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曝遼寧海城大悲寺「斂財千萬」,居士生活如「奴隸」,當事人及家屬隔空喊話
近日,曾以清修苦行「不捉金錢」而聞名全國的遼寧大悲寺再度被輿論推上風口浪尖,多名網友在多個著名網絡論壇發表文章,質疑大悲寺上下兩院的僧人表面清苦實際奢華,苦修有作秀之嫌,更有網友曝其自稱不捉金錢實則瘋狂斂錢,收受居士大量捐款。而關於大悲寺種種修行方法是否妥當的爭論更是甚囂塵上,支持者與反對者在網上對罵聲四起。
凌晨2點,大悲寺下院的女居士們在數米並將米裡的蟲子挑出來(知情人提供)
大悲寺下院的女居士們在修建寺廟和廟旁的渠道 李根攝
這連串事件背後到底有著怎樣的隱情?羊城晚報記者採訪了本次事件當中多個帖子的當事人,對曾到大悲寺採訪的媒體人士,以及大悲寺下院(道源寺)住持妙融進行了獨家專訪,就此事展開了調查……
一石千浪
多網帖稱大悲寺「斂財」
早在2012年初,就有一篇「海城大悲寺,有點恐怖啊」的網帖發布於某網絡社區,該帖稱寺內妙祥等以「持不捉金錢戒」為幌子,大肆接收信士居士的物質,而妙祥自身及大悲寺保持了極高的生活水準。今年4月,網文「揭開遼寧海城大悲寺的面紗」稱了解到大悲寺「吃的東西是周圍的信眾供奉,建寺的錢是有錢的居士捐的,一捐就是幾百上千萬」。其後,類似的帖子紛至沓來,其中內容最翔實的一篇發表於今年7月份。
7月下旬,「湘女散盡百萬家財身陷遼寧『大悲寺』」的網帖出現在某論壇上。該文中稱,湖南劉女士本來「過著衣食無憂的現代化生活,家裡小車、別墅一應俱全」。2011年,劉女士開始學佛,後在家中嘗試大悲寺的「佛法」。她堅持每天只吃一頓飯,到大悲寺的網站和論壇學習、交流,結果日漸消瘦。
「2012年8月,劉女士一路輾轉2000多公裡,第一次來到大悲寺拜師學佛。一周之後,劉女士從大悲寺回到湖南。回來時,幾乎變了個人似的面無表情,劉的親屬說,此後,劉女士上對父母下對孩子都是不屑一顧。在劉女士的心中只有『佛法』沒有親情。在家待了幾天後,劉女士未經家人同意,悄悄帶著自己的全部存款再次前往遼寧。至今一去不回。」
該文還對大悲寺的修行方法如「燃指供佛」、「日中一食」等表示了質疑,網帖還稱:「居士們在師傅的監督下『聽話』、『幹活』,居士們的手機被沒收,無電視、報紙等與外界的信息溝通渠道……正常人是無法理解大悲寺的居士們不愛惜自己的生命而甘願過奴隸般的生活的」。
羊城晚報記者隨後聯繫到此文作者、湖南媒體人士李根,李根表示,該文確為他所寫。「為了不對當事人造成傷害我還改了她的名字。」「我現在感覺自己就是農夫和蛇的故事。」
劉女士的真名為唐燕飛。
恐懼之心
居士修行只為「成佛」
家住湖南長沙的唐燕飛共5個姐妹,她是家中的長姐。「她一直都很照顧我們的,去了大悲寺之後就不同了。」唐燕飛的妹妹小唐如是告訴羊城晚報記者。
這種情況在李根的網帖發表後表現得最為強烈——唐燕飛從遼寧趕回老家,絕食三天以死相逼,要求家人消除李根的網帖給大悲寺帶來的負面影響。
14日晚,小唐以家人的名義,在網絡上發了一篇針對大悲寺的公開信——她希望大悲寺能夠「放過」自己剛剛年過40就已滿頭白髮的姐姐,讓她離開「日中一食,睡四小時」的不正常生活,好能讓身體本已不好的她先好好治病。
唐燕飛同晚實名在網上發了一個帖子,對李根的文章進行反駁,稱其文中多有不實,同時稱自己前夫張先生在接受李根採訪時也對她進行了誣衊。而李根隨即回應,逐條進行了批駁並表示:「現在唐燕飛否認她家人的說法我可以理解,如果我真弄錯了,她的家人可以起訴我。」
兩者勢同水火。
對於後來唐燕飛的聲明,李根認為並非出自唐燕飛本人之手,因為唐燕飛文化不高,寫不出邏輯那麼清晰的文章。李根懷疑那篇文章是有高僧在背後指點。
記者多次努力聯繫唐燕飛,但其都沒有回應。
唐燕飛的內心深處到底是怎麼想的?小唐這樣告訴羊城晚報記者:「為了了解她不顧一切(連死都不怕)去做這些事的原因,我試探性地問她『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她向我說了這幾句話『不到大悲寺修行,人死後就會進地獄,並且有三百多把刀子插進你的身體,如果現在去修行就可以成佛』,我還問她『你就為這個?』她說:『不為這個,受這樣的苦我發神經啊』……」
