑反揚。隨著央視、福建省和廈門、泉州地方臺的閩南語頻道 播放 的開播,「閩南話時間」越來越多,話語也越來越有生命力了。木樑說:「閩商是世界華商中勢力最強大的一支。」而在世界閩商中,唱主角的是閩南籍閩商,特別是泉州籍閩商。
  • 明年起閩南語話可以考級 各地採取措施保護方言
    (資料圖片)  聽說過英語四六級考試、普通話等級考試,但你知道閩南語也可以考級了嗎?沒錯!閩南話水平等級測試將在明年開考。作為地方方言,閩南話為何會被納入官方考試?考官選拔如何進行?  據了解,閩南話水平等級測試考官選拔目前已在進行,報名者達240餘人,主要來自教育、文化、廣電系統。完成培訓後,他們要先進行等級測試,成績90分及以上者才有資格成為考官。
  • 浙南閩南語和她的追夢人
    溫州網訊 今年80歲的魏昌熾先生,依然保持著近二十年來的習慣:每天伏案五小時至八小時,對照自己的母語閩南語,從浩如煙海的古籍中,尋找閩南語發音的依據和特徵。由此手撰的《浙南閩南話古詩韻印證字典》總字數超過400萬,以古詩文的用韻來印證閩南語的發音,完成了14000多個字的考證。在閩南語漫長而壯闊的發展中,極少有相關著作,魏昌熾寫下了濃重的一筆。
  • 最近被這首閩南語歌曲刷屏了...
    隨著《大田後生仔》的爆火,閩南語歌曲也再度走入大眾視線。當人們深入了解它時,才發現這種用軟糯方言唱出來的歌,卻有著別樣的感覺。 小編是聽著《愛拼才會贏》、《愛情一陣風》、《歡喜就好》等一系列經典的閩南語歌曲長大的。讀大學的時候跟同學K歌還經常會唱閩南語歌曲,當時就覺得閩南語聽著格外的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