支撐她苦修的竟然是發自心底的恐懼。
古寺生活
只睡四小時半夜「抓蟲」
唐燕飛等居士在大悲寺下院到底過著怎麼樣的生活?小唐說,為了了解情況她曾兩次到大悲寺去「體驗」。「早上2點鐘起床,把大米攤到桌子上抓蟲子,為的是把蟲子抓出來避免『殺生』,有時也挑黃豆,這樣要弄到5點至6點。然後開始劈柴,柴是冬天燒炕用的,現在寺裡在建房子,有很多居士都去蓋房子了,幹的都是很重的活。我姐很辛苦,每天要拿斧子劈柴,得從天亮劈到天黑,中午一般休息半個小時。」
「那邊睡覺時間太短了,一天睡四個小時,一天吃一餐。十一點開始吃,分兩輪。吃的東西一樣,有米飯、水果(我去的時候是黃瓜),飯菜很難吃。蔬菜是白菜、豆腐或菠菜,只用水和鹽煮一下而已。有些人怕肚子餓,所以一次吃很多,大家都暴飲暴食,沒辦法,怕餓。我最多一次吃了四大碗,碗的大小比我們平常吃米飯的碗大兩三倍。」
關於捐款,小唐表示這個話題在大悲寺上下院都是個禁忌話題,只有特別熟的人私下裡才有可能提起。「那些居士們跟我說,捐錢的,下輩子就能當富翁,捐得越多越有錢;捐花的,下輩子就會變得很漂亮,捐得越多越漂亮。有個居士跟我說她捐了大概10萬塊錢,有個居士在大悲寺住了一段,她身上的錢都花完了,特意給家裡打電話讓匯款1000塊錢過來,都在那裡買了花捐了出去。」「我姐沒跟我說,她們說捐贈的事不要跟別人說。她說如果說了會有人來害你。她很害怕這種,不知道是不是大悲寺的影響。」
對於唐燕飛捐款200萬元的事,小唐告訴記者,那是家裡人根據她的手頭存款的情況計算出來的,應該是準確的。「現在她又想賣別墅,誰也阻止不了她。」
小唐的這些說法,也在其他網帖中得到了印證。「試了該寺的兩頓午餐,每天的菜譜基本上是豆腐拌白菜、水煮土豆、鹽水蘿蔔條,沒一點油味,連鹽味也沒有,吃起來就想吐」,另一名質疑大悲寺的發帖者表示,「這裡的常住居士的睡眠和休息時間每天只有4個小時……如此修煉,沒有一點科學根據。我觀察了與我擦肩而過的居士,臉上沒有一點血色。可憐我那女同鄉,40剛出頭就已絕經,形容枯槁……」
寺廟回應
捐贈自願苦修是必要
對於包括唐燕飛事件在內的諸多質疑,大悲寺有何說法?記者就此專訪了大悲寺下院住持妙融。
關於最早質疑的捐款,妙融表示居士有錢願意捐給寺廟是很正常的,這些捐贈都是自願的,「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對於大悲寺下院佛像前所放置的「禁止放錢」的牌子,接受捐贈是否與此相悖,妙融表示:「居士之間互相委託(向寺廟)捐贈是他們自己的事,比如一個人委託另一個人捐一朵大花,這跟我們沒有任何關係。」妙融強調,「不捉金錢戒」僅僅是對出家人適用,居士並不適用這一戒律。
就唐燕飛事件,妙融表示:「唐燕飛已經離開了,這是她自己家的事。她澄清的確實是事實,我們出家人不打誑語。外面的人不清楚,她在寺廟是自由的,沒有人逼迫她,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不是網上說的那樣。」
對於唐燕飛家人的做法,妙融說:「她家人這樣也是正常的,佛法不會因此怪罪她的家人的。」妙融稱,想要到大悲寺修行的條件是要先把離婚證辦了,再到派出所開具相關證明,此外還要出具父母的同意書。而想出家的居士在正式出家前有一個考驗期,這個考驗期可能是兩年、三年也可能是五年。之所以設置這個考驗期,就是鍛鍊居士的真心、耐心等。「(唐燕飛)還沒有正式出家,她還在考驗當中。」
具體談到唐燕飛的捐款,妙融說:「她出家時是沒帶財物,我們見到她時只有身份證、離婚證和父母同意證。身無分文。……她的那些(捐款),我沒看見。但不能說我沒看見就說人家沒捐,捐也是她自願捐的,咱也沒強迫你去捐的。佛門三寶有願意捐款的也是正常的。」
而對於每天只睡4個小時的苦修方法,妙融表示那是修行的需要。記者魯釔山實習生楊溢